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验应用设计的角度研究传统玉雕工艺的再生活化

2023-03-14 06:20翁振伟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2期
关键词:玉雕玉石产品设计

翁振伟(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中国玉雕技艺是我国古老工艺品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人类宝贵而深沉的情感的承载体。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玉石的认识意义和艺术要求也跟着发生变化,同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社会文化活动之间的联系也跟着发生了变化。自玉石走下神坛以来,它渐渐地进入生活,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阐发彰显其特性为宗旨的手工艺品,并以观赏用的饰品、餐具等摆设物及篦子、带钩等小饰物的形式继续传承着,其存在的形式略趋向简单。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家居空间的变化,产业日新月异的变迁,全新的家具理念与家居陈设对原有传统生活空间和现代家居生活方式中的器具、摆设与家居提出了全新的需求。

Nathan Shedroff 在《Experience Design》中定义了“体验设计”,他将环境作为“布景”,设计作为“道具”,用户的参与者生活在情景当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得到了美好感受的设计。体验设计主要着眼于用户功能,并强调产品设计可以与用户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并带来更深刻的感受。这些创新方式注重在产品设计时对情感与感受的思考,从日常生活场景入手,从感官感受引发心灵认同,借此捕捉用户的关注点,从而为用户寻找新的存在意义和空间。在传统玉雕工艺中融入了结合更多人感官感受与互动的因素,以促进用户形成良好的对情感、思想、动作的感受,让玉雕与产品之间产生了更强的亲和力。

国家文化部、制造业和信息化建设部、经济厅合作编制的《全国传统手艺恢复活动规划》指出:“要按照‘尊崇传统民族文化、坚持匠人文化传统精髓、焕发创新动力、推动稳就业增收、坚持绿色发展’的原则,让全国优秀传统手艺在当代生产中获得最有效的应用。”文化部负责同志则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解释:“伴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注重人性化和生命质量日益变成一个常见的时尚生活方式。‘新技艺’‘重拾手作传统’等词语,在社区民众中的认同度也愈来愈高,且积极参与的人愈来愈多,而运用传统技术元素所制造的新型生活用品与文创商品,也日益获得社区民众的认可与市场的青睐。可以说,中国当前传统工艺发展已经站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传统工艺复兴迎来了最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历史机遇。”“按照目前我国政府的引导与经济发展,传统手工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变是必然趋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体验设计的方法,可以改变传统玉雕的设计方式、艺术呈现方法,更有利于玉雕产业的范围进一步的扩大,更利于艺术创意的发挥。同时,根据体验设计的设计特色,将给玉雕传统工艺在新时代背景下与跨领域形成协同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一、玉石产业现状

(一)与当代生活方式存在距离感

在市场上流传的雕刻艺术作品仍然保持着重材料、重做工、重传统、重装饰的特征,艺术作品中所承载的生活空间及传达的社会价值观已经与当代的都市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距离感,其意义与实用价值也在日益游离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在实用范畴的设计和研究方面也依然存在有较大的空隙。加之价值较昂贵的玉雕作品往往自带奢侈品、收藏属性等,让多数的消费者都保持了距离感。

针对这一市场状况,不少艺术家和公司也在努力创新作品的外在形式与表现方式来争取更大的市场。但因为所有创新都基本沿用了既有的生存模板,所以作品均质化现象严重,举步维艰。不少艺术家反过来也因此观望,创新项目基本停留在原有的思想架构中踟蹰不前,这是广东玉雕产业的问题,也是全国玉雕产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过去的数年里,人们从市场中发现更多与生活家居软装、生活器物及带功能性的装饰品,这能够看出玉雕产业中的部分设计师也在试着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突破产业边界,积极开拓创新,尝试协同发展的尝试。

(二)对材料的依赖性

纵观整体玉雕产业,总体对原料的依赖性过大,其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生产成本大部分为材料生产成本,市场品牌差异性不大,这就使得竞争非常激烈。

