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文化符号与青年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

2023-03-19 02:34谢冰雪马宇彤
民族学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镜像中华文化共同体

谢冰雪 马宇彤, 杜 娟

(1.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2.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在任何时期,青少年首先意味着各民族喧闹的和更为引人瞩目的部分”,[1]这种“喧闹”与“引人瞩目”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兴起的媒介传播时代到来,全球社会俨然已进入一个“高度符号化时代”[2],“互联网+”已渗透到青年群体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新媒体平台早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途径,也是青年群体认知体系构建的最直接方式。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就是在我国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当前迫切的现实需要下提出的,是对我国“多元一体”民族关系格局的高度凝练。[3]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7月在新疆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端正历史文化认知,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4]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必须从青少年抓起,[5]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进每个孩子心灵深处。[6]教育部在2022年工作计划中也同样指出,“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小学德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7]这些都直接说明如何在青年群体中树立和突出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青年群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方式。

本论文以文化符号学理论为基础,在共享文化符号视域下,通过镜像阶段理论,探讨青年群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研究,具有较强适切性和辩证逻辑关系。一是共享文化符号的树立和突出与青年群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呈现目标的价值一致性。二是共享文化符号的树立和突出与青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现镜像效应。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对于青年群体特别是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进行有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是社会意识形态不断良好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符号、文化与镜像

(一)理论演变:符号学中的意义世界

符号是传播的源头,个体总是通过符号与外界(他人)发生联系,外界(他人)也只有通过符号才能让个体所认识。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在《人论》中阐述,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社会中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8]换言之人类的活动就是符号的活动,人类使用符号去创造文化,人类文化的形式有:神话、语言、艺术、历史和科学等。[9]符号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四种模式,第一种是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saussure)提出的语言学模式,他认为单一符号都可以分为“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其中“能指”是符号的语音形象,“所指”是符号的意义和部分,二者结合的过程就是“意指”,他们的整体就是符号;[10]第二种是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提出的逻辑-修辞学模式,由此使得符号学向非语言类甚至非人类符号扩展,其将符号定义为符号形体、符号对象和符号解释的三元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十种有关符号分类的三分系统,皮尔斯三分法中最重要的是把符号分为像似符号、指索符号和象征符号三大类,这是“符号最细本的分类方法;[11]”第三种模式是卡西尔提出的“文化符号论”,他建立了一种象征哲学,认为“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第四种模式是巴赫金(Mikhail Bakhtin)开创的从形式研究文化的传统,有人称之为“语言中心马克思主义”,这一学派坚持用符号学研究社会和文化,提出“符号场”理论,从大处着眼研究文化。四种模式都为符号学理论做出贡献,本文着重从文化角度理解符号理论,文化本身就以象征符号为基础,文化符号也不局限于语言和文字,它还包括了一系列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有形活动。

(二)符号与文化:“元”符号的解释再现功能

学界普遍认为,符号是象征、代表、表示、预示、暗示或指示另一种事物的媒介[12]。任何一个符号的意义都会受到语境或者解释群体的影响而处于无限衍义过程中[13],换言之,符号的意义并不是固定的,按照皮尔斯的说法,任何符号的意义解释,实际上都是一个元符号。“元符号”(meta-sign),从字面理解就是“关于符号的符号”[14],由此看来,符号本身就带有“元符号性”,是人类活动意义的根本符号品质,人类活动意义就是不断地处理符号与符号的关系,以及如何从符号生成符号的问题,是一种“元”意识活动,而人类的交流都是基于元符号解释之上的元交流。从根本上说,元符号不是指称一个事物,而是取代另一个符号,[15]那么所有的新词,所有新的表达方式,都必须依靠原有文化的积累(传统文化),文化的定义就是以往文化的积累。人类作为创造和使用符号的主体,当历史语境发生变化,原先符号意义不能满足人们意义解释需求时,人类就会自觉根据原有的文化知识创造新的意义赋予到符号之上,获得意义升级,让其具有新的“元符号”能力,帮助人们进行认知,实现人与人的交流传播。

