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孔孟思想是中国传统理念的典范,孔孟之核心思想可培养兼具高尚理想信念与仁义道德的“君子”或“圣贤”。孔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当下,我们要批判继承孔孟文化的思想精华并赋予其崭新时代精神,从而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仁善;义利观;孝道;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3—024—03
一、孔孟仁善思想与当代价值
(一)孔子“仁善”思想实质——仁者爱人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代表中国儒家学派最高道德规范之原则。立足原始本义,“仁”即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仔细梳理《论语》中与“仁”的相关论述,“爱人”(《论语·颜渊》)是可表达孔子“仁”的定义和看法的精髓。孔子曾说,“仁者安仁”“智者雍仁”(《论语·里仁》),也就是说,“仁”是仁者“安身立命之本”,是智者的“事业成就之方”。仁者源于人的本位思想,社会的和谐安定得益于“人与人的友好相处与相亲相爱”。因此,“爱人”是人成为“高尚人”“品质人”的“根本”,有了“爱”才有“和谐共生”,才能形成庞大安定温馨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一分子,“爱人”是每个人理应承担的道德义务。
就“仁爱”观点而言,孔子思想更能凸显出现实性与实践性。比如,墨子曾提出“兼爱思想”,即便有高远的理论认知但难以实现。相较而言,孔子的“仁善思想”以“己”推人,动态发展,具有可实践性。首先,“仁善”是“孝弟也者”“为仁之本”(《论语·学而》),人要拿出真挚诚恳的态度“孝顺”父母、“恭敬”兄长,要发自真情实感地“敬爱”。假如人“不敬”,那么人对待亲族如同对待动物,就失去了为人的根本;如果人能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中推广并扩充“爱亲人之情”,保持“仁爱”态度关心疏者远者,就能引发更多人的“爱”之共鸣,给予他人更多同情与理解,从而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后,如果能在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中灵活运用“爱人”思想,统治者或领导者就能给予百姓真正的体谅关心,让百姓感受到“仁善”,而百姓也会受到“仁政”之风的熏陶,用“仁善之心”对待整个社会,这也是最能彰显“为政以德”的益处。统治者拥有权利与地位,统治者带头作出的“爱人”能让老百姓感受“君子德风”的魅力,并跟随其“为善”,这样整个天下便会达到和谐统一的大治局面。综上,孔子的“仁善思想”集中凸显出“人”的根本,和谐美好也是“爱”的外化与泛化形式。
(二)孟子“仁善”精髓——仁义礼智
孟子认为人心之“善”如水之“就下”,人的善良如同水性,是自然的天性,人的“善性”体现于“四端之心”,即仁、义、理、智。依据孟子的思想,真正的“人”都具有“恻隐”心,都会对他人的无助委屈产生“怜悯”,因此“恻隐”可看作“仁”的萌芽状态,更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同时,孟子还认为人要永远保持“仁爱”才能发挥出“性本善”的真谛;义:“义”为人生正路,真正的“人”知荣辱懂廉耻,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才有了“无耻之耻,无耻矣”,人如果连最基本的“羞耻心”都没了就成为愚昧无知且不可救药的“行尸走肉”。人在社会上需要与他人交往,需要安身立命,而“义”是理应遵循的准则。越具备高尚道德修养的人,越能做到“言之有信”与“惟义所在”;礼:孟子强调,人要具备“恭敬”心、“辞让”心,在处理各种关系时要懂“礼”,只有自己以“礼”待人,别人才能以“礼”待“己”。为何社会上有的人品质高尚,有的人“异于”一般人,根本原因在于“以礼存心”;智:人在面对不同的事时,是基于“智”去判断去权衡。“是非之心”即“智”的萌芽,人都有基本的對事非善恶判断的本能。社会上的每个人,并不完全能做到“仁爱”,他们习惯依照亲疏贵贱给予不同对象以“不同的爱”,“仁者”视“亲贤”为“近”并会施以“仁爱”。先“仁民”后“爱物”,才是“仁之爱人”的次序,普通人会将“仁爱”给予父母和圣贤。因此,“仁爱”所受益的对象存在亲疏贵贱的差别,“智”就是给予不同对象不同对待,而“不智”就是不能给予不同对象不同对待。
依据孟子的观点,人要先有“从善如流”但主观愿望后,才会不断通过自省修养寻求最大化的“善心”。人际关系交往中,仁义礼智是基本道德准则。在对个人道德观念、综合品质进行考察时,需要看他在与人交往中的具体表现,“心”是仁义礼智的根基,人要不断修身养性反躬自问,才能促使道德修养逐步提升。
