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兴
长江流域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都很早就有人类居住。在考古发掘中,上游有云南的元谋猿人、丽江人、四川资阳人,中、下游有湖北长阳人、安徽凌家滩含山人……古人类化石比比皆是。长江源远流长,滋养着两岸的居民。那么,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古代居民吃什么呢?
长江流域居民们的饮食习惯,可以用“饭稻羹鱼”来描述。在距今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就已经聚集起规模不小的人类聚落。他们依靠长江流域优良的水热条件,以稻米耕作和渔猎维生。
尤其在广大长江中下游地区,从八百里洞庭鱼米乡到江南太湖的“天下粮仓”,在纵横的河道之间,人们界出一块块水田种稻,江湖中取之不尽的鱼鲜就成了餐桌上的主角,这样的饮食习惯维持至今,几千年来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穿越千年的稻米香
早在15000 年前,湖南道县玉蟾岩的先民就学会了人工栽培稻谷。他们用石头磨成锄头来平整土地,烧制土陶来煮熟米饭和存储稻米。逐渐掌握天时和水旱变化后,先民们终于能连年稳定地种出够吃的稻谷,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就此改变了迁徙的穴居人的生活,他们开始开垦广阔的长江江岸河谷,造房建屋定居下来,由小村庄逐渐聚落成城。
考古学家還发现,驯化稻谷遗迹绝不仅在玉蟾岩一处,而是在整个长江流域“遍地开花”,湖南彭头山、湖北城背溪、江西万年仙人洞、江西樊城堆、浙江河姆渡、安徽大陈墩……先民们捧起粗陶碗,细腻的稻米饭香穿越了千年。
席上主角——鱼鲜
古代长江流域的居民除了吃稻谷,还吃些什么?除了飞禽走兽,数不胜数的各类水鲜是席上主角。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食器和食材,350 支“遣册”竹简(随葬品清单)上记录了墓主人美食美器的精致生活,大致反映了汉初长江流域富贵人家的食谱。遣册中能辨认出名字的河鲜,就有鲤鱼、鲫鱼、鳊鱼、鳜鱼等数十种,还有用鱼肉薄片涮火锅,甚至连鱼干也要细分成盐腌的和风干的,有鲤鱼、鲼鱼制成的腌鱼干,也有“鱼肤”——不用盐腌的鱼干。
和长江中游居民喜食整鱼大肉相比,长江下游居民吃得更细腻讲究,螺、蚌、鱼、虾之类的小水鲜更受欢迎,细嫩弹牙的河虾是江南人的挚爱。
稻和鱼的默契
溯源而上,来到长江上游的云贵高原,在这里,“饭稻”和“羹鱼”居然有机结合成一个耕种系统。人们在山谷间开垦梯田,田中蓄水种稻,在水稻田里养鱼养鸭,鱼群和鸭群在游动时为水稻田除草除虫,鱼粪和鸭粪则直接给水稻施了肥,形成一套稻、鱼、鸭共生的自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在今天云南、贵州的一些地方,依然保留着这样古老、生机勃勃的稻田。
智链接
稻作技术是长江流域文明发展的基础。可别小看了“种水稻”这项工作哦, 与北方的旱地耕种方式完全不同,种植水稻需要大量引水灌溉,并不是简单地松土播种就可以。要开垦出足够平坦的田地、垒筑出足够稳固的田埂来蓄水;旱时要引水入田,涝时要疏渠排水,还要通过灌溉轮种来保证土壤有持续的肥力……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往往还得集合整个村寨群体的力量,才能开垦出一片理想的水田。一旦在一片土地上有了这样的劳作投入,人们就不舍得轻易抛却,所以种水稻的居民更乐意定居在故土上,不会频繁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