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的传承与保护策略

2023-03-15 01:01计佳辰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3期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

【摘 要】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记忆与文化最直接的外化,也是展现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但是现代城市的建设大多都没有意识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致使房地产、市政基础建设、旅游开发等多行业项目都能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拆除改造,极大破坏了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承。针对此,本文首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进行了分析阐述,其次在明确我国当前现存几类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上,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内容、保护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传承;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3—039—03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与此同时,所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城市形象千篇一律、文化遗址被破坏、城市特色越来越模糊等。针对此,国家提出“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借此呼吁更多市民加入城市文脉的保护与传承中。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彰显城市独特历史与文化特色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避免其再遭到破坏,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尽快提上日程,保留城市的记忆与特色,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所在与文化传承。

一、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

能够彰显历史风貌,反映历史文化多样性,具有鲜明历史特色,在城市历史文化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都可以视为历史文化街区。单个或多个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建筑体现了城市特有的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至关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历史文化街区承载了丰富的城市和乡村历史文化,也是向世人展示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窗口。这些街区保留了大量历史建筑、精神与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了解和认识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2)历史。历史文化街区的每一处痕迹都记录了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可以说是活化石也不为过。很多学者都将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研究城市发展史的重要参考资料。(3)社会。历史文化街区是居民生活的空间,建筑风格、空间布局、环境风貌等都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等密切相关,是城市文化的生动展示。(4)人文。历史文化街区体现着人文脉络,能够让人们触摸到历史痕迹,感受到历史情感,易引发人们怀旧心理,引导人们追寻历史足迹。而这些是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高楼大厦所无法做到的;在经济层面,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传承保护,能有效提升它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助力。

二、常见的历史文化街区类型分析

(一)以旅游为主的古镇型历史文化街区

集合独特的历史文化、建筑与自然景观建立旅游小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赏。该类历史文化街区本身就有浓厚的历史氛围,经过后期的修缮、改造增加了一系列功能与特色活动,比如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等,成为了以旅游为主的历史文化街区。这类街区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将建筑原有的形式风格、街巷空间予以保留,在精心设计维护之后,为各地游客提供多元的文化体验、历史景观以及各色各样的美食,充分满足游客的娱乐与文化需求。

(二)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改造型街区

当一座城市的城区内本身留有历史文化建筑遗迹,但是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下,原有街区的空间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居住生活需求,所以当地会针对该街区开展合理的保护与更新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对街区中的建筑进行改造,重新规划设计街区空间,使其成为地域文化与休闲旅游功能兼具的复合型街区。这一类历史文化街区不仅对原有历史文化进行了保留,同时还将现代元素进行了结合,与古镇型历史文化街区相比,增加了更多的空间功能与业态。

(三)新建型历史文化街区

划定某一片城区,结合当地特色建设全新的文化街区,将历史文化街区与商业形态进行深度融合,构建新的城市形象。這类街区主要是挖掘提取历史元素,通过巧妙设计创造新的文化,营造与现代相符的城市文化空间。从设计角度上,这类历史文化街区与古镇型、改造型街区存在很大差异,前者从商业、文化、经济以及大众体验都优于后两者。

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传承、保护的内容

对历史文化街区而言,除了需要对其中的建筑进行全面保护之外,还应深入发掘其蕴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其进行宣传弘扬,做到以点带面,实现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全方位保护。

(一)街区本体建筑与空间环境的保护

古建筑是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基础元素,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古建筑保护工作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建筑内外展示面,比如建筑物的外观、结构和内部装饰;其二是空间环境,即与古建筑相关的周围环境。比如周边的自然环境、城市规划和建设等,这都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需要格外注意的。因此,应当将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与环境视为一体,对其进行传承保护,如此方能让这些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建筑延续下去。比如天津地区的五大道街区,从1920年建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整体设计风格偏花园城市,可以满足人们在空气、阳光以及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建筑样式主要是别墅,包括少数的公寓和里弄。天津市在五大道街区保护项目中投入了数亿元资金对其进行整修,选用了中等高度树木作为绿化植物,并安装了镂空式的铁艺花墙,供游客观赏。

(二)街区人文环境与历史文脉的传承

民风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较具代表性的人文环境元素与历史文脉元素,亦是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保护成分。比如上海田子坊所代表的上海弄堂文化、杭州桥西直街中伞文化博物馆对中国伞的传统工艺展示等,都充分说明了民风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重要地位。它们俨然已经成为街区最独特亮眼的标志,更是街区历史文化发展的最好见证。加强对它们的传承和保护,能使人们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和尊重街区历史,促进街区可持续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所以,除了要重视建筑空间,还要重视历史文化元素等内容的保护传承,促使城市历史文脉在现代得到延续发展。

(三)街区整体空间环境的功能复兴

历史文化街区在形成的过程中,必然會与附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所结合。在城市发展期间,街区只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也越来越现代化,历史文化街区的存在让整座城市的环境体系变得复杂混乱,如何平衡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与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是重点考虑的问题。基于此,相关部门应制定合理的规划,明确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标准和要求。比如,采取划区域改造建设的方法,使其拥有独特的功能作用,并与现代社会充分融合。该方法并非是简单的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改造,而是强调在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魅力和历史风貌的同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赋予其新的功能和活力,从而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与现代社会相融合的文化和商业中心。另外,划区域改造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引入合适的商业和创意产业,推动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

