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三大贡献及其时代价值

2023-03-16 02:40夏菁菁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阶级革命分析

梁 宇,夏菁菁,杨 洋

(1.南充市委党校,四川 南充 637002;2.南部县委党校,四川 南充 637399)

毛泽东同志在1925年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以下简称《分析》)是一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经典著作。该文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在理论上、战略上、精神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对当下我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各阶层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上下同心、砥砺前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奠基之作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产物。1948年,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这条总路线阐释了革命目标、对象、动力、领导力量、具体步骤和性质等六方面内容。而早在1925年,《分析》就已经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性质、遭受压迫的程度、对待革命的态度等进行了科学分析,从而明确了革命的性质、领导者、革命者和同盟对象。由此,可以得出《分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奠基之作。具体来说,《分析》的理论贡献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认识论意义:运用结构理论分析中国社会阶级的构成

马克思所强调的社会结构,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有机完整的统一体,包括经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等。其中,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模式。长久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农民阶级在中国社会中占绝大部分,但早期革命中,党对中国社会阶级的结构研判较为模糊,由此党内产生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二是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2]3。《分析》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从结构分析法的视角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定性分析的同时又进行定量分析。毛泽东同志以各阶级的资产情况、革命态度为依据,将中国社会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层级,并统计了各阶级所占数量和比例,由此区分出敌友,特别是对于农民阶级中所蕴藏的革命力量有了新的正确认识。不仅如此,毛泽东同志通过层层抽丝剥茧,打破以往的一概而论,指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动摇性。同时,他又将各阶级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如将半无产阶级分为六种类型,并根据他们所处的经济地位详细分析了他们对待革命的态度。毛泽东同志正是发现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充分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状况,并基于不同阶级的革命态度解决了革命的首要问题,寻求到广泛可以依靠的力量。《分析》之所以能够正确区分敌友,就是掌握了结构分析理论的重要方法,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依据。

(二)方法论意义:把阶级斗争理论运用到中国革命实践中去

阶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1920年,毛泽东同志平生第一次读了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英国人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后,说:“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3]阶级斗争理论为处在矛盾积聚、阶级矛盾激化的近代中国社会,指明了推动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的正确方向。与西方社会被简单划分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不同,近代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下,社会阶级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形态,以致于当时绝大多数人不能正确区分革命的朋友和敌人。毛泽东同志正是看到了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存在的差别及各阶级间尖锐的矛盾,从而深深地意识到了阶级斗争对推动中国社会变革、进步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分析》初步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中国化,根据各阶级对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料的占有关系,对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进行了划分,以区别真正的敌人和朋友。同时,马克思在给友人魏德迈的信中指出:“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4]《分析》认为工业无产阶级作为领导力量具有两大优势:一是集中,二是特别能战斗。从而为中国革命解决了革命的领导者问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三)价值论意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解决了革命的首要问题

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为新生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被许多问题所困扰:中国社会和革命的性质是什么?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革命?革命的领导者是谁?革命的对象是谁?革命的同盟者又是谁?等等。1922年,党的二大初步明确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5年,我们党对中国革命的无产阶级领导权以及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有了进一步认识。同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客观分析。《分析》开宗明义,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2]3深刻阐明了敌友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核心问题,分清敌友即是要认清革命的性质,革命性质决定了革命任务,只有彻底解决了革命的性质问题,才能正确区分革命的领导者、革命者和同盟者,才能确保中国革命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才能推动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进程中,中共中央连续三次出现“左”的错误,其实质就是对革命的性质、革命的阶段性认识不足。直到遵义会议召开后,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及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路线,中国革命才得以在正确革命思想的指导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战略贡献:为革命路线的正确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国民党一大召开以后,国共合作正式建立,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革命发展,另一方面革命形势依然非常复杂。各种潜在的反革命势力、伪革命势力依然蠢蠢欲动,国共合作能否持续,革命能否成功依然面临很大挑战。对始终把救亡图存、拯救民众于水火的中国共产党来说,领导革命要有成功的把握,制定纵观全局的革命战略、选择正确的革命路线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并且至关重要。1925年的《分析》率先给出了答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战略、路线的正确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确立提供了客观依据

总路线是革命战略的总纲。1948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指出了领导者必须是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这一路线的最终确立离不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中不断对中国社会现状和社会各阶级革命态度的清晰认识和深刻把握。最初的认识起源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经验,在全国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以及买办资产阶级等反动势力,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勾结,佯装支持国共合作,实则不断进行着一系列的反革命阴谋活动。与此同时,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始终带有右倾机会主义思想,面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和关系没有作出正确判断,错误地把革命任务寄托在资产阶级身上,看轻了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引导革命的巨大潜力,盲目否认农民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党内理论和策略亟待厘清和明晰。为了夺取革命胜利,进一步明确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领导力量和动力至关重要。恰逢此时毛泽东同志撰写了《分析》,其开篇即深刻指出革命成败的关键是要分清敌友,这关系到党能否制定正确革命策略的问题,关系到革命党能否指引革命道路的问题。厘不清敌友问题,革命道路容易走错,那么失败也是必然的。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划分原理,从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关系出发,通过不同群体占有生活资料比例进一步划分阶级,精准剖析各个不同阶级对待革命的态度,明晰了朋友、敌人、中间派和领导力量,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为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策略依据

