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谢莉
(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十周年。十年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从相加到相融,构建“网报端微视屏”融合矩阵;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至基层,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造县域“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在此背景下,基层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1]要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自觉接受舆论监督,[2]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和开展工作,[3]不断提高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4]
四川涉藏地区不仅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反分裂舆论斗争的前沿阵地,也是四川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2019年底四川省32个涉藏县已完成组建县级融媒体中心;2020年2月实现全域脱贫摘帽,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国内学术界尚没有关于四川涉藏地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专门研究。相关成果仅有2012年谢会时、尉朝阳《提高我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思考》和魏潇《西藏自治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调查研究》。前者仅探讨西藏自治区领导干部如何提升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5]且为规范研究;后者通过问卷调查对拉萨市187名处级以上干部媒介素养的现存问题调研,[6]并从西藏的历史地理因素、舆论监督制度缺陷、干部自身原因和传统文化消极影响分析原因,但尚未反映西藏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整体水平与职级差异,对策层面质量不高。
本文以媒介融合为研究视角,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四川涉藏地区即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两州一县”)的厅局级、县处级和乡科级领导干部开展媒介素养全面调查,重新厘定了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内涵,为切实提升该地区干部媒介素养提出创新性建议,对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改善基层政府社会治理、促进涉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总体而言,四川涉藏地区的领导干部是以县处级以下干部即基层干部为主体的干部群体,其媒介素养的提升对于实现基层社会善治、防范社会风险、维护民族团结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价值。
新世纪以来,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内涵的探讨经历了从一般意义上干部媒介素养的讨论到新媒体时代新内涵研讨的过程。早期研究重在辨析领导干部媒介素养与一般公众媒介素养的内涵区别,认为“除包含普通民众的媒介素养外,更主要的是指通过正确地、建设性地运用大众传播资源,管理公共事务,推动社会进步,塑造政府形象”;[7]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使领导干部的新媒体素养备受关注,有学者认为其媒介素养新内涵应包含“媒介认知从‘宣传’到‘传播’的转变,信息处理从‘控制’到‘引导’的转变,媒介参与从‘唯上’到‘为民’的转变”[8]三方面;当社交媒体更加紧密地联结大众生活,则进一步强调“具备一定社会化媒体应用的技术素养”和“正确的社会化媒体使用素养”。[9]
本文认为,媒介融合时代领导干部在“私人空间”作为传统媒体受众、新媒体用户与在“公共空间”中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政务新媒体管理者的“多重身份”相互牵制,决定了其媒介素养内涵的特殊性,即兼有“公共素养”和“专业素养”两个层面——公共素养要求其应具备媒介基本应用、媒介信息消费、网络信息生成、网络交往等能力,正确使用媒介服务自我、完善自我、保护合法权益;专业素养则要求其精通新闻传播规律,尊重媒体、重视舆情,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和公众监督,科学管理和运用大众传媒和政务新媒体进行社会治理(参见图1)。因此,媒介素养不仅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构成要素,也是衡量各级领导干部社会治理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
图1 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内涵剖析图
