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洁 魏春秀 张翠玉 张小娣 位国峰
近年来,苹果免袋种植技术以其经济环保优势逐渐得到果农认可,然而,免袋苹果病虫害防治越来越成为制约此项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关键和“瓶颈”,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特介绍免袋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原则、策略与方案如下。
1.免袋栽培解决的主要病虫害问题
主要解决“两病两虫”:“两病”是果实轮纹病、果实炭疽病,“两虫”是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部分产区还需考虑苹果蠹蛾和苹果黑星病,其他病虫害在套袋和免套袋果园危害程度差异不大。
2.苹果免袋栽培的基础条件
在没有“两病两虫”、少于“两病两虫”,或者“两病两虫”基数低的地区和果园实施免袋栽培容易成功。例如,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完全可以免袋栽培,西北黄土高原产区实施免袋栽培比环渤海湾和黄河故道产区更容易成功。因此,从建园开始,就要注意治理果园周边环境,防控枝干轮纹病,压低果园“两病两虫”的基数,铲除“两病两虫”的滋生环境。
1.建议在规模化栽培果园实施
规模化果园面积相对较大,病原虫源和周边环境相对容易控制。
2.建议在机械化用药果园实施
免袋栽培苹果用药次数多,机械化用药能保证用药的时效性,降低用药成本。
3.建议先在幼树园实施
幼树园病虫基数相对较低,病虫害的防控压力小。
4.建议在有果品销售渠道的公司实施
免袋栽培生产的果实,果面的美观程度仍达不到理想效果,而且入库后烂果率相对较高,经销商不愿采购,因此果园的产品一定要有可靠销售渠道,以尽量缩短从采摘到销售的运输时间。
1.省力
以最经济的防控技术和最少的防控次数,实现病虫害的省力化防控。
2.精准
以精准对靶的防控技术,选择最佳的防治时机和高效的药剂,实现对主要病虫害的精准防控。
3.绿色
以非化学防控技术措施为基础,必要时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绿色农药控制病虫的危害。
4.安全
任何技术措施都需将生态安全、果品安全和生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1.以生态和园艺措施为基础
采取各种园艺、生态、生物、物理等技术措施,压低病虫基数,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树体抗病性。
2.以常发的主要病虫害为防控主线
以危害严重、每年都发生且需要防治的病虫害为主线,依据其关键的防治期,安排全年的防治次数和防治时间。
3.兼治次要病虫害
在每个防治时期,通过药剂选择和药剂搭配,在有效控制主要病虫害的同时,兼治各种次要病虫害。
4.以病虫和气象监测为保障
在主体方案所不能覆盖的时期和特殊的年份,实时监测果园内各种病虫害的种群数量和天气变化,当某种病虫有危害风险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其危害。
1.注重果园生态管理,通过生态管理压低病原与虫源基数
要保持果园清洁,及时清除果园周边杂物与枝条;苹果园围边不建议种植柏树,以降低锈病菌的菌源数量;不建议用海棠树作绿化树,以防止桃小食心虫等交叉感染;苹果树不宜与桃树、梨树混栽,以防止梨小食心虫从桃园和梨园迁入。
2.注重栽培管理措施在病虫害防控中的作用
水肥管理直接影响枝干病虫害的严重度,如腐烂病和枝干轮纹病;果园内的通风透光条件直接决定叶部病害和果实病害的发病严重度;树形和叶片的密度直接影响机械喷雾药液的沉积部位和药剂防治效果。
3.掌握各种病虫害发生规律,明确主要病虫的关键防治时期
病害防治的关键期在病害的初侵染期、流行前期或病菌侵染之前;虫害防治关键时期在出蛰高峰期、卵孵化盛期、种群快速增长期或发生高峰期。
4.针对主要病虫选择药剂,充分考虑药剂对果实和树体的影响
针对主要的靶标病虫,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充分考虑药剂对果实和树体的影响。例如,幼果期用药不当,会加重果锈的形成;三唑类药剂会影响果实和新梢生长;采收前用药不当,会影响果实风味和着色。
5.果实和枝干病虫害以预防和药剂保护为主
果实与枝干对药剂的吸收能力差,或因体积与表面积的比过大,病虫侵入果实和枝干后,难以通过药剂的内吸治疗防治。
6.药剂防控,保证果实、枝干和叶片均匀着药
绝大多数药剂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差,病虫会从没有着药的部位侵入。例如,桃机械用药的果园,果实背药面着药量少,坏死斑点严重;果实萼凹若不能着药,桃小食心虫的危害就重。
7.药剂防控效果不理想的果园应更换抗病品种
在轮纹病菌和果实炭疽病菌基数大的果园,如果再好的药剂防控方案,也无法有效控制病菌的危害,如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基数大的果园,7天一次的用药频度,仍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那么就应该考虑有可能是栽种了高度感病的品种。对炭疽叶枯病敏感的品种,多雨年份和多雨地区,单靠药剂难以控制其危害,以致免袋方案难以实施,更换抗病品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164”模式绿色防控方案为目前免袋苹果栽培中较为科学的模式。“164”模式苹果病虫害防控是指以1套生态防控措施为基础、以6个关键防控期的药剂防控为核心、以4个基于监测防控期的防控为保障。“164”模式不是具体的防控方案,而是果树病虫害的防控理念,以叶部病虫害的防控为主,可供其他苹果产区制定病虫害防控方案时参考。
包括生态、园艺、生物、物理等所有的非药剂防控措施。目的:一是压低果园内及周边的病虫害基数,二是创造有利于果树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生态环境条件,三是提高树体本身的抗病虫能力,生态防控是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基础措施。
包括苹果开花前、苹果谢花期、果实套袋前、6月中旬雨季来临前、7月下旬集中降雨期前和8月上中旬病害流行高发期。在每个关键期,都需针对该期每年发生和高发的主要病虫害,选择2~3种药剂喷施,并兼治发生频次不高的次要病虫害。目标是压低果园内病原和虫源基数,保护寄主在用药后的高风险时段不受病虫侵害。防控的关键时期不一定是6个,关键期用药是病虫防控的核心措施。
具体为树体休眠期、幼果期、雨季和果实采收前期,即6次用药不能覆盖的时期。监控期需要监测降雨、病菌和害虫的种群数量、危害程度、果树的生长发育期等内容。当病虫害有严重危害趋势或基数过大时,按病虫防控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防控措施,适时、精准、及时地采取相应防控措施,控制病虫危害。
其他病虫的防控,以苹果黑星病防控最为典型。
药剂防控的关键时期为4~6月和9~10月,落叶期清除落叶是防控黑星病的重要措施,套袋不能有效防控果实黑星病,但可减少7~9月病菌侵染果实。
氟唑菌酰羟胺、嘧霉胺和氟硅唑内吸治疗效果好,克菌丹保护效果好,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也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花序分离期随白粉病的防控喷施苯醚甲环唑或腈菌唑,谢花期随霉心病防控喷施嘧霉胺(花期遇雨)或克菌丹(花期无雨),5月下中旬降雨前后喷施氟唑菌酰羟胺,5月多雨年份于5月底或6月初的降雨前后再喷施一次氟唑菌酰羟胺或氟硅唑,9月中下旬降雨前后喷施氟硅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