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逸超
(河北金融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伴随“走近马克思”以及“回归原生态马克思”等马克思哲学研究方法的倡导和贯彻,马克思劳动哲学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马克思的劳动对象理论是其劳动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学者们关于马克思劳动对象理论,主要围绕劳动对象是不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劳动对象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资源与劳动对象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视角进行了研究,缺乏对马克思劳动对象理论全方位的关照,更缺乏对马克思劳动对象理论全方位的哲学反思,没有真正体现马克思将劳动对象置于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发展史进行总体把握的理论特色。本文力求以“回归原生态马克思”的研究原则为指导,将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作为哲学本体概念,挖掘马克思劳动对象理论的哲学意蕴。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类与自然进行基本的物质交换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基本社会活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207-208。可见,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客体对象是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作为劳动的客体对象,是劳动者进行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2]158因而,自然环境作为劳动对象是“人化自然”的实践过程顺利展开的物质前提。但是,自然作为劳动对象也有现实与潜在之分。整个自然或者宇宙都是人潜在的劳动对象,随着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发展,自然作为劳动对象的范围越来越大,宇宙是无限的,理论上,人的劳动对象也有无限拓展的空间。但是,只有人的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作用到的自然才是真正的、现实的劳动对象。人类劳动就是不断把潜在劳动对象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对象的过程。也就是说,马克思要将整个世界都置于物质生产劳动水平的发展过程中进行考查,超越物质生产劳动实践视域的客观世界,马克思承认其先在性、客观存在性,但是这并不在马克思哲学关注的范围内。劳动的过程,就是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将劳动对象化的过程,被人改造过的自然物是人对象化的存在,被人赋予了自然物本来不具有的而且从定义上依靠自然本身无法具有的因素,也就是人文因素。因此,被改造过的自然作为劳动对象展现着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文化力量。劳动对象作为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必要构成因素,其状态标志着人的本质实现的程度。马克思说:“我们看到,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2]192也就是说,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将自然界变成属人的世界、人化的自然,变成人的自然身体。自然科学的进步,特别是自然科学在工业中的应用,加快了人化自然的进程,科学技术在工业社会是人生活的真正的社会基础。
马克思将劳动对象分为未经人改造加工的、天然存在的和经过劳动加工改造过的。未经人改造加工的、天然存在的自然物是自然资源,如土地、水、矿藏、原始森林等,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是原料。所有原料的原初形态当然也都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即自然资源。人们加工、改造劳动对象就是对自然资源更进一步地开发、利用。
马克思从人的视角考量自然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作用,认为自然是人类生活、生产的物质基础。人周围的自然是人生存的外界自然条件,是人类获得财富的源泉。它一方面指的是人类可以直接进行消费,以保障生活得以延续的物质基础,如野果、渔产、水等;另一方面指的是人类可以进行生产加工,进一步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矿产等。
自然富源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人类文明早期,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水平落后,作为生活资料的自然决定着人类的生存;伴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进步,作为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则越来越具有了决定性的意义,诚如马克思所言:“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209尽管自然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不同,但自然始终都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人类都必须依赖土壤的肥力、渔产丰富的水域等才可以生活,需要开发利用瀑布、河流的通航能力,或者加工木材、金属等自然资源以生产出能够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产品。
土地是人类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既是最重要的劳动资料,也是最主要的劳动对象。“土地本身是劳动资料,但是它在农业上要起劳动资料的作用,还要以一系列其他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力的较高的发展为前提。”[1]208-209不论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能脱离土地,“它给劳动者提供立足之地,给他的过程提供活动场所。这类劳动资料中有的已经经过劳动的改造,例如厂房、运河、道路等等”[1]211。