首先,四川涉藏地区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反分裂舆论斗争的前沿阵地。从地理区位看,该区域地处西藏和川、滇、青、甘四省涉藏地区的交界处,在全国政治、经济和国防格局中的地位重要,历来被视为“治藏之依托”。随着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全域旅游”战略的推进以及航空、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爆发性增长,涉藏地区迎来前所未有的开放时代。按照党中央顶层设计,四川32个涉藏县已完成县级融媒体中心组建,而其“+政务”“+服务”“+党建”整合升级和推广使用均有赖于县域职能部门领导干部的协同参与。
其次,四川涉藏地区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这里曾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四川省脱贫攻坚“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的核心区域之一,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2020年2月该地区宣告全域脱贫。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务之急是减少和防止脱贫人口返贫,但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精神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宣传动员不够、专业人才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与基本公共服务规模不足。[10]而当前部分干部群众利用新媒体平台助销农产品和文化旅游的瓶颈在于:其一从传播主体看,乡村缺少新媒体应用型人才,年轻人口流失严重,农民受教育程度有限,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足;[11]其二从传播渠道看,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新媒体技术难以普及;其三从传播内容看,农民很难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进行现实传播内容创新。[12]上述问题的根本解决也需要广大基层干部善用媒体,以开放的心态、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媒介素养,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总体目标的最终实现。
因此,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既是四川涉藏地区统筹国内国际舆论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也是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急迫需要。
本文配合运用网络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研究方法,前者重在调查领导干部的媒介行为,后者重在理解受调查者行为背后所持观念,二者由表及里、相互印证。
1、调查问卷于2022年1月至2月在“问卷星”平台发布,通过微信“人对人”方式定向发送给目标对象即“两州一县”职能部门、党群部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单位的领导干部,共计回收219份问卷,有效问卷211份,有效率为96.35%。211位受调查者的构成总体情况(参见表1),符合四川涉藏地区干部队伍结构的总体特征:1)性别以男性为主;2)年龄以30-49岁为主;3)学历以本科及以上为主;4)专业门类覆盖各个学科,以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传统人文学科为主;5)职务层级以乡科级和县处级为主;6)单位所属领域以行政机关为主。
表1 受调查者基本情况一览表(%)
调查问卷涵盖媒介认知、媒介接触、媒介使用和参与媒介素养教育与培训4个维度18个方面的调查项:1)媒介接触:日常接触媒介的主要方式与主要动机;日常使用最多的媒介类型;对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接触情况;接触互联网的年限、上网方式、每日上网时长与常用功能;已开通社交媒体类型及使用目的。2)媒介认知:对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认知;对web3.0时代互联网特征的认识;对当前网络舆情特征与舆论引导方式的认识;对领导干部媒介素养重要性的认识。3)运用媒介开展工作:借助新闻媒体开展工作情况;参与本单位政务新媒体运营情况;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心态;对自身工作县域网络舆情的关注渠道;对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基层社会治理的认识理解;对网络应用工具与技术的实际掌握情况。4)参与媒介素养教育与培训:既往参与新闻传播业务技能培训等情况;自认为比较欠缺的媒介素养;提升媒体素养的具体需求。