高档的材质,昂贵的材料价格使艺人苦不堪言,而中低端材质使产品没有创造力、价格低廉而没有盈利空间,且承受销路艰难、囤积严重的问题。例如香港、广东、平洲、四会、揭阳,均以玉石为主营玉种,长期依靠缅甸进口原石,缅甸玉石公盘门槛日益增加,是传统玉石市场的硬伤,市场受原材料控制,压力明显。

但是,像玛瑙、石英质玉等这些玉石材质,尽管有着漂亮的外表,但却由于其“卑微”的社会地位而一直没有受到相应的社会价值认可,而始终未能流入到世界玉石的主流领域。若转变思路,可以以最新的室内设计思想为指导,并运用其材料上相对便宜的价格优势,将最新的家具理念与传统家具陈设方式有机融合,更广泛地纳入到人类的日常生活,并发挥出更强大生命力。

如何利用现代技术重新诠释传统玉石材料,怎样转化为手工艺的基本功能,以及怎样在生产和贸易上彼此交融,上述难题的破解对于中国传统玉雕艺术创新性转化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玉雕领域内,一直存在“好料配好工”的说法,作坊或者公司想要较好的经济收益,低档料常常被草率处理。在高端原材料的严格价格限制的情况下,大量粗制滥造的玉雕制品也因此遍布了广大的玉雕行业。笔者认为,与其如此通过减少玉雕生产的质量成本,单方面地以价格亲民,还不如通过体验设计激发情感,真正地从情感上亲民,让产品创新与增值。

二、以回归大众、回归生活为导向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作出指示:“在保护传统的基础上,寻求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工艺美术设备的有机结合………提升传统工艺制品的技术、生产能力和综合质量………根据现代的需要,改良产品,改进材质,改良工艺………提升了传统工艺生产的整体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对广东传统手工业的保护,不仅是对传统手工业在技术上的深化或对人文素质的提高,而且必须在传统手工业的生存形式与方法这一层次上探索。按照文件精神,复兴传统玉雕,应当发掘和利用传统玉雕工艺中的工艺理念与人文元素,丰富传统工艺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在当代家居生活中深度互动,更好地适应群众在消费升级上的需求。“建立在提高传统工艺技术水平、解决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做到既有保护传承技艺、又有创新开发。让中国传统工艺与文化艺术以崭新的形象重新回归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当中,能够真正发挥中国传统工艺文化在当今社会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早在十九世纪,英国人就面临着工业革命之后传统手工业与艺术设计的衰弱,于是借助对传统手工业的恢复及美学与设计的重建,把二者紧紧地联系了起来而开展了“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为发展传统手工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新的运动思想已在历史上获得许多伟大的成果,其具体实践也十分值得人们参考。

目前也有部分的艺术家个人或者公司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贴近生活,将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功能性地加以融合,探索并把更多的现代设计形式引入到玉雕领域,包括手表、皮带扣、香插等器物的设计。不过,普遍都面临着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以往参与着中国玉刻艺术创造与产品设计过程的人才,大多都是依靠着父与子、师与徒这样的传统模式而流传至今,创造与产品设计过程普遍依赖于对前辈重复性作品的模仿与经验的累积,所进行的革新也往往还是停留在固有的传统套路上,“现实中的‘现代设计+传统’多半成为‘抄来的西洋设计+中国元素’”。与当代的审美方法与体验方式,仍有很大的距离感。加之当代科学技术的发达,人类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对世界的认识方法及体验模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验经济时代的语境下,“单纯诉诸视觉的符号或形象不能满足人们同时性多方面的官能体验,单纯视觉形象的设计无法适应当下人们多维的体验空间和交叉的体验感受”。玉雕创意与产品设计,必须追求一个在情感上和人类产生更直接交流与沟通的方法,才能够实实在在地变成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的基本必需品。

