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环高校“第二产业大学”分析

2023-03-14 04:19温晓雨王林燊
科技创业月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科研人员科技成果

叶 锐,钟 诚,温晓雨,王林燊

(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国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当前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1],强调了创新人才培养对创新策源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现今,科技的创新、突破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这就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多层次复合型人才联合培养体系是将不同领域的人才进行有机联动,实现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而将科研、工程、技能等教育体系下的各类人才通过在同一场景下的项目实训共同培养,是建立联合培养体系的一种可行方式。

“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中试为核心,以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场所——中试产业基地为应用场景探索出来的全新概念的“虚拟大学”,让从技校生到博士生的各层次人才在中试产业基地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实操,为高校科研人员提供面向市场的实践场所,为工程师、技能人才提供参与原创科研的机会,以此实现各方人员共同参与概念验证、小试中试、技术攻关、市场化等成果转化流程。在实践中实现对科研思维、工程思维、产业思维与实操能力的提升,构建产学研用各层面深度融合的新型人才联合培养体系。

本文从“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出发,对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类比,后以成都市青白江区“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为案例,提炼该模式的典型应用场景及具体实施方式,以期为国内多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1 “第二产业大学”的重要性

1.1 “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的意义

“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着积极作用。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各层次人员协同参与,共同疏通整个转化环节的“堵点”,历经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全过程。“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创新、工程实践、产业推广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学科多领域人才在该模式互动融合,培养出具有“产业思维的科学家”与“具有科研思维的工程师”。该模式通过中试产业实践弥补了传统高校科研人员培养模式缺乏产业实践场景的短板,同时对普通工程技术人员缺乏科研经验、创新能力不足的弱点予以了补足。实现了对人才的“二次培养”,打通了各层次人才思维壁垒,让科研人员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创造出更多原创技术,让工程师、技能人才能充分了解科研人员的意图,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与成功率。

1.2 “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就业的意义

“第二产业大学”拥有建立在科技成果转化场景基础上的先发优势,当科技成果完成产业化验证后,一般会进入成立新公司、建厂生产等市场运营阶段。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高校科研人员、工程师、技能人才等可以选择以创业者身份加入新公司,继续担任研发、运营、生产技术人员等职务。这类创业者能与新岗位无缝对接,减少企业培养成本,且拥有广阔的上升空间。同时,各层级人才经过“第二产业大学”的培育实践,在创新能力、技能水平、实践经验、科学素养等方面也获得了提升,有较强的就业实力。

1.3 “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目前“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还需要继续完善。可以考虑围绕整个中试产业链,扩大中试产业实践人才培养范围,培养出技术经济人、工程硕博士研究生、应用工程师、工匠型人才等多层次复合型人才。政府可以鼓励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到“第二产业大学”参与中试产业创新实践,将参与“第二产业大学”实践作为职工晋升的考核标准之一,或为参与中试产业的复合型人才提供进入政府部门任职的机会,加强中试产业与政府的沟通,加深政府部门对中试产业的了解。鼓励中试产业创新发展,能体现中试产业从业者的社会荣誉与社会价值,提升其主观能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技能人才的风尚。同时建议把科研转化成果纳入职称考核及其他考核标准中,鼓励以结果为导向,评判其在科研领域的成就,加大成果落地对其科研能力的考核权重。构建体现科技研发等创新要素的收益分配机制,鼓励知识经济转化,倡导广大科技人才以“第二产业大学”为基础,深入企业,让科技转化事业激励科技人才,让科技人才成就科技转化事业。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创新人才队伍。“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辐射范围如图1所示。

