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洪波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 安徽·宿州 234101)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 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1]。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过程中切实加强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这对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和素养,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法》第二条作出了明确的定义,第二十三条则提出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 因此,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内涵作出如下界定: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人民能自主抉择自身需要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制度而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保障本国的文化持续发展而免受一切威胁的状态。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基因的表现形式,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精神支撑。
在阶级社会文化是具有阶级性的,国家的性质决定着社会意识形态, 决定着社会的主流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实质就是要从文化上维护国家根本利益。 国家的基本政治法律制度为国家政权存在的重要基础,这是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新中国的建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反映,这也是国家得到人民拥护的根本所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 这种人民共同意志是由人们的主流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所决定的。 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以及人们的思想行为,究其根本都是以国家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作为基本依据。 正因为如此,国家文化安全能够对内调和、润滑社会关系,巩固核心价值观, 对外加强国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以其自身特点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 对于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2]339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社会意识即现时的思想理论是社会存在即当今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基于此,“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青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时代的责任重担将落在青年人的肩上,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正是由于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青年和青年组织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对外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战略重点”[3]。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4]国家文化安全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需要把“三全育人”理念贯穿其中并落到实处。 “三全育人”视角下进行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需要在重视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各种文化现象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文化安全教育,二者相辅相成。 意识形态存在于各种文化现象之中,是各种文化的本质和核心,而文化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与表现形式受到一定的意识形态制约和规范。 因此,国家文化安全表现在意识形态和各种文化现象之中。 为此,在“三全育人” 视角下加强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意识教育,既要重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也要重视其他各种形式文化安全的教育。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文化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本质,制约规范着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在整个文化体系中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一个问题的两个维度。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存在着其特有的精神基因,这种精神基因蕴藏在该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中。 国家主流文化以其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规则影响着政治、经济生活以及人们之间的交往,维护着社会的稳定。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文化不断交流发展,特别是科技给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由于各国文化基因传承的因素的影响,“我们并未形成统一的‘全球文化’,文化整合还没有出现”[5]154。 由于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这就直接导致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的不同,“尽管某些社会规范具有普遍性,但不同文化都有自己的社会规范——可以接纳和期待的社会行为规则”[5]155。由于文化的差异,各国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性。 国家意识形态表现在各种文化现象中,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总是建立在特定的文化基础之上,因此,各国在战略目标的制定以及实现路径的分析、判断所依据的评价标准就会因为各国的文化背景不同而不同。 这就不免造成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 这种矛盾与冲突的根源“在于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6]。 古语说:“修文化而服遐荒,耀武威而平九有。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 在新时代,高校应切实加强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文化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三全育人”是导向,必须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历史告诉我们“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这种文化自信源自我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成就离不开我们深厚的文化根基。 加强国家文化安全教育必须“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2]324。 以“三全育人”为导向对大学生全面进行国家文化安全教育的实施路径是:
实施“三全育人”,加强大学生的国家文化安全教育,首先教师应牢固树立“三全育人”理念,必须让大学生充分认识“三全育人”的重要性,并深入理解其科学内涵。 “三全育人”的对象是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实施“三全育人”必须使大学生了解“三全育人”的精神实质。 调查发现,有些大学生对于“三全育人”了解得不多。 “三全育人”需要师生互动,必须有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重视大学生在“三全育人”中的主体作用。 因此,“三全育人” 视角下的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应以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三全育人”并参与“三全育人”作为文化安全教育活动过程的起点,把“三全育人”贯穿于课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由于 “外部的社会力量塑造我们的态度和行为”[5]8,“我们每一个人都深受文化环境的影响”[5]156。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文化安全教育时,我们要积极营造文化安全教育的浓厚氛围,使他们认识到国家文化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 高校实施“三全育人”的大环境也给创造这种氛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大学生相应会对这种进行文化安全教育的氛围做出反应并会得到回应。 个人的文化安全意识与国家文化安全需要相互作用,产生良性循环,推动高校各专业课程与国家文化安全教育有机衔接。 营造浓厚的国家文化安全教育氛围,我们应从三个维度进行:高校的重视程度,学校的宣传力度,面向学生的普及度,使全体师生形成广泛的思想共识。 这些措施也在客观上适应了“三全育人”的目标。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高校的文化安全教育,这对课程思政落实的程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要通过自上而下、统筹兼顾、组织领导落实文化安全教育,使全体师生员认识到加强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加大文化安全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宣传文化安全的环境氛围。 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校园文化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 如发起文化安全的话题讨论,鼓励文化创新,向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符合国家主流文化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大学生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 电影《长津湖》《流浪地球2》在这方面产生了良好效果。
