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禾
在价值投资中,对长期投资回报率最没有用的指标之一,恐怕就要数到投资组合的市值。由于长期的回报率只来自于价值的增长,投资组合的市值其实完全无关紧要:五年不涨不说明任何问题,有价值的公司五年不涨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反之,连涨五年也不一定是好事,历史上的大泡沫都是这么来的。
对于这种情况,价值投资大师菲利普﹒费雪曾经有过一句尖锐的评价:“股票市场上充满了对价格了如指掌、但是对价值一无所知的人。”(The stock market is filled with individuals who know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but the value of nothing.)
沃伦﹒巴菲特也说:“在投资以后,就要做好市场关门10年的准备。”股票市场都关门10年,市值又从何谈起?股神的淳淳教诲,用意正在于此。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盡管价值投资者明白了“长期投资回报只来自于投资组合的价值增长、和短期市值波动毫无关系”,但由于种种原因,很难躲开市值对我们的影响。
比如,几乎所有的投资组合账户系统都会显示,今天的市值又变动了多少,而很少有系统会显示,今天的账户市值虽然上涨了3%,但是其实基本面没有任何变化。或者显示,今天市值虽然下跌了1%,但是由于重仓股发布了业绩预报,因此其实持仓的年度利润、净资产又增加了多少多少。
与市值这个指标的无孔不入相比,投资组合的价值究竟是多少,几乎无人问津。在这样的氛围下,如果想要忘记市值,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在价值投资工作中,如何能够忘记市值、从而专注于价值的增长?分享三个我认为行之有效的小技巧。
首先,忘记市值的最重要的技巧,就是投资者需要编制自己的内涵价值计算器。
比如,当买入一些股票时,应该制作一个基于这些股票财务报表的、合并了所有持股的综合合并报表。比如对于一个100元的股票账户,其中有一个股票占比40%、市盈率5倍,另一个占比60%、市盈率10倍,那么这两个股票贡献的盈利就分别是8元、6元,综合盈利是14元。
由此,就得到一个股票账户的综合财务报表。而如果今天市值增加了10%,估值也就会相应提高10%,到晚上打开报表一看,综合盈利毫无变化。
一般来说,限于合并报表工作的复杂,因此我往往只考虑3个指标:净利润、净资产、股息。当然,如果有投资者愿意把更多的指标纳入自己的价值计算器,也未尝不可。
与计算股票相似的,其实可以把所有的资产,都纳入同一套计算体系。比如,当一个100元的账户持有20元的现金时,可以按现行的2.5%的无风险利率,计算出这20元的现金,每年产生0.5元的净利润、等价于20元的净资产、同时派发0.5元的股息。
在有了这样一套自己的投资组合价值计算器以后,就可以用这套“价值计算器”,去对抗市场上随手可得的“市值计算器”。
比如,在做每年的年度工作计划时,可以放弃通用的“今年希望股票账户投资回报达到30%”,改之以“今年的任务是在商业品质不降低的前提下,让投资组合对应的综合报表的净利润、净资产、股息,分别增加25%。”
当然,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世界上没有一个硬性数字指标,能代表真正的投资价值。因此,我在上文的描述中,加入了一句“在商业品质不降低的前提下”。当自己定制的投资组合价值计算器显示,今年的综合报表增加了多少时,在财务数字以外的最终商业价值衡量,仍然需要自己把关。
其实,巴菲特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就是这么做的,而且他只用了一个指标、也就是净资产。
如果要在投资中尽量忘记市值、专注于价值增长,那么在“编制自己的价值计算器”这个方法的另一面,我们需要努力远离随处可见的市值计算器。
比如,投资者需要意识到,每天的股票价格波动,其实丝毫没有对价值产生改变。因此,是否需要每天检查投资组合的价格涨跌?是否需要关注基金净值的变动?是否需要设定每个季度、每年的股票市值回报考核指标?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只要能够做到远离随处可见的市值计算器,那么投资者自然就能更容易忘记市值、专注于价值的增加。
不过,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远离市值计算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了市值计算器,不少机构投资者会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找到一套有效的投资经理考核机制。
在现在通行的机构投资者工作流程中,考核市值的变动往往是被认为是有效的、甚至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因此,不少机构投资者都对投资经理的业绩变动,有着频繁的考核。这些考核大多以季度、年度为单位,有一些也会用更短的月度考核。
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这种考核自然不合理:这样的“市值计算器”很难说得上和长期价值有什么关系,甚至大多数短期业绩仅仅来自运气而已。
有鉴于此,有些机构试着用三年、甚至五年的标准来进行考核,不过这种拉长的市值计算器仍然是基于市值的,而资本市场从来没有说过,价格一定会在三年、五年的周期里反映价值。要知道,在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裂前的五六年里,巴菲特的市值表现可谓是一塌糊涂。中国一些著名价值投资者们,比如曹名长、陈光明、裘国根,历史上的投资业绩也经常有几年不如人意的时候。
那么,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用刚性的“价值计算器”来考核,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吗?很遗憾,这个方法可能更糟糕:如果只考核投资组合的综合净利润、净资产,那么投资经理直接拿计算器算一下,买市场上PE、PB最低的股票就行了,难道还会有比这样的考核标准更容易糊弄的吗?
有鉴于此,个人投资者、或者有一个非常聪明的考核委员会主观定夺企业价值的机构投资者,在日常考核上会更有优势:他们会比只用市值计算器的投资者高明出一大截,甚至也优于只用机械的价值计算器的投资者。
忘记市值的第三个技巧,就是在自己的脑子里多灌输价值投资的理念,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多思考商业价值。这两点一则属于形而上的道,一则属于形而下的术。
以我自己来说,我有一个价值投资大师的语录合集,摘抄了本杰明﹒格雷厄姆、查理﹒芒格、霍华德﹒马克斯、约翰﹒邓普顿、彼得﹒林奇、乔尔﹒格林布拉特、菲利普﹒费雪、塞斯﹒卡拉曼等诸多价值投资大师的语录,当然还有最爱说话的巴菲特。每天拿这本合集念上十分钟,既巩固了价值投资理念,又顺带复习了英文,何乐而不为。
而在日常工作中,聪明的价值投资者需要把工作重心多放在思考企业的价值之上,以基于商业规律的真实商业价值作为投资组合的思考核心、利用自己的价值计算器作为辅助工具,而尽量不要管账户的市值今天变动了多少。
充分利用以上三个方法,我们自然就会发现,在投资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在意价值,对市值的留意会越来越少,直至几乎完全淡忘市值。而只要我们的投资价值持续增加,那么在长期,市值的增加也自然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