图1 “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辐射范围

2 国内人才培养体系的典型模式

2.1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作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职业学校,一直是国内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源头,是促进就业创业、推动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水平的重要平台[2]。职业学校的培养体系着重于对学生应用层面的技能培养,但由于教学资源有限,与高校、企业联动程度不深等,学校缺乏及时将最新科技成果引入教学大纲中的条件,存在实践应用场景脱离产业发展趋势的现象。学生的产业实习也更多地面向成熟技术的应用、维护和生产方向,鲜少与前沿技术成果接触、与科研人员和工程人员交流,使得学生对创新技术的二次学习能力较弱。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社会急需能够实现复合型发展的技能人才,不仅仅局限于重复机械的操作工作,而是能够快速理解新技术,创造新工艺,以跟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步伐。因此,在同一场景下实现技能人才与企业工程人才、高校科研人才联合互动,共同培养,以此提高技能人才的创造能动性,是时代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2.2 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是我国创新体系重要的策源地,通过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主要划分为文科、理科和工科三个类别。其中理科强调对机理的探索,着重关注理论科学;工科则与产业紧密结合,着重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工程应用问题。而当前高校对工科与理科学生的教育培养方案偏向于理论知识研究,与工程应用衔接不够。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工科教师自身就没离开过高校体系,缺乏产业经历,且在高校“唯论文论”的评价体系下,工作重心始终偏向理论研究,对学生的培养自然也相对偏向理论教学[3-4];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缺少面向产业生产实际的规模化平台,而作为工科学生重要实践平台的企业则往往为了自身实际考虑,一般只会提供相对简单的实习岗位,对工科学生自我实践能力与产业认知能力提升的帮助较少。上述因素导致当前工科学生普遍缺乏对产业生产的了解,难以学以致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大理工科人才培养力度,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推行校企“双导师制”,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5]。因此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一个与企业紧密合作,面向产业端、市场端的应用场景,以此加强对学生产业化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科研人员以解决行业难题为方向进行科研攻关。

2.3 国家对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改革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人才培养体系变革的思考逐渐加深,国家也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人才培养体系变革。例如: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提出了产学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管理指导意见,通过政府对接、企业支持、高校参与的方式,以产业和技术发展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健全多元办学格局,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内容等指导。因此,通过“第二产业大学”培育我国多层次复合型人才,探索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契合现实需要。

3 国外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询[6-7],可以得知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通过依托校、企、政府行业协会等多方资源,以产学研用的模式培养多层次复合人才。其主导思想是通过创造各层次人才相互合作的机会,整合多方资源优势,以科研实践结合理论学习,同时与面向市场的产业实践相结合,补充各层次人才在原有教育体系中对创新能力、实操能力、市场应对能力的缺失,以此达到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德国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国,具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和雄厚的科研能力,重视以理论探索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人才。以“弗朗霍夫模式”为例,政府、高校、企业共同成立弗朗霍夫协会,政府协同提供资金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提供优秀学生与理论教学指导,企业提供应用场景与市场化服务。在该模式下,高校学生利用协会提供的科研项目、先进的机械设备作为实践平台,获得科研水平的提升;协会通过该模式以较低成本获得大量先进专利,服务于协会参与者。该模式可归纳为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的衍生,旨在面向应用端,校企共同承担教学活动,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于各自承担的教学活动中。

英国是较早发展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家,作为曾经的工业革命引导者,以“教学公司”模式为例,“教学公司”是由英国政府的科技、工业、经济等部门资助成立,主要目的是为企业、高校共同参与科技协同项目合作建立稳固渠道,由企业提出科技研发需求,经“教学公司”实际调查评估后,协调高校进行合作,一旦成功立项,“教学公司”还将为该项目研发提供资金支持。该模式下,企业能以较低代价获取科研支持,学校也可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并由企业出资对产业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将研究应用于生产实际中。

“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理念上与上述人才创新培养体系有相近之处:均是以产学研联合的方式,在同一场景中实现各层级人才的联动,获得各层级人才知识的交融、渗透,最终培育出复合型人才,但在融合层面、应用场景等方面有着区别,如表1所示,“第二产业大学”融合的层面更丰富,培养的主体更多样化,培养机制的源动力更符合市场需求,而需要的成本更少,可见该人才培养模式更具创新性与可推广性。

表1 “第二产业大学”与国外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4 “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案例分析

本章从单一范围内实施案例切入,选取在中试实践中形成“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成都市青白江区为研究对象,探究“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要素与策源,根据青白江区“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与成效探寻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4.1 应用背景

青白江区于1960年组建成立,是国家“一五”时期规划建设的西南第一个工业区,其因厂而建,长期以发展工业为主,拥有丰富的产业技能人才资源及工业基础设施。在国家战略的调整下,青白江区结合四川丰富的科研资源及自身的工业基础,通过打造中试产业基地,以此为应用场景,将科研学者、工程人才、技能人员紧密联系在一起,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4.2 实例分析

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需要多学科、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全程参与、协同融合,历经技术攻关、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市场推广等过程,青白江区“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在长期探索科研成果转化路径的过程中形成的。

