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技术的有效性研究

2023-03-16 07:41成晓娟肖海雁
关键词:谈话辅导员学生

成晓娟,肖海雁

(山西大同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山西大同大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9)

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一文中提出“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知和精神境界”。[1]学术界对辅导员谈心谈话的研究与关注表现在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在谈心谈话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谈心谈话的机制对辅导工作的推动作用。[2]张新平,王宇凡等学者是通过谈心谈话的技巧入手,提出了把握好谈话内容,种种肢体互动、转换角色等其他技巧。[3]袁源,高敏等学者认为,提升辅导员谈心谈话实效性的建议且通过参考心理测量数据,增加谈心谈话的针对性;通过学习咨访关系理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引入心理咨询技术,提高谈心谈话的效果。[4][5][6]综上所述,对辅导员谈心谈话的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综述性的研究辅导员谈心谈话策略和实效性,从研究主体上看,主要集中在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的研究;对于谈心谈话技术的具体运用研究较少,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技术有效性,众多学者针对谈心谈话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并对具体的技术实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虽然研究为谈心谈话技术提供了参考,但仍然存在缺乏实操性。一方面,我国当前有关谈心谈话的研究围绕思想政治视角的多,基于心理学认知行为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的相关研究少,查阅中国知网仅有23篇文章;另一方面,有关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谈心谈话探索多以综合论述为主,缺乏系统性、实操性、可推广性。所以,对于提升辅导员谈心谈话技术的有效性研究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文章将以学生为主体,辅导员为主导,将从心理咨询角度探讨有效的谈心谈话技术:建立有效的谈心谈话关系,积极的倾听技术,同感共情技术,以学生为中心技术,促使辅导员谈心谈话更有针对性。

一、谈心谈话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意义重大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 号令)中规定:辅导员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是知心朋友,是人生导师。[7]辅导员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谈心谈话。在辅导员的九大职责中明确强调谈心谈话是辅导员与学生群体沟通交流的必要手段。因此,高校辅导员的谈心谈话技术,有政策的指导,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辅导员的职业技能水准。

(一)谈心谈话是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掌中宝 回顾教育史可以发现,古往今来,谈心谈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最好且最有效的方式与方法,不仅将其延续沿用,还应该再此基础再创新、再发扬。如今,大学生的主体是“00 后”,他们的思想观念多元化,学习方式自主化、生活方式网络化、价值追求个性化等特点,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辅导员对其思想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而谈心谈话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提供了便捷和桥梁,能够帮助辅导员更加全面、真实、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

(二)谈心谈话是提升辅导员与学生间信任度的催化剂 从辅导员的九大工作职责中可以看出辅导员工作涉及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工作性质比较繁多与杂乱。谈心谈话不仅方便辅导员日常事务工作的开展与进行,此外,能加强学生对辅导员的肯定与认可,通过谈心谈话使辅导员与学生能够走进彼此的内心,用满满的爱去影响学生,用一个生命去影响另一个生命,从而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同时,辅导员的人格魅力也在谈心谈话过程中体现出来,增强了学生对辅导员的认同感,体现出了专业性,从而增强辅导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号召力和向心力,最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谈心谈话是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加速器 在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的过程中,辅导员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从而寻求职业发展中的突破,改进工作方式。全国和各省、市的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中将谈心谈话作为一项比赛环节,因此,谈心谈话技术水平,是展现辅导员能力素质、衡量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指标。[8]

二、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一)谈心谈话关系不平等 从查阅文献中发现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谈话过程中关系存在诸多问题,辅导员在谈心谈话过程中将自己置于说教者的位置,而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信息的位置上。学生认为与辅导员谈心谈话存在很强的抵触情绪,认为只有犯了错误才会被老师“约谈”,谈心谈话是被辅导员要求接受教育的,更不会主动找辅导员谈心谈话。因而,由于辅导员和学生双方个体认知的差异,且惯性思维影响形成的固有成见的交流障碍,使得学生在谈心谈话中的积极主动性、参与性不够高,而且学生习惯性地受被动接受信息的位置所制约,使得辅导员谈心谈话开展难度较大且效率低下。

