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汇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影坛占据着特殊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创作出一批批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其中大多数以少数民族原型故事为背景创作。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因地理、环境等因素有着不同的信仰、宗教、风俗,但又都以“中华民族”作为共同的文化认同,体现出统一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一、少数民族电影发展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电影人创作出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这一时期电影是党和国家宣传教育的艺术文化载体之一,因此当时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主题多以宣传国家政策和传达国家意志为主,颂扬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传递民族精神。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内蒙人民的胜利》(原名《内蒙春光》)是中国共产党在电影中宣传少数民族政策的实例。影片再现了蒙汉两族群众团结互助共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过程,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同时也证明了各族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取得民族独立和解放。《内蒙人民的胜利》的放映确立了少数民族电影的意识形态和创作方向,是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的成功范例,其后同类电影有《金银滩》(藏族,1953)、《山间铃响马帮来》(苗族、哈尼族,1954)、《神秘的旅伴》(瑶族、彝族,1955)、《沙漠里的战斗》(维吾尔族,1956)等。自1949年至1966年“十七年”期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出现了创作高潮,共拍摄40余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涉及18个民族,展现出少数民族的精神状态。其中《五朵金花》(白族,1959)、《刘三姐》(壮族,1961)、《阿诗玛》(彝族,1964)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少数民族影片的“三大经典”,体现了影视与民族性的完美融合,赞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人民勤劳的美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下黑暗的压迫,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英雄品质,引发观影者的共鸣。此外还有《达吉和她的父亲》(彝族,1961)、《阿娜尔罕》(维吾尔族,1962)、《冰山上的来客》(维吾尔族,1963)、《天山的红花》(哈萨克族,1964)、《景颇姑娘》(景颇族,1965)等作品,这些影片在主题表达上有着很大相似性,都是为了宣传国家政策,这也是特殊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有着其独特的魅力。
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多达200余部,涉及约40个少数民族。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得到了新的解放,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出现了新的发展和繁荣,从不同的侧面展现出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民俗风情,主题创作和题材类型逐渐呈多样化,以新的视角展现多民族的生活风貌和历史文化。《盗马贼》(藏族,1988)讲述的是20世纪20年代藏族贫苦牧民罗尔布为生活所迫,以盗马为生的故事;《青春祭》(傣族,1985)讲述的是汉族女知青李纯在云南傣乡插队期间,与那里的群众相识、相知的故事;《买买提外传》(维吾尔族,1987)讲述了买买提和迪里娜尔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悲情布鲁克》(蒙古族,1995)讲述了蒙古族牧人为保卫自己的家园抗击侵略者的悲壮故事;《彝海结盟》(彝族,1996)讲述了在长征路上,途经四川大凉山的中央红军赢得彝族同胞拥护的故事;《红河谷》(藏族,1996)展现了汉藏儿女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和并肩抗战的英雄传奇故事……虽然这些影片叙事上并没摆脱特定历史背景的束缚,但彰显出了民族文化自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自2000年后,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新的机遇,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不断适应电影市场的变化,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和人才。例如陆川的《可可西里》(藏族,2004)、章家瑞的《花腰新娘》(彝族,2005)、宁浩的《绿草地》(蒙古族,2005)、万玛才旦的《静静的嘛呢石》(藏族,2006)、宁才的《额吉》(蒙古族,2010)等。这些影片具有多元化文化表达,逐渐从国家历史背景中脱离出来,带有本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叙事风格也各具特色。饶曙光在2007年提出:“少数民族电影创作必须调整自己的思路和策略,在坚守本民族的文化立场和文化视角的前提下,借助于类型电影的创作手法和商业化营销手段实现自身的市场化生存。”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充满了新的生机与动能,虽然商业电影的冲击让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不高,但其也是中国电影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吸引了一批少数民族题材观影爱好者。例如张扬的《冈仁波齐》于2017年上映后创造了藏族题材电影的最高票房。运用电影新技术的《狼图腾》(蒙古族,2015)试图与商业影片接轨,影片2000多个特效镜头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可谓“先锋之作”。还有以脱贫攻坚历史为背景,描写少数民族地区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题材《十八洞村》(苗族,2017)、《落地生根》(傈僳族,2021)。还有近几年的《阿拉姜色》(藏族,2018)、《西兰姑娘》(土家族,2020)、《海的尽头是草原》(蒙古族,2022)等。少數民族题材电影正在用不同的方式展现其魅力,利用电影的艺术语言叙事,将少数民族故事在银幕中再现,创作上逐渐贴近人民生活,展现民族精神和民族内涵,润物细无声地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
二、少数民族电影原型叙事与主题表达
原型是构成人类整体文学经验的最基本的要素,它们体现了人类集体的文学想象,因而反复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讲好故事的前提是必须有好的题材,中国历史文化和奋斗发展进程就是中国故事非常好的题材选择。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到新世纪,大部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佳作都是把历史原型故事作为电影中的叙事原型,以此为具体的故事题材。原型作为故事创作的中介,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各民族原型故事塑造各具时代特色的典型人物形象,从而让观众产生心理共鸣,利用原型叙事展现时代缩影,激活民族情绪,展现民族大团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助于展现中国精神、各民族文化,反映时代发展中人民的精神面貌,从而增进各民族的文化认同。
