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立波(浙江省杭州市滨和小学,杭州 3100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简称心理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地各校的课堂上。近些年,在新冠病毒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学校对心理课的重视程度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实践也证明,心理课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而开展的发展性心理辅导课,是学校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重要载体,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十多年的课堂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心理课依然存在许多亟须解决的难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重说教而轻体验。受其他学科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心理课堂上,很多教师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教学方式也往往以讲授式和灌输式为主。在这种模式的心理课堂中,学生很难产生真实的体验,课堂实效性一般比较低下。
第二,重主题而轻需求。根据《纲要》,小学阶段的心理课明确划分为五大主题,但是这些主题往往比较笼统和概括。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常忽视小学阶段年龄跨度大,各阶段心理发展特点存在差异的问题,片面关注活动主题,设计的目标和内容脱离学生实际。这样的课堂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无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第三,重活动而轻感悟。课堂上教师一般会采用角色扮演、游戏和案例讨论等方法,这些有趣的课堂组织形式很受学生欢迎,活动中学生往往热情高涨,参与性较高。但是学生的参与仅限于活动本身,在活动结束后,这种高涨的参与性就会戛然而止,不会进一步审视活动过程中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
第四,重课堂而轻课后。课堂上学生获得了积极心理体验和方法,还需要在接下来的日常生活中不断练习、巩固和内化,才有可能逐渐成为我们的习惯,最终内化为我们的素质。但作为非考试科目的心理课,往往缺少课后练习作业,由此心理课对学生的素质提升是低效的。
以上四个问题不仅阻碍了学生深度体验感的获得,也是目前困扰小学心理课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结合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四步”体验的心理课创新范式,在问题驱动、情境创建、讨论分享和课后迁移四个方面帮助学生获得深度的心理体验,并且助推学生将这种体验内化为方法,迁移到生活中去,最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心理课堂中问题设计得好,不仅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而且好的问题也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活动的内在价值和意义,获得良好的体验和感悟,从而促进心灵成长。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好问题呢?
学生们在体验完活动之后,会有初步的思考和感悟,此时他们的感悟还是浅层次和表面化的,主要集中于活动游戏本身。教师的关键发问会进一步推动学生将活动中的体验与心灵发生联系,深入思考活动的意义。教师需要明确每一个问题的意义,紧紧围绕目标去设计提问。
案例1:在“做一个受欢迎的人”一课中,我紧紧围绕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中有哪些受欢迎的特质这一教学目标,在课堂的多个阶段中,通过不断发问引导学生逐渐清晰受欢迎的特质有哪些,并反思自己身上有哪些受欢迎的特质。(见表1)
表1 “做一个受欢迎的人”问题设计
课堂上教师的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获得体验和感悟。如果问题设计得过于笼统和抽象,学生面对问题就会无处下手,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使课堂气氛陷入沉闷状态。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将问题具体化,有操作性,让学生有思考的方向,有话可讲。
案例2:在“正确面对挫折”一课中,其中一个问题是“在你的经历中遇到过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挫折?”很多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显得无从下手,或者回答得轻描淡写,不能引起其他同学的共鸣。因此我将问题重新设计,采用填空的形式使问题变得具体化,帮助学生回忆挫折事件。
(1)在我的成长经历中,令我产生挫折感的事情是________;
(2)我当时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件事情中,我的成长是__________。
将问题分解之后,每一个小问题都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学生思考起来也得心应手。
情境体验是心理课的核心环节,学生在体验中形成初步感受。这种感受虽然是未经深思熟虑的较低层次的直观感受,但却是学生最真实的心灵触动,教师要在情感上与学生共振。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将直接作用于创设的情境,引发学生共鸣。因此,教师在情境设计时需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和认知方式,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出发点,创设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情境。
案例3:在以应对考试焦虑为主题的心理课中,在情境创设时,我邀请班级语文教师共同进行情境创设。先由语文教师告诉学生,本节课将进行语文单元考试,请同学们准备好纸笔等考试工具。面对突击考试,同学们充分地体验了考试焦虑。待做好考试准备后,我再告诉大家考试取消,刚才是和大家做的一个小实验。此时,同学们又如释重负,显然考试焦虑已经排解。
这个巧妙的设计目的在于借由情境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且具有真实性,学生能迅速沉浸到情境中。突击考试深刻触及了学生的情绪,引发共鸣,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做好了准备。
心理课中的情境体验方式丰富多样,有思考感悟和动手操作型的直接体验,也有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音乐渲染、案例分析和想象场景等间接体验。由此打开学生多种感觉通道,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因此,教师要合理分析情境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等,选择合适的情境体验次序,保证学生体验的顺畅性。
