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让生活显现深意

2023-03-17 13:08赵文清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3年2期
关键词:独语史铁生儿子

赵文清

原 文 阅 读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漸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做过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最终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图片源自百度百科)

史铁生的散文有着对生命的内省和拷问的气质,也有着饱含智慧的人生感悟。《我与地坛》参悟的是生死问题,也是生命的价值问题,作者将理性的智慧和特殊的生命热情融合起来抒写,使内省和顿悟的过程显得特别真切、具体而又动人心魄。

一、在地坛独语,获得生命的启示

散文中有一类独语体,它不是写给读者看的,而是写给作者自己看的。作者不注重与读者的交流,不需要迎合读者的意志或者阅读趣味,而是逼视自己灵魂的最深处,捕捉自我难以言传的感觉、情绪、心理意识,从而进行更高、更深层次的哲理思考。读者被隔绝在这份心语之外,“旁观”着一个灵魂在自己的世界里挣扎、痛苦,从而在理解之后引发共鸣。如《野草》(鲁迅)、《画梦录》(何其芳)等都可称为“独语体”散文。《我与地坛》是在絮絮自语中追问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里面多的是旁若无人式的心灵独白。

其具体表现之一是将所有的物象都隔离在一个较远的距离,哪怕身在其中,作者也只是远远审视,端坐着叙说心思。在这古园里,“我”看到“祭坛石门中的落日”“那些苍黑的古柏”“暴雨骤临园中”,感受“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这些景象启迪“我”思考。作者保持着即使心有所悟也身影孤寂的样子,仿佛他只是在心灵房间开了一扇窗,而没有把大门敞开,屋内仍是自己的世界,与风景交心而又有距离。

在这里,“我”和地坛的关系并不是游客和景点的关系。地坛对“我”来说是一个避难所,是可以让“我”逃避现实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更是一个让“我”窥视自己的心魂,思考生与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救赎之地、再生之地。可以说,地坛是“一个启示者,而不是一个伙伴”,它让“我”有了心灵的栖息地。

“我”与地坛能够建立这样的联系,得益于地坛的特殊性,更是源于“人与自然”的融合、对话以及“人与自我”的思考和重塑。地坛,曾经是煊赫一时的皇家祭坛,但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褪去了昔日的辉煌,成了一处废弃的荒园。历经变故的地坛,为人们理解命运的无常提供了条件。“我”没有驻足于造型奇特的古柏旁,而是细致观察小昆虫之类弱小的生命体,感受着大自然顽强的生命力,转而和自我进行对话,最终重建自己的内心世界。

对于挚爱的母亲,作者也是这样远远审视着。“我”始终躲在一旁,看着,领悟着,思考着,也感动着,但却不愿走出那个“矮树丛”,其实是不愿走出一种“心境”。它像一个隐秘的空间,保护着脆弱、胆怯、无助、痛苦和挣扎的“我”。这个空间只有窗户,可以接收那些影响过心灵的刻骨铭心的信息,但“我”不能把它打开,因为内心这种孤苦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理解的,除了母亲。但母亲除了担心也并不能真正地理解这段心路历程,所以,写作成为一种独语与自我救赎的方式。

读者探究这些心语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接近这独语背后留白的灵魂。史铁生营造的这种独语氛围,令读者的探究过程更加曲折缓慢。但在艰难的探索领悟之后,我们不仅会赞赏这言语的魅力,更会深深地被这灵魂所吸引,从而联想到世间其他痛苦的灵魂。由此,文本的内涵得以丰富和拓展,读者也不禁沉吟其中、感怀叹息。

二、在地坛追忆,审视母亲的陪伴

散文中还有一种文体叫“闲语体”,它自由、散淡,大凡花鸟虫鱼、饮食风俗、家庭琐事、生活趣闻等内容都可以行诸此类文中。史铁生的散文兼有独语体和闲语体的特征,相较于前人,他散文中的闲语少了散淡从容,却多了份严肃的思考。特别是他写自己与母亲的琐事的时候,文章会体现出这种特征,如《秋天的怀念》《合欢树》等。《我与地坛》也是如此。

因为深情,也因为忏悔,作者在独语的心灵世界中翻捡着记忆的碎屑,一点一点地拼凑成过往的生活场景,并重新审视它的意义。那些曾被愚莽遮蔽的东西开始剥落尘垢,露出真容。

比如,文章中有母亲送“我”出门时的特写;有对重复多年的日常事件的回忆,母亲几次来找“我”;有“我”看不见的情景,在“我”的想象中母亲的“思来想去”……现在回头看,这些情景突然绽放出一种日常生活本应有的金光,映照出“我”脾气坏到极端时的无知、自私与颟顸。如今,“我”认识到母亲的伟大,理解她一切语言与行动背后的艰难、忍耐与痛苦。这些事愈琐屑,愈平凡,则愈能表现“我”的痛悔。

比如,节选篇章的述说中有几处人称的变换。前面有“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后面出现“他被命运击昏了头”,这里“我”“他”都是史铁生的代称。“他”是若干年前沉浸在残疾的痛苦中而任性自闭让母亲伤心的史铁生。“我”是现在正在写作的史铁生。叙述人称的转换让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拉开距离,以此展现反思的真诚,没有任何矫情掩饰。荒园并不衰败,往事并不如烟,地坛见证了“我”和母亲共同的生命印记。母亲的爱深沉且包含着尊重与慈悲,儿子的爱因反省而澄澈坦荡。

“我”带着在地坛中获得的精神成长,追悔当年的少不更事,体悟深沉的母爱。自然给他启示,母亲给他陪伴。从宇宙到人间,文章揭示了这段复杂的心路历程,又因为母亲的过世、命运的无常,所以读者读之更是唏嘘不已。

1.“我”与地坛建立了什么样的联系,为什么能够建立这样的联系?

2.文章第二部分作者在追忆“我”与母亲的往事中,叙述人称从“我”变成“他”又变成“我”,这种人称变化有什么作用?

3.阅读下面两段话,聯系《我与地坛》思考,你从史铁生的地坛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和感悟。

①有人说,“如果觉得人生太难,那就读一读史铁生”。史铁生20岁出头就坐在了轮椅上,那可是一个人风华正茂、无数美好和无限可能刚刚开始的时候,而他却只能用轮椅的轨迹来丈量这个世界。他的苦难何止如此,被压缩了的余生又罹患肾病甚至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最终在59岁时因突发脑溢血结束了这多灾多难的一生。这种事发生在别人身上,相信能乐观面对的没几个。然而,史铁生让深深扎根到泥土里的苦难开出了花儿!

②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奖授奖词)

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记得我在那园中成年累月地走,在那儿呆坐,张望,暗自地祈求或怨叹,在那儿睡了又醒,醒了看几页书……然后在那儿想:“好吧好吧,我看你还能怎样!”这念头不觉出声,如空谷回音。

谁?谁还能怎样?我,我自己……

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一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不考虑词句,也不过问技巧,也不以为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的。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我想,写作的零度即对生命意义的叩问,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

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了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可一来呢,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不常去了。二来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恰如庄生梦蝶,当年我在地坛里挥霍光阴,曾屡屡地有过怀疑:我在地坛吗?还是地坛在我?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摘自南海出版公司《想念地坛》一书)

“思考探究”参考答案

1.见“涵泳品赏”部分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

2.见“涵泳品赏”部分第十一自然段。

3.可自主组织文字回答,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

猜你喜欢
独语史铁生儿子
独语
打儿子
去找史铁生
关于史铁生
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写给史铁生的信
独语
独语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史铁生:心魂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