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摄像》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2023-03-12 06:39康壮壮
互联网周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实践课程新媒体环境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逐渐被新媒体所取代。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摄像》实践课程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从最初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到现在的视频制作、后期剪辑等环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在的学习需求,该课程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本文首先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摄像》实践课进行分析探讨,然后根据该课程改革与创新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展开研究,最后提出具体的改善措施并加以实践应用。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电视摄像》;实践课程

引言

《电视摄像》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主要介绍运用摄像技术记录和表现生活中具有一定意义、富有艺术魅力的镜头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各种摄像器材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视频媒体形式与内容发生了巨大的革新,《电视摄像》作为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基础必修科目,旨在培养学生在拍摄角度、摄像构图等方面的技巧,提升学生的画面意识,让学生不仅可以胜任传统媒体工作,还可以在新媒体中谋求发展。

1.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摄像》实践课程的改革社会背景

在当下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更为广阔、更具个性化的平台,网络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以及高校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交流思想、拓宽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同时,也要学习和掌握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而产生的新课程。从教学内容角度来看,《电视摄像》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学生对各个方面融会贯通,为此在《电视摄像》课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画面和文化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1.1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发生变化

在新媒体时代,因传播技术的进步,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这些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新媒体正以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影响着大众的日常生活,电视作为最主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之一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学需要培养学生运用新闻媒介进行新闻报道、策划、组织与实施等方面的能力,在这一背景下,《电视摄像》实践课程也面临了巨大挑战。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概念被广泛应用,这对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传统意义上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熟悉广播电视基本业务,能在广播电视行业从事编辑、制作、节目策划、栏目包装、广告策划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1]。而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对高校毕业生的自身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正发生变化: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及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文化素质与修养;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行业中不断深入应用而产生的新兴职业——“网络编辑”“网页设计”等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

1.2 高校《电视摄像》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针对《电视摄像》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摄影技术、摄像技术和电视拍摄三方面。摄影技术是指在镜头前对事物进行摄录,即对客观事物的特征、形态和性质进行记录;摄像技术是指对拍摄对象进行拍摄,并将拍摄到的图像与声音等制作成视听产品;电视拍摄主要包括电视编辑和电视后期制作。《电视摄像》课程内容主要以摄影艺术基础为主,但随着时代发展,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既是时代要求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目前高校教育已经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高校教学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面对社会发展对高应用型人才所提出的要求,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应结合学科特点和行业特色对现有授课内容进行调整与改革。

2. 《电视摄像》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视摄像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学校开设这门课程很有必要。《电视摄像》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是一个需要长期深入研究与探索的问题,对于高校来说需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教材、课堂结构模式为主要手段来进行改革。

2.1 “互联网+”时代的思维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网络视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主流媒体。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形势对教师教学理念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并付诸行动,其次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自己。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打造符合新闻传播专业的融媒体一体化内容生产制作发布的平台,让学生自行组织视频型融媒体作品创作团队,利用融媒体技术,进行《电视摄影》课程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还融入了新媒体运营的思想,同时在授课期间可以借助各类教学APP或者是社交软件等,随时对学生实际活动进行监控,进而实现突破时空限制的《电视摄影》课程教学[3]。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各种新事物、新平台、新機遇,教师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互联网是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和工具,对社会和人类活动进行影响及调节的手段;是以网络为基础设施整合各种资源,提供便利和服务的途径。“互联”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与工具实现各领域间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是指传统事物与新事物之间形成互补关系发挥更大作用。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在开展《电视摄像》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各种新媒体形态及发展趋势,及时了解学生对新媒体影视作品拍摄、制作方面的要求和意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视摄像》课程的专业知识,任课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设备或电脑终端播放相关的优秀电视节目或影视作品的具体片段,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在实际节目或影视剧目中的拍摄基础技法。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各种新媒体平台传播的特点、规律及传播手段等信息。

2.2 师生角色的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把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放到首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和积极的参与者。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老師是引导者和指导者,给学生传授的更多侧重于知识本身。而新时代提倡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鼓励探索、创新。新时代,传统教学理念要进行根本性的转变。

在《电视摄像》课程教学中,可以按照新闻媒体运营角色进行小组分工,如总编室、新媒体中心,任课教师可以充当总编辑,组织学生完成新闻采编任务,小组组长则可以作为助理总编组织监督小组全过程的实施,在每个小团队里可以划分摄像记者、文字记者、编辑等,每个团队都需要独立完成视频的策划、采访、拍摄以及制作和数据统计等。

2.3 行业需求的渗透

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对教育规律的把握,更是适应社会需求和变化的体现。《电视摄像》课程属于影视艺术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使学生了解影视摄像技术、应用技巧、所涉及的文化知识,应强调培养学生“会说、会制作电视摄像作品”。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相关课程教学,如摄像基础、影视广告、专题片与专题节目等课程,通过这些基础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并对行业产生深入了解和认识。另外,《电视摄像》课程涉及拍摄与制作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对于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拍摄”环节是指从生活中取材并进行初步创作后用摄影技术手段记录下来,主要涉及镜头语言、色彩与光等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通过不断练习,掌握基本技巧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制作”环节是指把拍摄成功的电视影像素材经过剪辑制作成完整的视觉作品。通过对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对该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在今后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3. 《电视摄像》课程实践改革路径

3.1 搭建现代化新媒体环境,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学习积极性

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提高培养效果。《电视摄像》课程的实践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中较为分散且不够深入,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要通过搭建现代化新媒体环境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决定如何去学习和拍摄,自主决定如何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制作过程和后期剪辑编辑工作,自己把握学习和实践环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创作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我的小工作室”、开展师生“双导师”制、组建摄影创作小组等方式,增强学生对拍摄实践环节中所涉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等相关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新媒体环境创设好“我的小工作室”,是搭建现代化摄影基础教学平台最好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3.2 全媒体时代,充分利用实验室摄像器材,开放摄像实践方式

《电视摄像》是电视艺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电视理论、方法和技巧来观察世界,表现和创造生活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电视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技术和技巧,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电视摄像》课程作为培养具有艺术创造力的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基础理论课程,对培养合格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实践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在理论教学中对所学内容理解得不够透彻,理论与实践脱节,同时没有充分利用实验室摄像器材和设备开展拍摄活动。

《电视摄像》是一门以摄像技术为基础的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有大量的实践内容,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笔者认为:(1)充分利用实验室摄像器材,开放摄像实践方式。《电视摄像》涉及许多拍摄手法和拍摄技法,对于摄像机性能、镜头运用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过去,《电视摄像》课程大多是在课堂上教授理论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且学生掌握理论的情况并不理想。现在高校教学条件逐步改善,许多高校都配有摄影、摄像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2)任课教师可将摄像机摆放在教室或其他场所,让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实际操作。

结语

《电视摄像》课程是影视艺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以视频为载体,对摄影摄像技术及艺术处理进行阐述的基础课程。通过《电视摄像》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电视创作拍摄所必须掌握的相关技巧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视听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摄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技巧及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赵晓娟.融媒体时代《电视摄像》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渭南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21,7(13):144-147.

[2]何淼.电视摄像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8):127-129.

[3]赵晓娟.融媒体时代《电视摄像》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渭南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21,7(13):144-147.

作者简介:康壮壮,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基金项目: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程思政在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的探索与实践——以《电视摄像实训》课程为例”(编号:2022SZX486)。

猜你喜欢
实践课程新媒体环境
对会计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思考
智能机器人实践课程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民办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刍议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
基于优势学科的“材料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