另外,个别辅导员在谈话过程中,并未将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甚至出现不尊重学生的情况,语气、语调、口吻等处理不当,谈话并不能平等和谐地进行,而是成了一场“训话”、说教。这不但达不到谈心谈话的目的,反而加深了学生对谈心谈话的错误认知,更加反感谈话,僵化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谈心谈话形式落后 谈心谈话,首先想到的就是面对面的谈话。“面谈”是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常见的方式。一般情况下,谈心谈话的发生都是学生被辅导员约到办公室进行面对面地交流,这样可能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一定压力,使学生不愿敞开心扉,从而使辅导员了解学生的信息渠道受阻。此外,目前辅导员的谈心谈话对象已由95 后逐渐转变为00 后。00 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交流的思维方式就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00 后是网络新媒体的主力军,短视频APP、QQ、微博、微信等交流工具都是他们日常接受和发出信息的主渠道。因此,传统形式的“面谈”,降低了学生谈心谈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方便确定最优的去噪方法,运用信噪比(Rs,n)和均方根误差(Er,m,s)的阈值去噪评价指标[10],其式如下:

(三)谈心谈话技术匮乏 辅导员与学生进行谈话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升解决在学习、生活、职业生涯和心理方面的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积极进行自我探索,提高思想认知。在实际的谈心谈话过程中,由于辅导员缺乏理论指导、经验技巧不足、事前准备不充分等各方面的原因,往往采用同一种方式方法与不同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无法对症下药,从而使辅导员的谈心谈话效果大打折扣。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个人经历、人格特征、思维方式、意志品质和认知水平各有差异,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存在各自的不足或问题,因此与他们开展谈心谈话的方式方法、内容和环境的选择,也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生而施。

综上所述,鉴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谈心谈话关系不平等、形式落后和技术匮乏,使谈心谈话的效果并不理想,不仅影响了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也违背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受阻。本研究基于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在分析辅导员谈心谈话存在诸多问题的基础上,从建立良好的谈心谈话关系、调动谈心谈话的积极性和运用参与性技术疏通谈心谈话三个方面探索了策略从而提升了谈心谈话的有效性。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技术有效性的策略

(一)建立谈心谈话的有效关系 良好的谈心谈话关系为学生营造了有信任感和安全感的氛围,使学生能够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强化了谈心谈话的动机,开发了学生内在潜能,储备了改变自我的力量。有效的谈心谈话关系的确立需要具有同感共情、真诚一致、无条件关爱三大基本因素。当辅导员在谈心谈话时能切实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就会感到被接纳、被理解,其不良情绪才可得到充分的宣泄,个人的潜能也能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

1.平等、尊重

辅导员与学生建立的信任关系是尊重的前提和基础。辅导员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在不违背谈心谈话的伦理规范,尊重学生的个人权益。包括隐私保密的权益、法律监护的权益,但也需向学生解释保密的程度和限制。如,当学生是危机个案(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时要突破保密,坚持生命安全至上的原则。

2.真诚相待

真诚是建立良好的谈心谈话的关键因素。真诚是指辅导员对学生应以诚相待,以真实的、真诚的态度参与到谈心谈话过程中,营造安全、自由的谈话氛围,使学生能主动敞开心扉,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及喜怒哀乐,发现并接纳真正的自我。真诚相待需注意:第一,本着对学生负责,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些可能破坏谈心谈话的关系和伤害学生自尊的话,虽不能实话实说,但应以真诚的态度表达。第二,真诚还需要实事求是,讲话不能脱离事实。第三,真诚不是自我发泄,不能有感而发。第四,表达真诚时要适度。过度的热情可能会让学生怀疑辅导员的动机,破坏建立起来的关系。第五,表达真诚时要坦诚。表现在不虚伪上。如,在谈心谈话的过程中,辅导员面对的学生个体成长环境复杂多样,有时辅导员可能不具备帮助学生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这时辅导员应该以诚相待,真诚的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反之,辅导员在自己未知领域不懂装懂,一旦被学生察觉,将会严重的影响谈心谈话的关系。[9](P55)

3.赏识肯定

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关系建立的动力来自赏识与肯定。一是要学会欣赏别人。当一个学生的优势被看到,才能充分地调动其参与意识,挖掘个人潜力,增加自信,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达到自我完善。二是要学会接纳别人。学会接纳不仅仅是要懂得适时地接纳自己,还必须学会发自内心地接纳别人和接纳整个世界。第三,学会相互信任。辅导员要能与学生有效沟通应先赢得学生的信赖,这样才可建设良好的有效的关系。辅导员让学生信任,便会激发学生的潜能,会使学生感动、振奋精神。第四,做到无条件关注。作为辅导员要有对学生的无条件关注与接纳,使学生能自觉地从自我身上寻找积极的力量。