网络问卷调查期间,笔者通过办公室面访、电话访谈和微信语音访谈等方式对两州下辖县域的10名干部代表进行了深度访谈,其中县处级4人、乡科级6人,年龄段覆盖30至50岁,学历覆盖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单位所在领域涉及行政机关、党群部门和事业单位,工作领域有全面负责、领域分管和驻村扶贫,民族成分有汉族、藏族、羌族、彝族和土家族。访谈根据每位受访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做半结构式访谈,内容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年龄、学历、民族、职务、工作职责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对四川涉藏地区总体社会面貌和舆论环境的认识;第三部分为媒介素养调查,内容板块与网络问卷一致。
参与调查的领导干部在媒介素养上已具备较好的公共素养和一定的专业素养,客观反映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代背景下四川涉藏地区干部队伍走向专业化和社会治理走向现代化的可喜进步。
网络问卷调查中,211位受调查者日常接触媒体有读报刊、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等多种方式,但“日常使用最多”的方式是使用移动端上网,人数占比为83.89%,占绝对比重(参见图2);媒介接触的三大动机依次为“了解新闻资讯”“工作需要”和“学习新知识技术”,选择人数占比均超过50%,另有35.55%和18.96%的受调查者还选择了“消遣娱乐”和“购物理财”。
图2 网络问卷受调查者日常接触媒体使用最多的方式
传统媒体接触方面:71.56%的受调查者日常阅读各级党报,另有33.65%阅读文摘类报纸,20.85%阅读都市类报纸,17.54%阅读行业类报纸。超过五成的受调查者读报的主要内容为时政新闻、本地新闻与政治理论,亦有三成阅读行业资讯和文体娱乐,一成多阅读财经资讯。69.19%的受调查者阅读时事综合性期刊,55.92%阅读党建期刊,45.02%阅读文化/文摘类期刊。41.71%的受调查者收听广播节目。受调查者收看最多的电视节目是新闻类节目,人数占比为84.09%;其次为文化教育类节目,占比42.05%;再次是娱乐节目,占比35.23%。
新媒体接触方面:72.51%的受调查者拥有10年以上网龄;主要使用手机上网,人数占比为93.84%;每日上网时间多超过4小时,主要功能为线上社交、浏览新闻、在线办公和观看视频(参见图3),这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对中国网民上网行为调查结果一致;[13]上网首要功能为登录微信等社交软件;已开通的社交媒体账号中,微信高居榜首(人数占比95.73%),其次是QQ(占比87.68%),再次是抖音(占比64.45%);能熟练使用网络信息搜索引擎、Office办公软件、手机APP等基础性、大众化的网络工具。这都表明四川涉藏地区领导干部群体具备了较好的网络基本应用、网络信息消费、网络交往、社会参与等公共素养,能正确地使用媒介完善自我、服务自我。
图3 网络问卷受调者经常使用的上网功能
1.媒体接触:体现职业关切、回应执政要求
在媒介高度环境化的时代背景中,接受网络问卷调查的领导干部作为四川涉藏地区社会治理的主要实施者,其日常接触媒体的前两个动机“了解新闻资讯”和“工作需要”契合职业身份,而第三个动机“学习新知识技术”则反映了数字化时代领导干部自我提升的强烈意识。作为党报机关报的阅读主体,受调查者日常在单位阅读《人民日报》《四川日报》《阿坝日报》《甘孜日报》等各级党报,人数占比为71.56%,关注时政新闻、本地新闻和政治理论;阅读最多的期刊是时事综合性新闻期刊,其次是党建期刊和专业期刊;接近六成受调查者不再收听广播;超过八成收看电视新闻节目;使用手机上网是他们日常接触媒体最主要的方式,上网的主要功能为了解新闻资讯和在线办公;他们均已开通微信等社交媒体账号以满足工作和社交需要,最多者开通了QQ、微信、微博、抖音、头条和“天府科技云”等6个账号。
深度访谈中,10位受访者对传统媒体接触的主要方式为读党报和看电视,其中2位乡镇干部证实由于农村邮政邮路覆盖大幅增加,《阿坝日报》和《华西都市报》能够送到村上方便阅读,另有3位县处级干部表示还会阅读分管领域的专业期刊与新华社内参;所有受访者均收看电视新闻节目,村委会也配置了电视机能随时收看央视新闻。新媒体接触方面,使用手机上网是他们日常接触媒体最主要的方式,上网主要功能是了解新闻资讯和登陆办公系统;受访者均拥有10年以上网龄,其中6位“70后”“80后”干部为网龄15年以上的“资深网民”;县处级干部每日上网时长整体短于乡科级干部;社交媒体账号使用首先满足工作需求;开通社交媒体账号最多的是1位乡科级驻村干部,共开通QQ、微信、微博、抖音、头条5个账号,开通最少的为1位“60后”县处级干部,仅开通微信且使用态度谨慎。
2.媒介认知:能够精准认识当前四川涉藏地区舆论环境
涉藏地区特殊的人文环境与工作履历造就了干部群体高度的政治觉悟与敏锐认知。深度访谈中,所有受访干部均认为四川涉藏地区“总体安全稳定,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面貌发生了全方位、整体性的变化”: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二是群众生活水平、精神面貌极大改观;三是法制建设很见成效,治安事件及群体性事件大大减少。同时,他们也敏锐认识到由于两州持续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地区社会环境“实质是一种深度开放,背后有很多潜在风险,特别是社交媒体、视频直播的广泛运用,一边是本土文旅部门的旅游推广,一边是外来游客的视频直播,可以说涉藏的任何一方面都有可能成为舆情焦点”,民族、宗教问题依然是长期影响区域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乡科级驻村干部则关注到乡村媒介生态的变化——“智能手机在村民中普遍使用,品牌大多为OPPO、红米等中低端品牌,价格为几百元至千元不等”。
问卷调查中,半数以上的受调查者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建立了一定认识,例如62.09%的受调查者认可“网络传播速度快,但信息体量巨大、鱼龙混杂”,57.35%认可“网络信息传播的公开性、广泛性、参与性极强”,54.03%认可“报纸权威性高,但时效性滞后,社会影响式微”。对于与运用媒介直接相关的新时代领导干部必备能力,超过半数的受调查者都能认识到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抓落实能力等7项能力都与运用媒介直接相关。
