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高血压患者就医行为的影响
——基于武汉市中心城区的一项横断面研究

2023-03-14 04:53梁依凡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年5期
关键词:慢性病公共卫生高血压

梁依凡,陈 曦,艾 芬

1.江汉大学医学院,湖北武汉 430056;2.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湖北武汉 43001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于2020年1月30日被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019年12月以来,COVID-19在武汉的暴发与流行对患者正常就医产生了一定影响[2]。据2018年全国高血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年龄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7.9%,高血压总患病人数达2.44亿[3];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012-2014年武汉市年龄≥65岁免费体检的350 481例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为62.14%[4]。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在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患者中,归因于高血压的人数最多[3],所以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前往医院复查并在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高血压患者就医行为的影响更加显著。

就医行为是指患者以各种方式对身体不适的症状做出反应,寻求疾病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的心理和社会行为[5]。全面掌握患者就医行为的现状及特点,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既往研究大多围绕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高血压患者的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展开[6-7],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就医行为的研究对象也多为一般人群或其他类型疾病的人群[8-10],目前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针对高血压患者就医行为的相关调查少见。本研究以武汉市中心城区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武汉市2019年12月的COVID-19暴发流行(以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指该事件)为切入点,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不同就医方式患者的人群特征分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控制后患者的就医行为差异,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后患者就医方式的影响因素,旨在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血压患者的就医需求,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患者的就医措施制订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通过方便抽样的方式在2022年2-5月从武汉市中心城区抽取非COVID-19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定居在武汉市中心城区的居民;(2)在COVID-19暴发流行前已确诊为高血压,高血压的诊断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11]中的相关标准;(3)非COVID-19患者。排除标准:(1)因其他疾病必须定期前往医院治疗的患者,如血液透析、化疗等;(2)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3)因严重记忆障碍无法回忆既往事件的患者;(4)在COVID-19暴发流行期间离开武汉的患者。所有研究对象表示自愿参与本研究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武汉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注册号:WHZXKYL2022-092)。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在2022年2-5月进行数据收集,调查员手持纸质版调查问卷,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在武汉市中心城区开展问卷调查。2022年2月先进行预调查,根据调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修正问卷内容,2022年3-5月进行正式调查。

1.2.2样本量的确定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主要研究的因变量是分类变量,确定样本量的计算公式为n=(Zα-Zβ)2[2P(1-P)]/δ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显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7.9%,根据这一调查结果,本研究的总体比例P为27.9%,显著性水准双侧α=0.10,Zα为1.64,检验效能1-β取值0.9,Zβ为1.28,δ表示相对误差,取值0.1。通过上述公式进行样本量估算,需要343例样本,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出现20%脱失率,最终校正后的样本量为411例。

1.2.3研究变量 (1)结局变量:本研究的因变量为就医行为,包括就医方式(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自我治疗、线上就诊、医院就诊)、就诊医院类型(私人诊所、基层医院、综合医院)、就诊时自感疾病严重程度(非常不严重、不严重、一般、严重、非常严重),以及就诊时不方便程度(非常方便、方便、一般、不方便、非常不方便)。(2)自变量:定量变量有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高血压患病时长;定性变量有性别(男、女)、文化程度(文盲或半文盲、小学、初中、中专、高中、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是否与子女同住(是、否)、并发症种数(0种、1种、2种、3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根据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的结果分为4个等级(完全自理、轻度活动障碍、中度活动障碍、重度活动障碍)]。

1.2.4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与子女同住;第二部分是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高血压患病时长、并发症种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第三部分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就医行为(包括就医方式和就诊医院类型)、就诊时情况(包括就诊时自感疾病严重程度及就诊时不方便程度)。经检验,问卷的信度分析显示Cronbach′s α为0.915,问卷内部一致性良好,效度分析显示KMO值为0.684,并且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显著性P<0.05,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1.2.5质量控制 本研究按照观察性研究报告质量(STROBE)声明进行规范化报告。对问卷调查的数据录入进行质量控制,保留无逻辑错误的完整个案,剔除无效问卷。无效问卷判定标准如下:(1)填写时间<1 min;(2)存在逻辑错误,如年龄≤30岁但高血压年限却为20年等;(3)无法判断真伪,如填写有并发症但未能提供有效资料等。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有序多分类变量比较使用Kruskal-WallisH检验,无序多分类及二分类变量比较采用χ2检验(若理论频数不足5则采用校正χ2检验);采用Poisson回归进行独立影响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获得363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8.3%。363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为65(57,70)岁,其中192例(52.9%)为女性;家庭人均月收入为4 000(3 000,5 000)元;304例(83.7%)患者为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有67例(18.5%)患者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与子女同住的患者有193例(53.2%);在健康状况方面,高血压平均患病时长为8(5,13)年,177例(48.8%)患者至少合并1种并发症,174例(47.9%)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其中105例(28.9%)有轻度活动障碍,57例(15.7%)有中度活动障碍,12例(3.3%)有重度活动障碍。

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不同就医方式患者的人群特征分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就医方式中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有78例(21.5%)、自我治疗有182例(50.1%)、线上就诊有60例(16.5%)、医院就诊有43例(11.8%),其中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与子女同住、并发症种数在不同就医方式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文化程度、高血压患病时长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不同就医方式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不同就医方式患者的人群特征分布[n(%)]

续表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不同就医方式患者的人群特征分布[n(%)]