目前, 高校大学生政治课教材中涉及国家文化安全的内容相对较少, 因此尽可能丰富这方面的内容, 并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创新文化安全教育途径成为必要。 现代网络技术为高校文化安全教育路径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大学生在课外时间主要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浏览知识、发布信息,但网络同时也是西方国家思想文化向我国传播的主要途径,这使得高校文化安全教育更加具有复杂性、长期性。事物的两面性总是对立统一的, 高校文化安全教育就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 利用网络宣传既是加强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的手段, 也是在高校营造文化安全教育氛围的重要方式。 加强文化安全教育是各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各高校应共同建设网络文化安全教育平台,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使学生学习文化安全知识,及时了解国家文化安全的动态。
“文所以载道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影响人们行为的深层次的因素。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意识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核心价值观是国家主流文化的体现,而人们的行为活动在潜意识中受到核心价值观的支配。 大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对其理论宣传要注意引导。 比如,联系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导致奴隶制社会逐渐过渡到封建制社会这一事实,把我国的历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联系, 采用这种方式更适合大学生去学习、接受;向大学生宣传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理念时,可以把事物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传统文化的理念涵盖其中,要让大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和谐”的内涵,具体落实到大学生如何处理与周边的各种关系方面, 比如处理好寝室里同学之间的“和谐”、班级同学之间“和谐”等,进而引导大学生提出生活、环境中涉及的“和谐”方面的问题,相应地去解决问题。 “三全育人”之的要点就是要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在思政教育中大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问题,其自身的体验有助于认识“和谐”是什么,怎样做才能够“和谐”。 把核心价值观以生活场景、体验等形式融入学生的意识之中,进而要引导学生就核心价值观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加强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提是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以及文化鉴别能力。 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是加强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要加强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这是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因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中国的“国魂”就是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世代传承就是国家文化安全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一个深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大学生面对西方文化自然会以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观念进行评价、吸收、借鉴。
加强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教育,就要充分发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因为它蕴含着我们的价值观,是人们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 “新时代的中国”全球民意调查显示,中国领导人在国际交往中所倡导的义利观——“义利兼顾,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获得多数受访者的赞同。 这就是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外交上的体现,以自身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向世界传播中华元素,展示文化自信。 因此,培养大学生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素养是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 提高文化自信,加强国家文化安全的最基本的方法。 从“三全育人”的视角看加强大学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既要向前延伸,即进入大学之前,也要向后延伸,即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当然更要注重当下大学阶段的教育。 这符合“三全育人”的导向,同时在全社会加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也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适应人民大众的需要。 通过宣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达到加强国家文化安全教育的目标。
忧患意识是对客观现实可能存在的风险在思想意识方面的反映。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1]。 培养大学生的国家文化安全的忧患意识就是要使大学生明确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这也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的思想意识前提。 了解文化安全基本知识,是培养文化安全意识的基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加强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心内容是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因此,高校需要对大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文化安全的态势,激发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的忧患意识。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文化安全事关国家、民族发展的前途,在文化安全问题上预则立、不预则废。 因此,忧患意识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思想意识。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生力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高大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使大学生明确自己身份,以中国自己的价值观正确地看待世界文化交流。 加强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的社会心理条件是增强大学生的国家文化安全忧患意识,这一点对于大学生来说,不怕其做不到,就怕其想不到,甚至从来没想到。
依据上述国家文化安全教育的实施路径,在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文化安全教育方面,针对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相应地建立目标评价机制体系,以利于这一教育目标的实施。 基本要求是:一是使高校师生全面、深刻认识到“三全育人”的重要性。 二是加强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环境体系建设。 三是加强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网络平台建设。 四是提高大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 五是提高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忧患意识。 六是注意引导高校文化意识流向,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国家主流文化真正成为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自信心。 根据上述的基本要求,为省时、方便进行综合考察、 评估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意识,高校每学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如有关文化安全基础知识、文化意识倾向、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设定文化安全指标项目各项量值,建立数据库,以数字量化指标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全面长期跟踪考察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状况,以便及时调整国家文化安全教育的内容、方式。
“三全育人”视角下加强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要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发挥高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同时要与社会紧密衔接长期不断地实施教育,要以国家意识形态教育为主线,以各种文化现象为教育的立足点,由点到面扩展到各个文化领域面,实现主线、点、面三者的有机结合。 通过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文化安全教育,使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