3.运用媒介开展工作:半数以上参与过单位政务新媒体运营
网络问卷调查中,53.55%的受调查者借助新闻媒体开展过正面宣传;51.18%的受调查者参与过本单位政务新媒体运营,其中以本单位微信公众号运营为最多,其次是本单位网站运营。他们对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多持肯定心态,认为“很方便”和“很高效”(参见图4)。半数以上的受调查者对理塘文旅短视频《丁真的世界》营销甘孜州旅游业持赞扬态度。受调查者对于2019年以来“网红县长”现象即地方干部直播潮流多持赞成态度,其中认为“这是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助力地区脱贫攻坚和社会治理的创新方式”占比70.14%,认为“网络直播密切了干群关系,改变了党政干部刻板印象,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占比54.98%。
图4 网络问卷受调查者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心态
深度访谈中,受访县处级干部主动借助新闻媒体开展工作的频次较高,乡科级干部则倾向于配合县城新闻单位的宣传报道。两位县处级正职干部主持开通本单位网站、微信公众号以服务对外宣传,三位乡科级干部则直接参与本单位网站、微信公众号运营。受访干部均使用多个工作微信群,县处级干部使用态度相对审慎,不随便发言,而乡科级干部使用态度积极,“有事情在微信群里及时通知,然后电话联系到个人,干工作非常高效”。
4.参与媒介素养教育与培训:认可必要性,需求有侧重
网络问卷中,仅42.18%的受调查者参加过干部媒介素养相关培训;近五成认为比较欠缺的媒介素养为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与新闻媒体良性互动和运用网络新媒体进行基层精细化治理;近七成期待系统学习媒介素养理论知识;超四成希望学习新闻发布会与危机公关实战演练、舆情研判与舆情应对案例分析等实操技能。深度访谈中,所有受访干部均认为“很有必要提高媒介素养”。对于培训需求,“60后”干部侧重于网络安全,防范媒介风险;“70后”“80后”干部则倾向于新闻传播实操技能训练;而驻村扶贫的乡科级干部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的愿望较为强烈,“有很多好的工作想法,比如通过拍摄村干部的日常工作来反映乡村振兴的巨大变化,通过短视频向村民宣传解读政策等,都需要进行主题策划、脚本撰写和实地拍摄,所以很希望能参加专门培训”。
调查结果显示四川涉藏地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存在四方面不足,与现实工作形势不相匹配,而这也是近年来对地方基层领导干部媒介素养调查发现的普遍性问题,例如廖声武、刘倩对湖北地区172名科级干部、259名处级干部及75名厅级干部开展的媒介素养调查显示“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与中央的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仍存在差距”;[14]柯晓兰对A省300余名县处级及科级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调研,认为“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推进工作、具备较高媒介素养的只占少数”。[15]
1.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特征认知不清
由于当前四川涉藏地区领导干部群体主要使用手机上网和日常浏览党报,因此对于四种大众传媒的传播特性认知程度为网络>报纸>电视>广播。问卷调查中,仅有47.39%的受调查者认可“电视在重大事件中社会动员能力强大”,38.39%错误地认为网络新媒体是“最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的大众传播媒介”,仅13.59%认识到“政务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深度访谈中,受访者不能正确区分主流媒体、平台媒体和自媒体,也有半数受访者错误地认为网络新媒体“最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
2.对于数据安全认识不足
在大数据物联网云服务的智慧时代,领导干部应建立对网络数据安全的充分认识以确保政务信息安全,然而在问卷调查“对于web3.0时代互联网特征及影响”项中,仅49.29%的受调查者选择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深度访谈的同一问题中,虽然所有受访者都能认识到“万物互联”的特征,但仅有2位提及与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更有1位曾担任副县长的县处级干部表示“从来没有定期修改过办公系统和社交账号密码”。
3.对于当前网络舆情特点、舆论引导方式的认识模糊
在网络问卷“对于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后政府信息发布应遵循的方法原则”调查项中,50.24%的受调查者不知“信息发布应秉持公开透明原则”,67.30%不知“信息内容应交代清楚来龙去脉”,38.39%错误的选择了“先传统媒体发布,后网络媒体发布”。深度访谈中,多数干部对于当前网络舆情下沉至县域和“强情绪性”特征等认识不足。这都说明四川涉藏地区基层干部群体对于当前网络舆情特征与舆论引导方法尚未建立正确的系统认知,实际操作经验也十分欠缺。
