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文艺作品赋能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

2023-03-12 08:22秦专松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红军革命

秦专松 谭 艳

(1.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2360;2.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组织部 重庆 40236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 在筚路蓝缕、 举步维艰、 风雨如晦的土地革命时期,“南起闽浙赣、湘鄂边、川滇黔、鄂豫皖,北至青陕甘,在这广袤的民族地区形成了许多星罗棋布的红军遗址资源并且得以保留下来,它们是各民族红军将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培育成的民族精神财富及其物质文化载体”[1]。 这些多姿多彩的红军文化资源中饱含着丰富的讴歌红军革命英雄、彰显民族精神等典型的红军文艺作品。 所谓红军文艺作品,其内涵是以红军革命文化为内容,“以诗歌、 小说、电影、绘画、雕塑、歌剧、戏剧、舞蹈、音乐等为载体的艺术形式的统称”[2]。 高校在对青年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既要“课以载道”,也要“传道于文”。 故而,将红军文艺作品引进大学生思政教育课堂,有助于各个高校凭借红军革命文化资源中蕴藏的深层次涵养和价值之优势,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政治观、历史观、党史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红军文艺作品的时代内涵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3]红军文艺作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斗争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秀文化成果,以其丰富生动的艺术语言给人以美的体验和心灵震撼,这也让它成为新时代各个高校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和鲜活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4]红军文艺作品作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着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战斗的时代记忆,呈现了红军将士不同个体的精神风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精神内涵。 为此,各高校把红军文艺作品赋能于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之中,就是要将红军文艺作品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精神内涵传递给青年大学生,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并为其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以便于更好地贴近学生,回应其“困惑点”,找准其“共鸣点”,不断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日用而不觉”中实现内化,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更加立体生动,使思政理论可以更好地入脑入心。

首先,红军文艺作品以弘扬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为主。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支柱。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于祖国的大江南北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殊死斗争,留下了一幕幕感天动地的红军革命故事,创作了一个又一个能够彰显红军将士在艰苦条件下顽强斗争、不惧牺牲、舍生忘死、创造奇迹的红军文艺作品。 这些红军文艺作品中既有能展现红军将士在直面前有追兵、后有强敌的血与火的战斗生活中依然乐观向上、 坚定信念的革命歌谣,如中央红军的《长征小调》、红25 军的《十五月斗争歌》等;又有能体现出各族红军将士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活环境艰苦的情景下勇于克服艰难险阻的革命精神之诗歌,如《大渡河怀古》《红军队伍过雪山》《草地》等;还有能表现出红军将士足智多谋、英勇战斗的话剧《破草鞋》等。 总的来讲,这些类型丰富、数量繁多的红军文艺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 革命传统教育及理想信念教育的案例素材,也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科学内涵,是“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大学生感知历史、接受教育的客观载体。 其背后饱含的各族红军将士所具有的坚强、勇敢、奉献、大无畏精神,可以为新时代各个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先进的红色文化根基,为青年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充满正能量的精神文化食材。

其次, 红军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红军将士依靠群众、情系百姓,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鲜活素材。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5]红军文艺作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进行革命斗争历史的文化印证, 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而努力拼搏的精神动力。 在筚路蓝缕、风雨如晦、举步维艰的土地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建立广泛的革命根据地, 取得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胜利, 打出一个又一个红彤彤的新天地, 其主要原因便是始终紧紧地依靠团结人民群众,与群众生死相依。 “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 ”[6]而作为见证了红军光辉革命历程的红军文艺作品, 在不同程度上也蕴含着丰富的党和红军依靠群众、情系百姓、一心为民的鲜活素材。 例如,贺龙、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红三军在重庆酉阳开展革命斗争活动时, 就在酉阳县南腰界的大街小巷、板壁石崖上书写了以“红军和穷人是一家”等为代表的大量的红军革命标语, 当地军民也共同创作了“《十唱红军在酉阳》《贺龙来到南腰界》《土家人民盼红军》《谁知红军来了这样好》《世代不忘红军情》《红军纪律歌》等近百首革命歌谣”[7],展现出了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总之,这些多姿多彩的红军文艺作品成为党和各族红军将士情系百姓、一心为民、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真实写照,为各高校将相关文艺作品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现在青年大学生面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本源性优质资源。