四、历史文化街区的传承与保护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保护与传承理念

在传承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时,不可单一按照传统“修旧如新”的理念,当然也不能完全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进行,而是需要结合城市地理位置、街区建筑材质等细节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研究。“修旧如新”一般会选择现代化的技艺和材料让古建筑焕发新的生机。该方法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良好效果,但并不利于古建筑的长期发展,尤其是历史价值方面的影响。而“修旧如旧”主张采取与原建筑完全一致的技艺和材料进行修复,最大程度保留古建筑的原始风貌。但是大部分古建筑的材料都是木制,很难找到一模一样的材料对其进行修补。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修旧如新”与“修旧如旧”之间合理选择。需要注意的是,不得随意拆除历史建筑,破坏历史遗迹,也不要过分追求完全修复而投入太多成本。除此之外,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还需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人民需求放在第一位,充分尊重民意。比如,引导原住民搬迁前,应对原住民展开调查,明确居民的具体意愿,将搬迁的决定权交到人民手中,不可强制性要求居民搬迁。

(二)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保护机制

首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错综复杂,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社会影响也非常大,这需要做好部署工作,积极协调各单位小组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开发工作,确保该工作能顺利进行。制定科学有效的计划方案,标明各单位小组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确保各单位小组的工作进度一致,避免出现混乱的情况。

其次是社会资本。一般情况下,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会按照投入产出的经济价值准则,以更新改造后效益的回报预期为基础。但若是完全遵循这一准则,根本无法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因为街区更新项目具有历史、传统保护需要的刚性约束。在对其进行保护传承时,要提供真实可靠的历史考证实物,专业要求比较高,所以所需成本也比较高。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街区的保护和开发,通过发展旅游与文化产业等手段,为街区的保护发展提供经济原生动力。

(三)挖掘街区内涵,传承其人文性

在改造更新历史文化街区过程中,传承其人文性至关重要。人文不仅是历史文化的核心,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以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其中的名人故居是该街区保护的要点。三坊七巷的名人故居多为明清时期的木构建筑,是典型的福州古建筑。如:建立在明朝的林聪彝故居毗邻三座,主座四进,气魄恢宏,房屋构建雕刻精致。在保护这些名人故居建筑时,要遵循原真性准则,保留它们独有的特色与价值。具体来说,就是让这些古建筑的物态保持原来的模样与构建形式,严禁随意改动。修复的整个过程要以《文物保护条例》为根本依据,尽可能选择原材料,若是找不到原材料也要保证新材料不会破坏建筑。这些故居所居住过的名人大多都是对社会有深远影响的大人物,比如位于黄巷4号的郭柏荫故居,因为五兄弟都考取了功名,所以被人们成为五子登科宅邸,并在大门前挂有“五子登科”的牌匾,向世人展现了郭氏家族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再比如林则徐纪念馆,内院立有林则徐的雕像,牌匾“功资石柱”“福寿”均为皇帝亲笔,充分肯定了林则徐的高尚功德,讲述了林则徐“品重柱石”的一生。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街区内涵,对文化空间进行收集整理,才能使街区独有的人文精神得以传承。

(四)激活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

历史文化街区在发展期间起到的作用是对街区在城市中具体定位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当时街区的生活状态与历史环境。如果街区失去原有的功能,说明街区的性质产生了变化。为了使街区恢复原有的业态形式,可采取原址复兴的方法,重新启用老字号或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品牌,使其入驻街区,既能保留街区的历史风貌和建筑风格,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又能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和活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比如吐鲁番市苏公塔历史文化街区,功能区域划分明确清晰,充分考虑了吐鲁番市的历史文脉。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功能,向世人展露从古至今的历史更迭与足迹,为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体验。苏公塔历史文化街区拥有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合理手段对其进行挖掘提取,形成文化旅游街区,让老街区焕发出新活力,延续传承街区历史文脉。比如以淳朴独特的西域特色风情为切入点开发旅游特色项目、以丝路文化为主题宣传古丝路文化,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在现代的传承。

五、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传统静态的保护理念早已无法满足街区保护需求。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当更新转变理念,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在“修旧如新”“修旧如旧”之间寻找平衡,并以人民需求为先。同时,加大对街区保护的资金投入,鼓励当地企业、群众共同参与其中,为街区传承奠定基础。重视街区的人文精神保护,以历史文化底蕴为基础,焕发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与魅力,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冉.文化“两创”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保护策略研究[J].西部旅游,2023(16).

[2]陈淑芸,陈伟龙.新地域主义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3(10).

[3]尹松伟,李昊.有机更新理论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策略研究——以长沙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3(10).

[4]陈敏锐,汪雪.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江门样本”[N].江门日报,2023—10—13.

[5]亢德芝,郭炎,洪孟良,等.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8).

[6]罗泽宇.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与发展——以永庆坊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7).

作者简介:计佳辰(1985—),女,汉族,黑龙江龙江县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

猜你喜欢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城市文脉延续的新思考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探讨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旅游体验背景下重庆下半城历史文化街发展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