中华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经验和理解形成的一种积累”[16]。中华文化符号不仅传递了中华民族的内涵和意志,其外延表达还具有涵养国家意识、培育民族精神、阐发社会现象的特点,作为传播媒介和历史见证在中华民族的发展长河中折射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相关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其展开研究,但多集中于共享文化符号的传播机制、意义价值和保护运用等方面,研究重点也倾向于对其艺术性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但是从聚焦青年群体中文化符号共有共享的角度,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的研究较少。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具有“元符号性”的文化符号,可以帮助人们通过符号表象,形成抽象概念,从而使得外部社会与自我世界的各种概念和观点在大脑中产生各自对应的映像,这些映像就是符号,这个过程就是镜像阶段。

(三)符号与镜像:“共同体”与“个别化”的解译过程

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最早提出并阐释镜像中对自我认同与构建的观点,称为“镜像阶段”理论。“婴儿阶段的孩子可以将镜中的影像归属于自己,是一种典型的情境中表现了象征式模式”,[17]婴儿可以潜意识地通过镜中的形象认识自己,这就是自我认同的起点。随后婴儿逐步通过母亲、身边的人得到社会的认同,完成自我认同与建构,这是个体自我初始建构的时期。根据拉康镜像阶段理论我们可以清楚,镜像理论的核心是人通过“镜像”塑造出来的“共同体”(他者)进行自我身份确立,而“个体”认知是通过认识“他者”的产物。在学术界对于媒介是否有助于受众群体的身份认同构建有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媒介有助于身份认同的同化;[18]第二种认为媒介不利于身份认同构建,会导致认同减弱、分散等;[19]第三种主要关注大学生互联网媒介使用行为与身份认同之间存在的显著效应关系。[20]

镜像理论中的“他者”镜像对个体具有可解释性,这是看镜子的目的,同样“自我”镜像对个体也具有“可解释性”,这样的过程是社会符号“共同体”与青年自我“个别化”在镜像阶段中的互相解译过程,即体现在个体行为上就是社会角色和自我形象的解构和重塑。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类媒介在青年群体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青年群体认知、融入、适应社会的重要工具。本文所针对的青年群体,年龄界定为18—35岁之间,其有一定教育基础,是社会生活、网络空间中较为活跃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中的焦点对象,他们对自我身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时代意识形态的变迁。笔者以国家、社会及各政府公开发布的关于“文化符号”媒体类报道资料为研究基础,结合文化符号和镜像理论,从实践层面探讨青年群体如何通过“共享文化符号”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希望对青年群体德育教育视域扩充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元符号”能力:共享文化符号的树立和突出

本文所提出的“共享文化符号”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被多个个体共同认知、理解和使用的符号,它是人们在长期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创造和积累的,它是具有特殊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物品、事件、言语、行为,如:某种传统节日的特定礼仪、某种习俗的代表性物品等等。这些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形象是承载着各民族文化背景下共同的经历、历史、记忆、情感等内涵,[21]是各民族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共识思想。“文化符号”在某种程度是人与社会、国家之间基于一系列的交往互动而建构起来的一种互相身份认同关系。换言之,我们理解“共享文化符号”的树立与突出,更多的时候其实是理解国家社会中个体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是以文化、语言、社会关系、历史背景等为中介的“自塑”与“他塑”相互交融的最终产物。其中,“自塑”是个体的自我塑造,侧重个体初衷心理;“他塑”是指他者对个体的构建,侧重结果。所以,正确地树立和突出“共享文化符号”,使其具备“元符号”能力,并通过“镜像阶段”来加强个体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不仅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凝聚力和向心力,还可以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广度和影响深度。

