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史英静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数字乡村的实践与尝试,以移动互联网作为载体,数字化内容涵盖乡村治理、文化挖掘展示、旅游发展、村落特产销售等方面,让人们看到了数字乡村未来的无限可能。
乡村互联网基础建设是实现数字乡村的首要。2022年4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推进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5G 网络实现重点乡镇和部分重点行政村覆盖,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60%。
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中国乡村网民规模达2.93 亿,乡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覆盖,实现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在联通的一则报告中也显示,近两年来,中国联通数字乡村新基建、新平台、新应用、新生态、新服务“五新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了覆盖广泛的农村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实现了“联通数村”云平台服务超25 万行政村,上线了服务三农150 余款特色应用,提供了帮扶、通信、民生等数字信息惠民服务,落地了覆盖全国的三农产业及生态服务重大项目超过500 个。
在云南、贵州的大山里,在福建、江苏的海边,在偏于的新疆、西藏村落,网络如同跳动的脉搏,连接着每个村落,每个村民。用数字连通是第一步,连通之后,首先要进行的就是数字乡村治理。《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中提到:“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要不断完善,信息惠民服务持续深化,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有效提升。”
“数字化+乡村治理”即以数字化手段,整合乡村业务,构建治理模式,实现“上传下达”顺畅的沟通机制。大部分数字乡村治理的方式是通过手机小程序为载体实现的,比如江西吉安永阳镇“数子永阳”,广西贵港区覃塘区“覃塘数智乡村”,内蒙古“数字乡村平台”,等等。
不同地区根据区域村落的特色与需求,开设了不同侧重点的数字治理应用平台。内蒙古鄂尔多斯“数字乡村平台”依据本地乡村农牧产业的需求,嵌入内容始终围绕村落产业、就业,分设“养殖产业、种植产业、房土租售、求职招聘、二手交易、生活服务、农机服务”等板块的“求购、出售、推荐、招聘”信息。小平台打通大信息,促进村落产业发展同时,实现了有效治理。同时,平台还开设“专家”栏目,为村民提供一对一的线上产业答疑,推动农牧民村落治理。
内蒙古鄂尔多斯“数字乡村平台”
江西吉安永阳镇的“数字永阳”侧重数字化乡村治理,以小程序办大事情,推进农村党建和村务管理智慧化、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推进乡村应急管理智慧化、运用数字技术助力农村疫情防控。
平台首先注重村落党建政务的数字化,设立了“党建引领”板块,囊括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三会一课”“党史教育”“支部风采”“党员活动”等;注重民意民主表达,以及村民共建乡村的主人翁角色的激发,开辟“共治共建”板块,以数字通道,疏通民意表达渠道,通过“我要问”“村民议事”“随手拍”“信息收集”的功能布局,以多元方式实现村民自治。
江西吉安永阳镇的“数字永阳”
平台还拓展了数字惠民服务空间,村民可以通过“投诉、建议、咨询”方式反馈问题;开设便民惠民服务板块“政务服务、便民电话、乡村产业”等等,让村民通过数字化平台满足吃住行的信息需求、业务办理需求。更重要的是,在抗疫特殊时期,平台还发挥了数字技术广泛触达性的优势,开设“返乡报备”“行程码”通道,随时监测人员流动,及时防控疫情风险。
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开上好车子”,还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满足其精神需求。实现乡风文明,需要首先让村民对生活的乡村具有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些自豪感和自信心皆源于对村落深层文化的挖掘、村落特色价值的展示。
《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数字文化,包括加强乡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推进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2021年7月,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中也指明了繁荣乡村数字文化的具体方法,即实现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包括农村数字博物馆建设、农村文物资源数字化、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等。其中,农村数字博物馆建设是村落文化数字化十分重要的手段,依托村落数字博物馆平台,以文字、图片、影音、三维实景、全景漫游等形式,建设村落单馆,集中展示传统村落概况、历史文化、环境格局、传统建筑、民俗文化、美食特产、旅游导览等全面信息。
目前,除了国家级的村落文化展示平台,全国各地也在积极尝试通过数字手段,挖掘呈现每个村落自身文化特色,以彰显村落独特魅力与价值。同样,不同地区在挖掘呈现村落文化时,皆会有不同的切入点,“因村而异”地呈现村落最独特的东西。
