文/刘思文 南同庆 刘文昊 欧红娟
高校社会实践是指在校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和工作见习的总称,是高校教育从“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教育”的主要措施,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教育部、团中央、各地方部门和高校高度重视,其项目不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但还存在社会实践学生参与率和接受教师指导率尚未全覆盖、社会实践基地和学校组织的实践项目的配给不足、社会实践内容和社会实践形式不符合学生成长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等问题。工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工科大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扎实的操作能力和较强的应用能力,其中社会实践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1]。
受实践场所远、交通不便利、实践任务重、时间短、与当地人语言沟通存在障碍、工科院校活动经费少等原因,学生实际参与社会实践覆盖面不广,导致实践育人的成效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一方面,学校普遍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与规划准备不够并前期缺乏宣传,社会实践宣传周恰逢考试周,学生将重点放在复习考试上,没有认真的规划和选择所去实践的地点、方案和形式等。另一方面,工科课程设置相对紧密,学生只注重课堂教育上的单向灌输,缺乏培养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意识。团队成员组成较为单一,尤其是大一新生,由于其自身入学时间较短,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尚不牢固,对于自身知识水平存在一定局限性,存在着空有想法却无从下手的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根据自身要求和水平选择合理的实践内容,就会导致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流于表面,不能实现教育目标,浪费人力和资源。
工科院校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存在组织形式单一、与专业契合度不高、缺乏稳定的实践基地等问题。与文科、医科专业不同,工科院校社会实践形式和内容与专业特色脱钩,没有形成校地合作的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稳定渠道。因此学生在社会实践内容上与所学专业结合不紧,主要局限于社会观察、教育关爱、文艺下乡、勤工助学等,没有真正形成教学与实习相结合;时间上,开展社会实践普遍时间短,周期仅有一周左右,缺少连续性和长期性,学生没有深入考察,缺乏材料收集;形式上缺乏创新,没有真正体现大学生实践长才智,增本领的初衷。造成大学生社会实践重形式、轻内容、走过场的现象,忽略了社会实践的内容和质量,使得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不能有效强化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些甚至还会存在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的现象。
调查研究发现,部分高校社会实践效果不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缺乏具有丰富社会实践经历和专业水准的社会实践教师,这显然不利于更好地发挥高校社会实践的育人水平。目前社会实践活动带队教师多为高校辅导员或是新进的理论课任课教师,他们可能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了解不够充分,再加上所学的专业并不对口,不能给予学生最专业的指导,很难开展对当地切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的社会价值不高,甚至还会出现人才资源浪费的现象。部分学校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组织、沟通和落实大多由学生独立完成。部分教师没有对社会实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指导,而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存在局限性,因此不能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参加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认识并不充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他们在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过程中缺乏有效引领[2]。
针对工科院校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何保证工科院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使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切实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增长才干。因此学校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教育,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社会实践形式,使社会实践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高校应做好社会实践的宣传工作,大学生真正深入基层,加大社会实践的宣传力度和管理力度,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如QQ、微信、微博使社会实践的现实意义被更多同学所熟悉。高校应采取专题讲座、教师解疑等形式让学生事先有所准备,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鼓励学生以分享会、座谈会的形式进行经验的分享,及时纠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不正确的认识。教育者拓宽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选拔路径,可以从学生党员、学生会干部、班级干部以及热爱志愿服务的学生中进行。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组队,多专业碰撞出不同火花,丰富实践内容的同时,也为学生们开阔了视野。
社会实践涉及领域专业广泛,高校要建成高水平应用型院校,在实践中注重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符合学生专业的实践活动。设置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项目化实践模式,将社会实践与专业背景及人生规划联系起来,并把专业特色和活动亮点放在突出位置,从服务学校驻地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区域发展出发,更好地促进政产学研相结合。对于低年级的本科生,促进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加深对专业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对于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充分发掘以专业岗位为主题的实践基地,帮助同学们实现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单位,在实践的过程中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活动中,从而更好地进行查漏补缺,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是工科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必然选择,能为企业解决用人难的问题,也能让学生可更早熟悉企业环境,实现互惠双赢[3]。
学校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对指导教师的职责做出明确规定,指导老师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教育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加实践能力,扎实推进实践育人。作为社会实践团队的指导老师,需在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践任务的基础上,培育学生良好素养,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可建立社会实践研究团,聘请思政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定期研究探讨社会实践热点问题,精心设计暑期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和类型,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以及职业规划差异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指导教师要全程带队,帮助学生把控好社会实践的整个过程,切实解决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这也建立起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指导老师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结构上的缺陷,在实践中体现人身价值,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真正实现师生融合发展。在活动的各个阶段进行广泛宣传和互动参与,及时整理实践日志,每日向校团委报送社会实践工作简报,主动联系校外媒介,向社会宣传学校,展示大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社会实践活动要进行动态性评价,加强对实践队员的实时跟踪管理,构建有效的实时信息报送制度,并注重对实践队员的实时专业化指导,提升活动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社会实践为工科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工科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工科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方式,它能促使大学生历史地客观地观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工科院校社会实践育人效果有利于社会实践更加系统化、标准化、科学化、高效化,能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学生素质,进而推进工科院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