4.对于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理解不深,网络防“腐”意识不强
在网络问卷“对于新时代领导干部与运用媒介相关必备能力的认识”调查项中,“政治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抓落实能力”的选择人数占比都超过70%,但“调查研究能力”与“改革攻坚能力”占比垫底,分别为63.03%和55.45%,说明涉藏地区干部运用媒介开展调研的实操相对较少,对于运用媒介开展改革攻坚的认识相对不足。深度访谈中,有县处级正职干部反映个别年轻同事网络防“腐”意识淡薄,参与网络赌博,违反党员干部网络行为纪律。
1.对待传统媒体方式被动、态度回避
问卷调查中,59.24%的受调查者从未接受过媒体记者的采访;67.68%从未参与过新闻媒体“阳光问政”栏目或节目;46.45%从未借助媒体单位开展正面宣传,每年开展3次以上新闻策划者仅为14.22%(参见图5)。而回避新闻媒体采访的原因中“不希望成为公众人物”和“不希望自己的言论被公开”居前两位。深度访谈中有2位县处级干部表示基本不接受媒体采访,新闻单位应与本单位宣传部门对口联系,态度非常谨慎。
图5 网络问卷受调查者借助媒体单位开展正面宣传情况
2.关注县域网络舆情的主动性不足
问卷调查超过七成的受调查者主要通过单位政务微信公众号了解县域舆情,其他渠道使用不多。例如政府网站“政务信箱”使用者仅占45.20%、综合性门户网站和政务抖音号36.02%、政务微博号27.01%,而最能体现舆情关注主动性的搜索引擎使用占比仅为19.43%,论坛使用则低至9.95%。虽然2019年底两州下辖县域均完成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但是在深度访谈中,受访干部均表示多使用本单位或本系统的微信公众号,而对县级融媒体的使用零星稀少。
3.政务新媒体运营经验有限,运用新媒体创新基层治理态度保守
问卷调查近半数的受调查者未有政务新媒体运营经验,有相关经验的干部也主要参与本单位微信公众号运营,其他政务新媒体参与较少;对于“网红经济”有认识者仅为48.34%,认识到运用网络新媒体“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和“促进基层精细化治理”者仅为36.97%和25.59%。深度访谈中,仅1位县处级干部参与过上级单位举办的直播问政节目,其余干部未参与直播问政或直播带货,并且态度保守,多位县处级干部认为本地情况或现职工作“不需要”;乡科级干部则顾虑较多,认为“工作氛围有阻力、干部群体思想保守、团队准备和自身综合素养不足”。
由于所学专业以传统的人文学科为主,问卷调查七成受调查者仅能熟练使用基础性、大众化的网络实用工具与技术(参见图6),如Office常用办公软件和百度等网络信息检索工具以及微信、微博、抖音等手机应用程序,仅10.90%的受调查者能够掌握视频制作、图形编辑等专业工具,而掌握更高阶的网页制作工具、数据抓取分析工具和计算机语言的人数低于5%。深度访谈中,仅1位工学硕士毕业的县处级干部会使用Photoshop,其他干部均不会使用视频制作、图形编辑、网页制作、数据抓取分析工具和计算机语言。
图6 网络问卷受调查者熟练使用的网络应用工具与技术
问卷调查57.82%的受调查者从未参与过新闻传播业务技能培训或干部媒介素养专项培训。而在有相关培训经历者中,参加过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的人数最多,占比却仅为48.31%;参与过新媒体运营培训的占比仅为26.97%。深度访谈中,仅有2位县处级正职干部参加过州委组织的舆情应对培训,1位县处级副职干部参加过县委组织的同类培训;尽管当前两州干部轮训目标是乡镇干部全覆盖,但县处级干部的履职能力培训机会明显多于乡科级;而乡科级干部培训多为专业条块政策解读与工作经验交流,较少涉及干部媒介素养教育,同时乡科级干部工作繁忙琐碎,自我提升意识不强,推脱培训或委托他人代为参加,培训效果有待考察。
媒介融合加速了媒体格局变革与社会舆论多元化,深刻改变政府执政环境;同时促进政务平台开放和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为政府赋能增效。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目标指向是培养既懂政治、又懂新闻传播规则,既精通专业领域,又能善待、善用、善管媒体的“跨界型”领导。本文认为政府重视、党校/高校协同、干部发力三方合力是当前提升四川涉藏地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最优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16]国内学界对于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已形成共识:扩大人员培训范围,从高层领导干部到基层领导干部,从党政机关发言人逐渐过渡到党政机关各单位、各部门工作人员。[17]目前四川涉藏地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专项培训主要集中在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和妇联系统,本文认为今后可采用如下思路:
1.推进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的通识化与常规化
一是“横向覆盖”:今后可将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作为干部“通识化”培训扩大普及到州县各行业,融入到目前两州一县干部培训既有的三种类别即县委宣传部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县域干部轮训和专业条块培训,融入到党建培训和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等相关培训中。