(三)孔孟仁善思想的当代价值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我们似乎过于注重经济建设价值与GDP的升值,从而疏于对人格道德教化的关注。互联网络为我们带来了铺天盖地的新信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冰冷的科技下似乎越来越淡薄,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潜移默化中削弱了“人情味”,在一味追逐自强自立时忽略了亲情、友情。在此情形下,对对孔孟仁善秩序观进行深刻反思,能够让我们看到科技社会下的伦理情感缺失。人与人的和谐交往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而灵活借鉴孔孟“仁善”论中基本道德教化思想,可以助人不断反省不断深思,让人保持平静之心认真审视,在提高其道德建设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安宁温馨。同时,以孔孟“仁善”思想构筑精神文明核心建设,可以让民众在春风化雨中进行润物细无声的人格塑造,在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中提高民族自信心。
二、孔孟义利观与当代价值
(一)孔孟义利观基本思想
孔孟均提倡“见利思义”,“义”是君子行为准则,有德君子不会选“利”,“利”是“真小人”的真实选择。在区别君子与小人时,孔子主张将“德行”作为基本判断标准,因此才有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礼”的说法。儒家思想认为,“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要促使自己成为有“道德”的“君子”;立足“君子崇德”角度,能充分看出“义”之重要。孔子认为“富与贵人之所欲”“贫于见人之所恶”(《论语·里仁》),每个人天性都喜“富贵”也都厌恶“贫贱”,但在判断人善恶时,不能将“贫贱富贵”作为基本衡量标准,正所谓“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人不能违背“道德”追求所向往的富贵,也不能肆意妄为而挣取“私利”,人所有的合法利益都可以在“道德范围”内努力获取;“利”有公私、大小之分,但“公”永远高于“私”,个人之“利”要服从集体之“利”。孔子对人民之“利”非常重视,对影响社会整体的“利”极其反对。孔子曾提出“欲速则不达”的国家治理方法,并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孔子提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之理念,人不能将“享乐”作为人生目标,在具备物质生活条件后要努力提升“道德”与“精神”,道德理想是推动人前进的力量,更是人的精神追求,所以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已成仁”的思想。
孟子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依据孟子之观点,具备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有兼济天下的远大志向,愿意做为民谋福利且有益于国家的事,愿意在艰苦环境下“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人才能堪当大任。同时,孟子还认为只有不断进行“修身养性”不断“施行人道”,才能促使自身修养不断加强,才能达到高尚的精神境界。孟子言论中的“养性”指“骨气”“节气”,中华民族一直将浩然正气作为传统美德,因此人也要具备这种气节。孔孟都崇尚“节俭”,认为“节俭”才能生“利”。孔子认为“俭则固”,孟子认为“寡欲”才能“养心”,孔孟均提倡“修身养性”,人的善良在降低欲望的情形下会得到良好保存。
(二)孔孟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当今社会,存在多种价值选择。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并不受传统价值观的主要引领,以致很多人在对“价值”判断时出现矛盾性与混乱性,很多年轻人在确定人生之路时也会感到迷茫。在上述情形下,我们要赋予“孔孟义利观”新的时代精神,采用批判方法对其中存在的合理因素进行继承。首先,我们要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在家国大义面前做到“舍生取义”。我们需要在全社会努力弘扬孔孟义利观的真谛,在不断前行中重塑信仰并建立高尚社会道德。我们要肯定“劳动”的价值,劳动是实现财富的重要源泉,劳动是光荣的也是神圣的;其次,我们要相信人类的美好理想源于“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即便现在国富力强也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为两个概念,前者指精神意志后者指生活习惯,我国尚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我们更不能贪图安逸;最后,我们要肯定孔孟利义观中的“集体主义至上”观点。我国当下处于多元化经济时代,坚持“集体主义”反对“极端主义”“个人主义”,完全顺应时代的要求。同时,我们是国家的一分子,要有大局意识与担当精神,要体现出“大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人生目标,在建设新中国的征途中,我们要心存“大爱”,永远以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为主。