三、以人为本、讲究审美体验的设计方式

人们对商品的消费要求,已经由以前对生理功能的等基本需要过渡到对情感功能的更高层次要求。近年来,情感性产品设计因为可以有效地引发人与产品设计的互动和共振,正逐步替代以往理性的产品设计思想,成为当下产品设计思想的潮流。按照唐纳德诺曼教授的情感化设计思想,情感性设计包括本能层面、行为层级、思维层面三个维度。这里,反思层次是其中的最高阶段。一件成功的反思层设计,可以颠覆单一的视觉效果感知方法,透过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力多层次的感官体验,向观众传递信息,让观众引起共鸣,有效缩短了人和物间的距离。多感官参与的体验式的产品设计理念运用到当代的玉雕产品,通过丰富的感官感受,让作品更带亲和感,提升玉雕生产和消费者间的情感沟通和互动性。着眼于中国玉器的用玉方向,从中国当代的社会文化行为习惯中寻求到契合点,发掘玉石材料可以延伸应用可能的物质属性,是开展体验式玉雕产品设计的有效途径。

(一)视觉感受

视觉因素的表现主要通过产品的质地、形状、颜色等进行视觉要素表达,是人对外界进行了解的最直观的方法,绝大部分的资讯都是由视觉感受产生的。人们对于赏玉这一活动本身,以及其中有许多视觉因素的体验本可以将之带入到产品开发,但却是一直被人们忽视的盲区。例如,在玉石行业中有一个说法——“灯下不看玉”,目的是为了防止在灯光下对玉石的底和色的观测出现故障,而其情景是放在了玉石的交易过程。而作品的呈现步骤中却都尽量地多运用光线,以营造晶莹剔透的视觉效果。

视觉感官的愉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易于达到的。在玉雕产品中,直接体现在玉石的材料质感色泽(“种、水、色、地”)、造型本体的表现特征及其展示方式等方面。为了更完整地表现材质美感,艺术家绞尽脑汁,运用手法可谓无所不尽其极。挖低打薄镂空、制作小弧面等新技术方法进行的调光,都能轻松达到晶莹剔透的视觉效果,并带来了巨大的感官乐趣。这一特点与器物、软装等生活领域都可以进行很好地结合使用。

(二)触觉感受

触摸是人类对感觉唯一直接和外部联系的感受方法,在实际的工业产品中,通过对商品的形状、材料和肌理、温度、硬度等感觉传递信息,从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把玩”是指触觉感受在中国玉雕生产中体现得较为有效的感知方法。人们可以在把玩的过程中感受玉的温润、形体,以及感受包浆的演变过程。在把玩的整个行为过程中,与器物产生了情感。而这些最易于达到真实感的感官感受方式,在玉器的应用设计中的价值却容易被低估。消费者在玩赏玉石的同时,通常也会将大部分的目光放到了玉石的外表上,触摸时的感觉往往很少被特意重视。触觉上的舒适通常仅仅作为达到了视觉舒适的之后下被满足的方面,缺乏将此视为首要考量的原因。笔者相信,虽然对一个物体的玩赏、与人体的直接接触大部分的情形下都是在被外观吸引以后进行的。但是对于笔者来说,把玉雕产业的触觉体验性扩大至以之为导向的实践,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市场价值。

因此,在关于触觉上的感受手段的应用方面,我们可以实验性地将过去人们把玩玉石的行为习惯,和当代的功能性产品加以融合,从而创作出产品概念。这种作品既是把玩器件,也有着暖手的功能。在“把玩”的具体过程中,内部的发热机借助玉石的外壳传导热能,同时手的肌肉也会随着发热而产生大量出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通过盘玩而形成包浆的状态,使材质的外观看起来更加透明,润美。以触摸体验传递信息的方法可以是十分细腻和丰富的,在玉雕体验感产业上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现实意义。

(三)味觉、嗅觉、听觉体验

图1 (上图)《玉云系列——2》空间置入图(图片来源:作者:慕苏懿)

图2 (中图)《琇莹·瑟赫》(图片来源:作者:张兴业)

图3 (下图)《出云系列——1》(图片来源:作者:李敬坤)