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是我们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其立论思想离不开《分析》奠定的基础。党的革命早期一直把希望寄托在资产阶级身上,但当时中国的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侵略下形成的买办资产阶级和在被迫打开国门遭受西方生产力的刺激下产生的民族资产阶级,并不能担负起引领革命走向胜利的重任。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到1925年期间,一直没能对资产阶级有全面正确的认识。直到毛泽东同志在《分析》中,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视角,根据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把中国资产阶级划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并且一分为二地精辟剖析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和革命软弱性,指出了以陈独秀为首的党内人士对资产阶级只讲联合、不讲斗争的右倾错误思想。同时也批判了张国焘对资产阶级只讲斗争、不讲联合的“左”倾错误。毛泽东同志认为面对多面的资产阶级既不能“一棒子打死”地完全否定,也不能“不加斗争”地盲目联合,只有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才可以使党争取到一切可以争取的朋友。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分析,无疑为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助推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并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特别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面对国民党大清洗的白色恐怖,共产党人虽遭受惨烈牺牲,但在民族大义面前摒弃前嫌,和国民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并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更是以团结真正的朋友、攻击真正的敌人为策略,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胜利。这一切都离不开《分析》所提供的判断方法和奠定的认识基础,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建立统一战线提供了策略依据。

(三)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提出提供了实践依据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总战略。大革命时期,无论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还是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两种思想都困顿于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但毛泽东同志通过从事农民运动的丰富经验,已经注意到农民群体对革命的重要性,因而在《分析》中提出,农民是中国社会中一个数量极大的群体,同时从其革命态度来看,农民极易接受革命宣传,革命愿望强烈,是中国共产党最接近和最可靠的朋友,是革命的星星之火,具有燎原之势[5]。特别是在北伐战争期间,农民运动高涨,从1926年夏到1927年1月,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农民运动蓬勃发展,仅湖南农民协会会员就从40万人增到了200万人,并发动了一场空前的农村大革命[5]。这一趋势吓坏了当时的地主豪绅和国民党右派,他们纷纷污蔑农民运动是“痞子运动”“糟得很”。农民运动蕴含的巨大力量让反动派为之胆颤。虽然后来大革命遭到失败,但农民中蕴藏的极大革命力量已不容中国共产党忽视。由此可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既是形势的选择,也是革命实践的选择。

三、精神贡献:为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分析》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对革命形势和革命前途作出了科学研判,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为中国革命一往无前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必胜信念是革命取得胜利的精神源泉

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者和实践者。当大革命失败、许多人心灰意冷之时,毛泽东同志却说革命的高潮即将到来,对革命的胜利充满了信心。这样的信心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坚信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必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是善于创造、善于运用的政党,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用于指导中国具体实践,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在《分析》中,毛泽东同志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结构,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革命“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也让迷茫的共产党人看到了革命胜利的曙光。二是对革命形势的科学研判。韶山“养疴”让本是农家子弟出身的毛泽东有了更多接触农民、发动农民运动、了解农民运动的机会,对农民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洞悉了农民运动对革命胜利的重要作用。为了找到革命胜利的途径、纠正党内对农民问题的错误认识,毛泽东同志通过调查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根据对各阶级所占资产情况、革命态度等方面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朋友,3.95万万;敌人,100万;中间派,400万。“让这四百万算做敌人,他们(也不过)有一个五百万人的团体,依然抵不住三万万九千五百万人。”[6]正是基于对敌我力量的对比分析,毛泽东对革命形势和革命前途作出了科学研判,大大增强了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信心。

(二)实事求是的精神是解决革命问题的关键所在

毛泽东同志在撰写《分析》时,立足中国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立足中国实际,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和判断关乎革命性质的判定,而革命性质又事关革命对象、革命朋友的正确区分。因此共产党人要正确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才能明确我们面临的敌人既有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还有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饱受资产阶级的压榨和剥削,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而我国民族资本主义起步较晚,工人阶级人数有限、队伍弱小。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罢工达180多次,取得胜利的次数却为数不多。原因就在于早期的共产党人没有意识到我国特殊的社会性质,早期的工人运动也只是单纯的模仿和借鉴,却没能充分结合中国社会最大实际。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民在社会群体中占大多数,而早期的共产党领导人对农民和农民运动存在认识上的误解和偏见,导致早期的中国革命成效甚少。《分析》客观分析了中国国情,分清了革命的敌友,深刻认识到了农民阶级在革命中的巨大力量,充分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精神。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寻求答案。“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2]110毛泽东同志向来重视调查研究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指明了调查研究的方式——在过去和现在中寻求答案。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实践基础是对农民运动的调查研究,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推动实践不断向前发展。问题源于实践,问题止于实践。《分析》带着革命的首要问题、党内的错误倾向,在调查研究、长期观察思考、国内革命运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明确了敌友,解决了革命首要问题,找到了最忠实最可靠的革命力量。

