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基于大概念的议题式复习教学

2023-03-17 13:25胡剑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大概念重构

胡剑

[摘 要]当前,一些地方的思政课高考备考复习过于依赖讲授式教学,存在知识碎片化的现象。基于大概念的议题式复习教学着眼于“反映学科本质,构成学科框架”,通过复习内容结构化,重构学科逻辑;复习任务结构化,重构学习逻辑;复习评价结构化,重构认知逻辑来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有效融合知识、热点和方法,重构学科大概念,实现高通路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大概念;议题式复习教学;重构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34-0061-04

当前,一些地方的思政课高考备考复习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存在知识碎片化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三新”背景下,高考复习重点应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整合与结构化學习,促进学生学科大概念的形成和高阶能力的发展。基于大概念进行的议题式复习教学是以大概念为统摄,围绕议题主线,借助结构化情境,设置系列化问题,通过开展“议中学”的活动完成学科任务的意义建构过程,能够反映学科本质、构成学科框架,实现单元教学知识、热点、方法的结构化聚合,有助于学生在课程内容活动化中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迁移应用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结合人教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第2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以下简称“本课例”),从复习内容结构化,重构学科逻辑;复习任务结构化,重构学习逻辑;复习评价结构化,重构认知逻辑三个维度分析大概念统摄的议题式复习教学。

本课例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学科大概念,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追求中国式现代化?”为议题,设置“建构”“修正”“重构”“迁移”4个环节和1个课后探究,设置4个议学任务和1个课后探究任务。通过议题内容结构化→议题设置结构化→议题情境主题化→议题任务序列化→议题评价科学化的过程,实现系统建构、知识迁移、深度学习,落实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议题化、议题结构化的议题式复习教学要求。

一、复习内容结构化,重构学科逻辑

新课标强调按照课程内容要求与学业质量标准,梳理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据此确定学科内容的考查范围和形式。在大概念复习教学中,单元学科大概念既是单元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其核心目标。基于思政课的学科本质和系统建构的需要,复习教学应立足于学科大概念,从系统高度建构单元学科内容体系。议题式复习教学应着眼于大概念,对单元学科大概念进行系统梳理,深入探索其内涵和外延,并进行必要的归类分层,以凸显学科大概念的主线,建构各概念之间的逻辑关联。应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提炼出单元核心大概念,用以统摄、关联、整合知识,建构更理性化、结构化、系统化的学科内容,形成认知基础、夯实能力基础、铸就素养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以本课例的知识结构化为例,根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科大概念,横向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历史发展、勇于自我革命五个方面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力和领导优势;纵向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实践逻辑,从而有效重构学科的理论逻辑。在纵横结构化联系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从而有效重构学科的情境逻辑。围绕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有效重构学科逻辑,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议题总结来实现知识结构化。

1.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共产党具有卓越的领导力。

2.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能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4.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上述的知识结构化设计,形成认知基础、夯实能力基础、铸就素养基础,有效推进深度学习。

二、复习任务结构化,重构学习逻辑

(一)复习任务结构化

新课标强调执行任务是将内在的学科核心素养外显为可观测的行为表现的媒介,情境是运用学科内容、执行任务、展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平台。在基于大概念的议题式复习教学中,复习任务由问题构成,问题基于情境;复习任务是连接问题、情境、活动的纽带。复习任务结构化,即问题结构化、情境结构化、活动结构化。问题结构化是指基于结构化的议学情境及其承载的学科内容,设置情境交融、层次分明、具有挑战性的系列化问题,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能够迁移运用知识、产生新知、激活思维、激发创造力。情境结构化是基于学科大概念体系和学科内容设置符合生活逻辑、知识逻辑、认知逻辑的系列化情境,旨在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兴趣、活化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认知。活动结构化是指基于结构化情境、结构化问题、结构化知识,坚持以学习为中心,引导学生借助经验化知识在复杂情境和不良情境中,以“议”的方式解决系列化问题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议中学”“议中思”“议中做”“议中构”“议中评”“议中辩”等活动完成挑战性学科任务,实现思维与情感的融合,激发思维碰撞与情感共鸣,从而厚积必备知识、提升关键能力、塑造必备品格、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例以活动任务结构化为例,设置了建构、修正、重构、迁移4个活动环节和1个课后探究任务。

【环节一建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知识结构】

任务:课堂上展示和分享建构成果。

要求:一个小组的组长展示合作建构的知识结构和建构的逻辑思路,组员可以补充。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建构进行点评。教师在其他小组点评结束后总结,帮助学生提升。

意图: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知识逻辑,提炼核心概念,按照自己的逻辑整理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知识结构,建构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知识体系。生生互评能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解读、辨析和论证等学科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的点评能进一步打通知识、热点和方法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模块复习中学生学科能力、思维和素养的综合提升。

【环节二修正:中国共产党能追求中国式现代化】

情境: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一系列良好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任务:小组交流,运用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要求:一个小组展示探究后的答题思路,其他小组对該小组的建构进行点评,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归纳。

意图: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热点设置情境,将真实情境和教材知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鼓励学生对同学的分析进行点评,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认同,从而在情境中对学科大概念的框架进行修正。

【环节三重构: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同感】

情境:一些西方媒体、智库和政客提出“中国崛起顶峰论”,宣称“40年来中国崛起已经见顶,中国永远也追赶不上美国”“中国崛起的终结”。

任务:小组合作探究,运用所学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相关知识,各小组准备对“中国崛起顶峰论”加以批驳。小组派代表在班级进行现场分享。

要求:一个小组派代表进行现场批驳,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批驳进行点评,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归纳。