嗅与味道,是二个很容易产生联系的感觉形态。从材料的物理属性上,除诸如琥珀极少数的零点五宝石材料以外,几乎所有的玉石都无法透过材料本身发出气味。虽然在我国古代有吃玉石的习俗,但仅仅用于炼丹等行为活动中使用,从味觉上同样无法对玉的产生深入的感受。听觉本一种是比较引发心理深层记忆的认知方法。“种老”的玉石在冲击撞击时虽然可以产生清晰悦耳的音响,但这一方法容易导致金属材料的损伤。玉石本身普遍市场价格昂贵,利用材料的摩擦冲击来获得听觉的快感,其代价也未免太高昂了。因为味觉、嗅觉和听觉的感受方式十分抽象,不能通过玉石的物化形式进行表达,在玉雕的产品设计中进行表达的困难更大。但是,通过利用产品的功能设计的途径,运用通感设计方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一问题。在产品设计上,商品功能与造型本身的有机联系,能引导我们感知错位,起到使商品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渗入观众与用户心中的功效。我们为此还开展了项目实践:将蜜蜂蜂巢的玉雕外形形态与配色设计和焦糖糖盒的实用性相结合,塘蜩的玉雕外观形态和扩音机的实用功能性结合等。这一具体的设计的思考途径与表现方式在设计学科方面有着广泛和深入的探讨,本文暂时不展开讨论。

“好的感官设计提供给使用者的不只商品本身,而且把使用过程的舒适也融入产品本身。在和产品互动的过程中,使用者被冲击的感觉更多,也更能全方位了解产品,更容易得到愉悦性的感受。同时也能使用户情感上得到相应的反馈。”在玉雕的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各种体验手段加以综合运用,更易于将观众和消费者引入沉浸的境地,让消费者和观众对商品形成更全面和深刻的情感感受,既会对玉制品产生情感,也会满足消费者沉浸式体验的需要。

四、融合地方行业资源优势,协调发展

体验应用设计是一种贴近民众生活,能够深入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更开放的设计方法,也因此为玉雕传统工艺与跨领域跨行业的融合、协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结合地方产业的综合优势,相互发挥自身优势,精度协作,最终将实现共赢、协同发展。

整合各地行业的综合资源优势,共同发展各自优势,精度合作,最后将达到共赢、协调发展。比如有“粤港澳大湾区全球级家电产业集群”之称的中山市,“瓷都”的潮府文化枫溪等地,不但有着大批的设计人员的储备和大量的可吸收的跨界资源,而且潜在大批高品质的消费人群,这些都是突破传统玉雕行业自身惯性模式的有利原因。同时,玉石在家具电器、厨房用品等行业领域的跨界融合,也拓展了这些传统企业产品的商品面貌,并能借助传统企业文化艺术赋值,进一步提升商品定位。对于双方而言,都未尝不是一次全新的机会。

《工艺美术与材料实施》是指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陈设艺术品设计工作坊中,在钱亮老师的引导下,学员们以玉质媒介方式完成的大量的工艺作品设计。从这项实验性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以玉石为载体,根据人们在当代的生存必要,以人为本、强调体验的产品设计方法开展跨区域的整体产品设计,就可以创作出富有亲和力与活力的作品(如图1,图2,图3)。

五、总结

“材有美,工有巧”材料的物理特征是无法更改的,而怎样使材之美得以体现工之巧,不但表现在外观造型样式的艺术之巧,还表现在于加工所产生的与之形成交互的艺术之巧。从文化艺术的融合意识入手,充分依托并运用当地丰富的跨行业资源,把传统玉石雕琢工艺技术和体验式的设计方法有机融合,把玉雕工艺创作变成适应现代需要的、强调主观感受的、易于融合当代生活的精神品质产物,是传统玉雕工艺技术再生活化更有效的具体方法。

猜你喜欢
玉雕玉石产品设计
智能产品设计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冷·暖》
《教堂之夜》
玉雕青松献祖国
巨型玉雕长城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玉雕图谱揭幕开放仪式掠影
点赞首届丝绸之路玉石文化产业博览会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
玉雕器皿价值低估受关注
审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