案例4 是“正确面对挫折”一课的体验活动设计。(见表2)
表2 “正确面对挫折”一课的具体体验过程
心理课堂重视讨论,一方面,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鼓励学生通过多元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借助朋辈间的力量尝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反馈,即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和感悟进行积极的反馈。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鲜活的个体,因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他们在体验中获得的感受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因此在组内观点碰撞时,学生们将迸发出不一样的思维火花,带给每个人不一样的收获。要提高讨论环节的实效性,必须做好三个方面:一,合理分组,教师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采取合理分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二,精心设计讨论问题,好的讨论问题给学生指明方向并且贯穿整节课,三,制定讨论规则,良好的规则是讨论环节有序开展的保证。
心理辅导技术主要包括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两大类,参与性技术具体有倾听、询问、鼓励、内容反应等,影响性技术包括面质、解释、指导、情感表达等,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及时干预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分享效率。教师运用心理辅导技术参与讨论,对学生的体验分享进行分析、理解和加工,可以帮助其他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发言学生要表达的真正内容,还能够让发言学生感受到被尊重、理解和关注。
案例5:在“生命的力量”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请学生回顾并分享: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故事。有一个学生分享了他小时候家里遭遇变故的事情,在他略带哽咽的叙述过程中,我能感受到这件事情对他家庭的打击之大。此时,我将心理辅导技术巧妙地运用到接下来的交流中,首先,运用具体化技术帮助他澄清变故对家庭的影响有哪些方面;接下来,运用共情和非言语技术(拍了拍他的肩膀)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鼓励和肯定。在交流结束时,学生除了体验到当初事件给自己家庭带来的苦难,更体验到了他人对自己的鼓励和肯定,以及当时全家人携手共渡难关的宝贵经历。
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仅仅依靠课堂四十分钟是不现实的,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巩固和提升。因此在课后,教师需要设计多样且符合学生兴趣的课后练习,来深化学生在课堂中收获的体验和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心灵成长。
《纲要》指出,心理课需要避免学科化倾向,因此安排心理课的课后作业并不是为了巩固心理学科知识,而是通过课后作业的练习来强化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体验,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内化为个体的积极素质,从而提高心理品质。根据心理课的不同主题,课后作业的形式主要包括认知提升型作业、情感表达型作业和实践体验型作业等。
第一,认知提升型作业
认识自我是心理课的重要内容,学生认识自我,需要经历不断调整和内化的过程。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只能获得关于自我认识的初步体验,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课后作业深化课堂上获得的体验,最终达到正确认识自我的目的。
案例6:上完“我的成长轨迹”一课后,学生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有了初步的感知,因此教师布置了“我的生命线”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索和发现自己。作业要求:(1)在A4纸上画一根横轴,起点是0 岁,终点是自己希望活到的岁数。(2)在横轴上标出目前自己所处的位置。(3)在横轴上标出从出生到现在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关键事件和重要他人。(4)在横轴上标出将来想要完成的事情。每一位学生的生命线都是不同的,关键事件与重要他人的出现也不一致,这一份作业在课堂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回顾反思过去的生活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如何成就现在的自己,从而激发学生对未来更多的美好期许。
第二,情感表达型作业
心理课上,教师创设的情境、同伴的交流及教师的反馈等都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也能觉察到自己的情感变化,但是受限于小学生的年龄、思维及言语表达能力,并不能很好地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教师设计相关情感表达课后作业,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课堂体验。
第三,实践体验型作业
学生只有将课堂上获得的方法在生活中不断地练习和运用,加深体验和感悟,才能将这种方法内化为个人的习惯,助力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
案例7:在“我的小确幸”一课中,将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引入课堂中,设计了幸福瓶子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连续一周完成幸福瓶子的清单。最后在第七天回顾这份清单,从小事中找到幸福感,以此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见表3)
表3 课后作业“幸福瓶子”
教师可以通过口头反馈和书面评语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后心理作业进行肯定和表扬,表达期待和希望,纠正明显的错误及做出指导和鼓励等。教师可以不断拓宽评价途径,如邀请同伴、父母或其他学科教师对其心理作业进行评价。
总之,体验是心理课的重要环节,体验的深浅是影响心理课能否发挥育人作用的重要因素。问题驱动、情境创建、讨论分享和课后迁移四个方面,不仅可以助力学生获得深入体验,提高心理素质,也是突破目前心理课瓶颈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