《刘三姐》中就以唐代壮族农家女为原型讲述“歌仙”刘三姐用山歌反抗财主莫怀仁的传奇故事。电影中的刘三姐是一位年轻美丽又聪明过人的壮族姑娘,她喜欢唱歌,并且擅长用山歌来歌颂普通百姓的劳动、赞美风景优美的家乡、吟诵纯净美好的爱情,她用山歌来表达对旧中国统治阶级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不满和反抗。以刘三姐为原型的影片成为那个时代独有的记忆。此后,陆续上映了《刘三姐》(1961)、《寻找刘三姐》(2009)、电视连续剧《刘三姐》(2010)等影视作品,让观众感受刘三姐的精神和壮族特有的风土人情。藏族题材影片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高原风貌、人文景观、宗教文化与民俗历史吸引了国内外学界及全球观众的瞩目。2004年,陆川以纪录片形式拍摄的人文类电影《可可西里》,在国内国外获得了无数奖项,被称为一部关于信仰和生命的电影。《可可西里》根据真实的事件以及人物原型创作,让观众通过银幕深刻感受可可西里面临的生态灾难。这部影片不仅是在表现对屠杀藏羚羊的痛心,更重要的是它在探求生命的同时也在试图抚慰人的心灵。影片通过镜头语言传达出全球共通的母题——保护生态环境,《可可西里》做到了在民族性彰显与世界性通融之间的较完美结合。
影像是解剖时代的文化标本,是透视社会意识形态的文本,是记录一个时代社会文化变迁的窗口。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金通由衷感叹,“在十八洞村的脱贫故事里,能深刻感悟‘精准扶贫的思想力量”。如今的十八洞村已经全面脱贫,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十八洞村》就是以十八洞村的帮扶干部和村民真实的故事为原型,讲述贫困的苗寨如何蝶变,生动再现了十八洞村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发生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和村民的奋斗精神,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变迁和民族自信。影片通过艺术化的电影语言、风格化的叙事方式,展现了苗乡淳朴秀美的乡村风光,用生动感人接地气的故事将脱贫中农民、土地、家庭之间的冲突、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影片叙述视角对准了当代年轻人由背井离乡打工到返乡的思想转变,与观众建立了情感共鸣,富有生活气息。影片《十八洞村》深刻表达了在扶贫道路中“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志智双扶”的理念,是一部反映这个时代民族团结的影像教科书。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真实事件改编。20世纪6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紧缺困扰着全国各地,大批孤儿的温饱问题更是迫在眉睫。为此,周恩来总理和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的乌兰夫达成共识,将一部分江南的孤儿带到内蒙古,交由草原牧民抚养。3000多名南方孤儿从上海出发被送往物资相对有保障的大草原,来到了他们的第二故乡。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3000多名孤儿与当地牧民组成了新的家庭,这些孤儿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3000个孩子就是3000个故事,但导演尔冬升并没有用宏观的视角展现这一体现民族团结的佳话故事,而是聚焦到一个平凡的家庭和个体中,通过主人公杜思瀚和杜思珩兄妹二人在不同时空各自的寻亲之旅,用细微的情感诠释草原之爱,补齐了国家往事的情感拼图。作为妹妹的杜思珩被牧民收养,从开始吃不惯奶豆腐到后来逐渐融入草原,离不开额吉。正如演员陈宝国所说:“在我们国家这么辽阔的土地上,从来没有缺过爱的故事,这是其中的一个,特别动人的一个。”《海的尽头是草原》就像是一首诗歌,影片用视听语言将草原的辽阔深远、弥漫的黄沙、缀满繁星的夜空融合进朴素而深沉的爱中,民族团结精神让观众不由得产生共情、共鸣。此前,以这个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电影还有许多,例如《金色的草原》(1997)、《草原母亲》(戏曲片,2002)、《草原母亲》(2010)、《海林都》(2019)等,通过银幕跨越时光治愈观众心灵,体现了民族一家亲的大爱主旨。原型的传承与突破,是文艺发展中相辅相成的规律性现象。一方面,原型的反复性昭示着人们对于某些永恒主题、某些终极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人类的文艺又是在不断地试图超越原型模式,以满足人的不断变化的精神需求。
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认同与民族精神
一般來说,认同指的是对相似或相同的东西有一定共同的心理选择和认可。“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这种共识与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并形成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准则与价值取向。认同不等于完全的同化,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中,是双向选择的过程。这里的文化认同指的是各民族之间彼此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并对彼此民族特色文化给予承认与接受。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例如敢爱敢恨的刘三姐“唱起山歌壮起胆”,极具时代的革命性、斗争性,体现了当时人民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在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中,当老年的哥哥杜思瀚来到内蒙古寻到妹妹时,他看到的是一个被额吉、阿爸、那木汗宠爱的幸福的妹妹。当杜思瀚最后站在亲妹妹面前,他们的对话并不激昂,却汹涌澎湃地藏下浩荡的时代。认同发生的重要心理机制在于共情、共鸣。少数民族电影应当讲述人性、人情,寻找普世与共通的情感,才能与观众共鸣共情。少数民族电影通过各民族独有的原型故事为影像叙事,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达到精神的契合,这也体现出文化的认同。《十八洞村》具有浓厚的中国故事色彩,党带领着中国百姓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凸显出独特的民族文化自信,有利于民族团结,塑造国家形象,增进来自世界各民族的认同。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讲述本民族故事,展现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语言讲述普通老百姓的真实故事,增加故事的感染力和亲近性,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为传播中国的国际形象,体现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中我们采用鲜明的原型叙事策略,激发受众在原型故事中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各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各美其美,也要美人之美,最终达到美美与共。
[作者简介]齐亚楠,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讲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影视理论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