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应该巧妙地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文章分析了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重要意义、当前规则教育的存在问题以及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以期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规则教育;小学生
作者简介:葛国兴(1980—),男,江苏省盐城市串场河小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规则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使学生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有道德的好公民。
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规则教育的重要意义
所谓规则,就是规范、守则,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所需要遵循的规则、规律、规范。从宏观角度来看,人们生活中的俗称约定、风俗习惯,以及道德层面的道德约束、道德规范,法律层面的法律法规、规则守则等都属于规则。规则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在社会约束中更好地体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在共同努力之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载体。就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他们能够掌握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加强对规则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通过这门课程开展规则教育还能够有效弥补学校德育的不足,深入挖掘德育教学资源,推动学生道德修养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二、现阶段我国小学规则教育存在的问题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意识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好的规则教育能够让学生形成规则意识,懂得遵守规则。但是,目前我国小学生的规则意识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规则意识的含义、表现、意义等,对规则意识的了解浮于表象,即存在认识表面化的问题。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接受了一定的道德教育,形成了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但由于年龄相对偏小,生活经历有限,对事物的认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这就导致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规则意识较为薄弱,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出现不文明的行为现象。
学生言行不一致。很多学生养成了遵守规则,尊师爱幼,讲文明,懂礼貌,不随意损坏校园公物,热爱集体等规则意识,但是只在校园内遵守,出了校门后,其行为与在校内时大相径庭。也就是说,学生的规则意识并未深植于心,未能从校内延伸至校外。究其原因,学生将遵守规则视为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遵守规则是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并不是发自内心、下意识的行为。在教师的监督范围内,学生会认真遵守规则。但离开了教师的监督范围后,很多学生便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任务,不需要再遵守规则。
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因此较难理解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抽象内容[3]。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将抽象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设备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例如,教师在对“班级生活有规则”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先带领学生大致地了解课本内容,然后向學生提问:“我们班有哪些守规则、讲文明的现象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列举总结,如尊师爱幼、遵守课堂纪律、讲文明、懂礼貌、爱护公共物品等。接下来,教师还可以提问有哪些不守规则和不文明的现象,学生回答了课间打闹、大声喧哗、随地扔垃圾等。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会对自身的行为有所反思。为持续深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此时教师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创设情境,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课间打闹”为例,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学生之间打闹造成严重后果的视频,然后再请学生上台表演,与此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增强教学环境的氛围渲染。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并理解行为规范的重要性,深化规则意识。
(二)编写儿歌,帮助学生熟记规则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新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儿歌最大的特点是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行为规则教育时,可以以儿歌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以便学生记忆。
例如,教师在对“校园里的召令”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学校规则编成儿歌,这样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就会熟记各项校园规则,比如教师进行了以下改编。
“上课铃一响,快快进教室,书摆好、坐姿正、认认真真去听讲。”
“下课铃一响,排好队、上厕所,书摆好、望远方,等待教师来课堂。”
“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声中,高高升起,我们立正,向您敬礼!”
“运动员进行曲,排好队站整齐,不推不搡不讲话,从小就要守纪律……”
将行为规则编成儿歌的教学形式不仅能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时也更便于学生记忆,促使学生将规则意识内化于心,使规则教育发挥实效。
(三)回归生活,引导学生感受规则
教师可以将规则教育融入实际生活当中,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以“大家排好队”的教学为例,此部分内容的规则性比较强,所教学的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经常要遵守的规则—排队。
教师需要告知学生懂规则、守规范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不遵守规则的后果。但是仅凭教师说教和学习教材,难以让学生真正养成规则意识,这时就需要教师将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案例来感受规则、学习规则、内化规则。
以排队发作业本为例,这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幕,教师可以利用发作业本的契机,切实地让学生感受守规则和不守规则的好处与坏处。这样回归真实生活的教育更加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深切地让学生感受规则的重要性。
(四)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习惯
只通过教材知识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以及法治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讲授理论时,还应该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从而做到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的良好规则意识。
比如,在教学“校园里的号令”这一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熟记学校铃声所代表的含义,教师播放校园中的各种铃声,并让学生猜测回答。学生需要根据铃声做出反应,之后教师再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牢记铃声所代表的含义,熟记铃声和相应的行为规范。
例如,听到校园内传来的上课铃声,班长就应该检查班里所有的学生是否都全部回到了教室中,学生有无自觉地把学习用品以及课本准备好,安静地等待教师进入教室。
四十五分钟之后,下课铃声一响,学生收拾好自己的学习用品之后有秩序地靠右走下楼梯;集合铃一响,班长要催促班级的学生快速并有序地到楼下排队集合;升国旗时学生需要列队整齐并肃静,國歌声一响,学生需要望向国旗并敬礼。
综上所述,学生每学习一种新的行为规则,教师都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知行合一,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直到学生将正确的行为规则养成日常行为习惯。
(五)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近年来,我国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化,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地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自身定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意识,进行教学理念的革新,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并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制订缜密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舞台。
具体来说,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从而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这门学科的学习和探索,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复习巩固。
而且,由于小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探究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营造更加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
除了要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根据每个课题制订更详细的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让学生能够在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充足的学习动力下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从而获得更直观和深刻的认知,完成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稳步发展。
(六)促进教与评合一,突显规则教学成效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也就决定了教师不仅要完成施教工作,更要在教学评价中优化教学方案的设计,促进教与评的有机结合,推动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更长远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快乐成长”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除了要为学生讲解快乐成长的方法和内涵,还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对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需注意的是,教师在这种评价活动中要以鼓励为主,更好地突出教与学结合的优势,注重为学生讲解规则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在教与评的结合中促进学生对规则意识的内化。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以学习档案的方式保存评价的结果,对比分析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以此推动教学方案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促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发挥价值,培育更多新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结语
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开展规则教育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完成教学方案的设计,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根据不同的课题完成教学内容的整合,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为学生提供更加平等开放的学习平台,激活其自主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还要抓住这门课程的特点完成规则意识的渗透,使学生在完成学科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个人习惯。
【参考文献】
[1]何金定.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几点思考[J].速读(中旬),2017(07):6.
[2]刘汝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07):25-27.
[3]沈芳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J].教育界,2020(26):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