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古铸今,“铜”艺见江南

2023-03-15 09:28陶瑾
现代苏州 2023年3期
关键词:苏作铜器技艺

记者 陶瑾

一盏茶,一炉香,轻闻幽香,眼观炉韵,得尘里偷闲。苏州古城里,遍地珠玑。经由吴门桥街道引荐辖区的一项非遗产业,记者绕进桃花坞唐寅故居文化区,闻“香”走进一个仿古铜器的博物馆。展厅里一件件精美的仿古铜器和文创,值得停下来细品、推敲。

代代传承,千锤百炼匠心问道

苏州仿古铜器铸造历史悠久,且技艺精湛。不仅在形制、纹饰、铭文及厚薄、重量等方面很讲究,而且对铜质的成分、铸凿的精工、皮色的锈斑等方面处处下功夫,有“苏州造”“苏铸”之美誉。

来炉缘阁铜炉艺术馆采访这天,吴门桥街道组织辖区党员骨干来艺术馆参观。“一进来,看到左手边一个非常气派的‘百年辉煌鼎’,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为献礼建党百年而创作。鼎的四面镌刻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征程,以火炬的样式作为鼎的四条腿,象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鼎的精美、精细程度,足见苏作工艺之高超。”在街道工作的小杨称。随后,大家体验了“打香篆”的文化意趣。品香,有一种凝神清雅的方式,唤作“打香篆”。心静、气沉,稳稳的心方能把握住稳稳的手。填入的香粉要细细抹平压实,提起香篆的那一刻,所有的心愫都放下了。篆香或字或图,皆回环连绵、贯通始终。

百年辉煌铜鼎

香,终归是一件极清雅的事。当它与铜器相融时,显得更耐人寻味。2021年开馆的这个以苏作铜炉为主题的艺术馆,是一栋上下两层的古典建筑。馆内除了丰富的馆藏,也介绍了苏州铜炉制造和“吴氏铜炉”传承的一二事。

清乾隆年间,明宣德炉督造官吴邦佐(本名吴忠)的后裔创立“炉缘阁”,以制作仿宣德炉名动天下。然而,吴氏铜炉自清末衰败直至近代,族中故老能冶炼者是凤毛麟角。直到2011年,吴震中和其父亲吴尧坤承祖辈技法重开“炉缘阁”。吴氏铜炉的家族传承大体是,第一代吴全清,第二代吴焕坤,第三代吴尧坤,第四代吴震中、浦武刚,第五代吴子阅。

据了解,吴氏家族自清中期即在苏州开设铜器作坊。苏铸铜炉的技艺一直在家族流传。上世纪60年代吴尧坤进入苏州民间工艺厂,进行仿古铜炉的研究和制作,直至民间工艺厂解体。之后学习研究古法冶炼技艺,对制炉颇有心得。吴震中作为吴尧坤的传人,30年潜心研究铜炉,为了铜艺的传承,查阅大量书籍,擅长从博物馆藏炉和历史文献中寻求熏炉特点,又常与国内知名的铜炉收藏家往来探讨交流,是现在苏铸仿古铜器的主要研发和制作者。吴子阅作为吴震中的传人,毕业于意大利布雷拉美术学院,获得雕塑领域硕士、意大利多莫斯设计学院硕士。擅长仿古铜器制作技艺的创新研发。他在传承古法技艺的同时创新融合多项非遗元素。

仿古铜器的制作工序繁复且有特殊的环境要求,在木渎2000平方米的制作工厂里,吴震中正在和工艺老师傅交流铸造细节。他说,仿古铜器的制作,遵循“失蜡浇铸”的传统工艺。经过开模、修蜡模、上浆、覆沙、模壳焙烧、加热浇包、铜水出炉、浇铸、打磨成品、錾刻、质检、做旧着色等工序,全手工完成。“其中每一道工序都有专门的师傅,比如化铜这一步骤,是师傅经过多次尝试、研究,将金、银、锌等元素按一定比例配置,进行巧妙地融合化成的一锅铜水。生产出的铜器最后会呈现一定的光泽度,铜器表面在空气中氧化后,再通过时间的锤炼,最终呈现斑斓色彩。还有手工打磨这一步,需要师傅一点点慢慢磨,稍不留神就容易左右两边打磨得不对齐。厂里师傅年龄很多在60岁以上,甚至超过70岁了。”

