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向阳
当代已故著名作家路遥一直是我国新时期作家研究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自1980 年第一篇关于路遥的专门评论发表后,到目前为止,关于路遥及其作品的各类研究、评论文章大约有上千篇之多,研究路遥的学术专著有十多部。这些论文、论著的研究内容涉及到总体把握、意识世界、心理机制、作品研究、人物论、比较研究、影响启示等方方面面,并呈现出系统化与体系化的特点。另外,自1992 年路遥病逝后,国内出版的路遥研究资料亦有十多部。这些研究资料的公开出版,为路遥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可能性。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开启,文学界重新重视现实主义文学“历史书记官”的作用,路遥作为我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正典”作家的地位更加突出。学者们投入更为充沛的精力,不断梳理与阐发路遥作品,分析路遥作品的文学史意义,出现了许多有深度有高度的论文、论著,如郜元宝教授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奖”的论文《编年史和全景图——细读〈平凡的世界〉》、李建军的学术专著《路遥的哈姆莱特与莎士比亚》等,掀起了新一轮路遥研究的高潮。
路遥研究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有着无限开掘的可能性。本期“路遥研究”栏目的三篇论文从三个维度对路遥话题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探讨。中国文学的跨文化翻译和海外传播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也是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话题。朱佳宁《路遥小说海外传播的困境与策略——以〈人生〉英译本为例》,聚焦《人生》英译本的翻译细节和生产过程,指出销售市场的正向反馈并不意味着文学海外传播范式的建立,这部看似“成功”的作品实际却在翻译过程中显示出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译不对”和“译不好”双重困境。论文采取了“小切口、大视野”的写作模式,一方面从具体翻译文本入手,通过文本细读讨论《人生》英译过程中的“误译”与“不对等翻译”问题,将文学翻译研究落到实处,凸显了整篇论文的重点和亮点;另一方面,又由小及大,从路遥小说英译扩展至中国文学海外传播这一宏观话题,显示出鲜明的问题意识和较强的现实针对性。路遥作品的比较研究,一直是路遥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申朝晖《农村知识青年之间的代际传承与裂变——以〈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与〈西京故事〉中的罗甲成为例》,以极其敏锐的目光发现了路遥与陈彦这两位陕西籍“茅盾文学奖”得主的作品中人物孙少平与罗甲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代际传承关系。该论文通过细致的分析比较,探究出了孙少平与罗甲成这两位在时间上相差了近三十年的农村知识青年在个人出路问题上有着相似的艰辛和困难,并在这些具有代际传承关系的青年人的变与不变之中,揭露出了复杂而深刻的社会问题与矛盾纠葛,引发了读者的关注与思考。该论文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路遥的史料研究,也是目前路遥研究的一个学术热点。我本人的论文《路遥书信搜集与整理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的突破点》,以四个版本的《路遥全集》为观察对象,系统梳理我国四个版本路遥作品“全集”书信的历时性搜集与收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突破点。这篇论文是国内第一次系统梳理《路遥全集》书信整理情况的史料论文,透露出较为丰富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