三、孔孟孝道观与当代价值
(一)孔孟孝道观基本思想
儒家将“孝”作为最重要的伦理道德,孔孟皆重视“孝道”。孔子的“孝”比较符合传统礼制,偏于执经且循规蹈矩,孟子的“孝”既遵循古礼又讲究因事权变,偏于守经。孔子认为,孝子要诚恳侍奉父母,双亲在世“不远游”,还提出“父在,观其志”。子女待双亲要“恭顺”,面对父母过错不能“直言不讳”,但可以“事父母几谏”,子女要牢记双亲年龄且为他们的“高寿”而心生欢喜。孔子强调在双亲亡故后判断子女的“孝”可通过“观之行”进行准确辨别,真正的“孝子”在办理双亲丧事时会做到严谨慎重,会让双亲有尊严且安详平静的地离去。孔子“孝道”的真正核心为“爱人”,这种“爱”的意义比较大,敬爱父母、关爱自己、关心他人,但是孔子的“孝道之爱”过于理想化。
孟子的“孝道”建立于纲常伦理之上,他曾说“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并向君王多次提出“孝悌”,认为孝悌可以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逐一肃清,可以确保顺利执行“辅政仁政”。孟子还在孔子“孝道”之上,提出“惰其四支”“博弈好饮酒”“好货财,私妻子”“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之五种不孝。由此可见,孟子不仅重视“孝义”还痛恨“不孝之人”。在直面父母过错时,孟子明确表示可适度适当地“怨”,不用谨小慎微一味维护,“怨”指可以诉说自己心中的不满,让父母明白自己的真实想法可以促进父子关系的密切,因此“怨”也是“孝”的表现。与孔子的“孝”相比,孟子的“孝”是一种对孝道内涵的深化。
(二)孔孟孝道观的当代价值
虽然孔子与孟子的“孝道观”侧重点并不同,但都推崇“孝义”。社会与家庭在新时代发生了较大改变,一些比较陈旧的孝道观念需要被摒弃,但一些人之根本的“孝”需要发扬。孔子的“孝道”有些理想化,我们为双亲尽孝时可以将其作为参考范本。孟子的“孝道”更符合“孝”之本质,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当下社会需求相适应。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多种文明并存并在交错中激荡。我们需要用辩证眼光看待孔孟的“孝道”,同时要心怀感恩,善待父母、尊敬师长、关心朋友,对苍生敬畏对祖国热爱。我们要学会满足,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理解父母的不易并知晓父母的艰辛。孔孟论孝,只在告诫我们要知恩图报,要体察父母的养育之恩,要用心品味他人的善意。我们还要珍爱生命,不能为一件事或一些利益而钻牛角尖,要看重孝道中珍爱生命的神圣职责,用心去感悟。“孝道”最能体现家族伦理的核心价值,也最能彰显个人品的修养,我们每个人要将为父母尽孝作为基本义务,用“孝道”铺就家族温情,用“孝道”联结家庭亲情,家庭成员间要相互尊重包容,有了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才能营造出充满爱与温暖的社会环境,才能促进社会的稳续发展。
孔孟思想各有可取之处,“仁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义利观”贯穿了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链条,“孝道”是维系亲情的重要元素。我们每个人既是独立个体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在成长发展中,要用孔孟思想精髓时刻鞭策自己,摒弃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以集体主义、国家主义为重,平衡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要心存大义大爱,用心感恩他人的付出感知父母的不易,勇于担起个人职责,心系祖国人民,不断完善、壮大自己。同时也要辩证看待孔孟义利观,合理阐释孝道,做到心中有爱,促进整个社会更加文明和谐,最重要的是要汲取孔孟思想文化之精髓,不断提高民族自信心,提高国民综合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李祥俊.儒家仁观念的思想内涵、超越路徑及其批判反思[J].河北学刊,2019(2).
[2]徐嘉.儒家伦理的“情理”逻辑[J].哲学动态,2021(7).
[3]赵正玉,罗俊.儒家伦理思想的公共道德教育之维[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
[4]郭雁南,王苏.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儒家礼学溯源[J].新楚文化,2023(20).
作者简介:杨倩(1993—),女,汉族,山西平定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