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岳涵 刘思成
(1.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 300354;2.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天津 300354)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1]教育部在2022年工作要点中强调统筹推进教育振兴乡村工作和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2]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鼓励和引导在外就读大学生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立足学业关联课题和家乡建设需求,把论文写在家乡大地上。支持大学生参与村情调查、村庄规划、艺术设计、文化传承、产品营销等事业发展,开展健康咨询、技术推广、教育辅导等志愿服务。支持大学生宣传推介家乡规划蓝图、优势资源、特色文化,讲好发展故事,争取高校资源,助力家乡建设。鼓励原籍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兴业、到村任职。[3]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返乡就业的主力军,在实现乡村劳动力素质提升、乡村产业科技进步、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等方面作用突出。根据2011-2020年教育统计数据[4](图1)可知,少数民族学生占高等院校本科生的比例逐年增高,截至2020年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已达到9.69%。高考加分等优惠政策为少数民族考生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和学校环境的支持不同,[5]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易出现挂科、不能按时毕业等情况。另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专业知识不足、缺乏就业技巧、就业不积极主动,毕业就业竞争力低于其他学生。由于这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学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在返乡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较多,再加之返乡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而,需要高等院校开展以权变理论为基础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就业教育指导。
图1 高等院校少数民族本科生比例
本文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指具有少数民族身份,在上大学之前长期生活在偏远民族地区,仅在大学求学期间生活在各地高等院校的本科生群体。“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定义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返回生源地或生源地所在省份的其他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并能够根据在校所学专业技术服务于当地经济进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个性化指导”定义为高等院校针对不同类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返乡就业过程中所制定的具有个性化差别的帮扶方法和相关政策。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个性化指导”概念的理解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性化指导与普适性指导不是对立的关系,二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6]普适性的指导一般指高校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发力,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就业相关的普遍技能。个性化指导是在普适性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别的个体开展具有个性化的指导方法;第二,返乡就业需要少数民族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愿意利用自身专业所学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当地企业技术产业升级,改变当地经济的落后面貌,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生价值;[7]第三,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绝非就业民生中的单一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职业生涯的规划、就业教育的引导才能够形成正确的返乡就业观念,再通过家、校及行业企业三方联动,[8]共同促进返乡就业。
学术界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个性化”的相关研究基本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一种是探讨政府、企业和高校如何支持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闵强认为应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面共同搭建良好的就业环境,分别从政策、资金、平台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具体帮扶。[9]闫广芬等认为国家应对返乡就业利好政策加大宣传,地方政府应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高校应做好学生返乡就业的引导教育。[10]通过社会各方力量通盘考虑,强化返乡就业意识,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提供充足的政策资源保障。另一种是以夏仕武等为代表,认为要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来带动返乡就业,[11]主要是通过构建政策帮扶、意识培养、优势发挥、创新项目的机制来保障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创业过程的顺利开展;[12]人聚焦到特定少数民族群体的返乡就业,李巧艺认为目前藏族女大学生返乡就业中存在聚集于体制内工作的现象,短期内有利于促进藏族学生返乡就业,但从长远看,这种就业结构相对单一,应对人才结构进行合理规划,有效促进藏族学生返乡就业。[13]唐瑛认为部分“直过民族”大学生存在观念陈旧、就业预期过高、自身技能不足等问题,应从高校教育入手,转变其就业观念,增强综合素质,依托于政府、企业的政策帮扶,营造良好的返乡就业环境。[14]综上所述,虽然学术界目前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研究在不同方向均有开展,但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个性化指导”的研究却相对匮乏。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面临的问题,统筹分析学生学业发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家校与行业企业联动等相关影响因素,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个性化指导提供参考建议。