二是“纵向倾斜”:媒介素养专项培训下沉至乡科级。涉藏地区广大基层干部战斗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今后可将培训机会和培训力度向基层乡科级干部适当倾斜,同时培训方式可采用“线上分散培训”,推广“线上教学+课后回放+虚拟实验室演练+要点测试”培训流程,克服基层干部工作琐碎、现场集中学习不便的实际困难,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在线学习趋势。
2.将媒介素养纳入领导干部考核选拔及监管机制
首先,继续推动领导干部参与“媒体问政”,直面新闻舆论监督。州县党政部门持续推动干部参与县级融媒体中心“阳光问政”节目,及时回复群众有关民生问题的投诉与反馈,直接面对新闻媒体与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形成媒体平台上的“投诉-处理-反馈-问责”机制,让领导干部在媒体平台上的执政态度、执政行为和执政能力处于群众监督与党委监管中,促使其重视提升自身媒介素养。
其次,可在干部“德能勤绩廉”考核中增加媒介素养参考项。“德”:对待新闻媒体和公众监督、处理公共舆情事件态度等;“能”:运用新闻媒体和政务新媒体开展工作的能力;“勤”:日常与媒体及公众沟通的频率,运用各种媒体开展工作的频率等;“绩”:运用各种媒体开展工作的业绩;“廉”:遵守廉洁纪律,不在上班时间沉迷网络游戏和直播打赏,不参与网络赌博、赌球、赌马等涉赌类活动。
3.积极发挥“媒体执政”先进模范干部的示范效应
四川涉藏地区由于地理区位特殊、社会经济相对落后,领导干部维稳任务重,思想认识相对保守,运用媒体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精细化治理的意识不强、动力不足。今后,州县政府可以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树立注重基层和实践的导向”,适度表彰运用媒体开展取得实绩的优秀干部,为其评先评优、推荐选拔提供机会,打消干部思想顾虑,鼓励实干士气、激发创业热情,形成攻坚克难、创新进取的良好风气。
提升领导干部素养和能力的基本途径是系统性的专业培训。今后阿坝州和甘孜州可继续与“双一流”高校、地方民族院校、各级党校深度合作,在干部媒介素养培训的培训理念、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
1.“政治挂帅”: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领航干部媒介素养培训
四川涉藏地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培训目标应从“技能型”向“素养型”转变,省州县党政高度重视,省州县三级党校和省内“双一流”高校、民族院校干部培训中心作为教学单位,将提高政治素质放在首位,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领干部媒介素养培训体系与培训内容,以契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素质要求。近年来某些干部在面对新闻媒体时发表雷人雷语(如“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等),引发负面舆情呼啸而来,很大程度上源于涉事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如“党性”“人民性”“新闻真实性”的认知“空白”。
2.“全面系统”:优化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的内容体系
领导干部媒介素养不能狭隘理解为应对媒体的能力与技巧,而是全面提升其政治素养、新闻传播理论水平、媒体认知、媒体运用等综合素质。本文针对四川涉藏地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存在的现实问题,参考基层公务员通用素养培训模型,[18]从“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和“素质模块”构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的内容体系(参见表2),其中,“知识模块”重在政治性和理论性,培训目标为既懂政治、又懂新闻传播规则;“能力模块”结合媒体执政和乡村振兴时代要求,重点满足实操技能培训需求;“素质模块”则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助其在媒介化社会中实现自我完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表2 四川涉藏州县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内容体系
3.“教法创新”:共享高校新闻传播学优质线上资源
教学方法上,应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会贯通,并重点突出纠错型学习和情景创设型学习。除根据课程内容灵活运用专题讲座、案例教学、头脑风暴、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行为示范、实地参访等方法(参见表2),还可以引入高校新闻传播学优质线上教学资源:一类是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室资源,如重庆大学《灾难事件融合报道虚拟仿真实验》、暨南大学《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新闻采访虚拟仿真教学》等;另一类是中国大学慕课(MOOC)等在线学习平台的线上“金课”慕课资源,如中山大学《新媒体素养》、浙江大学《新媒体概论》等。教学方式可以混合使用现场集中培训和线上分散自主学习两种方式,线上课程资源可提供周期内多次学习与实验。