(一)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工具,构建“共享文化符号”的共识性

语言、文字都是一种集体心智现象,是一个国家构建的“先决性条件”[13],它们不仅是“重要的思维表达工具,也是个人实现其社会属性的重要工具”,[22]与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是记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踪迹,贯穿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符号。在群体认同中,语言社会化理论①认为,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认同符号,可以帮助个体和群体建立联系和认同感。语言社会化理论强调群体成员之间在语言习得和使用过程中的互动和共同创造,这也促进了群体认同的形成。同时,个体的身份认同和语言使用习惯是相互作用的,通过语言使用,个体可以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如在央视出品的视频《中国话》中塑造了“多元一体”的语言符号媒介,使用大量的“乡音”身份标识,让更多青年主动将媒体呈现的“乡音、乡情”与自我进行相互对比,在视觉和听觉等方面图文并茂地向青年群体传递着“多元一体”的符号价值:情感纽带、同源共生、交往交流交融、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

通过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行实践行为,创造群体之间可以共享的社会文化空间,让其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促进青年群体交往交流交融,主要体现在:(1)形成共同的语言符号。各族青年群体成员之间共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成为群体认同的标志。通过使用共同的语言符号,各民族青年群体成员可以表达彼此之间的亲近感和共同体认同感;(2)传递文化和历史信息。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可以更好地传递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帮助青年群体成员了解和认同自己所属的文化和历史传统;(3)帮助青年群体成员建立社会关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帮助青年群体成员建立社会关系,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信任;(4)塑造群体身份认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帮助青年群体成员塑造自己的身份认同,增强自己与群体之间的联系和认同感。通过使用通用的语言符号和交流方式,群体成员可以表达自己的身份认同,增强彼此之间的认同感。

2020年,《中国青年报》对来自西南石油大学的彝族大学生勒苦伍牛惹同学进行了深度报道,勒苦伍牛惹看到语言是彝族同胞融入城市生活的巨大障碍,于是与自己的伙伴米色阿昌开发APP,让彝族乡亲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APP上线3个月,便有6.7万人注册。勒苦伍牛惹和他的“涯悠”团队的努力得到青年人的称赞和认同,在中国彝语相关新闻中,有人留言“你的这一神器可以使民族团结更进一步”。通过在青年群体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共享同一种语言文字符号,以此为交流交往工具,传递一种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社会氛围,可以使生活在不同地理区域和风俗习惯下的青年群体畅通地交流与沟通,产生“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并由此共同传递“共享文化符号”下的情感脉络,为更深入的民族交融奠定基础。

(二)以“交往交流交融史”为载体,赋予“共享文化符号”的深刻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挖掘、整理、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如何讲好“三交故事”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中华文化宏大的历史叙事背景和意义体系基础上,讲好蕴含着家国情怀和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奋斗的历史事实,以客观历史事实为叙事依据,“三交故事”为载体,不断实现“共享文化符号”的升华,让各族青年在共享历史文化符号的同时,产生中华儿女一体的情感共鸣,凝聚认同。如河南卫视创新文化的讲述形式,将舞台效果与现代科技融合,创作了《唐宫夜宴》《洛神水赋》《敦煌飞天舞》等一系列充满传统文化标识的舞蹈,为青年们呈现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西南民族大学女子合唱团在由奥地利奥中文化艺术促进会和德国华人华侨联合会举办的维也纳迎新春合唱音乐会上,演唱采用藏族、羌族传统的锅庄音乐舞蹈形式为素材改编而来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用大合唱的形式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民族融合音乐舞曲的独特魅力。