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欠佳、职业规划不清晰、就业预期偏颇等方面,另外高校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课程挑战度、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联动家庭和企业等方面的支持还存在不少需要提升之处。
面临返乡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会遇到用人单位的层层审核,不少行业企业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尤为重视,其中学业课程成绩更是用人单位选留毕业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来自T大学工科院系的350名少数民族本科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224人,女生126人,分别来自藏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蒙古族、苗族等18个少数民族。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同班其他同学相较来看,学习适应性方面存在不少挑战,特别是在校期间通过教育教学所积累的知识技能与毕业时就业所需知识技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个性化实现的程度与课程挑战度[15]息息相关,课程挑战度包含大学生在校时的学习特点、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学习压力、学业倦怠等观测因素,[16]同时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和学业成就会随着年级和年龄提升而增加。[17]少数民族学生步入高校后,由于高校强调的多是自主学习,学习模式从“要我学”到“我要学”[18]转变,但是因为受到中学阶段教育训练影响,来自不同省份和地区的同学学习差异性较突出,许多从边远地区考入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基础较弱,[19]尽管非常努力,还是会受到“只要及格就是胜利”的心理预期影响,且本科阶段课程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学习“挫败感”和自主学习压力所导致的学业倦怠,均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0]尤其是工科院系存在课程数量多、学业难度大的特点,更容易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出现课程挑战度较低的情况。
另一方面,高校缺乏针对特定返乡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学风建设及就业个性化的方案。从推动学风建设方面来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早已提出:“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潜力……促进良好学风的养成”,[21]可是从相关高校的具体实施过程来看,高校制定的学风建设与返乡就业个性化指导挂钩方面还有许多待完善之处,具体地说,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风建设与返乡就业个性化建设的目标缺乏、体系不健全、方法不得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有些院校在实施学风建设与返乡就业个性化指导的过程中,存在着措施执行落实率较低的情况,特别是部分院校在入校时就考虑针对特定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制订学分照顾政策,通过降低要求的方式来保证其顺利毕业,这也造成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参与度降低,[22]出现课程挑战度较低的情况。低挑战度进一步生成了就业预期的偏离,加剧了就业“政策依赖”心理的产生,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返乡就业观念。
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需求的职业规划和职业体系设计尚未建立。通过进一步对T大学350名少数民族学生返乡就业需求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尚未形成有效的职业规划观念,特别是对返乡就业及规划方面没有清晰的认知,从返乡就业预期观测情况(符合程度1-5赋分,1为完全符合,5为完全不符合)来看,分值总体上处于不确定至较不符合之间,24.85%的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完全不想回到家乡就业,29.43%不太愿意返乡就业,另外有28.57%的学生尚存犹豫,不确定是否选择返乡就业。应该说,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期间的职业规划能够对其今后返乡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形成起到决定性和深远性的影响。[23]尽管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甚至在第一课堂就开设有关职业规划的必修课程,学生可以通过第一课堂的学习,了解并掌握职业规划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个人职业发展,为就业打下一定的根基。[24]然而,目前高校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设计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一是职业规划课程的安排与返乡就业个性化指导的联系不明显问题。部分高校没有将此部分课程放在低年级进行学习,大多是与就业指导课程合并,并且只在临近毕业的高年级学生当中开设,[25]这一方面是由于高校此部分师资匮乏所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教育教学培养方案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重视程度不足。[26]二是职业规划课程与返乡就业个性化指导教育的内容缺乏深度。多数高校采用固定的课程和讲授大纲,短期集中培训部分教师兼职担任职业规划课程主讲教师,[27]针对学生就业个性化指导的职业培训受益效果较差。三是高校开展的职业规划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有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及民族地区的就业创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几乎没有,不能满足此部分特定群体的返乡就业个性化需求。
与此同时,大多数高校缺乏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个性化指导的特殊性需求考量。教育部2007年明确将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28]按照通知要求,全国高校在第一课堂上必须开展全员的就业指导教育,还要搭建系统性平台帮助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包括专业技能培训、专场招聘会、企业参观走访等。然而,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个性化指导、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缺陷:一是就业个性化指导课程安排不合理。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个性化指导课程,还需要在求职心理、职业需要、创新思维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29]目前的课程内容缺乏体系化安排,这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二是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个性指导的相关师资配套不完善。在高校实施就业指导的教师主要为学工系统辅导员,[30]然而由于辅导员岗位转换快速、学生就业指导专业知识不充足,[31]没有有效的方法来开展针对每一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返乡就业个性化培训工作。各个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返乡就业个性化指导的程度参差不一,有些高校尚未配备专职的少数民族辅导员,不能满足特定的返乡学生群体的就业个性化指导需求。