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及控制后患者就医行为及就诊时情况比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及控制后患者就医方式、就诊医院类型、就诊时自感疾病严重程度及就诊时不方便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及控制后患者就医行为及就诊时情况比较[n(%)]

续表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及控制后患者就医行为及就诊时情况比较[n(%)]

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后患者就医方式影响因素的Poisson回归分析 以高血压患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后是否采取专业医疗的就医方式(非专业医疗的就医方式包括不采取任何医疗措施和自我治疗,专业医疗的就医方式包括线上就诊和医院就诊)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是否与子女同住、高血压患病时长、并发症种数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6个因素为自变量(赋值见表3)进行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未与子女同住的患者,与子女同住的患者更愿意采取专业医疗的就医方式(P<0.05);相对于重度活动障碍的患者,完全自理、轻度活动障碍、中度活动障碍的患者更愿意采取专业医疗的就医方式(P<0.05)。见表4。

表3 变量赋值

表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后患者就医方式影响因素的Poisson回归分析

3 讨 论

高血压是慢性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病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12],因慢性病的特殊性,患者需要长期前往医院就诊,监测疾病的进展,随时调整诊疗计划。据统计,我国慢性病防治占医疗费用的80%,每年1 030万例死亡者中有超过80%是由慢性病进展导致的,而且近年来呈现慢性病患者数量增加、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13]。在COVID-19暴发流行期间,慢性病患者因对到医院就诊产生恐慌情绪和骤然升级的就医要求(如需要核酸检测证明等)而出现就医延迟,导致患者延误治疗,出现自行用药或停药、情绪波动明显的情况[14],解决慢性病患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就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取武汉市中心城区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其就医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与子女同住、并发症种数在不同就医方式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后,患者就医方式、就诊医院类型、就诊时自感疾病严重程度及就诊时不方便程度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与子女同住、重度活动障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后患者采取专业医疗就医方式的阻碍因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年龄<45岁、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低、未与子女同住、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在身体出现不适时,选择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或自我治疗的比例较高。既往有研究显示,患者年龄越小,主观感受到疾病的危害程度越低,治疗的依从性越低[15-16]。在COVID-19暴发流行期间,医院就诊受限、互联网医院功能尚不完善,在低龄、无并发症的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和危害没有较多了解的情况下,其更倾向于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或居家自行治疗。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后,线上就诊的患者比例增加,这是因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互联网医院功能不断完善,让患者就医更加便捷[17],但线上就诊的人群偏年轻化,这与既往研究发现的老年人对互联网医院的使用较少相一致[18-19],这可能归因于老年群体与中青年群体在信息科技接受程度、信息资源使用频率和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程度上存在差异[20]。在医疗机构的选择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后,患者对综合医院的选择比例仍较高(69.7%),这可能是因为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就医,习惯追求更好的医疗资源,对基层医院的医疗设备以及医师诊治技术缺乏信任,且综合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也缺少有效的患者就诊协调和分配机制[21],这样会造成综合医院就诊人数过多,不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后,患者前往医院就诊时自感疾病的严重程度更高,这也与患者的防控意识增强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后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比例较发生前下降,与周德霞[22]的研究结论相符。但同样的,因为医院防控措施的严谨性与复杂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后患者就诊时不方便程度也增加。

未与子女同住、重度活动障碍的高血压患者更愿意采取非专业医疗的就医方式,其中自我治疗是占比最高的就医方式,这可能是因为高血压是慢性病,患者“久病成医”,对疾病所带来的危害降低了警惕性,但是自我治疗并不是最好的医疗选择,与专业医疗相比,风险更高、平均医疗质量相对更差[23]。而与子女同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好的高血压患者在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能及时得到家人的关心和帮助,并且具有较好的行动能力,会促使其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治疗疾病。

对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需要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就医意识,使其了解高血压基本知识,及早实施预防靶器官损害的措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应加强互联网医疗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宣传,提高其对互联网医疗的认知程度及参与程度,并在互联网医疗中开设老年区域,简化操作界面和就诊流程,让互联网医疗服务更适用于就医需求更高的老年患者。基层医疗作为整个医疗体系的基础,承担着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的职责。通过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引导患者在基层医院进行首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不仅可以解决综合医院因人群聚集导致的疫情防控难度增加的问题,还可以让患者就近就医,在得到及时治疗的同时避免感染风险增加。未与子女同住或者重度活动障碍的高血压患者更需要认识到专业医疗对于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不能忽视任何症状的出现。落实基层医院慢性病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使医生与患者之间紧密联系,让患者在出现身体不适的第一时间能获取更专业的医疗建议,打通基层医院和综合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

本研究不仅是对既往关于就医行为的补充,而且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高血压患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就医问题。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调查期间需研究对象回忆既往事件,存在一定的回忆偏倚,且因本研究仅在武汉市中心城区的高血压患者中展开,未包含其他慢性病患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后续研究中笔者会继续关注慢性病患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就医需求,扩大研究人群来进一步对结论进行验证。

综上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血压患者就医困难,采取非专业医疗就医方式的患者比例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后,因常态化疫情防控,高血压患者就医时会更加谨慎。可通过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互联网医院的患者参与度、完善基层医院的首诊制度和慢性病管理制度来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血压患者的就医需求。

猜你喜欢
慢性病公共卫生高血压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全国高血压日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