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量元素风险分等级划分的生态营养支持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23-03-14 03:30唐雯琦周文杰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微量元素脑出血营养

唐雯琦,周文杰,冯 笑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市200233)

脑出血是目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手术是其首选治疗手段,患者病情复杂,在其术后阶段无法自主进食,因此通常会进行营养支持来保持患者机体生态平衡,提高免疫力,促进恢复[1]。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常规营养支持方式存在局限性,在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营养支持过程中,仅能够予以患者基础的生理需要,无法准确判定其体内微环境的生态平衡,术后易引发诸多意外风险事件,不利于患者康复[2-3]。因此,在诸多条件影响下,基于微量元素风险分等级划分的生态营养支持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应用。与常规营养支持方式相比,该模式遵循科学性原则,将此类疾病患者的微量元素缺乏情况与风险等级进行融合,并以此为基础,为其提供适合患者自身的营养补充,最大限度提高营养支持效果[4-5]。为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阶段实行基于微量元素风险分等级划分的生态营养支持对其免疫功能及术后恢复作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02例脑出血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9月1日~2021年9月30日纳入的102例脑出血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为发病24 h内入院;患者年龄>50岁,且预测生存期≥3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入院前出现行走困难、头部剧烈疼痛、昏迷等症状,另经颅脑CT检验显示存在明确出血点,根据《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6],可确诊为脑出血,并符合手术标准。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近6个月内服用过免疫调节剂;合并胃肠功能障碍;合并肾功能不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男35例、女16例,年龄54~71(62.49±3.08)岁;疾病类型:原发性脑出血40例,继发性脑出血11例;手术类型:开颅血肿清除术9例,去骨瓣减压术13例,脑室引流术11例,其他18例。对照组男33例、女18例,年龄52~74(62.76±3.49)岁;疾病类型:原发性脑出血39例,继发性脑出血12例;手术类型:开颅血肿清除术10例,去骨瓣减压术11例,脑室引流术14例,其他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微量元素风险分等级划分的生态营养支持模式,具体护理内容详见图1。

图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流程图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相关营养指标(血清前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含量水平以及免疫功能指标(IgA、CD3+、CD4+、CD4+/CD8+)变化情况进行综合检测,采用本院自制记录表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术后营养支持阶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营养支持前后相关营养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营养支持前后相关营养指标比较

2.2 两组营养支持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营养支持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脑出血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多数患者由于自身存在高血压、脑动脉畸形、动脉瘤等相关疾病,脑部动脉血管细小,破裂后血液在破口处流出,引发脑出血。此外,体质肥胖、吸烟酗酒等也是诱发脑出血的高危因素[7-8]。脑出血患者发病初期,临床表现不明显,通常以头晕、头痛、肢体乏力等症状为主,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根据出血量不同,逐渐出现语言功能障碍、头部剧烈疼痛、躯体功能障碍,病情危重患者甚至出现昏迷、休克及死亡。该疾病在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同时,大幅度降低其日常生活质量,并对家庭带来严重负面影响[9-10]。相关调查显示[11],脑出血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每年平均发病率约为13.77%,目前我国脑出血患者总数高达9436.7万,学者预测未来10年内该项数据可能呈现持续上升状态[12],因此,科学、高效的营养支持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营养支持后,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以及转铁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与常规营养支持方式相比,基于微量元素风险分等级划分的生态营养支持能够将患者自身的微量元素缺乏情况以及意外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行系统的等级划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符合患者自身实际情况的营养支持手段,保证患者自身营养均衡,大幅度提升其机体免疫力,进而加快术后恢复速度。营养支持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IgA含量水平更接近于正常范围(0.71~3.35 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营养模式还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适当的风险等级评估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前预测风险发生概率,确保患者在术后营养补充阶段,存在优质的安全防护,上述结果与张丹等[13]研究相符。

综上所述,基于微量元素风险分等级划分生态营养支持模式能够提高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同时有效改善其自身免疫系统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微量元素脑出血营养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解析中微量元素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