意图:通过对“中国崛起顶峰论”的批驳,让学生批驳谬论,商议议题;同学间的互评,能够完善学生的学科思维模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素养,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学生通过教师的点评和归纳形成答题逻辑,将高考政治复习与知识、热点和方法有机融合,形成动态的思维模型,从而重构学科大概念。

【环节四迁移:完善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逻辑性】

任务:根据商议结果,构建议题逻辑“中共产党为什么能?”。

意图:教师通过学科大概念“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议题,通过归纳生成议题逻辑,引导学生形成动态的思维模型,有效迁移学科大概念。

【课后探究环节】

情境主题:百年大党的发展表明,只有理解了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理解中国。

探究问题:只有理解了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本课例按照“议题→情境→任务→素养”的结构开展教学复习,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议题主线,在环节一、环节二、环节三、环节四分别对学科大概念进行建构、修正、重构、迁移,通过现场分享—现场对话—现场批驳—议题总结等活动,驱动议题活动的开展,有效商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议题,实现知识的挑战性运用和高通路迁移,有效培育解决真实问题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重构学习逻辑

在大概念议题式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坚持以学习为中心,建构以教、学、评为支撑的“习→悟→达”三环节复习模式,重构学习逻辑。以学习为中心,旨在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达成育人目标。习,即任务单前置驱动学习,侧重解决“学什么”的问题。教师遵循学科“人—知”相遇的逻辑起点,立足大概念,基于大单元和学生最近发展区,编制以进阶任务为整合目标的结构化任务单前置驱动学习,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同伴交流、修正反思等完成学科大概念的自主建构和问题反馈,初步实现结构化学习,促使学科知识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化,导向学科个体成长的意义向度。悟,即修正与同化,侧重解决“怎么学(教)”的问题。教师基于前置学习“学”的环节中个人学习和小组互学不能解决的共生问题(定为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按照“以学科大概念为统摄→以共生问题为导向→以中心议题为主线→以结构化情境为载体→以进阶性‘变式+针对+巩固训练为任务→以‘以题引讲·题组反思为抓手→以‘问题+思维+技能突破为落点→以‘知识+思维建模为核心→以学科核心素养达成为目标”的思路开展二次备课,创设情境,组织全班以研讨、讲解、示范、评价的方式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交互活动中对自主建构的过程、方法进行修正与同化。达,即在练、评、学、悟中达成进阶目标,侧重解决“学会了什么”的问题。教师基于大概念,创设新的复杂和不良情境,设置高阶思维问题,引导学生在新情境中利用迁移的知识、技能、方法快速解决问题。教师对过程和结果进行及时评价,让学生通过迁移实现思维的优化,提升思维品质,从而实现知识、品格、能力、素养的进阶目标。

以本课例为例,课堂设计以问题为导向,按照“习—悟—达”的结构复习。教师课前设置议学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基于“主题—情境—问题”的思路设置诊断性问题,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何种程度”。课中教师针对学生反馈的共生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知识体系窄化,运用“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存在知识堆积、缺乏分析的问题,二次备课基于大概念横纵间的联系设置了环节一,建构大概念解决知识体系问题。基于真题蕴含的信息、理论、设问的逻辑关系,从审题、解题、答题的角度过渡到建构答题的问题逻辑、情境逻辑、知识逻辑相统一的关系,在调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知识中,引导学生建构可能性分析的答题逻辑,实现知识、热点、方法的统一,为迁移知识设置了环节三、环节四,为达成运用知识的目的设置了课后探究环节。

三、复习评价结构化,重构认知逻辑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教学评价是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强调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评价应专注学科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 一般采用“求同”取向与“求异”取向相结合的验证思路。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评价是从过程与结果以及教师与学生的角度来测量、分析和评定教与学“到何种程度”,旨在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就是以明确的目的、清晰的指向、有针对性地从教学过程和结果来测量、分析和评定教师的教,以此激励教师更新理念、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率、为国育人。以评促学就是让学生在完成有挑战性的学科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主动评价自己与他人发现和解决问题、建构和运用知识的过程,评价自己与他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态度、行为和效果,关注学生过去、现在的努力,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为改进教学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课例在第一、二、三环节均由其他小组对展评小组的建构、修正和重构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针对性地点评和总结,这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对学科大概念的描述与解释、辨识与评价、论证与阐释等能力的不足;有利于打通概念、情境和思维之间的联系,实现对学科大概念的重构、修正;有利于建构理论模型、思维模型、问题模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认同,从而落实对学科大概念的深度学习。特别是第三环节,从基于学生对“中国崛起顶峰论”的批驳、商议、互评到在教师的点评中达成共识,学生在比较、鉴别中修正、完善对学科大概念的思维模型建构。

综上所述,在思政课高考复习阶段,基于大概念的议题式复习教学应着眼于“反映学科本质,构成学科框架”,通过复习内容结构化,重构学科逻辑;复习任务结构化,重构学习逻辑;复习评价结构化,重构认知逻辑,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这种复习有利于整合知識、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有利于将高考政治复习与知识、热点和方法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形成思维模型,重构学科大概念,实现高通路的深度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刘徽.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构型:兼论素养导向的课堂变革[J].教育研究,2020(6):64-77.

[3]  胡震芳.从一道选考题透视高三复习课的素养定位 [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8):66-68.

[4]  龚小舟.专题复习课中的议题式教学实施路径 [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9):64-65.

[5]  张会琴.“议”味深长  素养落地:高中思政课运用议题式教学方法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3):76-78.

(责任编辑 陈    明)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2021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典型课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BE21036)阶段性研究成果、2023年玉溪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专项项目(玉社联联发〔2023〕4号)“新时代统筹推进玉溪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大概念重构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围绕“大概念”设计STEM课程
以“大概念”主题开展科学教师参与式培训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以大概念的理念引领高中物理教学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刑法》第64条的实然解读与应然重构
对教育会诊的反思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