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餐发展史
20世纪60年代,航天食品被放置在软管中,形似牙膏。10年后,通过冻干去除水分的复水食物成为主流,不仅口感大为提升,种类也丰富了许多,沿用至今。之后伴随技术进步,罐头食品、微波加热食品也相继进入太空。现在我国航天员已经能在我们自己的空间站吃到上百种美食了。
太空餐有讲究
虽然太空餐非常丰富,但也不是什么食物都可以带进太空的。由于失去了重力的束缚,飞溅出的食物碎屑不仅会飘进航天员的呼吸道,还会飘散在太空舱变成难以回收的生活垃圾,所以太空食品以膏糊状流体食物为主。相比食物,喝水则更要小心,任何飞溅出的水珠都可能引起设备短路甚至火灾。特别是碳酸饮料,因为失重,宇航员每次打嗝都可能和呕吐一样……
冻干技术与特殊的餐具
面对膏糊状的食物,勺子就成了太空站最常用的餐具。此外固定用的胶带和绑带也成了重要餐具,没了它们,一顿饭还没吃完,食物和餐具就可能飘得到处都是了。
冻干技术被大量应用在太空食品中——先将食物快速冷冻,在回到常温的过程中升华会使其脱水。此举不仅大大延长了食物的保质期,又减少了重量,而且食物在重新泡水后会恢复原先的口味,称得上是“一举三得”。
鹽、糖等粉末状调味料也无法带入空间站。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黏稠的酱料。
一块三明治的太空之旅
1965年,在美国双子星座3号发射升空的两天后,宇航员约翰拿出了偷偷带上太空的黑麦牛肉三明治。结果这块并未做过特殊处理的三明治在宇航员的啃咬之下,迸射出了许许多多面包屑……如果这些面包屑进入不该进入的地方,会造成多严重的后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