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真性为本的广东少数民族村寨文化景观保护*

2023-03-14 06:19陈骏洪罗杰齐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艺术品鉴 2023年2期
关键词:真性文化景观村寨

陈骏洪 罗杰齐(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一、原真性在文化景观保护中的意义

(一)广东少数民族村寨的文化景观

少数民族村寨是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具有明显少数民族文化及聚落特征的自然村或行政村。广东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辖内有3 个自治县,7 个民族乡,28 个特色村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为其形成独特的文化遗产提供发展条件。村寨居民在与土地长期和复杂的相互作用下构成某一地域特征的自然与人文因素的综合体,即村寨文化景观。作为村寨集体创造、集体享用、集体传承的遗产类型,它以乡村为核心,成为记录村民活动、历史,传承地域文化的载体,并聚合了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其中,物质要素能识别隐藏在文化景观背后的一系列生态学和土地利用的传统知识,如富有历史和画境特色的天然纪念物、自然区、古村镇、历史地段及建筑遗产。其次,村寨文化景观还包括人类在特定生活环境下的文化形态与社会理想,如思想、行为、民俗、艺术等非物质要素。

(二)原真性在文化景观保护中的意义

为应对广东少数民族村寨文化景观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残破衰败,国家在2014 年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其从原真性的视角,提出保持传统村落的真实性,注重文化遗产存在、形态、内涵以及村民生产生活真实性,防止传统风貌消失的工作指引。

原真性本义是原初的、真实的含义。20 世纪60 年代,《威尼斯宪章》首次将原真性引入历史遗产保护领域,把它作为文化遗产评估和保护的基本准则。科学地理解原真性既要尊重文化遗产保护中追求完整 “原状 ”的真实又要能确保文化遗产体现历史延续与变迁的真实“原状 ”,即反对一切形式的伪造及主观臆测。其次,原真性也意味着文化遗产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所形成的独特性,能将某一特定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它所蕴含的是居民对地域文化不可磨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而,以原真性为本思考广东少数民族村寨文化景观的保护原则就是维护和提升村寨各种信息及元素所传达的独特价值,强调文化景观中的环境、建筑、材料以及思想、行为、艺术等方面所保持的历史真实性。

本文根据原真性的理念架构,研究民族村寨文化景观的自然环境、建筑空间、人文习俗在生态、物态及情态三个维度上的信息,结合我国典型的且具有代表性的村寨保护案例,思考保护过程中如何真实地反映广东少数民族村寨原本的历史风貌和内在的文化价值。

二、基于原真性的民族村寨文化景观保护原则

(一)延续自然环境生态秩序的原真性

广东少数民族村寨的形成和发展与其周遭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从村寨选址、聚落分布和建筑营造、山水格局的原真性把握着村寨内部和外围山体、水体的原生形态、结构肌理及景观特征三个要素。自然环境是村寨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使居民始终延续、传承着原生态的农耕劳作和起居形式。与此同时,自然环境的形态与秩序还承载着重要的历史和人文信息,孕育且塑造了民族村寨独有的文化景观。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村寨的自然格局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广东连山壮乡瑶寨拥有着资源丰富的自然生态,其存留的“天人合一”理念,指引着壮民与自然和谐共生。但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原住民趋于经济利益的需求,将目光投向了林业。壮民的过度砍伐,导致山体土壤养分缺失,作物难以生长,山林梯田与山体肌理遭到破坏。其次,盲目修建与无序的旅游开发而被填平的部分河道,导致出现水面水源急剧减少,水网系统紊乱,污染严重等问题,使村寨山水田园与民居自然天成的环境遭到损害。环境形态与秩序的原真性紊乱,割裂了生态空间与村寨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的联系,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文化景观便难以延续 。

探讨广东少数民族村寨文化景观的保护原则,需要从其他地区的村寨保护措施中寻求启示。翁丁村是中国佤族历史文化保留较为完整的原生态村落,维持着山水格局、田野景观和村寨结构等主要的环境信息源,形成山、水、田、村的景观意向。为确保翁丁村文化景观的完整性,依据原有的自然形态与秩序,从微观向宏观视角过渡,将其划分为三个区域:

1.核心保护区

核心保护区是民族村寨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地段,其包括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典型的传统民居、街巷网络及非物质文化空间。区内采取“修旧如旧”的保护思想,严格控制建筑的拆建、改建和空间尺度,物质形态尽量保持原样,以求真实地再现遗址历史与传统风貌。

2.建设控制区

该区域为保护和协调文物古迹及村寨风貌的控制地带,主要考虑视线走廊范围内景观的完整性和村寨风貌的延续性。确保村寨发展与周遭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属于聚落发展的缓冲地带 。

3.景观协调区

该区范围处于建设控制区外,是为保护村寨自然地形地貌而划定的区域,反映村寨原始的环境条件和格局,对理解和保存村寨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区内控制大型项目的建设,以免破坏山体且遮挡景观视线,力求维系传统的山水关系(如图1)。

图1 翁丁老寨原址重建修建性详细规划(资料来源:网络)

广东少数民族村寨文化景观的保护,首先要延续自然环境形态和秩序的原真性,尊重自然、巧用自然,同时因地制宜,使村寨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且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

(二)维护建筑空间物质肌理的原真性

民族村寨建筑空间的形成与演变依附于构成这一空间的物态载体与村民的行为模式,是当地居民与周边环境长期磨合并相互适应而形成的文化景观,其主要包括建筑遗存、结构布局和街巷地段等方面。建筑空间的物质形态所承载的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寓意反映了村寨文化遗产和居民生活逻辑的一致与秩序,同样也是构成其原真性的源头和基础。

广东连南瑶族村寨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最有特色的瑶寨,被誉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村”之一,其所遗存下来的文化遗产更是研究瑶族历史演变与发展的重要依据。但随着本土瑶民对现代城市的向往并纷纷移居城镇,村寨人口的空心化致使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交往空间不复存在,传统建筑任由自然侵蚀与人为破坏。资金不足与保护意识淡漠等原因也导致过往用于居住的老宅、祭祀的祠堂以及议事集会空间的保护与修缮工作未能有效展开,而新建建筑与装饰也使村寨的传统风貌遭受破坏。连南瑶族村寨的物质文化景观出现了致命的功能性与原真性衰退。

上述现象在我国的传统村寨中可谓是屡见不鲜。为解决此问题,地方政府纷纷开展了村寨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工作,给予了本研究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的借鉴。河北保定市清苑县在《清苑县冉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中强调了清苑县冉庄文化景观的保护,基于对建筑年代、风貌、质量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分级修复的思路,同时在建筑空间原真性的问题上,兼顾视觉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保护:村寨建筑空间中的构成要素以不改变原状为保护要义,维护它原有的形式样貌、空间布局、工艺流程及材料特征等物质肌理,准确把握其特征与发展规律。避免因过度干预造成历史遗迹价值和历史文化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丢失,从而实现在时间维度上将建筑景观恢复到已知的早期经典状态。

修缮:按照其原有特征和材料对建筑立面、屋顶的破损及老化构件进行修缮,修补少量残缺的部分。减少对建筑肌理的物理干涉,维护建筑结构与原貌的完整,对传统风貌不相协调的部分进行修复,去除添加物,保持色彩和谐。采用外部维持内部更替方式,根据现在及未来生产生活的需要,引进新的基础设施,促进新旧空间在同一村寨中的和谐共生 。

重建:在失去基本使用功能的建筑院落和遗址上重新建造。结合原有的建筑布局与形式制定方案并配置相应的基础设施,保持整体风貌的延续性和视线的通达性。

但值得关注的是,保护遗产价值的根本是对文化遗产所有历史时期的形式加以保护。对村寨建筑空间的原真性保护,不是一味地仿古与复古,而是尊重和维护物质文化景观在过去、现在、未来所形成的信息多样性。

因而,对广东少数民族村寨物质文化景观原真性的保护需要结合实际,选择合理的、科学的分析方法与实施手段,对这一问题仍需进行持续的深入研究与补充。

(三)传承人文习俗情感记忆的原真性

广东少数民族村寨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传统聚居村落,其空间形式多样,分布广泛。各村寨居民根据当地的生活内容与生产方式,结合本土自然条件创造出一套对群体心理感知、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都有稳定约束力与感染力,并有别于其他地区与民族的规范体系,即人文习俗。作为村寨文化景观中的非物质要素,它在族群中世代相传,展现着传统民族村寨鲜活的气质和生命。民族村寨的人文习俗包含思想道德、民风民俗、节庆活动、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非物质文化内容。这些乡土习俗充当着维系居民情感以及勾起共同记忆的一种重要媒介,使人们融入固有的文化空间氛围内,主动接受文化的洗礼,增强共同价值观的内在凝聚力。