提升媒介素养、增强媒体执政能力是涉藏地区各级领导干部自我完善的重要课题,需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树立正确的新闻传播观念,加强新闻传播理论与技能学习,并勇于在实践中创新。
1.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媒介执政观念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媒介观:一是认识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都是党和政府的执政资源,变被动“应对”媒体转变为主动与媒体“合作”,积极通过新闻单位和政务新媒体开展社会治理;二是认识到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从而欢迎、尊重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通过媒体监督了解社情民意;三是认识到媒体是展示政府形象和增进干群感情的重要渠道,自觉规范自身及家人的工作生活作风。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受众观:一是态度上尊重受众、重视民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要以人民为中心”,因此涉藏地区领导干部应当尊重民意、重视舆情,对舆情的收集、研判和处置不草率、不敷衍;二是行动上为人民负责,为人民造福,打开工作思路,将媒体作为重要的渠道和工具为繁荣社会经济文化作贡献,为群众生产生活办好事,为乡村振兴办实事,回答好“为了谁,我是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
再次应正确把握当前舆情的新特征:一是要清醒认识当前网络舆情的新特征,如舆情加速下沉到区县级,热点围绕民生问题,突发事件舆情传播“强情绪、弱信息”特征明显,互联网金融诈骗等新经济业态舆情多发,全民围观和舆情搭车现象增加舆情应对难度,境内境外舆论场交互、国际舆论斗争影响叠加等;二是对县域舆情进行正确研判、灵活运用“炒”(热炒)、“发”(引发)、“放”(暂放)、“冻”(冷冻)、“化”(解释)[19]等策略及时稳妥处置。
2.加强学习,提升媒介执政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学习新闻传播理论,增强理论水平: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的新闻传播规范,如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讲好中国故事等;二是学懂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和经典理论,如新闻的定义、新闻的基本特征、新闻价值及要素、新闻与宣传的异同等,又如议程设置理论、把关人理论等;三是学习法律法规中有关信息传播的规定,如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
学习新闻传播实操技能,提高运用能力:一是学习了解政务新媒体运营、短视频内容生产、新闻发言人实务、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虚拟社区运营等实操技能训练;二是熟悉了解县级融媒体、政务手机报、虚拟社区、微博、微信、播客、论坛、贴吧等新媒体技术发展情况及其媒介特点和使用规则,以备使用及管理;三是了解信息搜索、信息管理、网页制作和数据抓取分析等互联网实用工具。
3.勇于实践,积极运用媒介开展社会治理创新
一是身体力行,以“大宣传观”勤用善用媒介服务于社会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和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20]今后两州一县各级领导干部应勤用、善用媒体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乡村振兴大业,主动利用媒体单位尤其是县级融媒体开展新闻策划,积极运用本单位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快手账号、今日头条账号等开展有特色、接地气的政务营销,加强社会舆论热点引导。
二是敢于创新,用“互联网+”思维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府。“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阿坝州小金县甘家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张飞和“最帅旅游局长”甘孜州文旅局长刘洪都是“互联网+”创新的优秀代表,更是勇于破除保守观念束缚、敢于“出圈”的干部模范。当前网络信息传播“分众化”“差异化”“圈层化”特征明显,受众的注意力更为稀缺,因此需要领导干部群体以强烈的竞争意识认真研究受众,为社会治理创新持续“赋能”。
三是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激发创新动力。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和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变乱交织,四川涉藏地区应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强化舆论引导与舆情监测、打造在地中华文化精品与生态保护减灾防害等,各个领域都需要领导干部善用媒体平台去发现问题、调查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学习平台,加快自身知识更新,不断激发创新动力,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