4.同感共情

共情是指助人者对受助者内心世界的理解和体验,是深度开展谈话中最重要的技术和态度。辅导员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理解学生,快乐着学生的快乐,痛苦着学生的痛苦,不但能形成良好的关系,同时能够深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按照“来访者中心疗法”,辅导员也可与学生分享披露。即辅导员在学生面前适当地表现真实的自我,无论成功或失败,学生可从辅导员身上获取自我成长的力量与榜样。分享时,辅导员可放下姿态轻松地与学生共享一个心理时空,在无形中激励学生成长。

辅导员与学生可能是完全不同两个生命个体,其人生经历、态度、观念、认知上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辅导员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反思自我,是否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知问题,是否对学生提出的感受能够感同身受,是否真正做到了共情。此外,辅导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同情,比如目光传递、点头赞成、面部表情和身体接触等。有时非言语性的共情比言语性的共情更简便有效,辅导员应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恰到好处地应用到实际谈话中去。

(二)调动学生谈心谈话的积极性 面对学生时,辅导员不应该是教育者,也不应该是道德高点的审判员,要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在此基础上,还要在学生规则意识、日常规章管理中调动学生与辅导员积极沟通的意愿。比如,可通过勤工助学、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鼓励学生协助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和学院的组织活动,从而为心理距离的拉近奠定了基础,为深入强化谈心谈话的积极性提供了可能。

谈心谈话的本质就是辅导员利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疏导、探索从而进行自我探索和发展。有些学生可能是思维惰性,不愿意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他们希望辅导员直接给出他们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自我探索和改变,而且会阻碍到谈心谈话的有效进行。因此,在谈心谈话初期,就应该向学生明确说明谈心谈话的实质,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信任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将学生作为解决问题的主体,实现自我价值,发掘自主探究问题、开发潜能的能力,发挥主体意识,表现出对学生的关注和重视,辅助学生挖掘出自身潜在的积极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此态度的积极性和意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储备力量。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普及,需要构建网络谈心谈话的新阵地,创新谈心谈话的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除此之外,网上谈心谈话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谈心谈话,而且可以建立学生电子档案随时查阅。

(三)运用参与性技术疏通谈心谈话的渠道

1.积极倾听技术

倾听是辅导员在谈心谈话中基本要求和必备素质,倾听本身就具有疗愈作用。倾听在疏通了学生倾诉的渠道的同时,还体现对学生的关心与关爱,也能帮助辅导员明确学生的问题、原因等收集学生相关的信息要素。在信任和宽松的环境下倾诉内心的苦闷、发泄内心的消极情绪,在此过程中也摸索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完成了自我发展和成长。倾听不仅是用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感活动,需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话语回应,向讲述的学生传递一种信息:就是我很想听你说话,我尊重和关心你。具体做法:

第一,要专注地倾听。倾听是辅导员不但要听懂学生通过言语、微表情、动作、语态、语气等所呈现出的信息,还要发掘潜在和隐藏的信息内容,从而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如通过点头或者微笑可表达赞同正在表述的内容。有些学生在陈述过程中避重就轻,以点及面,泛泛而谈,由于受思维习惯的影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避本质性的问题。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对于性问题,很多学生难以启齿,通常他们蜻蜓点水,希望辅导员能听出其言外之意,主动去问他们。辅导员在用心倾听时,表达的是一种态度,创造的是一种氛围,从而营造一种“疗愈场”,疏通谈心谈话的渠道,告别心不在焉的举动与表现;第二,要保持一种主动地倾听过程。倾听学生讲述时要保持心理高度的警觉性,注意学生所谈的重点,站在其立场仔细地倾听每一句话,仔细地倾听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指责或评断对方的想法;第三,要创设开放的倾听气氛。鼓励学生先开口可降低谈话中辅导员的强势,以便讲话者没有压力能专心掌握重点,如果听话的辅导员态度开放、对谈话内容感兴趣,表示辅导员愿意接纳对方,很想了解对方的想法,说话的人就会受到鼓舞;第四,要保持倾听时的视线接触。辅导员在倾听过程中要表示对学生的讲话内容感兴趣,聆听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让对方把话讲完,切不要打断,让人把话说完整并且不插话,这表明倾听者很看重沟通的内容。

倾听是一种无条件接纳地听。作为辅导员在谈心谈话过程中应该将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活态度和生活方法全部抛开,无条件地接纳谈心谈话的学生,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和有色眼镜,不做任何价值批判。只有接纳了学生,才能做到真正地倾听,使学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疏通了谈心谈话的渠道。

