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庄
摄影技术出现之前,能够真实记录人物形象的只有画家们的画笔。古往今来,各个时期的肖像画,不仅留下了当时人们的样子,也给我们留下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信息。事实上,近年来一种叫作“名画诊断”的现象在“好事”的医学工作者中颇为盛行,他们“潜入艺术画廊,寻找对自己医学专业的艺术描述”,并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相關见解。
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举世闻名,画面中展示的神秘的微笑让世人纷纷为之倾倒,一些医学工作者也跃跃欲试,想要从这微笑中探寻一二。1989年,一位叫作凯达尔-阿杜尔的医学博士在《耳科、鼻科和喉科年鉴》期刊上发表文章提出,这幅画中的主角丽莎。盖拉尔迪尼本人很可能是因为患有贝尔氏麻痹症才呈现出如此不寻常的笑容的。贝尔氏麻痹症是一种面部神经麻痹,大多数情况下由面部神经肌群运动功能障碍引起的。
除了神秘的微笑之外,《蒙娜丽莎》所展现的其他的人物特征,医生们也力求从医学角度找到合理的解释。迈拉和坎贝尔倾向于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可以更合理地解释这幅旷世名画中的许多特征,包括女主角那明显发黄的皮肤、稀疏的头发、缺失的眉毛、后退的发际线,还有略显粗大的颈部——可能是因为甲状腺肿。而那著名的微笑,是出于经历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之后面部肌肉无力,笑容不能完全绽放。
甲状腺肿在名画中是一个出镜率非常高的特征,来自爱尔兰科克大学医学部的J.巴里·费里斯,在美国甲状腺学会官方期刊《甲状腺》上发表过一篇名为《古画中出现甲状腺肿的多种原因》的文章。文章中指出碘缺乏症、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炎、激素合成障碍都有可能是导致这种外观的原因。在过去,特别是一些碘缺乏地区,怀孕导致甲状腺增大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那些以“圣母子”为题材的作品中经常会表现这一点。
对于大多数肖像作品来说,人物的皮肤状态是一个进行病理诊断的显著依据,《蒙娜丽莎》也不例外。2004年,《以色列医学协会杂志》上刊登了一篇由风湿病学家和内分泌学家所组成的研究小组的文章,认为丽莎左上眼睑内侧末端的皮肤病变,可能是黄斑性病变;而右手背左侧的肿胀以及显现出的皮下脂肪瘤的迹象,则指向一种家族性的高脂血症。到了2019年,在《梅奥诊所学报》上,心脏病专家曼迪普·迈拉及其合作者希拉里·坎贝尔对丽莎患有高脂血症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活到了63岁的丽莎不太可能具有这种家族病,毕竟由此导致的过早动脉粥样硬化在当时根本无法治疗,比较容易造成早逝。
英国利兹综合医院皮肤科和风湿病科的罗兰.M.施特劳斯等人,特地对位于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国家肖像馆里的名人肖像做了一番统计,这些画中人跨越了从中世纪到19世纪末的数百年时光。他们发现,最常见的身体异常是一些位于面部的病变,包括疣或皮肤内瘤。约翰·科利尔在1883年给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画的一幅画像,面部的疣清晰可见。而帝国理工学院圣玛丽医院的外科和癌症部的胡坦-阿什拉费恩则认为,在约瑟夫-赖特的里程碑式的名作《气泵里的鸟实验》中,那个站在科学家左侧,正安慰着两个惊恐的孩子的父亲,显示出了典型的皮肌炎症状——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处有着红斑凸起,此外,红斑性皮疹还遍布了包括右上眼睑、左脸颊、鼻子、右脸颊和额头在内的面部区域。