人是历史的载体,承担着从古至今的一切文明成果的积淀和结晶,拥有历史赋予的集体记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的必要条件。正如本尼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名论断“民族被想象为一个共同体”[24],随后安德森作了进一步解释,民族可以被想象成群体成员以符号为媒介形成一种共同的思维意识,因此民族共同体的本质是“文化符号共同体”,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文化符号的形成和共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条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基础和意义就是基于记录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符号形成的意义空间。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各类民族团结、同心共筑的历史佳话,将这样共同的“历史记忆符号”通过媒介空间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过程,使各族青年可以“通过历史叙事并赋予情感力量的实践”[25],塑造主人翁意识,能有效地引导正在发展成长的青年群体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共享文化符号其实是深层次的、多元化的中华文化在各族青年心中的有形呈现,他们看到、听到、感受到中华文化,并为身处在这样的文化符号中深深自豪。这种自豪促使了各族青年文化使命与民族情感的内生,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完成“共享文化符号”从人到人,从群体到群体的持续升华。

(三)以“中华文化符号”为媒介,使得“共享文化符号”具有可操性

依据前文梳理的元符号生成特性,“中华文化”可以理解为一连串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所掩盖的“所指”以及二级层次的“意指”,通过符号的“所指”和更深层次的“意指”在“中华民族文化”和青年群体之间建立一个可以沟通的桥梁,通过树立和突出共享文化符号传递出国家文化的本质特征,让青年群体从历史、文化、政治、民俗等方面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整体、深刻的认识,从而起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果。具象化、可视化的文化符号更符合人的心理接受规律,互联网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符号的传播形式,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而网络中的各类符号已成为青年群体间交往互动的重要媒介,突破了个体、民族、地区和文化等概念的壁垒,如各种文化类的视频、宣传片是视觉文化符号的动态综合体,符号隐藏在视频中,是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更容易在青年群体范围内逐渐达成“共识观念”。

近年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文化以多种方式、多种平台走向大众,走向世界。2022年,新华网文化频道立意让中国文物“活起来”,原创推出了“国宝有灵”文化IP,以日历海报、短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其中“国宝有灵·文物日历”以周为节点进行发布,每周推出七张日历图、七件文物,并给每件文物配上精美图文进行解读,不间断地为社会大众介绍中国各大博物馆的国宝精品,展现藏品背后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国宝有灵”文化IP引导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核心价值,大大加深了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推动了青年群体自觉学习和弘扬中华文化。近年来,正是通过各方努力,中华文化符号的树立和突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达成文化共识做出了积极意义。媒体层面,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代表的纪录片,历史的温度与工匠精神的碰撞,深受青年群体的好评;先后打造了《朗读者》《典籍里的中国》等栏目,将传统文化中著名的文学作品、信件、重要典籍、人文故事以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进行表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栏目组抖音官方2023年3月发布的《茶经》篇获得了621.9万点赞;政府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文化传承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华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与发展。例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办、国办先后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等重要文件,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6月,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居全球前列;全年举办线下展览3.4万个、教育活动近23万场,推出线上展览近万个、教育活动4万余场。”[26]这都是文化大发展的缩影,为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新形势下“共享文化符号”的创新实践充分吸收了“互联网+”传播的时代特质,通过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讲好“交往交流交融史”以及善用“中华文化符号”三个方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形而上的概念转化为青年群体更易接受的具象化、可视化的符号,系统地打造更具共识性、深刻性和可操性的“共享文化符号”,让其在青年群体中形成对中华文化深厚内涵的高度认可,打通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地。

三、镜像阶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年主体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非常重视青年群体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通过中央电视台和互联网,发表对于青春的言论:“心有所信,方能远行”“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等语句抽象出“青春”概念,国家也通过各类影视作品《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战狼》《无问西东》《红军不怕远征难》等,以“青春”为主线讲述一代又一代年轻有为的中华儿女对祖国的奉献,这些影片的共同点就是非常注重用细节呈现抽象的意识形态概念,形成集体记忆,强化并激发青年群体对“青春”的情感共鸣。探讨青年群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阐述青年群体基于共享文化符号意义基础上构建的情感和身份认同机理。让青年群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获得一个支点,积极在社会实践中行动,表达自我,认识自我,形成青年群体对自我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向建构,契合“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6]

