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月,顾静怡,徐雁斌,胡 静
(1. 常州中钢精密锻材有限公司,常州 213149;2.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州 213164;3. 常州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常州 213003)
钛及钛合金具有低密度、良好的耐腐蚀能力、高比强度以及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用植入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钛及钛合金存在表面硬度低,特别是耐磨损性较差等缺点,严重限制了其更为广阔的应用。因此,表面改性是提升钛合金服役性能、进一步扩大其应用的重要措施[1–3]。
TA18钛合金名义成分为Ti–3Al–2.5V,是一种近α型钛合金,该合金具备的优势是室温和高温下强度比纯钛高20%~50%,焊接性能和冷成形性能优于常用TC4钛合金。因此,TA18 钛合金已在军用、民用多种飞机零部件和医用植入件等领域得到应用。为提高TA18 钛合金服役性能,有必要对其进行表面改性。
表面氧化处理是一种工艺相对简单的表面改性方法,钛合金经氧扩散处理后,不仅可在表面形成一薄层高耐腐蚀性氧化膜,而且氧可在Ti基体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从而提高其表层硬度[4–5]。常用的化学氧化、电化学氧化和微弧氧化都存在工艺复杂、环保不达标难题,制约这些氧化技术的推广应用[6–8]。
热氧化是在大气环境中,将钛及钛合金放在电阻炉中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改善钛及钛合金表面性能的处理方法。可见,热氧化法具有工艺简单便捷、无污染、成本低[9–11]的显著优点。但热氧化工艺选择十分重要,工艺选择不合理时,不仅达不到改善钛合金性能的效果,还可能起到负面效果。
本研究采用热氧化法对TA18钛合金进行表面改性,基于热氧化时间对改性效果影响及工艺效率考虑,选择系统的热氧化时间为210 min,探索热氧化温度对TA18钛合金表层改性效果的影响,旨在获得提高表面硬度、摩擦磨损性及抗腐蚀性的热氧化温度,从而为TA18钛合金实际应用中选择热氧化工艺条件提供指导,达到进一步扩大钛合金应用范围的有益效果。
试验所用材料是经真空自耗电弧炉(VAR)熔炼、锻造后获得TA18钛合金棒材,再经线切割成规格为10 mm×10 mm×5 mm,用于组织观察、表面硬度测试、XRD分析、化学腐蚀试验;线切割成外径Φ35 mm、厚5 mm的圆环用于摩擦磨损试验。试样首先用150目和400目的Al2O3砂纸及1~5#的SiC砂纸打磨,再用Cr2O3抛光后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波清洗,吹干待用。
TA18钛合金热氧化处理过程如下:将准备好的试块放入箱式电阻炉底板上,随炉加热,升温速率为15 ℃/min,当炉温达到设定温度(500~850 ℃)后,开始计算保温时间,保温时间设定为210 min。
用X射线衍射仪对试样进行物相分析,该衍射仪使用Cu–Kα射线,扫描速度为0.2°/s,2θ范围选择20°~90°。用浸入法评价TA18钛合金试样热氧化前后在36%~38%(质量分数)HCl(室温)中的耐腐蚀性能,每隔5 h取出试样称重,然后再放入腐蚀液中重新开始计时。根据式(1)计算试样的腐蚀速率,作出减重曲线。
式中,v为腐蚀时间t后试样单位面积减重,g/m2;Wt为腐蚀时间t后试样的重量,g;Wo为试样原始重量,g;S为试样表面积,m2。
采用数字式维氏硬度计(HVS—5Z)测量试样表面硬度,加载载荷为4.9~49 N,保压时间为15 s,每种载荷在试样表面测试6~8个点,以保证试样硬度测试值的可靠性;采用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试样的耐磨损性,销盘摩擦副偶件采用淬回火态45钢,硬度为HRC40,载荷p=15 N,转速n=30 r/min,时间t=180 min,温度为室温(25±2)℃。
图1为TA18钛合金原始及不同温度热氧化后金相组织。可以看出,不同温度热氧化后基体组织没有发生变化,因为TA18为近α型钛合金,其相变点在900 ℃左右,850 ℃以下热氧化时,TA18钛合金不发生相变。
图1 TA18原始组织及不同温度热氧化后显微组织Fig.1 Microstructure of TA18 samples as-received and thermally oxidiz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图2是TA18钛合金经不同温度(500~850 ℃)热氧化前后XRD衍射谱。可以看出,原始样、500 ℃和600 ℃热氧化样的衍射峰均为近α–Ti,说明温度低于600 ℃时,热氧化形成的氧化膜很薄。当热氧化温度升高到700 ℃时,开始出现金红石型TiO2衍射峰,且随热氧化温度升高,TiO2衍射强度逐渐增强,基体衍射强度逐渐减弱; 800 ℃以上温度热氧化,基体衍射峰消失,并逐渐出现少量Al2O3; 850 ℃热氧化时Al2O3衍射峰已比较明显。由此可见,800 ℃以下热氧化时,试样表面形成的氧化膜主要为TiO2;当温度超过800 ℃热氧化时,氧化膜由TiO2和少量Al2O3组成。