首先,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对子女返乡就业的预期造成的影响。笔者近两年对高校求学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进行走访,在对T大学197名来自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西藏、四川7省区,分属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等9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家长进行访谈时发现,有64.97%的家长表示不支持孩子毕业后返乡就业,这与孔青等人的研究结论相同。[7]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不正确就业认知。一部分家长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存在偏见及刻板印象,甚至部分家长认为这是大学生子女的一种“无能”表现,他们早已认定子女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就业发展才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在这种社会风气及就业观念影响下,部分家长逐渐产生了抵制子女返乡就业的思想。二是家庭现实条件导致家长们被迫做出就业选择。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于多子女家庭,他们在求学期间,一些贫困家庭通过贷款、借款等方式支持子女上学,所负担的教育成本投入压力巨大,[32]待子女大学毕业后,许多家庭都急于“回款”还贷,故而部分家长支持子女在发达地区就业,能够有更高的工资收入来减轻家庭还贷的经济压力。三是部分多子女家庭中父母并不担心自己的养老等问题,靠“留在”身边的其他子女照顾,而希望异地求学的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作为家庭里唯一“走出去”的人。部分家长在这些因素驱动下,态度坚决地反对子女毕业后返乡就业。
其次,生源地行业企业的就业吸引力不强。根据钟云华等人的研究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之所以有意愿回到生源地或生源地附近工作,[33]主要是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习惯、成长经历及大城市生活压力过大等原因而愿意回到父母身边的心理所致,[34]这原本是有利于本地发展的好事,然而,部分学生生源地企业的一些做法却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生源地企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个性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将高等院校的少数民族毕业生等同于普通社会人员来进行招聘,少数民族大学生未获得合理的薪资待遇和匹配的职位。二是许多生源地企业是地区行业内标杆,但因区域地理位置偏远或行业壁垒,导致不少生源地企业知名度不高,加之生源地企业未做好宣传,少数民族大学生未能有效获取这些家乡优秀企业的招聘信息。[35]三是生源地企业未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毕业生群体就业的实际需求。
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的个性化指导体系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行业企业三方共同发力、协同合作,重点解决学生的学业职业规划、就业个性化指导的关键问题,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助力其高质量返乡就业。
高校应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系统的反馈型学业发展培育方案,努力构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帮扶与就业个性化指导的融合建设体系。
一是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从专业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精准帮扶进行学业调控,创新学习质量提升活动的多样性:举办科技科普讲座、实验室参观走访、创新小课堂等活动,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为就业个性化指导创造有利的条件。举办早餐打卡、集体自习等活动,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作息和学习习惯,为未来的就业个性化指导打下坚守不变的初心。举办“每天一道测试题”“学业辅导云课堂”以及开展经验分享等活动,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打牢学习基础,提升学习质量。
二是充分调动高校师生的积极性,明确各学院教职工的岗位职责,调动相关院系优秀学生、学生党员、青年教师、骨干师资积极参与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例如,T大学创设的“4+1导航工程”,为一年级少数民族学生配备“小排”(综合素质突出的二年级学生)、“小班”(学习成绩优异的三年级学生)、“小导”(思想品德优秀的四年级学生党员)、“学业朋辈导师”(热心帮助学生成长的研究生团队)和“班主任”(青年专业教师),除此之外,T大学同时还为全校每5至6名一、二年级本科生配备有1名“师友导师”(由学生所属大类培养专业中的专业课教师担任),通过全面掌握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发展情况,多维度、高精度、全方位对其进行学业指导。通过少数民族毕业生座谈会、院长见面会等了解他们学业存在的困难与就业个性化需求的诉求,积极主动完善针对此部分学生的返乡就业个性化方案。
三是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树立少数民族学生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抗干扰学习氛围与就业个性化指导途径:在线下,开展全校范围内的十佳少数民族学生、自强之星、好班风、好作业、好笔记等活动,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及返乡就业个性化指导中做到“向往优秀”;在线上,以学生社团和各院系官方新媒体为主阵地,集中宣传、展示优秀少数民族学生的风采,尤其是树立返乡优质就业标兵,在学生线上活动的主战场积极发声。
高校辅导员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发展和返乡就业个性化指导的第一责任人。各院系需为辅导员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个性化指导的专业技能培训,学习生涯规划知识与技能。可以开设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坊,与每一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生涯规划访谈,在深入了解学生就业预期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位少数民族学生设计与之适应的咨询规划方法,做好返乡就业个性化指导。