在百度词条中输入“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共有11,600,000个网页信息,而各大主流媒体通过一篇篇报道、新闻及视频传递着以“青春”为主线的“中国青春力量”,呈现出社会责任心、职业使命感、勇于担当品质等一系列社会共识认同,让青年对“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获得了全方位感知,并在这种感知中摸索着自我认同的感性化认知。通过这样一系列青春事件及青年人的行动书写而产生了一种实践教育与镜像刻画,通过这些客观呈现的“他者”角色,形成个人认知,再通过自我行为重新塑造或构建自我的主体性,开始自我主观解释过程,逐步形塑“共同体”边界,达成社会认同,完成身份认同。

2022年五四青年节,一首名为《有我》的MV引爆全网,一经上线迅速登顶互联网,在各类音视频平台、卫视播放总量超过10亿次,成为现象级的作品。这首歌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策划制作,献礼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通过歌曲将共青团100年的“伟大”与“平凡”唱成一首诗,聚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100年见证共同的青春”这样的主题,带领青年们回顾历史并观照当下、照耀未来,激励青年“知来处、明去处”,从而唤起他们心底的力量和使命。歌词中有一句“我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模样”,将青年与民族未来描述在一起,引起无数人共鸣,在该MV下,青年学生们这样评论:“想起老师的谆谆教导,做那跨世纪的接班人”。

通过上述成功文案的发布与留言,我们可以分析出当文字语言凝练的抽象化的意识形态概念,不能更好地让更多的青年内化为“自我”情感时,将这样的文字具现化为行为、数字、图片、影视等多样“符号信息”,可以让青年群体通过媒介感受社会生活景观的真实感,从而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形成自我意识。在青年群体自我实践过程中,通过共青团、青年报以及学校等媒体平台各类符号信息,形成一种青春群体内在的、稳定的、真实的自我成长形象,内化为“自我”情感,形成自我认同。

自2006年起,“三支一扶”计划开始实施,党和国家广泛号召有志青年“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7]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有知识、懂技术、善创新的优势,到基层急需紧缺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打响脱贫攻坚战,向贫困地区输送更多“新鲜血液”,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年大学生的“蓄水池”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层人才队伍的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缓解了基层人才匮乏的矛盾,“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媒体信息报道中对于“青春角色”“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附载了新时代的符号意义和使命内涵,使每一个青年个体与现实世界中的“抗疫志愿”“基层服务”实践之间具有一种真实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青年个体与镜中的“他者”凭借媒介间接发生的意义关联。从这些青年志愿者、基层工作者亲身经历和感受可以看出,这些青年群体的行为实践最明显的符号意义是: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显性的意义背后隐藏的符号意义却是:展现一个群体的风貌(新时代青春共同体)。所以,各青年个体并不是为了迎合学校、社会宣传的需求,而是普遍认可媒体呈现的青春榜样角色,同时出于对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诉求,以实际行动展现着“自我”的群体镜像:有理想、能担当,有想法、能干事。

在媒体镜像中所传达的文字、图片以及视频本质就是一种符号象征,通过将媒介信息高度抽象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号化过程本就是象征的意义。这些符号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成了青年关于自我形象的“镜像”,这一镜像可以测量出自我与他者的距离,与此同时,也构成了青年个体关于理想的自我投射。

在知乎平台上,央视新闻联合知乎“吾辈问答”,发起“我和中国一起成长”主题问答,其中“哪一刻你发现年轻人正在悄悄改变世界”总浏览量超过了两千万。问题下的高赞回答,被广泛引用到百度、微博、抖音、微信等各种媒体平台。广受青年群体和青年力量关注。

此外,本研究还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对相关概念的梳理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化,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后,使用问卷星平台发放电子问卷,2023年6月我们在新媒体平台(微博、知乎、Bilibili)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总共发放问卷500份,实际回收问卷480份,其中有效填写问卷为450份,有效填写问卷率达到 93.75%。