苏州仿古铜器铸造历史悠久,且技艺精湛

吴震中作为苏州仿古铜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入行几十年,始终匠心亲制,用毕生心血铸造铜器人生。他“融古铸今”,在秉承古法的基础上辅以现代技术,突破技艺的弊端和难点,优化制炉技艺。经他之手而出炉的妙器佳作,工艺精湛,不失古韵。

桥系列香器、手编系列、文创餐具……铜器还能这么玩

铜炉最奇妙的地方就在于颜色的变幻,真正将炉色揉纳于铜质中,从黯淡的表皮发出奇特的光芒。炉缘阁主理人任燕随手拿起茶桌上的插花器说道:“这是用铜做的,采用的就是失蜡浇铸法。打个比方,一次做出来10个一样的花器,经过一段时间,有的表面浮现红,有的浮现绿,有的则浮现黄。过了五年十年之后,变成什么色泽,真的是各凭本事了。”

炉缘阁铸炉,恪守古法,复古传古。选用99%的电解黄铜,不掺杂杂质。因此铜的质地非常好,格外细腻。他们传承苏作宣炉铸造工艺,将苏式古法铸炉工艺与现代美学相融,致力于研发具有时代气息的仿古铜器。

吴门桥铜制香插、铜编缂丝包、手编灯组合,呈现苏作的美好与精致

镇馆之宝明式乳足冲耳炉,以宋瓷哥窑的双耳三足炉为蓝本而铸造。此物原型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炉缘阁成功复刻此炉。此物器外底有减地阳文3列6字楷书“大明宣德年制”铸款,款制精美,无刀修痕迹。貔貅钮饕餮纹方炉,盖顶为貔貅钮,炉盖和炉身镂空雕饰,刻有饕鬄图案,腹下夔龙为足。两侧以富于变化的云雷纹填充,具有阴阳互补之美。作品荣获2021年中国(苏州)第五届“苏艺杯”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这么多年非常感谢吴门桥街道为我们这一文化项目提供政策等多方面的协调与扶持,我们也与街道一起策划、思考,努力挖掘姑苏元素,做出更多具有古城特色且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品。”任燕坦言。

这几年,炉缘阁专注于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苏州桥系列香器,巧妙沿用传统桥梁的历史遗留价值,嫁接于香插艺术。其中“吴门桥”用剪影的方式代替桥洞,桥洞用了过去吴门桥的城门。还有“枫桥”,结合《枫桥夜泊》诗境,用渔夫和客船代替原本的桥洞,将这一场景用剪影的方式在桥上呈现。引静桥香插,是吴震中、吴子阅父子联手的作品。此款香插,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引静桥石栏、石级、拱洞一应俱全。桥顶还刻有一形牡丹浮雕。

“手编系列”是一组以手工技能、铜丝材料、精编而成的生活日用品,充分显现铜的延展性和柔软度。“手编铜香薰灯”的设计受中国古代的宫灯造型启发,将传统的藤条编织运用到柔性的铜条,美观大气,材质轻盈。它兼具了灯具和香具的功能,宫灯上方可放蜡烛或LED光源,下方熏香盒置入盘香,徐徐燃起的烟,散在灯的四周。古典且时尚的“铜编缂丝女包”,经过铜丝和缂丝的结合,实现刚与柔、阴与阳、繁与简等多种内容的艺术实践。

更接近生活的,还有“百子纳福”餐具组合,百子纳喜,铜福同在。结合铜艺、琉璃等手法,餐盘上有手工錾刻的石榴花、石榴籽,将大小不一的碗、碟、盘、盏重新摆设,形成一个立体莲花形象的观感空间。此外,篆香炉的春夏秋冬系列,上面印制了十二星座与十二花神。比如二月杏花搭配双鱼座,是不是很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在任燕看来,把经典的东西复制好、提炼好、理解好,在掌握传统的精髓后再进行改良、变革、创意开发。

苏作的美好和精致,如一曲让你久违的民谣,也如那年那月那时的那一份初见。吴门有铜音,吴风渐流传。

猜你喜欢
苏作铜器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市委书记赴高新区 专题调研苏作文化工作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殷墟妇好墓铜器铭文研究
由新见阳小叔父鼎看叔姬鼎等铜器及相关问题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寿县朱家集楚铜器“前”字补说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文雅精致 苏作天工
山西定襄中霍墓地出土铜器的初步科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