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它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和生存基础,人类社会的任何一员都有责任维护它的良好状态。私有制社会土地的所有权被统治阶级窃取,土地私有制使一部分人失去了在地球上的居住权,不得不向另一部分人缴纳贡赋换取在地球上的居住权,马克思认为这是极其荒谬的。马克思说:“从一个较高级的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看,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有权一样,是十分荒谬的。”[3]878每个人都应该天然具有占有土地的权利,任何人也不应该剥夺他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在马克思劳动哲学的视域中,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马克思将自然世界也置于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发展史中去认识,在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构成因素中,不仅劳动主体和劳动工具是发展变化的,作为劳动客体的劳动对象也是发展变化的。劳动对象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客观物质基础。劳动对象作为自然物质,其性质具有多样性。人们在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中不断认识劳动对象的性质并不断开发利用,从自然界获取的物质生活资料越来越丰富。在这个过程中,出于对劳动对象自然性质不同方面的把握,物质生产劳动的分工越来越细化,也就是说,劳动对象性质的多样性是社会分工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分工越细致,人们对劳动对象自然属性的认识越深入,开发的劳动对象使用价值越多,劳动对象的效用越多。分工越细致,人们之间的合作也更加密切,整个世界历史就成为“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2]196。在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中,人在生产自身的同时,再生对象世界,在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同时,改造整个世界。马克思曾经将人类社会历史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人与人相互依赖的时期、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并开始初步摆脱这种依赖性的时期和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即人全面自由发展时期。这种划分方式是以人的生存状态,或表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线的。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进步。在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制造劳动工具的水平提高,开发利用劳动对象的水平随之提高,人的自由不断发展。
人与人相依赖的时期是第一个时期,“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隘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3]104。这个时期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尚处于原始形态,原始人才开启通过物质生产劳动来创造自己的历史,人尚未从动物界脱胎出来,还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原始人没有明确的主体和客体区分的意识,当然也不能将周围世界作为劳动对象。劳动主体、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作为物质生产劳动的三个基本构成因素基本上是浑然一体的。美国学者古尔德认为马克思人类社会形态变迁的发展史蕴含着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历史演变,在原始社会中,由于自然的决定作用与统摄力量,使得共同体成为内部具有个性差异的“整体或统一体”[4]22。也就是说,在古尔德看来,马克思认为原始人和自然环境还是浑然一体的。原始人只是通过狩猎和采集野果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由于物质生活资料过于贫乏以及与其他动物竞争的生存压力,原始人不得不采取以氏族部落的方式共同生活,个体不得不将自己完全融入氏族整体,人通过相互依存获取更多的生存机会。正是在劳动形成的过程中,人创造了自己,也将自己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区别开来,在劳动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1]163。因此,劳动对象的形成过程就是人的劳动对象化的过程。
伴随原始人制造劳动工具水平的提高,人对自然的利用率也不断提高,自然作为劳动对象的意义不断增加,劳动效率提高到能够生产剩余产品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一个人的剩余劳动成为另一个人的生存条件”[1]585。也就是说,剩余劳动产品的产生,为一些人占有另外一些人的劳动成果创造了条件,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冲突从原始的隐性存在变成显性,不断彰显出来,私有从观念变成行为,进而变成社会现实。
伴随私人占有的不断增加,一些社会成员不仅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而且开始剥夺他人的生产资料,不仅剥夺他人的劳动资料而且剥夺他人的劳动对象所有权。原来人们共有共享的自然资源逐渐被一部分社会成员占有,丧失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所有权的人逐渐成为拥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人的附庸,被他们控制,为他们进行物质生产劳动,自己只能得到维持自身生存最低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其他劳动产品则成为他人的生活资料。由于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水平低下,可利用的自然资源非常有限,“社会上依靠他人劳动来生活的那部分人的数量,同直接生产者的数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随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增进,这部分人也就绝对地和相对地增大起来”[1]586。
马克思认为当人类历史进入第二个时期,人的生存以物的依赖性为前提基础,并开始初步获得独立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3]104。这个时期是人类从古代社会逐渐步入现代文明,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从文明的初始形态进入到现代形态。在这一部分我们首先来看马克思对于古代文明中劳动对象的哲学反思,马克思对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现代形态下的劳动对象哲学分析,下一个问题我们专门说明。
物质财富私有的现实化,为个体获取独立性即个体生命获取实在的独立自我存在奠定了基础,这是人类文明飞跃性的进步,人类摆脱原始蒙昧和野蛮,开启文明的历史。这个时期人的独立性获取建立在对物的依赖性基础上,马克思所说人获得独立性所依赖的物就是物质生产资料,既包括劳动资料也包括劳动对象,也就是说只有占有生产资料的人,才拥有相对的独立性,而那些彻底丧失物质生产资料所有权的人变成了奴隶。人类文明为了进步付出了巨大代价,原始氏族部落中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被彻底粉碎,物质利益的冲突成为人际关系的根本特点,物质财产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本质,阶级对抗成为社会常态。“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5]31人类文明就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对立与斗争中向前发展着。
物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劳动者分裂的同时,也导致了劳动资料逐渐从自然的劳动对象中剥离出来,并形成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对立,劳动资料不仅成为物质生产资料的主体,也成为人的生活的核心和主宰,占有者依赖它在社会生活中成为统治者,没有所有权的人不得不被剥削被压迫。在劳动主体、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者的关系中,劳动资料成为核心因素。劳动对象逐渐成为统治者谋求物质利益的工具。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状况逐渐达到顶峰,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资源被掠夺性开发,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成为现代人类面对的主要问题。