在本次的调查中,从性别看,男生有243人,占比54%,女生有207人,占比46%;从年龄构成看,18-25岁占34.7%,25-30 岁占46%,30-35岁占17.7%,主要群体构成为 90 后、00 后;从受教育程度看,研究生及以上占 16.7%,本科占50.7%,大专占28.3%,大学本科以上的高学历人才占67.4%;从政治面貌看,62.3%的受访者为共青团员,34%的受访者为群众,中共党员及预备党员仅占 3.7%,无民主党派人士。

受访者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的描述性统计图如下:

在共享文化符号视域下,“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已然成为整个时代排名第一的高频词,与之相应搭配的新闻、视频成为一种符号,往往都是体现的是青年群体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热爱的心理感受,大家都从个体角度与集体角度抒发情感,传递出自己在时代中的“同理心”和“家国情怀”。而媒体通过相关的媒体报道,也引起了数亿国人的“民族精神”及德育教育的思考,每一个国民自觉形成了中华民族精神、守望相助的同胞情谊。浓厚的社会认同成为整个民族精神外在张力的一种呈现,这种认同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典礼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当看到祖国繁荣富强,走向复兴,无数青年群体在Bilibili、抖音、快手、微博等平台下用“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表达内心的激动,他们用同样的文字同频在线,表达共鸣。以无比深厚的家国情感将个人的社会认同传递出来,让人直观感受到中国青年身上的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四、共享文化符号视阈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路径

按照建构主义核心观点,显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不是一个实体,也不是客观既定的物品,但是可以使用“共享文化符号”与青年群体交往互动,而逐渐形成相互理解、接受、认同的关系,它具体表现在青年在国家社会中的“身份”或“角色”。由此,我们可以把“青年群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解为:“青年个体之间通过‘共享的符号’交往互动而被国家社会赋予的一种身份表达、折射”。从这个意义上讲,对社会身份的认同和肯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和内核。基于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模式可以表述为:共享文化符号(他塑,形塑意义) →交往互动(维持意义,共有观念建立)→社会身份认同(自塑,理解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享文化符号视阈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镜像阶段示意图

(一)统一“共识性”,挖掘体现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

文化的意义通常是以内隐或外显的方式传达,“意义就是赋予我们对我们的自我认同,即对我们是谁、我们归属于谁的一种认知东西”,[28]表征意义强化了我们对文化的认同,构建了我们的文化身份,同时,文化背后的意义是需要借助象征符号来表达或传播,就像格尔茨所述,文化是“从历史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之中的意义模式,是以象征符号体系表达的前后传承概念系统,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存和发展他们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29]事实上,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笔者认为,“共享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国家长时间积淀下来的文化资源凝结的共识标志,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在不同时空阶段孕育创造了许多不同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如汉字、长城、瓷器、诗词、典故、茶叶、丝绸、京剧、中医、大熊猫等。换言之,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体,这些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必要条件。同时,作为一个文明从未中断的民族,在千年的传承中,中华民族在包容共进中不断获得文化的精粹与重生,在时代洪流前,以深刻的文化自信,推陈出新。

同时,符号要具有传播功能,主要是通过共享的符号系统实现意义和信息的交流。我们在挖掘体现中华民族“共享文化符号”时,应该适应当今世界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语境,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风格,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着眼于青年群体的立场和角度,着眼于能为青年群体受众广泛理解和接受,着眼于统一文化符号意义的“共识性”,深入挖掘中华文化中的正面形象和积极元素,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符号系统的升级,让其持续地拥有“元符号”能力,以便更好地共享共融,将传统、现代与未来三者结合起来,形成既有历史传承,又有现代感与亲和力的“共享文化符号”,并一以贯之。