《奈良真实性文件》指出原真性的信息源内容也包括文化遗产中的“精神”与“情感”部分,这表明民族村寨文化景观的原真性保护不仅针对物质要素,非物质要素的情态表现也是关注的重点。因此,广东少数民族村寨文化景观的保护应以永续发展为目标,强调主体对本土人文习俗所产生的情感信息与记忆进行活态传承,保护民族村寨精神文化内核的原真性。对于人文习俗的保护,我国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理念能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学理基础与指导范式。

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在1971 年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九次大会上被正式提出,但不同的国家对此概念有不同的称谓与理解。西班牙与澳大利亚分别称它为“文化公园”与“遗产项目”,而在瑞典则被称为“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是在特定的区域内,以居民主体性与文化自主性为核心,由当地居民参与以及观察研究,且具有保护功能和陈列作用的文化机构。其将特定区域的自然遗产(山川、河流、植被、动物等)、文化遗产(建筑、街区、民俗、习惯、传说等)、产业遗产(与农业、渔业等相关的土地、技术、设备等)等文化景观进行在地保护、培育、展示,并强调保护文化景观的真实性、完整性、多元性、延续性,以及人与遗产间的活态关系。它通过向当地居民及游客展示本土的人文习俗,引发人们对地方文化认可的原始的、真实的情感眷注和记忆。

2008 年起,浙江安吉县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开始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实践,以“地域+遗产+文化记忆+居民+公众知识”为理念,采用一个中心馆、十二个专题馆、二十六个村落文化展示点的框架结构,形成“村落—乡镇—县域”的辐射网络,系统地展示安吉县域范围内的文化景观。

中心馆以原真、活态的形式展示安吉的传统历史和民风民俗,具有陈列展览、资料收集、信息管理、教育培训等功能。十二专题馆与二十六个村落文化展示馆则展示乡镇茶文化、书画文化、畲民文化、蚕桑文化、军事文化、扇文化、孝文化、尚书文化等多种地域文化,呈现出各具特色的“一村一韵” “一村一景”的村寨文化景观。

广东少数民族村寨文化景观的保护能借鉴生态博物馆文化自主的模式,使馆内单纯的知识驱动向文化共鸣层面递升,激发村民对乡土物质环境与传统习俗最真实、最本源的情感记忆。这既是民族村寨传统风貌的重要展示窗口,也是对村寨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图2 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馆藏(图片来源:网络)

三、保护与发展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一直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导方针。保护,是在理想的状态下尽可能保持文化项目原来的、基本的固有属性与面貌,避免文化主体的自我忽视、抛弃和改变。因此,以原真性为本研究广东少数民族村寨文化景观的保护,将人类与环境、自然与文化的有机关系放在首位,不仅体现少数民族村寨真实的、完整的文化体系,更是尊重村寨的差异和特色。

与此同时,我们对文化景观的保护也要有清晰的认识,任何的研究理论都不是绝对的、唯一的标准。归根到底,文化是一种手段性的现实,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存在的形式。只有实现功能且与社会相干时,文化才能存留和传播,反之,它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因此,文化的存在因其自身的功能性规律而一直发生改变。

由此可见,物质文化景观因其有固定的时空形式,在保护中尚可适用原真性的理念,但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发展具有动态性,难以追求时间上与地域上的原真性保护。所以在针对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时不宜提出像物质景观一样严格的原真标准,而是在保护好原生基因的前提下,利用其资源扩展生存空间,使其通过获取现实性功能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与传播。

总而言之,要探索一条广东少数民族村寨文化景观的原真性存续之道,即一种心存过往,又不断具有新认知的活态发展模式。从而在适应时代发展的同时保护其原有的地理格局、肌理与历史风貌,彰显广东少数民族村寨的独特价值和韵味。

猜你喜欢
真性文化景观村寨
建筑原真性探微
无蚊村寨丁屋岭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村寨——海坪彝寨
非真性询问疑问句与传信语的异常态“同现”
对首尔梨泰院伊斯兰街道的文化景观解释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地扪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