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年军校是对少年儿童实施国防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少年军校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文章将从国防教育的背景、基础路径和提高以少年军校建设为载体的国防教育实效性的策略三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少年军校;国防教育;实效性;课程
作者简介:李佳妮(1991—),女,江苏省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明确提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要加强国防教育,深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改革,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论述,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防教育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为顺应新时代,落实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要求,笔者所在的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少年军校建设推进国防教育,探索提高初中阶段国防教育实效性的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国防教育背景概述
时至今日,初中生日常生活中的通信、交通出行等变得十分便捷。在通信方面,手机、平板电脑等几乎成了每个初中生的标配。蓬勃发展的新媒体、几乎无处不在的通信网络以及网课的普及在为学生提供大量使用电子产品的机会,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学校、教师、家长三方的教育监管难度。除此之外,当代社会的不良思潮影响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价值观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认清国防教育现状,因时制宜,对症下药,发挥学校少年军校办学特色,深化国防教育效果迫在眉睫。
二、国防教育基础路径
(一)打造文化,走环境育人路
国防教育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营造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初中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军等观念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学校可在围墙、操场、连廊等区域布置大型标语或国防教育展板。国防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整所学校的国防教育环境布置应当有主题、有阵地,切忌零散。例如,布置关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国防角,让学生担任国防知识小小讲解员,通过学习与互动,切身感受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班级环境的布置应当主要由辅导员来进行。辅导员可以黑板报作为国防知识的班级宣传阵地,并引导学生根据节日和时事,创作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等,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展示在黑板报的相应区域。各班也可在教室里张贴国防教育的海報等。学生参与环境布置和欣赏优秀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二)提升意识,走内驱力育人路
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与班级文化,可以营造国防教育氛围。形成良好的氛围之后,学校应当提升学生学习国防知识的意识,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校可以利用升旗仪式、班会课、团课等活动,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影响力。其中,升旗仪式是全校的大型集会,学校可以邀请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作国旗下讲话,分享自己对国防教育的深刻认识,帮助其他学生理解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内涵。班会课、团课与升旗仪式相比,面向的群体范围较小,氛围更温馨,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更敢于发言,也更容易接受国防教育知识。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分享小知识、小故事,从细微处打动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国防知识的内驱力,为后续提高国防教育的实效性打好基础。
(三)融合资源,走新媒体育人路
少年军校作为一种开放、灵活的国防教育形式,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初中生的可塑性较强,具备一定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在日常的国防教育中,学校要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为国防教育提供有力支持。近几年来推出的“学习强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掌上科技馆”等新媒体平台学习内容富有创新性,有各式各样的资源。各省、区、市的共青团、少先队官方公众号内容也很丰富。这些平台是学校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媒介。例如,我校重视新媒体资源的利用,对于“红领巾爱学习”“青年大学习”的每期课程,均组织少年军校的队员们学习,并让队员们做好所在班级的引领工作。又如,我校德育处会对学生的各项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评比,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班级进行表彰;充分利用公众号功能,举办国防知识竞赛,设置问答、填问卷等互动环节。教师邀请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以便更好地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思维层次。再如,我校还利用广播时间,分享有声阅读媒体平台上的美文节选、时事新闻、思政理论,全面发挥新媒体在国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四)家校合作,走联动育人路
家校合作是常用的教育方式。在以少年军校建设为载体的国防教育路径探索中,家校合作应以新的模式开展。除了学校里的教师,家长也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与榜样。学生在家里的时间远远超过在校时间,家长的价值观和认知水平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有的家长未能向孩子传递正能量,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存在不正确的看法。由于新模式下的家校合作需要获得家长的支持,因此学校可分三步走,让家长参与到对孩子的国防教育中来,填补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中国防教育的空白,让国防教育从学校课堂延伸到家庭中:第一步是讲道理,通过讲座和家长会等形式,引导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国防教育;第二步是摆事实,在学校公众号上定期推送国防教育主题的内容,为家长提供了解国防知识的渠道;第三步是见成果,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评优评奖,提高家长对国防教育的参与度。