物质生产资料私有制促进了人制造劳动工具的水平不断提高,进而使社会物质生产力极大程度提高,人们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在不断扩大,而作为与人对抗的自然不断退缩。资本主义是物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极端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人类劳动对象与以往社会相比也有了根本不同,这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是同步的。
马克思强调人类未来的理想社会是一切人都能够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社会。马克思说:“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3]104人基于物的依赖性获得独立性的时期为人类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物质生产力高度发展,并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解。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能够充分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社会实行按需分配奠定了物质基础。在社会生活中,结束了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分离,劳动者获得了平等地占有劳动资料的权利,人的异化失去了物质基础,这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解决的物质基础。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劳动对象不再是人自我实现的障碍,也就是说,物质生产劳动实践自由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基础,也是其根本的内在规定性。劳动主体在与劳动对象的关系中获取自由,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方面要实现人与社会矛盾的基本解决,物质生产资料所有制不会再导致人们在劳动对象占有上的差别;另一个方面,劳动主体在与劳动对象的关系中,劳动对象不再是外在于人的,控制人的力量。
物质生产劳动水平实现了极大的提高,人的劳动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效率极大提高,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不仅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矛盾的和解,也同步实现了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和解,也就是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对象不再是劳动资料的对立面,不再是劳动工具征服的对象,掠夺性经营被抛弃,保证生态和谐的开发利用成为人类对待劳动对象的基本态度。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现代形态下的劳动对象是马克思劳动哲学研究的重点。马克思全面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对象的特点以及劳动对象的开发对现代社会的重大影响。
自然是物质生产劳动的物质前提,任何社会都建立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基础上。资本主义使物质生产力得到巨大解放,劳动生产率飞速提升,但不是自然资源越好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马克思说:“过于富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就像小孩子离不开引带一样’。”[1]58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发表以上观点的时候,引证了英国商人托马斯·曼的观点,托马斯·曼认为自然资源非常富饶,会使人无所用心、骄傲自满、放荡不羁;在自然资源不够富饶时人则不得不小心谨慎,有丰富的学识、熟练的技巧和政治的才能。反观人类历史,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并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并不一定是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马克思的劳动历史观反对自然地理环境决定论,但是,并不否定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同时,马克思的劳动历史观对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进行辩证分析,这种辩证分析主要不是只对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从优劣两个方面看,而是把他们放到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发展史中看,不仅强调结合人的需要看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优劣,更结合其对人的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影响看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意义,既认识到了富饶的自然环境的消极性,也认识到了贫瘠的自然环境的优越性。这充分彰显了马克思劳动历史观对以往唯物主义将自然世界作为完全客观、被动因素的超越,在劳动哲学中,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世界,因为人的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作用,而变得生机勃勃,具有了灵活性和能动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普及之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水平获得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人类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进了劳动工具的变革,物质生产劳动工具的机械化水平不断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劳动率取得了惊人的进步。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5]36伴随物质生产劳动水平的提高,人对自然开发利用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作为物质生产劳动对象的自然界同步扩大,在对物质的利用和开发在空间上,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得到了巨大的拓展,交通工具的发达缩短了人们的距离,增加了人们的活动半径,人们生存的距离日益拉进,人们生存的空间却不断拓展,特别是航海术的发明,把人类交往屏障的海洋转化为人类沟通的桥梁,“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5]32。扩大产品销路,扩展原料来源,迅速改进生产工具,由于越来越便利的交通,生产与消费便从民族国家发展到全世界,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5]35。由此,可以说资产阶级推进了人类全球化的进程,地球上的生产和生活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人类真正进入世界历史。劳动对象从陆地延展到海洋乃至地球的每一个地方。
