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固基赋能

2023-03-12 09:32郑念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摘要】新时代的科普工作应把握新的机遇,为中国式现代化固基赋能。回顾历史,科普实践在党的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凝聚奋进力量,进一步发挥科普的基本功能和基础性支撑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创新科普理论;实施“大科普战略”,服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百年变局  战略机遇  科普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3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3.03.0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并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新的战略机遇,进一步发挥科普的基础性支撑功能和创新发展重要一翼的作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科普领域当前的紧迫任务。

科普对于时代之变的响应和促进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机会可以先在而积极把握,也可以自己创造,更可以发挥能动性加以延长。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重要战略机遇期不常有,有了也不是永远存在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并善于维护和延长。这是一条被人类社会发展反复证明的历史经验。回顾世界近代史,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关键在于判断准、利用好战略机遇和对科技的掌握运用。尤其是科技与社会经济的结合、与民众的结合,即运用科普技术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实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国力,在国际競争中取得优势。历史的经验和现有研究均表明,科普对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创新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1]。

从世界近代史看,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使科学知识、科学文化成为西方国家物质和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内容。将科学融入社会,把科学知识普及给公众,成为西方世界吸收和消化科技文化成果最显著的时代特征,西方世界由此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迅速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欧洲一些国家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而富强起来。先是在意大利、法国,然后是在德国、英国,理性的回归和科学文化的兴起,孕育出了一批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他们的思想感召下,人类社会由蒙昧进入文明、由黑暗进入光明,人类借助科学知识来涤荡心中的迷信和无知,用理性的力量来支配自己的生活。英国之所以一度成为“日不落”帝国,不仅在于拥有一批献身科技事业的开拓者,而且与其开展广泛持久的大众科普活动、从而具备了适宜科技发展的肥沃土壤有较大关系,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科普活动的国家之一。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饱受屈辱的历史,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开始侵略瓜分中国,封建统治者的闭关锁国错失了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革命和社会发展良机,致使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在不同时期坚持科技为民和科技向善,坚持发挥科普作用,不断提升广大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根基。

科技强则国强。关于世界科学中心的相关研究表明,科技创新力量的强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2],科技和人才总是向着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3]。近代史上科学中心先后出现在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这既是科学中心的转移历程,也成为这些国家的重要发展机遇,对其科学技术、经济发展产生了里程碑式的影响。日本学者汤浅光朝总结了上述国家科学中心形成、转移和发展机制,作出分析和阐释,认为一国科学成果占同期世界科学成果的25%以上则可以称为“世界科学中心”,依此,近代以来科学活动中心在世界范围内周期性转移的现象被称为“汤浅现象”。汤浅提出科学中心的转移大约80年为一个周期,并预测世界科学中心将于21世纪转移到亚洲[4]。国内有学者结合当代世界科学发展的方向和中国科学技术的现状,预言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之一[5]。

科学中心需要科学文化的承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理论和实践表明,科普是科学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工作的重要性,2008年以来对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6]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深刻阐明了科普和创新的关系、科普和全民科学素质的关系、全民科学素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新时代的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科学交给人民。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要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并指出这种新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中国共产党在创办第一个自然科学学术研究团体“自然科学研究会”时通过了《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宣言》,强调大力开展自然科学大众化运动,进行自然科学教育,推广自然科学知识,使自然科学能广泛地深入群众,使民众的思想意识和风俗习惯都向着科学的道路上发展,从自然科学运动方面推进中华民族新文化运动的工作[7]。科学的大众化正是生动的科普实践,在党的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科普实践播撒科学种子助力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普工作向广大工农群众普及科学技术服务兴国;改革开放以后,科普工作助力科技发展促进富国;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普全面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在创新发展的新时代,党中央把科普作为创新发展一翼,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科普彰显出全面融入和支撑“五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能。所有这些做法与经验充分体现了科普的中国特色。

党中央多次将科学技术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紧密联系,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8],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要求[9]。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新时代要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10]同时提出,要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11]