2.开放式提问技术

辅导员为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认知,成长背景,深入问题的本质,需要对学生进行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在充分信任和依赖的条件下使用,使用不当会让学生感觉被窥探、被指责。这类提问方式一般以“什么”“哪里”“如何”“为什么”“怎么样”“请描述”“请解释”等为开头。让来谈话的学生对有关的问题、事件给予较为详细的反应,而不是仅仅以“是”或“不是”等几个简单的词来回答。如:“能不能告诉老师,这事为什么使你感到那么生气?”“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想的吗?”以“能不能……”“能……”开始的这类问题,可以说是最为开放的问题了,这类问题有助于谈话者进行自我剖析。“为什么你觉得这样做不公平?”“为什么你说别人都看不起你?”“你当时为什么那样做?”与“为什么”有关的问题的任务通常是需要找出来谈话者对某事所产生的看法、做法、情绪等原因,这样会得到多种较为具体的解释与回答。再如:“最近你都遇到了哪些事?”“你的成长经历是怎样的呢?”“你对宿舍舍友是怎样的看法?”这类带“怎么”一词的问题往往会引导出对方对事情经过的描述,学生在陈述的过程中会将其思想、问题、态度和情感流露出来,这样辅导员将得到关于学生的更多的事实资料和真相,也可以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在辅导员了解了学生收集完信息,梳理清楚内容之后,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积极、有效的思考,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积极向上、希望的事件,不仅能够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健康向上的方向,还能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尝试改变,随之,辅导员可以趁热打铁向学生提问对未来的计划和展望,从而疏通了谈心谈话的渠道。

3.具体化技术

具体化技术也是一种澄清技术,在工作中辅导员要协助学生把叙述思想、情感、事件时常模糊不清、矛盾、不合理的问题清楚、准确地表述出其真正的意图、观点及所经历的事件。使会谈话题指向事实和细节,使双方讨论的话题更容易得到准确的理解。学生在讲述自己的思想、情绪、经历和事件时,由于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感受中间反反复复叙述,使得问题变得原来越复杂,纠缠不清,也有可能学生陷入某种情绪而语无伦次,无法逻辑性地表达。由于学生表述不具体、清晰,辅导员所掌握的事情的来龙去脉可能是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辅导员将无法展开针对性的疏导。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何种感受,何种想法”等问题,来帮助发言学生更具体地说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10]可操作的具体步骤:第一,使模糊的问题具体化。如:“我烦死了”“我感到绝望”这样的问题,辅导员可说:“你能告诉我都发生了什么事吗?”“你能举例告诉我什么事情让你感到绝望吗?”第二,使过分概括化的问题具体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以一概十,将个别事件上升为一般结论;对某件事的看法发展成对某件的看法,把过去扩大到现在和未来。如,“他们都不喜欢我”“他坏透了”等。这就需要予以澄清。辅导员可问:“你说班上同学们对你不好,是谁对你不好?在哪些事情上对你不好?能举些例子吗?”通过具体化分析,发现其根源在过分概括化的思维,是把个别同学对他的不喜欢的看法扩大到全班同学,从而影响到他对别人的看法,对人际关系产生不良评价,进而影响到情绪,出现抑郁、不信任等心理。这是一种认知的偏差,需要用认知疗法来改变其错误的认知。第三,使概念不清的问题具体化。有些同学对一些概念一知半解,容易随便给自己扣上帽子。如“我得了抑郁症”,经具体化技术,发现学生所理解的抑郁症是最近心情不好。当求助学生的说话杂乱空泛时,可用具体性技术澄清,采用剥笋方法,层层解析,由表及里,这是谈心谈话的一种基本技术。如果学生的叙述有多个含糊不清的问题时,辅导员可选择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具体化,让学生学会就理论事,如何对事儿不对人,使其明白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如何影响自己情绪和行为的。但辅导员不可用贴标签的语言,如:“我觉得你太情绪化了”“我觉得你很消极”等,这些不当的语言易对求助学生产生消极暗示作用。

综上所述,学生由于认知逻辑判断的短板存在,不能意识到问题所在,使得问题变得非常模糊、复杂,这就需要辅导员使用具体化技术将学生模糊的问题和杂乱的陈述澄清,并将求助者所述的烦恼和痛苦反馈给学生,使之对自身的问题有一种拨开雨雾见月明的感觉。

猜你喜欢
谈话辅导员学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赶不走的学生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聪明的学生等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