三、提高以少年军校建设为载体的国防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抓好学校国防教育,就抓住了全民国防教育的中心环节。对于学校而言,探索国防教育基础路径的目的是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一)课程内容多创新
学校国防教育取得成效的基础是优化课程内容。少年军校教育对学校国防教育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其课程内容严谨、规范,带有军事化色彩。例如,我校抓准少年军校的国防教育特色,设计了符合初中生身心特点的特色课程。特色课程由德育处与军校教官共同执教,授课对象不同,内容也不同。我校少年军校所设计的课程内容区别于传统军训内容,主要包括站军姿、踢正步、护旗、执旗,以及培训急救技能、讲授国防知识等。课程旨在磨炼军校队员意志力,培养队员吃苦耐劳的精神,锤炼队员坚毅的品格。少年军校的队员经过阶段性学习后会进行轮换、替补、淘汰。每学期通过考核最终组成军校班的队员人数约占级部的12%。特色课程的应用与实施在学生群体中起到了一定的推优作用,助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注入了一股正能量。
为了进一步扩大国防教育的覆盖面,建立严谨创新的校风、良好务实的学风,学校可以將现有的学校教育中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的文化基础课程与国防教育相联系。各学科教研组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跨学科整合,充分挖掘国防教育元素,把国防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目标中。虽然不同学科在教学内容方面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中在价值观引导方面,不同的学科之间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学校可以加强国防教育和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信息技术等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综合育人效果,做到既教授学生知识,又强化国防教育。例如,语文课本中有民族英雄事迹、爱国诗词、历史典故等内容,其中蕴含着先辈们的家国情怀。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已有的课程资源,做到融会贯通,如从鲁迅、詹天佑、李大钊等这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人物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和国防观念,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并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和素质的提升。
除了前文提到的课程,我校还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与地方蓝天救援队、部队医院、急救中心联合开发了社团课程“少年军校战地救护培训指南”;围绕少年军校建设,以战地救护为亮点,以包扎、自救、急救为主要方向,聘请地方专业人员或部队教官,开展实用型、实践型、体验型国防课程教学。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既提升了自救互救能力,又激发了学习国防知识的热情。到了学期末,蓝天救援队和急救中心的专业团队会考核学生的社团课程学习成果,为能够正确、熟练掌握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技能的学生颁发结业证。学生在观摩、体验、尝试中感受到了军人的不易和战场的危险,进而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在学校运动会等活动中,持有结业证的学生会穿上蓝色马甲,为有需要的师生提供帮助。我校的特色课程、基础课程、社团课程互为补充。实践证明,我校在国防教育课程领域的探索效果显著。
(二)实践活动有声色
少年军校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而价值观教育的困难之处在于仅仅通过教育和宣传很难将价值观念植入人心。教师如果仅让学生有理性的认识而无情感上的共鸣和行动上的践行,将难以培养真正具备某种稳定价值观和相应行为特征的人才[1]。因此学校国防教育离不开实践活动。例如,我校少年军校的实践活动以常规活动为主,以特色活动为辅。常规活动包括每周升旗仪式的出旗任务和每周社团活动期间的训练。出旗任务与社团训练为少年军校的建设成果提供了展示平台,提高了国防教育的实效性。特色活动则以义工、志愿者的活动为载体。少年军校的队员时常会走出校园,参加社会上的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每逢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少年军校会组织队员参观国防教育基地、党史纪念馆、部队军营等。丰富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以及给学生带来的成就感与光荣感是其他教育形式难以替代的。例如,我校每年在建军节前夕都会带领少年军校队员去地方部队开展实践。队员在校外辅导员和军校教官的共同带领下,慰问在酷暑下艰苦训练的军人们,与军人们一起训练、一起吃饭、一起学习。队员通过耳濡目染,能够真切体验军人的生活,学习军人的品质。我校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大提升了国防教育的效果,同时我校逐渐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少年军校活动育人体系。
(三)教学效果多调研
在国防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要对学生学习国防知识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调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心理状况等,及时评估教学效果,获得有效反馈,为提高国防教育实效性提供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例如,我校国防教育的对象既有军校队员也有学校其他学生,所以针对不同对象的评价要有所区别。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内容不仅需要包括学习结果,还需要涵盖课程实施、学习反馈等方面。学校及教师要关注军校队员、其他学生和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反馈,及时发现国防教育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制订相应的方案及策略,在后续实施国防教育时有效调整、优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发掘以少年军校建设为载体的国防教育优势,确保国防教育路径科学、合理。
结语
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防教育,应该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国防教育全员化、全方位
化[2]。开展国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国防教育是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修课。少年军校是小舞台,是迈向社会的台阶。由小舞台走向社会是初中生成长的必经之路。
国防教育成效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以少年军校建设为载体的国防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一线德育工作者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的原则,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抓住教育契机,实现育人价值。学校要不断与时俱进,把国防教育做精做细,为推动学校少年军校建设做铺垫。
【参考文献】
[1] 杨夺.中国“少年军校”教育功能研究:以北京市三所“少年军校”为例[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7.
[2] 贺章勇.以特色国防教育促时代新人培养[J].基础教育课程,2022(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