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鑫
文化是乡村的根脉,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构建乡村文化治理大格局,充分发挥文化润物无声的作用,为乡村振兴凝神聚力,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重要内涵。昌邑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独特的价值引领作用,为乡村发展固根铸魂,激发乡村治理新动能。
昌邑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历史底蕴深厚,农耕文明历史悠久,是著名的“丝绸之乡”“苗木之乡”“溴·盐之乡”和“华侨之乡”。近年来,昌邑市依托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把弘扬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与乡村治理有机融合,促进文化繁荣与自信,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
启动“村村编修村志工程”,建设村史馆、文化展馆等历史文化展示点,还原乡村生活场景,记录村落历史,留存乡村记忆。目前,全市已建成村史馆29处,历史文化展示点102处,300余个村庄完成村志编修。
加强对传统村落自然风貌和传统格局的保护,最大限度地活化原貌古韵,延续历史文脉。龙池镇齐西村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山东省传统村落”等称号,卜庄镇夏店街村、姜泊村获评“中国传统村落”。
建设非遗“手造”资源项目库和传统手工艺发展片区,推动非遗资源抱团集群发展。建立传统工艺专业户档案,每年为市级非遗传承人发放传习补助资金,开展健康监测。创新推出“非遗传承贷”,避免了非遗企业停工停产甚至倒闭的风险。举办传统工艺主题展览、巡回展演、教育培训等100余次,让保护传承非遗技艺的观念深入人心。目前,昌邑市拥有省级非遗8项,传统工艺作坊100多家,吸纳社会劳动力2万余人。
在各社区、村镇组建秧歌队、锣鼓队等民间文体活动队,每年举办送戏下乡演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民间文艺展演、广场舞大赛、秧歌大赛等文化活动100余场,观众超10万人,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围绕建党百年、乡村振兴等题材开展文艺创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部大型音乐剧入选山东省百部优秀剧目,以海洋科学家、水产学家朱树屏为原型摄制电视纪录片,并在中国国际电视台播出。
推进乡土文化与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的深度融合,开发建设梨花水镇、潍水田园综合体,并入选山东首批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北部“渤海走廊”地区四个村入选第一批省红色文化特色村,成为新兴的“网红”红色教育基地,每年吸引3万多人次打卡学习。各镇街(区)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旅游节会,如山阳梨花节、龙乡文化节、桑葚采摘节等,推出更多有体验感的文化场景,让旅游充满诗意,让文化走向远方。
城乡文化资源分布不均衡现象突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配备短板明显。如“农家书屋”重建轻管,利用率不高,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大部分乡村广场缺乏可供表演的“乡村大舞台”,制约了村庄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难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诉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及外来文化的冲击,承载着乡村社会仁厚淳朴的价值观念正逐步淡化,优秀乡土文化面临边缘化的困境。乡村现有经济条件和发展环境不具备吸引人才的优势,村民对于乡村文化治理的参与程度不高,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技艺、生活习俗、传统美德等正失去传承的“土壤”。
本土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景点和产品文化内涵不深、精品不够、特色不足,缺少创意开发。乡村文化产业总体占比不高,市场开发不够,宣传推介力度不大,缺乏有影响力的地域品牌。
要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深挖农耕习俗、非遗技艺、节日庆典、特色建筑、民间文学等地方文化元素,增强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引导更多人参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增强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要将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强化村民自治与监督机制,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开展道德讲堂、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弘扬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要善于挖掘乡村文明建设的典型事迹,通过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对优良家风家训、乡规民约、道德模范的宣传推广,让榜样的力量引领广大农民凝聚共识。
强化农民在乡村文化自治中的主体意识,深度挖掘本土人才,提高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身到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去,成为乡村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造者,实现乡村文化产业的“造血”功能。
将“乡贤”吸纳到乡村文化治理机制中来,借助“乡贤”这一精英群体较高的声望、特有的凝聚力,调解纠纷矛盾,搭建沟通桥梁,引领道德风尚,为乡村社会治理凝聚力量。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服务,通过活动赞助、合作入股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和人力、技术、平台等外部资源参与乡村治理,补充拓展乡村文化市场,提升乡村文化服务水平。
统筹城乡文化融合发展机制,助推城乡文化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服务产品、人才资源向农村的倾斜,优化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数字化、品质化发展。
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乡村文化人才引入机制,引导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等人才加入乡村文化治理,保障工资待遇,畅通晋升渠道,加强培训指导,充分发挥新鲜血液在乡村文化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加强乡村文化与旅游、体育、研学等多产业深度融合,孵化乡村文创产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链,借助自媒体、云平台、云直播等手段,加大对本土文化的宣传推广,丰富乡村文化品牌内涵,提升市场竞争力,推进乡村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