一是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需求问题,制定返乡就业个性化规划方案。在返乡就业进程中,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需求及痛点,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有效帮助。首先学校需要对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进行合理安排,让辅导员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返乡就业需求,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返乡就业个性指导的规划目标;其次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联系家长分析就业“堵点”问题所在。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可以运用“优秀事件回忆”帮助学生明确其优势所在,利用“畅想十年”方式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明确发展方向,进而有效进行就业自我认知探索。
二是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升返乡就业的竞聘优势。同一种工作岗位,会有多家企业进行招聘,其中会存在不少与学生就业预期不符的条件出现,如频繁加班、就业地点偏远、出差频次较多等情况,需要辅导员帮助学生进行择业决策执行。运用决策平衡单,对学生拟选择的工作岗位进行分析,认清工作岗位的特点。让学生将自认为重要的条件写在决策平衡单(学生拟选择的工作岗位)上,例如工资待遇、家庭成本测算、工作压力、休闲时间配比、未来晋升发展方面,根据每一个工作岗位给出的条件等对决策平衡单上所列的内容进行打分,符合学生自我预期的为正分数,反之为负分数,符合程度越高则分数绝对值越大,随后将工作岗位的分数相加,对不同工作岗位的分数进行比较,建议学生选择分数较高的岗位进行应聘,如果失败,再对其他分数略高的岗位进行应聘,直至找到心仪的返乡就业工作岗位为止。
无论学生最终接受哪一层次的高等教育,其终点都需要就业或创业。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过程中,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决定性因素既有来自于学生所在家庭的全力支持和理解,也需要生源地行业企业的通力配合与匹配。因而需要加强家校、家校与行业企业的协同联动,共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过程的顺利推进。
加强家庭传统就业观念方面攻关,打破就业定式。高校各院系辅导员需定期与少数民族学生家庭对接联系,积极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了解家庭就业预期的基础上,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方式,用好“家长对教师的信任”,让家长清楚地了解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应担负的时代重任。通过一定的优质就业数据档案支撑,让家长真正了解渴求回到家乡就业的那部分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逐步接受“学生愿意返乡、国家支持返乡、学校鼓励返乡”的现实状况,从根本上扭转家长的返乡就业刻板认识。
加强生源地用人单位在高校中的宣传工作。生源地优秀企业、相关重点行业,在有返乡就业大学生人才需求的前提下,应合理制定针对不同人才层次的薪资待遇,做好吸引各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招聘准备计划。同时生源地企业应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每年前往各地区高校开展专场宣讲会,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企业在少数民族学生中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生源地企业,达到双赢的效果。生源地企业除了宣讲会之外,应注重支持各类高校相关专业的学工部门开展就业宣传活动,以冠名、合作等方式,在高校中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合理利用线上资源进行就业宣讲咨询活动,在学生们喜爱聚集的新媒体平台上设置宣传入口,线下线上双管齐下,扩大生源地企业的宣传力度。
加强高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方面勇担重任。高校不仅要邀请生源地优秀企业及重点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相关行业“走进来”,还应该主动“走出去”。高校可以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实地走访生源地优秀企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让少数民族大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就业环境,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对各行业企业的了解,激发其在校期间自主地形成与目标行业企业所匹配的就业能力;同时高校可以组织学院专职辅导员前往相关行业企业进行短期(两三个月)挂职培训,可以转换为在岗员工的视角去了解其真实运转模式,深入了解行业发展中生源地企业所处的位置、短板及未来发展态势,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及其家庭从高质量就业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企业规模、就业要求、发展空间等方面,做好学生返乡就业的“甄别师”。
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个性化指导,根本目的在于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高等教育培养的质量提升问题,这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程度,进一步分析其返乡就业的核心和主要优势;二是了解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因素及就业的特殊性;三是分析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才需要和培养路径,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以保障和吸引高学历、优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使其能够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依靠家庭、高校、行业企业三方,集合全社会的力量,为每一位曾经来自乡村,如今志愿回到乡村、服务乡村发展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更有质量、更有保障的就业创业机会。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个性化指导实践过程中,需要摈弃传统的理想化、课本化、公式化的工作方式,针对就业实际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深入走访、具体分析和全程参与,多措并举地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返乡就业个性化指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