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锴
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赫梯人从黑海地区迁移到小亚细亚半岛(亦称为安纳托利亚半岛,为土耳其国土的主要部分)。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塔巴尔那创立了赫梯王国,定都于哈图沙(今土耳其安卡拉以东)。公元前1595年,赫梯灭亡了古巴比伦王国(亦称巴比伦第一王朝)。
对于人类文明而言,赫梯人主要做出了两大贡献。其一,在公元前14世纪,赫梯人发明了铁器并最先使用铁犁。约公元前1370年起,赫梯人垄断了冶铁术。直至公元前12世纪,冶铁术才开始在西亚地区传播。其二,大约公元前14世纪末至前13世纪初,赫梯人制定了《赫梯法典》。该法典的原版刻在泥板上,用仿照巴比倫文的赫梯楔形文字写成。20世纪初,人们在赫梯古都哈图沙发现了《赫梯法典》。该法典分为3表,约241条,实际上是一些司法准则和判决的汇集。第1表有100条,规定了伤害赔偿、婚姻关系、土地关系、雇佣、军人的权利义务、盗窃处理和有关奴隶的规定。第2表有100条,具体规定了对各种盗窃行为的处罚以及买卖、租借、商品交换关系和家庭关系等。第3表为第1表的缩编版。根据不同人的法律地位,同罪而判处的刑罚有明显的差异。
公元前15世纪末至前13世纪初,赫梯的国势进入鼎盛时期。当时,其疆域几乎囊括整个小亚细亚半岛,西抵爱琴海沿岸,东至幼发拉底河上游,在半岛以外包括地中海东岸中部和北部地区。公元前14世纪,赫梯逐步向叙利亚地区扩张,该地区是古埃及的势力范围。那时,古埃及的统治者是埃及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295—前1189年)法老拉美西斯二世。需要说明的是,“法老”是希腊语Pharaō的译音,本意为“大宫”,指古埃及的王宫。从埃及第十八王朝起,“法老”成为古埃及国王的同义语,后来变为古埃及国王的通称。
作为古埃及史上最具影响力且统治时间最长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尼罗河上游修建了阿布辛贝神庙(Abu Simbel Temple),至今犹存。该神庙正面有4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型坐像,高达20米。在阿布辛贝神庙的殿堂内,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雕刻和浮雕图案。这些石雕简洁古朴、形象生动,体现了古埃及石雕艺术的高超水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阿斯旺水坝时,为了保护这座神庙,将神庙依原样迁至别处。
为了争夺叙利亚地区的控制权,赫梯与古埃及爆发了战争。公元前1312年,两国会战于奥伦特河畔的卡叠什(Kadesh,今叙利纳比迈恩德)要塞。赫梯国王穆瓦塔尔派出两名间谍伪装成逃兵来到古埃及军中,谎称赫梯军队已经撤离卡叠什。拉美西斯二世信以为真,指挥军队出击,结果陷入重围,所幸援军及时赶到。两国军队几经鏖战,均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穆瓦塔尔率领赫梯军队退守要塞,拉美西斯二世也命令古埃及军队撤回。此后,两国之间战事不断,战事呈胶着状态。
公元前1296年,赫梯国王穆瓦塔尔逝世,他的弟弟哈图西利斯三世继承了王位。为了结束延续多年的战事,哈图西利斯三世率先提议与古埃及和谈,并将和议草案刻在一块银板上,由使节转呈给拉美西斯二世。拉美西斯二世基于哈图西利斯三世提出的和议草案,修订了条文,并将银板送还给他。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刻在银板上的条文是用阿卡德语(亦称亚述-巴比伦语,古代西亚两河流域阿卡德人的语言,其书面形式为楔形文字)书写的。这是因为,阿卡德语是当时古代近东各国通用的外交语言。同年,赫梯与古埃及达成了同盟和约,后世称之为《银板和约》。
该和约规定:双方互相尊重,统治者互尊称为“强壮伟大”的统治者;双方愿意以和平的兄弟关系相处,永远不发生敌对;双方互不侵犯,不去掠夺对方的财富;双方在军事互助方面,负有义务;双方承诺不接纳“逃亡者”,有义务引渡“逃亡者”,并承诺不处罚“逃亡者”的罪过,不毁坏“逃亡者”的房屋”,不惩处“逃亡者”的妻子儿女等;双方许下守约的诺言,如果有谁违约,就会受到神的惩罚,如果遵守条约,就会得到神的赐福。
《银板和约》签订之后,哈图西利斯三世将公主嫁给拉美西斯二世,进一步加强了与古埃及的同盟关系,两国再也没有开战。《银板和约》的赫梯版条文,现保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19世纪后期以来,人们在此发现了许多古代建筑遗迹和楔形字泥板文献。此外,在古埃及的卡尔那克神庙的墙上,刻着《银板和约》古埃及版的条文。在今埃及开罗以南700多千米处的卡尔那克村,还保留着卡尔那克神庙的遗址。该神庙包括10个高大的塔门、柱廊、大殿等,为一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塔门前矗立着法老的巨大石雕像与高数十米的方尖碑,后者为太阳神的神圣象征。
古埃及对赫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赫梯的宗教就是苏美尔、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叙利亚宗教的混合物。直至公元前13世纪末,赫梯分裂为许多小国。公元前12世纪,赫梯的势力趋于衰落。约公元前1190年,赫梯帝国的都城被毁。公元前8世纪,残存的赫梯势力被并入了亚述帝国的版图。
从《银板和约》的条文中不难看出,这些条文具有明显的双向对等性,表明双方是在平等的基础上缔结条约的。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且有文字记载的和平条约与国际条约,《银板和约》不乏人道主义精神,为后世的和平条约开了一个好头。
(作者为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
【责任编辑】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