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问题导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探究

2023-03-12 18:22贾晋霞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问题导向导向马克思主义

□贾晋霞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1]。马克思主义是办好新时代思政课的根基,背离马克思主义,思政课就会失去灵魂、走偏方向。新时代的思政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新时代思政课“问题导向”破解的方法,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追溯本源。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由此,思政课应该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掌握和抢占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主动权和先机,瞄准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核心问题,坚持标本兼治,从而更好地推进高校思政课入脑入心。

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问题导向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源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提出导致社会动荡、引发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飞速发展和社会阶级矛盾的加剧。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暴露,工人阶级开始觉醒。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规律,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

在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导向主要集中在如何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上。其一,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论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过程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和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进行了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指出其内在矛盾和问题,为后来的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二,提出阶级斗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深刻而广泛的矛盾,这些矛盾必然会导致阶级斗争。同时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目标。其三,强调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飞跃是推动社会演化进步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只有加快创新发展,不断发展生产力,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才能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马克思主义以问题导向的方式分析和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以问题为出发点进行思考和行动。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区别。马克思以全新的视角分析问题,结合横向梳理和纵向剖析,把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逻辑理路阐释得清楚明了,从理论的抽象到实践的具体,把批判现实的世界和改变现实的世界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22,进而转变历史主体,实现人类历史的进步和个人的全面解放。马克思和恩格斯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劳动人民的实践,改造物质的生产方式,对自然界本身和社会的联系以及历史和现实的矛盾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批判,把生产劳动和物质资本之间的深刻矛盾揭示出来,进而深刻彻底地揭露和分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制度,提出要建立一个“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新世界[3]23,就必须通过彻底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自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就在不断地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重要思想力量。

2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地区的发展与问题导向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逐渐暴露出来,阶级矛盾日益激化。马克思主义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反映了被压迫阶级的迫切需求,强调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的科学分析和批判,客观上持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联、东欧、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先后取得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这些国家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和时代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国家背景下,马克思主义问题导向的具体表现有所不同。

2.1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发展

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他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列宁主义。列宁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建设问题——这是当时最突出的问题。列宁指出,俄国作为一个封建帝国主义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首先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工农联盟,然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阶段的问题导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十月革命成功后,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联,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代。随后在苏联的后期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问题导向体现为对斯大林模式的批判和探索,以及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

2.2 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发展

二战后,欧洲共产主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但否定了斯大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歪曲和教条化。通过结构改革、联合阵线、议会斗争等方式,在和平与自由民主中走向社会主义;尊重各国共产党的独立自主性,反对苏联的霸权干涉;倡导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反对单一化的苏联模式。最终激发了欧洲人民的觉醒和斗争,又影响了欧洲的政治和社会,出现了诸如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政权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马克思主义问题导向体现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和完善,以及应对资本主义的压力。

2.3 马克思主义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

西欧早期资本主义疯狂向海外扩张,借助于政治乃至军事力量,使大量亚非拉民族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迅速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使得广大亚非拉落后民族及其国家被迫卷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而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亚非拉国家广泛传播的最根本的客观动因。他们同资本帝国主义有着天然的矛盾,对赶走帝国主义,获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革命诉求无比强烈,加之马克思主义者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向亚非拉各国输入马克思主义,引导亚非拉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争取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使得这些地区进入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其中最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蒙古、越南、朝鲜、中国、老挝、刚果(布)、埃塞俄比亚、古巴等。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问题导向体现在对各国具体国情的分析和把握,以及对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的支持。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问题导向的发展和变化,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的特点。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背景下,马克思主义问题导向的具体表现有所不同,但其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不变: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推动社会进步。

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与问题导向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经过一系列曲折的过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立者和领导人,在中国革命的艰辛探索过程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使马克思主义找到了生根发芽的土壤,进而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问题导向主要体现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这一阶段的问题导向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用最直接、最深刻的革命实践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时代内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任务,都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导向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表现为对中国社会的深刻认识。关注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其次是强调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强调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摆脱一切主观臆断和教条主义的影响。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提供了重要保证。最后是坚持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紧密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巨大胜利。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问题导向主要体现在如何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尽快富裕起来,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向新的高度,实现个人、国家以及民族的中国梦,展现了强烈的前瞻性和战略性。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以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拓展了问题导向的深度和广度,把问题的挖掘、探究和剖析紧密融合在一起,进行辩证的创新,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邓小平同志要求大家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理论思想务必要结合实际[4],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零散的问题系统化,全面掌握客观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把调查研究作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绘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画卷,扎根于“中国问题”的土壤,冷静分析中国面临的一个又一个现实的“问题”,科学准确地判断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深刻问题,使中国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目标。

与邓小平理论一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同样找到了国家发展的生命线,解决了改革发展的难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道路上作出的科学判断,回答和回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问题和新要求,解决了国家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赋予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理论新的内涵,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找到了当前社会发展存在的最主要矛盾,明确党执政兴国就是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坚持人民至上,找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图谱,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秉持问题导向,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问题即矛盾,躲不过也绕不开。不存在无矛盾的社会,不存在无问题的国家。矛盾和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当前,我国面临一些新的风险挑战,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习近平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5]。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指出,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6]。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现实,赓续前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以实践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关键性问题为中心,洞悉发展大势,把握发展规律,沉着应对,精准施策,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理念新举措。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速推进,人类社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马克思主义在未来的发展和变化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需要进一步弘扬其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科学指导。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问题导向的发展和变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产生到现代,再到未来,问题导向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核心动力。所以,“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都是基于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实际环境,丰富和发展理论,展现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实践价值。

4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对当代思政课问题导向的启示

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同样也是在不断回应层出不穷的社会发展新问题和应接不暇的挑战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因此,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壮大、历久弥新的重要保障。因此,新时代讲好思政课,就务必理清楚问题导向的逻辑来源和发展脉络,为思政课保驾护航。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两大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在矛盾推动的,矛盾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螺旋前进上升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们都强调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中心,善于在众多的矛盾中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然后切中矛盾的要害,抓住化解矛盾的着力点,找到解决矛盾的突破口,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推动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进步。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问题导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为思政课问题导向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内在驱动力。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7]。这种理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丰富的逻辑脉络,并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和道路。马克思主义在这一科学方法论的内在要求下,教学研究更是要高度关注实践问题、关切时代话题,着眼现实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认清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的趋势,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清晰思路。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学生的内在矛盾,引导学生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不断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见解。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为思政课问题导向提供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通过对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客观性,使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并通过思考如何应对当前面临的各种挑战来提高自身素质,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外,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个独立存在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终极追求。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把握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共性需求,引导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结语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问题导向的发展和变化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特色,马克思和恩格斯用他们敏锐的洞察力、超强的分析力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运行规律,勾勒了人类未来社会的美好前景。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真正的问题不是抽象的逻辑游戏,虚幻纯粹的空洞理论,而是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实实在在的现实和问题,具体的、实实在在的现实的人的问题,因此理论研究不是先验的自由意识和感性的冥想,而是要踏踏实实落地,认认真真对科学真理的揭示和验证[3]23。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问题导向就是让我们在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中要聚集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以深入透彻的理论阐释和不断创新的理论勇气,破解改革发展的新课题,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恩格斯曾经说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同样不例外,只是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而已[8]。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过程同样要与时俱进,这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和遵循,立足时代,把握当下,展望未来,充分挖掘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变化,根据新时代学生的新特点,不断创新理念、丰富内容形式、改革方式方法,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深入研究问题,弄清楚问题的根本,同时又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深化,不断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猜你喜欢
问题导向导向马克思主义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偏向”不是好导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