科学技术特别是化学的进步,使人们不断发现和利用新能源,使更多的物以及物的更多性质被开发利用,为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财富。总之,自然作为劳动对象的空间广度和物质的种类在短时间极大丰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仿佛使用魔术一般将物质财富从自然界召唤出来。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异化的产物。本来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人逐渐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形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主体的人与客体自然的关系,不单是一个抽象的理论问题,而是具体的历史问题,对象性的关系是历史的产物,也应该历史地超越,必须将主客体关系置于人类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发展史中去认识。
马克思认为,人类把自然界当作改造的客体对象设置、建构起来,并加以占有,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才真正获得明确定义的一种历史现象。自从私有制诞生,对物的占有成为人自我实现的方式,人与自然之间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在社会生活中显现出来。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由于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水平低,人被外在自然束缚,人没有能力与自然相抗衡,人不得不屈服自然的压力,将自然神化然后匍匐在神灵脚下。西方社会较之东方社会生存的自然环境更恶劣,人承受的自然压力更大,这是西方社会一神教的宗教信仰产生的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方面的原因。伴随资本主义的诞生,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与自然抗争的能力不断提高,这是资本主义人本主义反对基督教神本主义的社会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自然界给人类提供了以往社会不可比拟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日益尖锐,笼罩在自然上面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自然逐渐被人请下神坛,所以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断言资本主义必然带来一切神圣的除魅,在资本主义社会宗教不断世俗化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出现裂缝,农业资本家掠夺性地经营土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普及之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裂缝逐渐扩大,在阶级社会,人自我实现的方式就是占有生产资料,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对自然的占有和使用,自然不再被视为自发的力量,而是完全被作为劳动对象,作为有用的物,作为财富的资源。因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不可能弥合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裂缝的,只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资本统治世界的状态,实现共产主义,人们不再将占有作为自我实现的方式,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总之,随着人类大幅度提高对自然的认识,提升开发和利用率的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对抗,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也随之不断加剧,通过人的奋斗最终将再走向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反合的过程,由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逐渐分离乃至对立,最后伴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进步,将再度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的劳动哲学将一切事物纳入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发展史中去认识,在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中把握世界,把客观世界作为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作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开启了人类世界观的革命。
马克思的劳动哲学反对一切唯心主义哲学将世界视为客观精神或主观精神的外化,承认世界的客观性和先在性,将客观物质世界纳入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发展史中进行考查,强调世界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客观条件和环境。客观的外在的自然界是先于人存在的,没有先在的自然世界人也不能进行物质生产劳动,也就无从获得生活资料。人只有通过与外在的、客观的自然世界进行物质交换才能获取肉体生存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2]158物质生活是人生活的基础,从社会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出发认识世界,意味着不能否认世界的客观性,自然世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唯心主义思想家没有将世界纳入物质生产劳动实践考查,而是将世界禁锢在不可思议的精神世界中,自然界在他们那里只是抽象的存在,而不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世界。马克思说:“正像自然界曾经被思维者禁锢于他的这种对他本身来说也是隐秘的和不可思议的形式即绝对观念、思想物中一样,现在,当他把自然界从自身释放出去时,他实际上从自身释放出去的只是这个抽象的自然界。”[2]220-221马克思的描述中所批判的思维者意指的就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在他们那里世界是思维的外化,不是真实的存在。而人不可能生活在一个哲学家幻想出来的世界中,人只能生活在现实的、客观的自然世界中。