(二)提升“针对性”,形塑“青春共同体”认同空间

有效镜像传播可以更好地塑造青年正确的认知和情感归属,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起主导作用的主流媒体应时刻反思自己所呈现的“青年镜像”是否会给整个青年群体带来“共同体”效应,而不是对小群体的过度影响。只有力求各类型青年认知“镜像”相互平衡,关注多民族青年群体的成长,才能长期有效地促进民族团结与发展。互联网平台现在是青年群体碰撞交融的重要场所,各主流媒体挖掘与宣传同辈“青春榜样”故事,通过喜闻乐道的媒体方式向青年群体输出“共享文化符号”的优秀事迹“镜像”,增强育人效果。如新冠疫情中各大媒体不断树立“青年逆行者”就是成功榜样力量传播,青年通过“镜像”认知自我,而主流媒体也可以通过“镜像”矫正大众的认知偏差,同时承担着弘扬民族文化、以共享文化符号塑造青年共同体的重要责任。

各新媒体推送的“青春榜样”符号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一种集体意识功能,从一个人影响到一群人,在庞大的信息流面前,形成一种共识,高度凝聚青年心声,向各民族青年输出“青春共同体”的参考标准,这些标准又不断地影响着各民族青年个体的社会认同。青年群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一种集体归属感,其现实表征就是对某一“共同体”形象的认同,而群体形象认同的核心就在于对该群体集体意识的认同。集体意识源于集体成员对于该集体的身份认同,而这样的集体意识又对成员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使其在共同意识范围内行动。对于广大青年群体“青春共同体”形塑,不但可以更好地进行学校德育教育,还可以强化青年群体对国家荣誉感和民族文化自豪感的观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善用“互联网数字空间”,让青年群体逐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时代的伟大进程,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应变力与执行力,检验了我国多民族共同体共克时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如,当今很多人感慨“90后、00后”的突然崛起,然而这样的突然崛起其实是国家、社会和高校三方多年来通过各类媒介不断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价值,逐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结果。只能说在国家、社会、高校多年“量”的传播达到了“质”的变化,在媒体报道中塑造了“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社会语境,让更多青年认知自我的“镜像”身份,又通过自我的行为强化这样的角色去获得社会认可,最终完成身份认同构建。可以看出有效的民族文化传播能够把受众青年群体纳入校园、社会和国家中。在镜像“他者”与“自我”之间创造一种联系,进而形塑认同感。文化认同感逐渐形成后,各民族青年就会自觉地用行为强化这样的“认同感”。

伴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崛起,全球语境发生重构,青年群体的信息接受习惯也发生着巨大改变。而“共享文化符号”主要是主体在实践中焕发生命力的,现代化的理念、设备、技术、手段等,为挖掘激活中华文化符号的独特价值与魅力提供支撑,为“共享文化符号”的深入人心提供了更多可操作的可能性。用互联网数字空间,把握现代化媒体平台传播方式,让广袤无垠的互联网成为中华文化的储存空间、孕育空间、输出空间,通过互联网,不断扩充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与影响力,整合民族文化符号、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一批能广泛引起青年群体兴趣的文化符号产品,创新建设新媒体宣传教育平台、载体,制作一批反映“三交史”故事的文化作品,线上线下共同推进宣传教育工作有形有感有效,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展现国家形象和文化自信,这正成为“共享文化符号”个体实践的新路径方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教育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注释:

①语言社会化理论最早由美国的语言学家Bambi Schieffelin和 Elinor Ochs于20世纪80代早期提出的。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领域,它涉及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现象学以及社会文化理论等学科。

②问题1.当有人诋毁中国时,我会感到气愤;问题2.当有人赞美中国时,我会感到自豪;问题3.我为中国拥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而骄傲;问题4.看到我国在国际的地位不断提高,我很自豪;问题5.“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能让我热血澎湃;问题6.我认为“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很有道理;问题7.“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做中国人”能让我为之动容;问题8.我认为青年人应该秉持“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精神;问题9.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到祖国需要的地方(争当志愿者、三支一扶等)。

猜你喜欢
镜像中华文化共同体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镜像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镜像
镜像
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