再次,红军文艺作品通过艺术化手段实现主题升华,留下了大量的思政育人案例。在烽火连天的土地革命年代, 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红军将士及广大的人民群众闹革命、打天下,留下了大量的红军革命文化资源,形成了以红军歌谣、红军标语、红军诗词、红军故事、红军话剧等为代表的红军文艺作品。 这些内涵丰富、 形式多样的红军文艺作品的素材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及红25 军在各革命根据地的田间地头、沟壑丛林、 险滩河谷间开展革命斗争时产生的真实故事为蓝本,记录了红军将士为革命事业、为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奋斗历程,并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将红军革命主题提升到意识层面, 强化初心使命的培育,从而以鲜活、生动的红军文艺作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大量的育人案例素材,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拓宽青年大学生对相关知识和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及适应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 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 ”[8]为此,各个高校尤其是红军文化资源富集地沿线的高校要积极挖掘这些宝贵素材的当代价值,把红军文艺作品传承好、发扬好,把红军革命精神解读好、教育好,让其充分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实现育人价值的显性与隐性并举,促进大学生提升思想素养。

二、红军文艺作品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意义

红军文艺作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筚路蓝缕、奠基立业过程中留下的历史遗存和精神印记”[9],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提出“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0]。为此,各高校要用好用活红军文艺作品,科学、合理地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红色底蕴,进而借此持续开展“声临其境”的思政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多样化, 形成育人合力,满足学生们对于优质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把思政育人道理所蕴藏的生命力、解释力、说服力呈现给学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这样才能充分实现红军文化的思政资源化,使红军文艺作品物尽其用,并为其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首先,有助于增强思政教育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价值。 思政教育“既是理论课,也是政治课,还是德育课”[11], 是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发挥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价值功能的重要载体。 红军文艺作品凝结着革命先辈艰苦卓绝、 荡气回肠的动人故事,蕴含着“共产党人、红军将士们永恒的精神内涵”[12],集中呈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进行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与他们所创造的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 因此,各高校尤其是红军文化资源富集地沿线的高校将其境内多姿多彩的红军文艺作品充分融入思政教育之中,有利于高校用直观鲜活的史料与案例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为激励当代青年大学生志存高远、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提供强大的、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躺平”“佛系”“摆烂”等思潮借助互联网平台和新媒体技术高速传播的优势潜移默化地销蚀着部分“00”后青年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影响其更好地成长成才。 众所周知,青年大学生处于关键的“拔节孕穗期”,因此各高校必须切实发挥红军文艺作品及其背后所饱含的革命精神的育人作用,将红军文艺作品融入学校思政教育工作之中,为大学生讲述红军文艺作品中深藏的红军将士为事业牺牲、为祖国奋斗的英雄人物和伟大事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革命的历史,进而积极学习与感悟红军革命先辈的宝贵精神,将生动的红军文艺作品转化成丰富的思政教育的案例素材,为学校思政教育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打通红军文艺作品之开发利用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从而进一步引导大学生 “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3],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播种红色基因,筑牢思政育人根基,守正创新地推进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其次,有利于切实发挥红军革命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 教育之道在于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用反映红军革命生活、蕴含鲜明思想导向的文艺作品涵养大学生的思想,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高校思政教育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需要红色文化的滋养。 红军文艺作品不仅向我们传递着红军精神,也承载着红军文化。 故而,将见证着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红军文艺作品与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深度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青年大学生以“植根历史、关切现实、放眼未来”的眼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及红25 军的全体红军将士在硝烟弥漫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的辉煌历史和革命文化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以便于更好地发挥红军革命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让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用红军文艺作品的艺术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达到知、情、信、意、行的高度统一。 当代大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理论的课堂教学容易产生不重视心理,觉得其内容、形式较为枯燥、单调、乏味,且比较容易出现逆向反应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不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而红军文艺作品可以凭借自身优势,通过红军历史人物、事件建构个体的思想情感、精神谱系、价值观念,为高校思政教育营造出情感色彩浓厚的教育氛围,使受教育者“在陶醉、愉悦、兴奋、暗示等情感中无意识地获得熏陶,不知不觉地走进教育的意向境地”[14],进而完成从“小切口”出发演绎“大故事”的写实叙事,把红军文艺作品的精神内化为青年大学生的个人情操。

总之, 只有重视红军文艺作品的隐性教育功能,将高校思政教育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完美地整合起来, 深入挖掘红军文艺作品的艺术魅力,方能凸显红色思政教学的人文性,使青年大学生在观看学习红军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接受美学熏陶,并运用通俗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传递正能量,切实地将高校思政教育落到实处,落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促使大学生由内而外生发出作为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 如此,高校思政教育自能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育人效果。

