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3-03-13 04:03杨金保徐保
科技风 2023年6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满意度指标

杨金保 徐保

东北石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黑龙江大庆 163318

我国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要求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重视评价功能,更新评价理念,设置多维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综合使用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通过贯彻落实“学生中心”理念,探索建立新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完善面向产出的评价机制,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改进学生学习效果[1]。

一、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

当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通常包括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师生综合评价。

(1)教师教学评价。受知识传授范式影响,当下的教育工作者经常以教师教学评价替代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国外学者Feldman K A提出优秀的大学教师必备能力:兴趣的激发、学科知识、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关系、评价与评分的公平性作为[3]。

(2)学生学习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善程度是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依据[4]。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记录学生行为信息并加以分析,以此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发展做出衡量和判断。

(3)师生综合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既应考虑教师教学,也要关注学生学习。教学行为包括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学习行为包括学习目标、学习状态、学习效果。

(二)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1)重教师,轻学生。现行评价依据教师行为考察教学目标达成度和教学质量,忽视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水平,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由于缺乏教学知识,在评教环节中所占比重低且多流于形式[5]。

(2)重知识,轻能力素质。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知识获得,对学生发展所必需的能力和素质表述不清晰,不能明确体现学生学习和发展特点。盲目强调知识获取,不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势必导致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失衡。

(3)重传授,轻自学。评价着眼于课堂之上,侧重反映教师的知识传授能力,很少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体验,不能客观反映“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4)重结果,轻过程。目标导向的终结性评价,把注意力放在容易纸笔测验的显性结果,忽视了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致使学生现状不能与其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个性化行为有机地联系[6]。

二、“学生中心”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要求

(一)“学生中心”理念

“学生中心”理念的内涵是以学生发展中心、学生学习中心、学习效果中心,通常认为其来源于建构主义教学观和积极学习理论[7]。

(1)建构主义教学观。学生不依赖知识灌输,而是在大脑中建立认知模式并积极探索和学习。教师根据专业特点组合教学要素,帮助学生树立认知结构,为遇到瓶颈的学生提供支持。

(2)积极学习理论。教师根据知识的有用性、对象的真实性、任务的挑战性、过程的社会性和活动的互动性来设计真实的教育活动。学生身处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态度端正,动机被激发,分析与处理问题能力得以提高,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学生中心”理念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新要求

(1)学生发展是评价的根本目的。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遵循教学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需要相统一的原则。应摒弃终结性评价倾向,将学生当前状况与发展变化过程联系起来,考察教师是否了解不同学生当前水平和发展需求,是否尊重不同类型学生差异及释放学生的潜力,是否重视学生情感态度。

(2)学生学习是评价的主要内容。学习是课堂的基本活动,评价内容应与学生实际学习紧密相关。教师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而不是教会;学生是学习主体,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为其学习结果负责[8]。评价考察教学行为是否规范,学习行为是否科学,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激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是否和谐发展,学生是否获得了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和体验。

(3)学习效果是评价的重要依据。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辅助,学习是手段,学会是目的。师生共同关注学习效果,根据评价反馈,教师调整教学,学生调整学习。评价不能仅观察教师行为,还应把学习行为和效果纳入考察目标[9]。

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一)指标选取原则

(1)适用课程明确。指标普遍同质化,造成“千课一面”现象。指标定位明确、针对性强,动态、灵活反映教学特点,体现所评课程的知识性质与结构,以及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风格和课堂互动交流等环节的差异性[10]。

(2)体现学生主体性。评价既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就要关注学生学习和学习效果;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还要关心学生技能和素质提升;不仅评价课堂之上的教学,更注重课前预习和课后的辅导。

(3)对应具体学习行为。评价要对应学生具体行为表现。学生学习行为受情感态度影响,不易被测量,但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有无好奇心、兴趣范围、满意度高低等外在的表现来评价学生。

(4)侧重学生获得感与满意度。高质量的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生获得感,实现理想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满意度,让学生更自信。所以应当重视学生学习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评价指标选取

评价目的决定评价指标内容和结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关注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和学习效果,依据学生学习行为和学生满意度来选取指标。首先根据“学生中心”理念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提出新要求,分析文献,初步拟订访谈提纲,面向省内3所高校不同学科专业的师生征求指标选取的意见,选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一级指标并界定其观测点。