图3为TA18钛合金试样经不同温度(500~850 ℃)热氧化后,在不同载荷下测试的表面硬度。可以看出,原始试样硬度约为224HV,随着载荷增大,试样表面硬度逐渐降低,因为载荷越大硬度测试仪的压头压入试样越深,表现在硬度上则是硬度值呈递减现象。在同一载荷下,当温度小于800 ℃时,试样表面硬度随温度的增加开始缓慢升高,700~800 ℃之间急剧升高,原因是该温度范围氧化速度快速增加,氧化膜快速增厚;在800 ℃时达到最大值(860HV)。当温度超过800 ℃时,随热氧化温度升高,表面硬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氧化膜中形成了硬度低于TiO2的少量Al2O3,如图2所示。同时,高温使氧化膜致密度下降。
图2 TA18原始样和经不同温度热氧化试样XRD衍射谱Fig.2 XRD pattern of TA18 samples as-received and thermally oxidiz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图3 TA18试样在不同测试载荷下表面硬度与热氧化温度的关系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hardness under different testing loads and thermal oxidation temperatures for TA18 samples
图4是TA18钛合金原始样和经不同温度热氧化试样在36%~38%(质量分数)HCl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腐蚀减重情况。可以看出,原始样腐蚀后减重特别严重,腐蚀10 h后HCl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腐蚀减重达到了0.423 mg/cm2,而热氧化试样在腐蚀20 h内几乎没有减重,这说明热氧化能显著提高TA18钛合金的耐腐蚀性。由前面的分析可知,热氧化处理后试样表面形成了氧化层,这层氧化膜比TA18钛合金基体具有更加优良的耐盐酸腐蚀性。
图4 TA18原始样和经不同温度热氧化试样在36%~38% HCl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腐蚀减重Fig.4 Weight loss of TA18 samples as-received and thermally oxidiz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after immersing in 36%–38% HCl solution for different corrosion time
同时发现,不同温度热氧化对试样腐蚀影响很大。600 ℃热氧化试样在腐蚀25 h后表面氧化膜开始出现白点,HCl溶液由无色变为浅黄色,在35 h后表面氧化膜开始脱落;700 ℃热氧化试样腐蚀35 h后表面氧化膜开始脱落;经750 ℃和800 ℃热氧化试样在腐蚀过程中表面出现白点,分别在40 h和45 h后表面氧化膜开始脱落。以上试样在原氧化膜被破坏,新氧化膜又来不及形成时,腐蚀减重陡然快速增加。只有经800 ℃热氧化试样在腐蚀45 h后依然没有出现表面氧化膜脱落现象,减重几乎呈水平直线。可以看出,随着热氧化温度升高,耐HCl腐蚀性能逐渐提高,超过800 ℃后腐蚀性能又有所下降,即800 ℃热氧化试样腐蚀减重最少,可能原因是超过800 ℃热氧化时,所形成的氧化膜不够致密,导致耐蚀性出现下降,该结果与图3中表面硬度随热氧化温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因此,800 ℃是提高TA18在36%~38%(质量分数)HCl溶液中腐蚀性能的最佳热氧化温度。
图5是TA18钛合金经不同温度热氧化后试样与原始试样磨损减重。可以看出,原始样磨损减重最多,而热氧化温度在500 ℃、800 ℃和850 ℃时试样磨损减重都降低,当热氧化温度在600~750 ℃时磨损减重更少,其中700 ℃热氧化试样减重最少,接近0。可能原因是随热氧化温度升高,一方面氧化膜增厚,另一方面氧化膜逐渐疏松,综合两方面的因素,700 ℃热氧化形成的氧化膜具有厚度和致密性最佳组合,从而获得最优耐磨性。
图5 TA18原始样和经不同温度热氧化试样磨损减重Fig.5 Weight loss of TA18 samples as-received and thermally oxidiz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after wear test
(1)500~850 ℃热氧化后TA18钛合金基体组织不变,表面形成了主要由金红石型TiO2组成的氧化层;热氧化温度超过800 ℃时,氧化膜中形成少量Al2O3。
(2)在500~800 ℃之间,随着热氧化温度升高,试样表面硬度逐渐提高;超过800 ℃后,随着热氧化温度升高表面硬度降低。
(3)热氧化能提高TA18钛合金的耐腐蚀性能,800 ℃是提高TA18钛合金在36%~38% HCl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的最佳热氧化温度。
(4)热氧化法可改善TA18钛合金磨损性能,700 ℃是改善TA18钛合金磨损性能的最佳热氧化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