三、红军文艺作品的育人路径

为发挥红军文艺作品的思政育人功能,展现红军文艺作品特有的精神价值,各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并精心设计,将红军文艺作品通过理论教学与课后实践活动之方式来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打造红军文艺作品的多维校园传播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 ”[15]红军文艺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代气息,是值得我们重视并继承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史实素材和底气。 因此,把红军文艺作品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之中,是当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树立“大思政课”理念、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的重要路径。 它有利于高校促进思政教育主体结构的科学化与完善化,更好地推进新时代红军文艺作品发展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首先,让红军文艺作品进高校思政课堂,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 “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获得成功的有力保障。”[16]红军文艺作品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正能量,它以鲜活的红军革命人物事迹、 生动的革命奋斗历程为支撑,主题突出,具有渗透性、感染力、说服力等显著优势, 是持续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载体。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 各高校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选择符合时代需求,且有思想、有灵魂、有品位、有温度的典型红军文艺作品融入课程教学,并制定红军文艺作品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大纲和进度安排表,设计相应的红军文艺作品专栏, 加强对红军文艺作品的梳理、研究与阐释工作,收集、整理红军史实、人物、诗词、家书、标语、歌谣等文艺作品资源,挖掘红军文艺作品中蕴含的红军革命精神、红色血脉、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进而增强红军文艺作品融入思政课的“深度”,为大学生注入强大的正能量,塑造灵魂,使他们从中学习到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产生心灵震撼和思想共鸣。 例如,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有关“土地革命”的相关内容时,思政课教师便可以选取红军在土地革命时期于各革命老区大街小巷的墙体、板壁、石崖上书写的“打土豪,杀贪官,要为群众把身翻”“红军是为劳苦工农谋利益的先锋队”“红军绝对保护工农利益! ”等为代表的各种红军标语,以举办专题讲座或开设与之相关的通识课程等形式来补充思政教学,帮助大学生近距离感受党和各族红军将士为实现广大人民美好生活之愿景而浴血奋战的光辉战斗历程。 同时,此举有助于营造有“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的思政课堂氛围,使大学生在感受红军文艺作品中所饱含的红军革命烈士的事迹与精神追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促进红军文艺作品与思政课的相互融合,达到“课堂热腾腾、收获满当当”的良好教学效果, 最终把思政课打造成学生爱上、 爱听、真学、真信的课程。

其次,破解红军文艺作品走进高校思政教育的时空局限。 红军文艺作品形成于硝烟弥漫、举步维艰的土地革命时期,距今已过去了90 多年,其中所蕴含的红军革命人物、 事迹、 故事等都与当前“00后”大学生的认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容易让当下部分大学生产生“疏离感”。 然而,红军文艺作品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作用,是高校思政教育中“直观生动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素材”[17],它会在人的思想和心灵深处植入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所以,各高校在将红军文艺作品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度衔接的时候, 必须认真解读红军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并作进一步整合及叙事化、故事化处理,打破时空局限,回归历史现场,避免出现思政课“活在当下”,而融入其中的红军文艺作品还“留在昨天”之困境。 同时,将红军文艺作品与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不是简单的物理相加,而是要产生“化学反应”, 要让大学生真正理解红军文艺作品中所深藏的红军革命先辈、英雄人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理想信念之育人价值和影响力,从深层面剖析红军文艺作品孕育的思想性及艺术性, 在精准契合“00 后”大学生学情实际、充分把握思政教育实际、对接教育主题的基础上,挖掘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红军文艺教育作品,进而构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红军文化案例资源,改进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打造“艺术实践+展演展播”的红军文艺“大思政”格局。 这在一定程度上既提高了青年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又能以此为契机把红军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与艺术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重温红色经典,推动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使历史转化为课程、史料转化为教材、现场转化为课堂”[18],不断发挥红军文艺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天上回到人间、从空中回到地上、从文本进入学生心中”[19], 促其思想道德的升华,使大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刻性。

再次,积极探索“互联网+”平台建设,构筑红军革命文化场域,用思政的“盐”讲出真理的味,扩大受众范围和持续影响力。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成为思政教育的新战线, 应给予充分重视”[20]。与此同时,“00 后” 大学生已经成为地地道道的网民,他们习惯于从网络获取信息,几乎是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 而网络平台也是各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载体的单一性和时空限制的缺陷。 例如,人民网开展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活动,以其生动形象、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便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 所以,各高校利用红军文艺作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就应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构筑红军革命文化场域,将网络载体的娱乐性与思政工作的教育性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受众范围和持续影响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1]。 为此,各高校可以通过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B 站、微博等网络平台“活化”红军文艺作品,缩短大学生与红军文艺作品的时空距离,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特点制作出融合文本、图片、视频及音频的教学资源,并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全景展示、沉浸式体验、3D 观影等技术,让学生在活起来的红军文艺作品中接受精神洗礼,在“可触、可感、可亲、可近”的网络环境中感受和“触摸”红军文艺作品的魅力,将思政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用思政的“盐”讲出真理的味,打通高校思政育人的 “最后一公里”, 打破固定边界,让大学生从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使其受众人群及影响力持续提升,进而不断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信度和效度。 这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党史的兴趣,更能触动大学生的灵魂,使思政教育“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22],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立德树人。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红军革命
大地情深
——河北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活动
文艺作品
丽江市弘扬张桂梅精神文艺作品评论会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