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华(甘肃:酒泉市东关街第一小学)
科学教学课堂,是一个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教学效果的优劣,是学生能否学好的关键。尤其在目前“双减”政策落地、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颁布和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背景下,各界对科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主阵地”上打好每一次“歼灭战”,有效落实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笔者认为,可充分利用教育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新工具——微课,赋能科学课堂教学,巧用不同类型的微课,打造精品科学课堂。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类型多样、情景真实、交互性强、可生成性强、使用方便等无与伦比的优势,一经推出便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中小学科学课程信息量大、知识点多、教学方法灵活、学习方式多样,非常适合微课的运用。
同时,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的内容资源、翻转课堂的自学资源、个体差异学习和自定步调学习的支持性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易用、易得、适用、实用的学习资源,更利于学生科学思维、探究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及合作交流、自主性学习等科学素养的培养。
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在线学习、微课、资料查询等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科学学习深度融合,为教学服务。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手段,如虚拟仿真实验、数字化实验等,让学生比较直观便捷地学习相关知识。学校与教师还应该关注数字化教材、音像资料、多媒体软件等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微课作为数字化资源、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手段和学生个体差异学习与自定步调学习的支持性资源,在中小学科学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让微课在中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尽展优势,启智增慧呢?首先要了解各种类型微课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使用,以收到最优的效果。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结合科学课教学的特点,笔者将科学课微课划分为12类,分别是课前预习类、课外调查类、教师演示实验类、新课导入类、仿真科学实验类、小组合作实验类、概念讲授类、科学故事类、拓展延伸类、探究学习类、作业辅导类、趣味游戏类。微课类型不同,制作使用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下面笔者就几种常用的微课类型,结合实例,谈谈用法。
科学课堂内容丰富,而小学生的一堂课时间只有35~40分钟,再加上学生自身知识贫乏,社会实践少,动手能力差,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理解科学概念、动手完成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完成实验报告等,确实不易。如果利用预习类微课,提前让学生理解部分概念,明确实验注意事项,在课堂上就能节省不少时间,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中,要用到酒精灯,如果在上课时专门讲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浪费时间不说,学生还不一定看得清、记得住、用得上。而利用微课,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课前,教师可以录制一节酒精灯使用操作注意事项的微课,把酒精灯的结构、火柴点燃酒精灯的方法、酒精灯熄火的方法、酒精灯点燃后移动的方法,以及万一不小心酒精洒出后燃烧的扑灭方法等要点,放大录制成微课,让学生预习时观看。这样,在课堂上分组实验时,教师只需强调使用酒精灯要点,而把重点放在讲解热传递的实验方法与过程操作上,再让学生直接分组进行操作实验,学生就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实验任务了。
课外调查耗时费力,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时间浪费了,还采集不到有用的信息。有了课外调查类微课的助力,自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2017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师让学生观察1个月内每天的云与风情况并做好记录。学生因缺乏对天气现象的认识和天气符号的了解,不知道怎样记录是准确的,记录的数据比较混乱,无法使用。如果教师在布置任务的同时,录制一节《认识天气现象与天气符号》的微课,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课制作,可以先通过视频剪辑介绍天气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初步了解我们的生产活动与农作物生长经常受到天气的影响,知道掌握天气变化的重要性。接着用镜头的快速切换展示各种各样的天气现象:晴天、阴天、下雨、下雪、刮风、大雾……最后引出气象部门为了方便人们更好地了解天气状况,传递气象信息,专门制作了天气图形符号。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天气状况、记录气象信息、制作天气日历,从而分析有效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也是如此。课间10分钟玩耍,如果一上课没有抓住学生眼球的东西,想快速把学生注意力转移到教学内容上,是很难的。新颖独特的内容、巧思妙想的设计,扑面而来的特写式微课,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第一时间刺激学生大脑,让他们欲罢不能。
仍如《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中,教师可以运用小魔术的方式进行新课的导入。教师演示猜硬币:把不同年份的五枚五角硬币放在一起,让学生拿出一枚,看清年份后放在教师手掌心,教师双掌合十盖起来焐热,然后左耳朵听听,右耳朵听听,接着对学生说:我已经听出手中是哪一年的五角硬币了。学生肯定不信。教师把手中硬币交给学生,重新混入硬币中,然后很快找到了那枚演示的硬币。演示完后教师问学生:硬币的年份我是怎样听到的?学生的好奇心肯定被激发出来,想做进一步的研究。不过,这样表演小魔术,效果会大打折扣:一来,前排的学生看得清楚,兴趣浓厚,后排学生看不清,会影响课堂秩序;二来,教师现场表演缺乏其他道具,前后对比效果不明显。为了照顾全班学生,突出表演效果,教师借助电影蒙太奇手法,以特殊视频背景、特色音乐的强烈渲染方式,在课前录制好一段表演魔术的微课,帮助学生醒目地看到这一过程,激发全班学生的研究兴趣,快速进入讨论交流环节,进而提高学生参与率,推动科学态度的转变,促进科学思维发展。
科学实验,是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版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实验室进行教学,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场所,保证学生完成全部的必做实验。”为了得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可以借助微课,细化实验过程,强化实验规范。
如2017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一课,教材要求对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进行观察分析。如果教师使用传统的方式,在演示台上进行实验操作,可能造成学生看不到、看不清的现象,从而影响实验的观察效果。鉴于此,笔者提前架好摄像机,边演示实验操作,边视频录制直播。学生要看全景,可关注演示操作,看演示细节,关注视频直播更好。两厢对照,观察效果跃然纸上。这次演示实验,要求每一个物体的运动都是从同一高度的同一点开始(细节点),而且每一个物体的实验都要以相同的方式连做三次(规范处)。学生依次对小正方体、小六棱柱、小圆球在同一高度斜面上的运动情况进行观察。细节的突出、规范的强调,学生一目了然。录制后的微课,还可以在学生分组实验的时候,反复播放,以起到强化督促的作用。这样,实验后,学生对现象的描述会更准确,结论的总结会更科学,有效提升了课堂实验效果。
科学教材虽然覆盖了课程标准的所有内容,但并非所有的课程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科学课程资源,可借助微课的开放性、包容性、易学性特点,起到较好的效果。拓展延伸类的微课,既可以校园环境、设施设备为内容录制,也可以社会资源为内容录制,还可以是对网络资源的直接利用。这类微课既是对本课内容的梳理和总结,也是对本课知识技能的深化与拓展。
仍如《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一课,学生已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同一高度的斜面上会出现不同的运动方式,那么,同一物体在不同高度的斜面上运动方式会发生变化吗?教师可借助室外滑梯高低错落的特性,录制一位学生从不同高度滑下来的情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同一物体在不同高度斜面上的变化。也可利用微课进行全面演示,特别是小正方体的运动,学生特别感兴趣,他们很好奇为什么正方体有时候不动,有时候会滑下来,有时候还会滚下来。很多时候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能一一实验,制成全景式微课向学生展示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陶行知曾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这类微课可以是课前预习与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的微课,也可以是课中激趣、演示类的微课,还可以是总结拓展类微课。没有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制作科学故事类、探究学习类、作业辅导类、趣味游戏类等微课供学生使用。总之,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利用它们查漏补缺、拓展研究,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微课的种类丰富而多彩,没有哪一种微课适合所有的教学场景,也没有哪一个教学场景必须用到某一类微课。教师对微课的应用目前已经比较成熟,但在未来的发展中,微课平台最好能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如平台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足迹自动“推送”学习资源,以更加智能化、高效地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