青白江区打造的中试产业基地,是将高校科研人员与工程师、技能人才团队等产业人才汇聚起来的“第二产业大学”,其借助“环高校一小时中试产业圈”的区位优势,增强了科研人员与产业人才的联系。双方人员在中试产业基地中获得融合培养场景,让产业人才近距离接触科研创新,科研人员直接面向产业市场,全流程参与产业化实践,消除了高校、企业之间的“壁垒”,打破了科研人才、产业人才在原有培育体系中的桎梏,形成了多方协同培养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多方协同培养机制

以青白江中试产业基地“工业污水回用装置产业化项目”为例。该技术源于四川大学院士团队,一批硕、博士研究生作为科研人员到青白江区中试产业基地参与成果的产业化。在此过程中,工程技术团队与科研团队进行技术探讨并共同完成验证实验,协同完成50t/d小试装置设计安装并进行数据采集,并以此修正了科研团队理论参数。双方团队协同改进设备的过程中,工程技术团队增强了自身的研发能力,科研团队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在通过小试装置对工程设计与原创处理药剂的初步验证后,工程技术团队又与科研团队一同开发了100t/d中试装置进行工程放大试验,两套装置相互搭配互为验证为工业污水回用装置提供了详尽的工程化数据。在同一场景下,双方人员实现7×24h全天候响应,交叉协作,进行技术攻关,工程人员前往高校实验室参与实验,以工程视角协助科研人员修正药剂改进思路,一批科研人员常驻中试产业基地一线,在工程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实地操作中试试验装置,在产业实践中提升研发能力,并从科学原理角度向工程技术人员提出改进方案,共同动手改进设备,在双方人员的共同协作下,最终该项目完成了中试,实现了产业化。

在此过程中,科研人员参与工程设计、操作小试中试装置并动手安装设备,从工程技术人员的视角参与了项目,补全了高校实验室因条件限制缺少的产业化试验场景;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了原创技术迭代、实验室验证与论文完善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在夯实基本功的前提下,补齐科技创新层面的短板。

4.3 青白江区“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成效

青白江区“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收中试内涵,让科研人员与产业人才形成“一端连接科技创新,一端连接生产制造”的思维方式,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出的各类复合型人才超100人,将15项技术成果产业化,成功率达100%,并孵化出6家科技型企业。相关产业化成果获得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6年中国专利金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荣誉,一批具有科研思维的工程师团队被成都市科协聘为“新材料/碳中和中试产业服务团”。成都市青白江区将中试作为产业正式提出具有很强的创新性[8-9],其具有丰富的内涵,形成了“创新链、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金融链、供应链”六链融合,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环高校“第二产业大学”,培养一批集工业设计、自动化控制、检验检测等多层次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支持校院企地合作建设实训基地,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工程博士等工程类人才,共同发起成立中试产业工程师学会(协会)。”

5 结语

中试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构建面向社会的高水平中试支撑平台,是推动中试普及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关键[10]。青白江区“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应用场景,以中试产业基地为实施场所,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实现了校企人才的无缝对接。通过“第二产业大学”的平台效应,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与科研人员无缝沟通的机会,开拓了工程技术人员的眼界,全面提升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动性。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与科研人员共同完成科研工作,在实践中形成科研思维,在面对新技术应用以及创新工作时,从科学理论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快速经济有效地解决问题,形成具有科研思维的复合型、跨专业、多学科的工匠型技术人才。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更加注重实质性结果,有利于推动成果转化的真正落地,带动成果转化系统中其他主体的积极性[11],通过“第二产业大学”的协同效应,能够随时随地将在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反馈回高校科研机构,解决了科研与产业不同步的问题,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长期的产业实践也提高了高校科研人员的工程实操能力,对工程落地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解决了以往因缺乏实际应用场景经验而导致的原创技术在进行工程化时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帮助高校科研人员形成从产业化角度解决企业实际需求的能力,精准挖掘一线产业“卡脖子”难题,解决国家战略需求。

可见,“第二产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科技成果转化具有科研层面与产业实践层面紧密相连的特点,补充了其他教育体系的“偏科”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多层次人才思维短板的补足,增强了高校科研团队与工程技术团队的协同度,加大了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具有产业思维的科研人员与具备科研思维的工程师团队”多层级搭配能够切实提高创新策源能力,从而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赋能。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科研人员科技成果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