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娟 王御麟 李玉才
聊城市东昌府区侯营镇位于聊城市区西南近郊,人口5.1万人,总面积76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新村、2个城市社区,路网发达,区位优势明显。高速公路、高铁、国道、省道穿境而过,规划建设中的聊城市第一个高铁站——郑济高铁聊城西站坐落于侯营镇,预计2023年底正式通车。近年来,侯营镇立足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深入开展乡村治理,曾经“灰头土脸”“脏乱差”的小乡镇,“蜕变”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联合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2020年被省发改委、省委组织部等10部门授予山东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乡村振兴示范镇。
2017年始,侯营镇结合乡村治理规划,把农村道路、厕所、供暖、供电、学校、住房、饮水“七改”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考虑,制定了侯营镇基础设施建设五年发展计划,打破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避免重复建设,用好每一笔资金,确保一次投入、长期受益。采取抓点带面、重点突破的工作措施,分阶段、分年度稳步推进工程建设。第一年试点,选择苏庄、徐楼村等领导班子强、经济基础较好的村进行试点,积累经验,试点村数量占到全镇村总数量的30%。第二年重点是连线,村是点、路是线,在抓好各村点建设的同时,将美丽乡村示范村串联起来,打造精品路线,扩大示范带动效应。第三年成片升级,以示范村为标杆,辐射带动周边3公里的村庄,形成示范片区。资金的筹集采取村级自筹、镇级补贴的形式,进一步激活村庄自身发展的动力。第四年片区融合,将徐楼、苏庄、顾庄等美丽乡村片区融合起来,促进大部分村的基础设施功能发生质的飞跃。第五年所有村庄按计划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2015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实现农村公路由“通”到“畅”再到“好”的转变。各地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落实富农惠民政策、促进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四好农村路”建设活动蓬勃开展。侯营镇抓住这一契机,全面打响公路建设攻坚战。覆盖村内主干道和各村之间连接线,建设完成了“村村通”公路128公里,实现了全镇行政村的互联互通。实行公路养护网格化管理,整合现有岗位,由保洁员兼任护路员,定期对路面进行巡视和维护,确保已有公路得到及时的管护。2019年,全省“四好农村路”现场会在侯营镇召开。
在全面完成片区主干道路硬化工程的基础上,将农村道路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镇党委把入户路当成最大的民心工程来抓,全体动员,尊重民意,科学高效。按照镇域发展规划中的村庄分类,同类村庄相同施工方案;按村民意愿,选择胡同路面硬化材料;施工方案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公示无异议后实施。全镇14个待拆迁村采用沥青铣刨料简易铺装;47个基本提升村就地取材用拆迁旧砖对胡同进行硬化,区级以奖代补的方式每平方米给予补贴12元;剩余的3个永久保留村按照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用水泥进行硬化,实行雨污分流。鼓励党员带头干、志愿者义务出工、村民邻里互助,全镇呈现出“党员带头群众赞、百姓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与招标专业队伍施工相比,节省财政投入三分之二以上。2019年全镇胡同硬化提升工程从启动到完工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率先在全区完成胡同硬化任务,共硬化胡同60万平方米,真正打通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米”,解决了群众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问题,被群众称为“修到家门口的幸福路”。
侯营镇在持续做好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基础上,从2016年始,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村庄绿化攻坚战,对重点路段进行集中整治,提升路域环境。先后投资600余万元用于片区绿化工程,路域、水系、森林围城流转土地10996亩,共完成绿化面积18000余亩,栽种绿化苗木15万余棵,村庄主次干道绿化率100%,有效抑制道路扬尘,优化了空气质量,促进了环境水平的总体提升。
一是加大投入,完善环卫设施。建设了垃圾中转站,配置了7辆垃圾运输车、1辆湿扫车和1辆洒水车,聘用保洁员147名。垃圾日均清运量30吨,基本保证了日产日清。二是进行建筑立面的改造升级。对不列入拆迁计划的村,突出各村特色,采取一村一策方式,通过彩绘、书法等艺术形式,进行立体墙面的美化,提升村庄形象。为根治村级小广告,投入16万元为每个村配置了公益广告栏。三是激发村民自治的内生动力。由村民推选“胡同长”负责各村胡同环境卫生的维护和管理,倡导党员干部带头,群众自发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通过整治,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观。在聊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中,侯营镇多次名列前茅。
侯营镇分三批进行厕所改造,共改造6388户,采用三格式无害化旱厕改造,村民只需要提供施工条件,镇政府免费提供设备、免费安装。建设公共厕所11个,委托第三方实施“管家式”管理。2019年侯营镇建立了东昌府区第一个旱厕改造后续服务中转站,并作为试点在全区推广。厕所问题的解决使村民的居住卫生得到根本改观。
2021年,在硬化、绿化、美化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侯营镇党委又自筹资金,把实施镇级公路“亮化工程”作为当年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彻底解决长久以来群众反映强烈的镇域亮化问题。充分征求群众意见,选定安装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路灯;以李田路、孙苏路、侯贺路等精品路线为试点,对试运行中沿线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后期施工中及时完善;镇政府与路灯施工企业签订长期管护合同,有效解决了后期的维护问题。整体道路亮化工程共计投入260万元,安装路灯1000余盏,亮化道路30多公里,辐射34个村庄,方便3万多村民出行,在全区率先实现了农村乡道路灯的亮化全覆盖。
完善燃气管网,为9903户家庭“煤改气”,常住户覆盖率达到98%以上,绝大多数村民都用上了清洁能源。2021年,投入270余万元完善村级排水管网,建设村级污水处理站,实现“雨污分流”。帮助8个村铺设下水道管网19700米,解决了各村沿街排水不畅及居民出行不便的烦恼,有效提高了雨季防汛排涝的能力。
强化基础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实现筑巢引凤。侯营镇阳光新村与聊城市汇德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该企业向村集体缴纳10万元承包费用,流转土地200余亩,种植楸树2万棵,建成了鲁西地区最大的村级楸树种植基地。同时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出租民宿和坑塘等,每年收取2万元管理费用。仅此两项村集体年增收12万元。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增加,管护成本大幅提高。为解决这一难题,侯营镇将基础设施管护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鼓励引导各村、社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或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承揽绿化、亮化等管护工作,增加集体收入。目前全镇已成立3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盘活空路肩、闲宅基、废坑塘等闲置土地600余亩,开展各类果树和花卉种植。镇政府提供苗木种子,收益由村集体和村民按比例分成。侯营社区下辖的5个村联合成立了益民园林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道路两侧路肩,种植丰花月季3.8万平方米,形成绵延4公里的月季大道,2020年山东卫视生活频道《生活帮》栏目以“路肩经济火了:丰花月季扮靓乡村”为题进行了报道。如今的侯集镇村内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呈现出产业与生态并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良好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