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丽玲,王淑萍,陈凤玉,徐蕊
1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 (福建泉州 362000);2 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金华 321000)
肺大疱是肺泡融合而形成的肺部囊肿,临床典型表现为咳嗽、发热、自发性气胸或胸腔积液,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常采用胸腔镜进行微创治疗以促进康复[1]。但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后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修养,可能会出现褥疮等皮肤问题[2]。随着医护理念和条件的不断改善,临床开始推荐肺大疱术后患者使用医用气垫进行日常护理,但常规气垫床的进气管口需通过气管连接至空压机,并通过空压机的持续输气来保持医用气垫的持续膨胀状态,当空压机意外断电关闭时或者通过病床运送患者至手术室时,医用气垫由于失去空压机的持续输气,所以其中的空气会从进气管口流失,最终导致其不能处于有效膨胀状态,这就给医师或者护士的工作带来不便;此外,常规气垫床日常维护不及时会导致医用气垫坍塌,继而增加患者卧床期间的不适感[2-3]。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常规气垫床气阀和充气装置的不足进行了创新改进,且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将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2020 年1—12 月收治的82 例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医伦﹝2020﹞-2),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诊断标准:参照《肺大疱的诊断及外科治疗》[4]确诊为肺大疱。纳入标准:年龄<60 岁;病情稳定;首次确诊为单侧肺大疱;适宜胸腔镜手术且耐受;卧床期间无法自主翻身。排除标准:既往呼吸系统重症疾病史或手术史;合并肿瘤或结核疾病;合并全身严重感染;合并血气胸;合并意识障碍或沟通障碍。
共性治疗:入院患者均采取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术后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同时积极处理不良症状。
组建专职护理团队,经统一培训后进行上岗及分组护理干预,共性护理具体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搭配、健康宣教、呼吸道引流、鼻导管吸氧护理(氧流量大约3 L/min)等措施,同时配合叩击背部等方式排除呼吸道分泌物。
对照组采用常规气垫床:采用衡水斯普瑞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多功能手动中曲护理床,配置有常规充气气垫。
观察组采用气阀改进型气垫床,具体如下。(1)结构设计(图1):气垫本体1 角开设有一个圆形通孔,进气座包括座片和柱芯,圆形通孔底面的四周与座片的顶面紧固贴合,座片的中部设置有圆形气孔,圆形气孔的上方设置有柱芯,柱芯的外侧壁设置有旋接纹,柱芯中空并且与座片的圆形气孔相通,柱芯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密封块一,密封块一的中部开设有插孔,密封块一的底面中部设置有向上凹陷的密封槽;旋帽中空并且底面敞口,旋帽的内侧壁设置有旋接纹,旋帽能自上而下旋接于柱芯的外围,旋帽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密封块二,密封块二的顶面中部设置有气嘴,密封块二的底面中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芯条,芯条的底面设置有向下凸出的螺栓;回顶片的顶面中部设置有1 根柱条,柱条的上端设置有内凹的栓孔,回顶片能紧固旋接于芯条的底部;弹性密封圈的中部设置有柱孔,弹性密封圈通过柱孔套接于柱条的外围,回顶片的顶面能向上顶压于弹性密封圈的底面。(2)使用方法(图2):气嘴、密封块二、芯条三者组合形成气阀,气阀的中部设置有1 道纵向气孔,纵向气孔的顶端从气嘴的顶面中部贯穿而出,纵向气孔的底部从芯条的侧壁斜向下贯通而出;气嘴通过气管连接至输气设备上,输气设备将气体通过气管和气嘴从纵向气孔进入气垫本体内部,当气垫本体膨胀至预期状态时,拧动旋帽反向上行,气阀随着旋帽的上行同时上移,回顶片跟随芯条同时向上移动直至将弹性密封圈顶入密封块一底面中部的密封槽中,这样纵向气孔就被密封堵实,气垫本体内部的气体就无法排出,最后关闭输气设备并解开与气嘴连接的气管即可完成操作;当空压机意外断电关闭或者通过病床运送患者至手术室时,该装置仍然能保证气垫本体长时间处于持续有效的膨胀状态。
图1 气阀改进型气垫床结构纵剖面图
图2 气阀改进型气垫床实物图
比较两组气垫床维护情况、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不适症状发生率的统计学差异。(1)气垫床维护情况:包括单人累计翻身次数(详细记录并计算患者每天因不适而由家属或医护人员辅助进行翻身的平均次数)、气垫床充气次数(记录并计算气垫床每天因漏气而充气的平均次数)、气垫床单次充气使用时长(记录并计算1 天内两次充气的平均间隔时间)[4-5]。(2)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参照美国压力性损伤咨询委员会于2016 年制定的《压力性损伤分期标准》判定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分为1 期(指压不变白红斑且皮肤完整)、2 期(部分皮层缺失伴真皮层暴露)、3 期(全层皮肤缺失)、4 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5]。(3)不适症状发生率:由调查人员观察患者状态而主观判定睡眠不佳、腰痛、肢体麻木、皮肤瘙痒皮疹的发生情况。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若理论频数T<1,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单人累计翻身次数、气垫床充气次数均低于对照组,气垫床单次充气使用时长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气垫床维护情况的比较(±s)
表2 两组气垫床维护情况的比较(±s)
气垫床单次充气使用时长(h)对照组 41 10.35±3.60 3.28±1.13 7.48±1.05观察组 41 6.25±2.71 1.05±0.20 23.58±2.06 t 5.826 11.996 44.586 P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单人累计翻身次数(次/d)气垫床充气次数(次/d)
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睡眠不佳、腰痛、肢体麻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适症状发生率的比较[例(%)]
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后卧床修养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较高,临床实践表明,正确评估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并及早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同时结合局部减压、定期翻身等措施,能降低压疮发生概率,但单纯通过护理模式或管理方式不足以完全杜绝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因此配合辅具从技术层面控制压力性损伤意义重大[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单人累计翻身次数、气垫床充气次数均低于对照组,气垫床单次充气使用时长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分析后可知,气阀改进型气垫床主要对气阀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能完全锁住端口,避免意外漏气的发生,因此不需要空压机反复补充给气,继而保证气垫本体长时间处于有效的膨胀状态[7-8];至于单人累计翻身次数较低,可能与气阀改进型气垫床可长时间可维持较好的工作状态,继而可适当降低患者被动翻身的频率有关,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深入分析。
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主要与患者躯体无法活动部分长时间受压,导致局部皮肤持续缺氧、缺血,甚至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导致局部皮肤或组织损伤有关。因此,在日常护理不缩短受压时间的前提下,需在保持局部清洁的基础上,提供整体支撑效果好但又不过度柔软的承压平面。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睡眠不佳、腰痛、肢体麻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3 点:第一,气阀改进型气垫床床面为弹性结构,患者平躺于膨胀充盈的床面时能确保局部身体尽可能较多地接触到床面,从而适当增加了受力面积,同时尽可能减小单位面积的承压重量,这将极大程度地改善患者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压力性损伤、腰痛、肢体麻木的发生风险[8-9];第二,气阀改进型气垫床还对床体表面材料进行了优化,床垫表面波动起伏能适当降低摩擦强度,从而减轻皮肤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10];第三,气阀改进型气垫床微型小孔的存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虽然无法感受其他泄漏,但依然有细微气流通过气孔缓慢透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受压区域产生微观层面的气体流通,利于保持局部干爽,从而降低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11]。
综上所述,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后患者应用气阀改进型气垫床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气垫床维护情况、控制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睡眠不佳、腰痛、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