通过网络对32位高校教师和54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开展访谈,并征求了高校教务处、教学质量评估中心、教师中心等不同教学管理单位的9位管理人员意见,听取其对评价指标筛选的建议。

(1)师生角色转变。师生访谈结果显示,80%的受访教师认为学生学习局限于课堂,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们一致希望能了解学生当前水平和发展状态,针对性地开展教学。60%的受访学生反映,知识来源局限于教材和课件,课外没有丰富的学习活动,不利于获取更多优质资源。学生希望需求被了解,兴趣得到尊重。7位教学管理人员认为,围绕学生展开课堂教学,当务之急是落实新理念,改变过时的师生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始终让学生处于中心位置,除了带给学生知识,更发展其能力素质。因此,师生角色的转变应该作为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指标。

(2)课堂教学前、中、后三阶段。传统课堂上,教师掌握着教学话语权,学生主体地位缺失。6位教学管理人员认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放权”给学生,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凡是学生能自学知识的一律不教。他们建议,教学活动不应局限于课堂,课下学习和课堂教学应相结合,教师传授和学生自学互为补充,做到学生不依赖教师,教师不受限于课堂。教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地自我成长。依据“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把教学分解为三部分,分别是课前准备、课堂学习、课下能力提升,把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前、中、后的表现,作为重点考察的指标[11]。

课前预习为学生发展提供明确目标和努力方向,对教师和学生至关重要。师生围绕学习资源互动,学生主动记忆理解简单的概念、事实型知识,提前完成低阶学习任务[12]。课堂学习是学生重难点知识的突破环节,师生根据当前状态,共创学习目标。教师为学生提供有用的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表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批判性。课后是学生知识能力提升与检验阶段,教师设置挑战性任务、安排真实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应用、分析、评价、创新能力,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3)学习效果与学生满意度。7位教学管理人员认为建议关注学生的满意度,即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满意度。学习过程满意度如学生需求得到倾听、感到平等尊重、价值观得到认可、人际关系变好、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习效果满意度如学习预期达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提升、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因此,学习效果满意度和学习过程的满意度应作为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13]。

由此,初步选取师生态度、课前、课中、课后、学生满意度作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一级指标,并确定各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初选指标基础上,邀请高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高等教育研究人员、高校教学督导12人及在校学生30人,进行综合访谈,结合专家建议和学生意见,对指标体系的内容范围和语义表达进行改进,最终确定师生角色、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练习、学生满意度五个维度为一级指标,及其下的十五个二级指标,结合李克特量表进行评分和评价,由此建立学生中心下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下表)。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表

(1)师生角色。师生关系民主融洽,共同制定学习目标,为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负责。其下两个二级指标包括:一是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学习规律,尊重学生发展需求,明确学生学习期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二是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主动为学习效果负责,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2)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增加学生学习主动性,为课堂教学做知识铺垫。其下四个二级指标[14]包括:一是学生有明确学习目标。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特点,分解教学目标,和学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二是学生参与合作式学习活动。教师分配给学生任务,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三是教师搭建教学支架。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学习新内容。四是学生获取优质学习资源。教师为学生提供达成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资源和方法。

(3)课堂学习。其下四个二级指标包括:一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既要体现专业知识特点,又要符合学生当前发展水平[15]。二是学生积极交流。学生带着已有知识走进课堂,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提出疑问,已有的知识架构互相碰撞。教师保持开放的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注意力,鼓励其参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启发、理解和反思。三是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教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四是学生学习内容丰满,节奏合理。

(4)课后练习。课后是学生学习延伸和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三个二级指标。一是教师布置挑战性任务,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二是学生将知识技能运用到真实问题情境中,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发挥创新精神。三是学生根据评价反馈改进。课后任务完成质量作为学习效果体现,教师根据评价反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5)学生满意度。其下两个二级指标包括:一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满意度。学生评价自身学习和发展状况,如知识素质能力协同发展,个性特点被尊重理解。二是学生对学习效果的满意度,学习效果符合学生期望程度。

结语

“学生中心”理念下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察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和学习效果,体现出学生主体性。其在实际中可灵活调整,以适应各类课程的性质和结构,协助教育工作者解决当前课堂教学评价的不足,助力于课程目标达成,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满意度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莲心宝宝有话说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