把握新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科普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准确把握新的战略机遇的关键在于适时识别、科学判断和正确决策。“善谋势者必成大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取得辉煌成就,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运用创新的理论及时对国家面临的形势和所处的方位作出科学的战略判断。所谓战略机遇期,是指长期的、全局性的、总体上对我们有利的外部和内部环境[12]。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准确把握新的战略机遇需要洞悉机遇的新变化。一是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当前,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为代表的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竞争格局,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广阔市场、创新环境和政策引导,在许多科技创新领域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甚至处于领先地位,为转换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13]。二是“東升西降”的国际格局转变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机遇。随着大量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崛起,延续几个世纪的“大西洋时代”已经演变为大西洋和太平洋“两洋”并举并重的新的时代,世界历史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百年变局中的“时”与“势”都在我们一边[14]。三是制度优势激发的发展实力和巨大潜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中国之制”不断把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转化为“中国之治”的巨大治理效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这为我国准确把握当前发展机遇、创造新的发展机遇,从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准确把握新的战略机遇需要发挥科普的基础性支撑功能。一是科普具有先进的文化属性。科普的基础功能之一是促进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达到“以文化人”的效果。应积极发挥科普教育、传播、宣传、推广、普及等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地凝聚党心民意,助力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同心圆。二是科普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15]。科普具有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意识形态宣传功能。科普用科学的道理,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科学故事,把公众团结到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上来,凝聚力量,共同应对百年变局。三是科普具有经济社会属性。新时代的科普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翼,具有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大军、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基本功能。四是科普具有崇尚理性和弘扬科学精神的基本功能。科普工作涉及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等内容,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用科普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新时代的科普工作应该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点部署,服务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大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凝聚奋进力量,进一步发挥科普的基本功能和基础性支撑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普具有传递思想、唤醒理性、弘扬精神、哺育文化、普及知识的基本功能,同时具有克服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科学的敌意的基本作用,在历史上,科普把人们从中世纪的愚昧和迷信中唤醒,冲破黑暗,迎来理性的光辉。科普的本质是建设科学文化,具有“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基本功能和支撑作用,因此应重视发挥科普意识形态阵地的宣传功能,用科学的道理、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公众凝聚到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上来,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百年变局;还要发挥科普在教育、传播、宣传、推广、普及方面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党心民意,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积极投入伟大斗争,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准确把握新的战略机遇,助力推动实现伟大梦想。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创新科普理论。新时代科普要构建大科普格局,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为此,应积极建构新时代科普理论,以全球视野、历史纵深、未来导向、指导科普的基础理论建设,明确科普的教育、传播、宣传和文化功能,推进科普供给侧改革,提升科普创作技术,提高科普产品质量,以高质量科普服务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法律、纲要、意见”体系化的科普工作顶层设计[16]。2002年,我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规范科普工作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推动我国科普工作走上了法治化轨道;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快速大幅提升。2021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为提升新时代科学素质绘制了蓝图;202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些政策法规,既为新时代科普工作保驾护航,又为科普发展提供了遵循和指南。尤为重要的是,《意见》的颁布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要论述的贯彻落实,对新时代科普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体现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科普的时代要求和战略谋划。《意见》明确要求,推动科普全面融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建社会化协同、数字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国际化合作的新时代科普生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创新发展、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有力保障[17]。

实施“大科普战略”,更好发挥科普基础性支撑作用,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大科普战略,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把科学普及融入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贯穿到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构建社会化协同、数字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国际化合作的科普生态,形成全领域覆盖、全社会行动、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的科普态势。

一是以科普高质量发展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是准确把握和延长战略机遇的力量保障。立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求,面向全社会传播普及数字化、绿色低碳等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科技与社会、经济融合,通过“科普+”“+科普”方式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动形成国内大市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推进方面,通过科普赋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人才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

二是以科普力量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这是延长战略机遇的内环境支撑保障。在社会治理领域,科普通过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培育理性公民、促进社会参与,成为服务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从科普实践看,应急科普曾在非典、汶川地震期间发挥了积极作用。新冠疫情暴发后,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政府部门高效协调、科技工作者发挥专长、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全面开展疫情防控的科普工作,提升了公众对于疫情的科学认知,促进了党和人民心意相通,提升了疫情期间的社会治理效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在客观上为延长我国的发展战略机遇发挥了有效作用。

三是以科普力量推进人的现代化,为把握新的战略机遇打造高素质创新大军。“十四五”规划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明确提出,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科普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要求,应大力推动科普与教育、文化融合,形成育人化人的合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人才自主培养,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培育强大的科技创新后备力量,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

四是加强国际科技人文交流,以科普力量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离不开高质量的开放合作,长期坚持增进开放互信和文明互鉴是中国赢得有利于发展的战略机遇的关键保障。党中央明确要求新时代的科技科普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18]。提升科学素质,推动社会发展是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公众科学素质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是世界文明互鉴的有益主题,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应对新冠疫情、猴痘等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实践均表明,通过科普交流促进国家间科技人文交流,开展共通性、关键性科学技术的交流与普及,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和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与福祉,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结语

只有厚植科学文化土壤,才能培育科技创新的参天大树,使古老的神州大地闪耀科技文明新形态的光辉。科学技术普及既是科学之阳光,又是文化之雨露,是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滋润和创新力量。新时代进一步发挥科普作用,是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推动力量的题中之意和应有之举。

注释

[1]郑念:《重视科普工作,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科普研究》,2011年第1期。

[2]郑念、杨光:《简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关系》,《科普研究》,2010年第2期;李强、余安吉:《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比较与借鉴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6年第6期。

[3][9]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求是》,2021年第24期。

[4]Mintomo Yuasa, "Center of Scientific Activity: Its Shift from the 16th to the 20th Century," Japanese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1962, 1(1), pp. 57–75.

[5]费艳颖、姜国峰、王越:《美日韓大学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科学管理研究》,2014年第1期。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76页。

[7]邱若宏:《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与实践研究:从建党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8页。

[8]习近平:《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求是》,2021年第6期。

[10][1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35、42~43页。

[12]黄仁伟:《论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13]戴翔、张雨、刘星翰:《数字技术重构全球价值链的新逻辑与中国对策》,《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14]罗建波:《在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中把握战略机遇期》,《科学社会主义》,2019年第3期。

[15]《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2022年9月4日,http://www.gov.cn/zhengce/2022-09/04/content_5708260.htm。

[16]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国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

[17]操秀英:《推动新时代科普工作迈上新台阶 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基——专访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科技日报》,2022年9月5日,第1版。

[18]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5月28日)》,《人民日报》,2021年5月29日,第2版。

责 编∕李思琪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
党引领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以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勇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动力源泉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动力源泉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目标、道路与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县域实践探索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