尽管以往一切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同样承认世界的客观性和先在性,但是马克思劳动哲学的世界观变革在于他并不是从客观性和先在性出发去认识世界,而是从人的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出发认识自然、理解自然进而改造自然。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之外的世界是“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2]220。马克思将整个世界都纳入物质生产劳动发展史考查,实际上意味着马克思将整个世界都作为劳动对象,至少是潜在的劳动对象,甚至于可以说马克思就是把世界作为劳动对象来考查的。因此,马克思劳动哲学中的客观世界并非纯客观的自然,而是人们创造并占有的自然,即人化的自然,劳动对象是自然界中人的对象性存在,不是与人无关的纯粹自然的存在。人与自然是交互性创造的关系,人永远不能摆脱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命运;“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2]193。所以可以说,只有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界,才是现实的自然界;脱离了人的物质生产实践的自然界是抽象的,劳动哲学不关注这样的自然界。马克思的劳动对象理论就是其劳动哲学本体论的核心内容。
总之,马克思的劳动哲学将世界作为劳动对象,实现了人类世界观的革命性转变,世界不再是像传统唯物主义者所说的那样,是先于人的存在、脱离人的社会生活的存在,可以纯粹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或者说整个自然界都是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世界被人注入人的活力,世界具有能动性,世界被打上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印记,自然是人化的自然。世界当然也不是传统唯心主义哲学所说的是主观或者客观精神的幻化,世界是人的现实的活动创造的。因此,劳动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结合,超越了以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所以,马克思说:“我们在这里看到,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真理。我们同时也看到,只有自然主义能够理解世界历史的行动。”[2]209
马克思的劳动对象理论将客观物质世界作为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对象、作为人的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考查,彰显了其劳动哲学方法论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坚持尊重客观必然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在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中,人既要从自然界获取人类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又不能过度开发自然;人类既要满足自我实现的愿望,又不能将自我定位为世界的中心,任凭自我欲望恣肆张扬,对自然为所欲为。坚持尊重客观必然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立统一的结合点,人对自然的开发力度以及人的欲望能够满足的程度,都不是抽象的理论问题,而是具体的实践问题。传统哲学之所以会陷入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能动和受动、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长期对立,就是因为他们不是从社会实践出发认识世界,而是将理论思维仅仅局限在理论之中,马克思从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出发把握世界,真正实现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革命,超越了传统哲学的党派分歧。
作为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主体必须将自然的一切内化为自己的内在尺度,这个尺度的具体内涵取决于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水平。“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7]58动物只能按照自己的尺度对待世界,而人的内在尺度和外在世界的尺度可以在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中实现统一。“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7]105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生存需要物质生活资料,也就必须不断进行物质生产劳动,同时人的物质生产劳动必须尊重客观自然规律。但是,人又与所有的动物不同,人不只是受客观必然性制约,人还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把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控制和改造自然,人并非仅仅适应自然,维护生态和谐,人还能够利用自然规律促进生态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取决于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人在多大程度上将自然界潜在的劳动对象转化为实际的劳动对象,在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中怎样对劳动对象,取决于是将劳动对象作为人的一部分,还是劳动对象只是作为物质生活资料的来源。
因此,马克思的劳动对象理论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环境伦理意义。它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经营,危及生态环境和谐的行为,同时,也反对非人类中心主义,将人作为自然生态链条上与其他环节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个环节。劳动主体将自然作为劳动对象,作为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物质前提,人能够认识自然、把握自然界运行的规律,既有利用自然规律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的权利,也有尊重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自然前提,就是保护自身生活资料的来源,就是保护自己的无机身体。没有和谐的自然环境作为劳动对象,人类就不能推进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的进步,也就不能推进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甚至人类将失去生存的基本空间。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劳动对象理论是其劳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其劳动哲学的基础,也是其劳动哲学方法论的具体运用,是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哲学乃至整个思想体系不可轻视的因素。马克思的劳动对象理论在人类社会宏阔的历史空间中展现了人与自然从紧密依赖再到彼此对抗的发展历程,并从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层面昭示了在未来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会再度实现和谐统一。这种曲折发展并螺旋上升的社会形态演变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演变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必须依据马克思的劳动对象理论高度重视生态伦理,合理节制自我实现的愿望,自觉维护自然生态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