(三)“团结一切力量”的精神,为革命找到最广泛的力量源泉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中国共产党为了革命的胜利,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找到革命伟力。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观“团结一切力量”。阶级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统一学说,阶级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阶级合作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基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分析》体现了摒弃前嫌、众志成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攻击真正的敌人”的精神。大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面对强大的敌人,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总结革命经验教训,意识到“团结一切力量”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分析》辩证地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分析,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对于革命的态度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如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使我们意识到其中的左派具有革命性,是可以争取的力量,进而扩大了革命队伍、充实了革命力量。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找到最广泛的力量。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其核心是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7]毛泽东同志深感人民群众的伟力,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8]他在《分析》中指出,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只要有意革命的一切群体都是我们争取的力量、都是我们的同盟军。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表明,中国革命仅仅依靠某一势力、某一阶级很难取得胜利,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可以团结的朋友有3.95万万,而敌人充其量500万。毛泽东同志在《分析》中为革命胜利找到了最广泛的力量源泉。

四、时代价值:《分析》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9]系统梳理和研究《分析》,对今天我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各阶层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上下同心、砥砺前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分析》为正确认识新时代社会各阶层提供了方法指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立足中国实际对当时社会各阶级进行科学分析,解决了革命的首要问题,找到了革命胜利的有效途径。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阶层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特征,对社会各阶层的认识事关我们党制定符合各阶层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事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因此,我们要充分借鉴吸收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的有益经验,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利器”。

《分析》启示我们,找对方法是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钥匙。一是对划分依据的继承与丰富。毛泽东同志充分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即在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上形成的经济地位(也称经济标准),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态度(即政治标准),作为毛泽东同志划分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的主要根据。这两项标准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里我们划分社会阶级阶层的主要依据。而到了“大跃进”和“文革”时期则更加偏向于政治标准,这也导致对知识分子阶层误判而作出“文革”的错误决定。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社会阶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呈现出新变化新特征。因此,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阶层的划分标准应做到与时俱进,在坚持经济标准、政治标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职业标准、动态标准等划分依据的多样性、灵活性。二是对划分方式的吸收借鉴。《分析》运用结构分析方法,对社会各阶层进行由大到小、由表及里层层展开的划分方式,找到了一切可以团结起来的革命力量。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结构、新的社会阶层,更需要在层层递进、抽丝剥茧地发现内在本质的基础上,对社会阶层进行更为科学细致的划分,从而对现有建设力量形成更清晰、更准确的认识。

(二)《分析》是新时代激发社会各阶层创造活力的重要指南

新时代我国社会各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充分认识和肯定各阶层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充分激发各阶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活力和创造力,激励他们继续为新时代的发展贡献力量。

《分析》启示我们,新时代要在“变与不变”中把握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有生力量。一是要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科技发展,新兴业态不断出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所涵盖的范围将不断扩充,数量持续增长;团结凝聚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解决好人心和力量问题……必须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10]二是要在“不变中”把握三大主力。首先,工人阶级依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生力量,其领导地位和作用没有变。其次,农民阶级作为工人阶级同盟军的地位没有变,2004年至2023年党中央连续二十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农民阶级依然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是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最后,知识分子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识分子对知识、对技术掌握得比较多,对自然、对社会了解得比较深,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90多年的历程中,广大知识分子为党和人民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11]今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知识分子在推动生产力方面的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9],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新时代各阶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之力,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三)《分析》是新时代制定贴合人民需求方针政策的重要遵循

正确分析和研究社会各阶层的经济、政治、思想状况,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分析》基于对社会各阶级阶层的认识,为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并成为进行土地革命、“一化三改造”、建立民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重要遵循。这一系列政策的制定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以满足不同时代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向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我们面临的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民族解放人民独立是当时广大群众最急切的盼望。《分析》的发表就是要为苦苦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中国共产党指明道路、指明方向。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认识,找到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领导者和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寻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充分体现出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昭昭初心。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大幅提升,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2]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成人类脱贫史上的伟大壮举——让8900多万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更多人民。新时代,人民被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民至上理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印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3],“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9]。为人民谋幸福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初心,也永远是我们党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注 释:

(1)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先后经过4次修改,第一次是1926年2月刊于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政治部编辑的《革命》,第二次是1926年3月刊于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第三次是1951年8月中央编辑《毛泽东选集》,第四次是1952年7月中央第二次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鉴于第四次修改稿与前三稿相比,语言更加流畅精练,思想更为准确深刻,因此本文以第四次修改稿为基础进行研究,采用的版本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1年6月第2版。

猜你喜欢
阶级革命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阶级话语与翻译:以英译《暴风骤雨》为例(1949~1966)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被遗忘阶级的困顿与救赎——关于影片《钢的琴》的分析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