医学工作者对肖像画的诊断不仅止于面部。2017年,《儿童神经病学期刊》上面的一篇论文,提出了对安德鲁·怀斯《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中女主角病征的颠覆性见解。作为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新写实主义画家,怀斯以贴近平民生活的水彩和蛋彩打动了无数人,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1948年的这幅《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现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个画面有印象。一个女孩半趴半坐在草地上,似乎正匍匐向前,看着远处的一所老房子。它几乎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让人想要去追问:“她是谁?她在做什么?”在电影《阿甘正传》中,就有一个场景是在向这幅作品致敬:珍妮带着阿甘一起回到了她童年的家中,珍妮大笑着朝房子里扔了块石头,然后扑倒在地。
怀斯所描绘的,其实是他当时在缅因州库欣市的邻居。这个女孩叫克里斯蒂娜一奥尔森,她虽然腿有残疾,但非常坚强,拒绝使用轮椅,也不愿意接受任何人的帮助。有一天,克里斯蒂娜从花园里摘完蔬菜后,艰难地爬上了山。这一幕在怀斯的脑海中形成了难以抹去的画面,后来他就让自己的妻子模仿那个姿势,把它画了下来。怀斯说他想要做的是“以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将克里斯蒂娜呈现在画中”。
克里斯蒂娜之所以呈现出这种“行走方式”,是因为她患有一种未确诊的退行性疾病,从而导致下半身瘫痪。病史记录显示,刚出生的她和其他婴儿一般无异。然而3岁的时候,她走路就只能用脚的外侧了。13岁开始,她变得经常跌倒,但双手依然很灵活。26岁那年,她已无法正常走路,手也出现了畸形,以至于不得不使用肘部和膝盖来辅助。她曾去波士顿市立医院接受过一次医学评估,但医生无法给出任何有帮助性的意见。
克里斯蒂娜的家人并没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而克里斯蒂娜的头脑也一直非常清晰,只有她的四肢在日复一日地衰退。怀斯创作《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时,克里斯蒂娜已经55岁,并且一直坚强地活到了74岁。
很多介绍这幅画的资料里指出,画中主角是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才这样,然而在论文《一个作为艺术的病人:安德鲁·怀斯对克里斯蒂娜-奥尔森神经系统疾病的描绘>中,来自梅奥诊所、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马里兰医学院的合作团队则反驳了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出现在她身上的漫长的渐进式肢体退行性疾病不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更符合其症状的解释应该是进行性神经性腓骨肌萎缩症。而对于克里斯蒂娜来说,导致其神经障碍的,最有可能是因为基因突变。
当然,所有这些出现在医学期刊上的名画诊断,很可能是想象大于事实,因为我们毕竟无法了解其中大部分模特原型的真实生活与病史。它们提供的只是欣赏艺术作品的另一种乐趣,也是了解当时的流行病症和慢性疾病的一个手段。一方面,我们应该提醒自己不要去过度解读名画;另一方面,也应该对解读名画的种种可能、性保持开放的态度。
知识拓展:
《蒙娜丽莎》
这是世界上最迷人的永恒微笑。达·芬奇在佛罗伦萨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创作这幅著名的肖像画,描绘的是当时一位富商的妻子,她双手平静地交叉放在身前,眼睛直视观众进行着心灵的交流。背景是起伏的山丘和蜿蜒的河流,空旷而悠远,神秘的道路和桥梁似乎通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摘自《最美西方绘画100幅》邵亦杨张文志
编著
《气泵里的鸟实验》
赖特所绘名画《气泵里的鸟实验》很好地体现出,在18世纪的科学和文化中,化学研究的地位日益重要。正如它的名字所示,它尤其凸显了气体化学研究的中心地位。
在画中,一位化学家让人们观察空气泵中的鸟能否存活,以说明空气泵中这种新气体的性质。围在这位化学家周围的是一群衣着讲究的中产阶级。在18世纪,新兴的中产阶级是科学重要的新受众。科学的实用性和自然法则中蕴含的知识吸引着他们去了解科学。
——摘自《现代科学史》[英]彼得·J·鲍勒
[英]伊万.R.莫鲁斯著
安德鲁·怀斯(1917-2009)
全球20世纪最杰出的“怀乡写实主义”创作大师,其艺术作品无论是形式内容抑或是题材,都极具代表性。在怀斯的创作生涯中,他几乎没有离开过自己家乡和缅因州库欣市。前者属于家乡,后者则属于度假胜地。
——摘自《500年大师经典水彩画》杨建飞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