贵州遵义赤水丙安村临近赤水,历史上因商船运输繁荣
“数字乡村”小程序“云游黔村”
比如,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创建的“数字乡村”小程序,通过嵌入“云游黔村”板块,在贵州数字乡村的大板图下,开设充分展现贵州传统村落文化的一方天地。贵州作为山水环境独特,少数民族文化丰富的省份,不同地域拥有迥异的文化体系。所以,该平台以村落作为展示单元,以360 倾斜摄影合成的全景漫游为展示基底,兼顾视频、图片、音频的数字形式,充分展示了每个村落独特的建筑、民俗、非遗、美食、生态环境等,村落的文化价值也被彰显地淋漓尽致。目前,“云游黔村”囊括了贵州64 县331 个乡镇724 个传统村落的文化内容。
浙江丽水莲都区 “莲云古村居”小程序
浙江丽水莲都区开发的“莲云古村居”小程序,则侧重展示区域内传统村落的特色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和祠堂庙宇等,以建筑为空间载体,也展示了空间里的民俗与故事。莲都区依山傍水,在环山之中,形如莲瓣,宋代以后别名莲城,历史悠久。这里一直是浙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筑文化十分独特。自2012年至今,莲都区共有13 个村落入选住建部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些村落的建筑皆保存完整,营造工艺十分精湛。
平台上,传统建筑以所属村落、功能属性两个分类维度呈现。每个村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建筑的形态与文化内涵,通过手绘、虚拟现实VR、音影、图片文字等方式被解析与呈现,构建了一个传统村落古建筑图谱,可以让人们系统地了解到一地一风格的建筑文化与建筑艺术。
通过乡村文化的数字化挖掘、呈现,村落文化的精髓被传播得更广。那些留在乡村里,亦或是出走乡村的村民,皆以村落自古以来的文化作为凝聚力,汇聚一堂共谋村落发展大计。
乡村旅游是新时代村落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利抓手。散落在中华大地上的村落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风俗文化,特色的美食物产,是城市人的“诗与远方”,游子们的“乡愁家园”。然而,“酒香不怕巷子深”需要辩证地看待,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还是要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化推广来被更多人认识、了解,乡村要发展文旅产业也不例外。
江苏省作为乡村旅游的大省,不仅有76个涉农县(市、区)540 个“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还有33 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和439 个省级传统村落。这些贴近自然,拥有文化特色的村落已成为城市人休闲的好去处。为此,2022年9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乡村振兴局、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等部门和单位,推出了“江苏省美丽田园乡村游赏指南”小程序(以下简称“乡村游赏”)。
“乡村游赏”小程序通过文化线路,聚焦古韵、山水、田园、赏花、美食、红色、养生、亲子等自然、人文热门旅游主题,聚合江苏最具代表性的乡村旅游资源,串点成线,形成村落旅游连片区,进而推动形成全域旅游态势。小程序指南覆盖了13 个区市,以及环太湖地区、大运河沿线,梳理出了30 条游赏线路,涉及144 个乡村。每个村落都有十分详细的介绍,包含村落的地图导航、村落导览、语音讲解、停车餐饮民宿、户外体验等公共服务设施信息,使游客可从“指尖”直达“乡村”,推动线下旅游更加顺畅。
乡村很难从实际地理空间上呈现文化关联性,而在数字网络上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在小程序上,江苏不同区域的乡村在综合地域远近,文化关联性的基础上,实现了旅游的联动发展,带动了村落吃、住、游、娱、购上下游产业发展,也辐射并推动了各乡村、各旅游线路周边区域的相关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了乡村旅游线上线下同步,线上数字旅游促进线下村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乡村旅游发展中,特色美食是可以自成体系的产业。数字乡村建设中,深化农产品电商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出,持续深化“数商兴农”,培育推介农产品网络品牌,开展特色农产品认证资助和推广,以品牌化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乡村游赏”小程序
重庆“智游乡村”小程序架构图
“智游乡村”小程序
重庆乡村振兴服务协会创建的“智游乡村”小程序,目的就是整合乡村特色资源,以电商形式,推动村落农业特产售卖。小程序将重庆全域乡村及重要景点进行多方式串联,分别形成点、线观光、体验目的地。“点”的观光体验包括“美丽乡村、乡村景点、劳动体验、红色党建”,“线”的游览体验为“乡村线路”。不论是“点”还是“线”,都汇集了乡村自然、人文景观,美食及特产,甚至是村落体验活动。其中,“农货优选”模块集合了重庆不同地区不同村落的特产,支持直接下单购买特产,实现了农产品的线上畅销。
当下,数字化赋能乡村保护、发展是时代的必然。各地开展的积极探索值得总结学习,但数字乡村目的是乡村的发展与振兴,数字化只不过是手段。我们需要铭记的是,切勿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以至于丢掉了数字化的意义,也错过了乡村发展的有利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