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沙田系统经营的传统生态模式与潮汐灌排技术

2023-03-11 15:12
地方文化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沙田珠江三角洲滩涂

周 晴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510642)

沙田由珠江三角洲河口区潮间带滩涂淤积而成的沙洲围垦后形成。①楼桐茂著:《楼桐茂地理文集》,香港:银河出版社,2006 年,第200 页。20 世纪50 年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约有300 万亩,连老沙田约400 万亩,是华南重要的商品粮基地。②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勘测设计院:《珠江三角洲沙田水利情况的调查资料》,1963 年4 月,广州地理研究所图书馆藏,65.4674。沙田研究是珠江三角洲地域开发研究中的重要课题,③王传武:《珠江三角洲沙田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4 年第1 期。农业历史的研究中对珠江三角洲沙田开发的耕作制度、耕作技术、水利问题等若干方面进行了较多研究,④彭世奖:《珠江三角洲沙田地区水稻栽培制度的变迁》,《学术研究》1997 年第10 期;吴建新:《民国广东的农业与环境》,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年;衷海燕,潘雪梅:《民国珠江三角洲水利生态与沙田开发——以中山县平沙地区为中心》,《中国农史》2013 年第 5 期。谭棣华从沙田地权、身份制度及宗族占有形态等方面讨论清代珠江三角洲沙田开发的历史情况;⑤谭棣华:《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年。刘志伟以番禺沙湾何族为中心的族谱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沙田的开发在明代以后迅速扩大,清至民国时期,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大部分被民田区的宗族所控制;⑥刘志伟:《宗族与沙田开发——番禺沙湾何族的个案研究》,《中国农史》1992 年第4 期;《地域空间中的国家秩序——珠江三角洲“沙田—民田”格局的形成》,《清史研究》1999 年第2 期。黄志豪以东海十六沙为中心研究沙田开发过程中的社会历史;⑦黄志豪:《土地开发与地方社会》,香港:文化创造出版社,2007 年。日本学者西川喜久子研究发现清乾隆年间开始加速滩涂的人工开垦,造成沙田急剧增加,清初以前珠江三角洲沙田的一般形态是没有堤基与排灌设施的“潮田”,道光以后沙田围筑趋向专业化,大规模修筑基围,使沙坦成为肥沃的耕地;⑧西川喜久子著,曹磊石译:《清代珠江三角洲沙田考》,《岭南文史》1985 年第2 期;西川喜久子著,翟意安译:《清代珠江下游地区的沙田》,《中山大学研究生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3 期。曾昭璇等指出,顺德、番禺一带以南的沙田在清代中叶以后才大力垦殖,开垦时间在300 年以上。⑨广东省地理学会编印:《广东地理学会1963 年年会论文选集》,1964 年编印本,第33 页。珠江三角洲的沙田系统不仅有其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沙田的开发中还有许多适应河口环境进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开发的历史经验。 本文结合历史文献、档案资料与实地调查,对清代以来的珠江三角洲传统沙田系统经营的生态模式与技术进行研究,挖掘沙田系统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同时也为当今珠江三角洲的河口生态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本文研究的传统时代指明清时期至20 世纪60 年代,研究的沙田范围主要位于珠江三角洲沙田分布中心的西、北江河口区,即今中山、南沙、珠海等地区。①钟功甫:《钟功甫地理研究论文选集》,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 年,第71—77 页。

一、基于河口植被演替的滩涂促淤开发模式

传统时代,本地区人们在对珠江口岸段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沙田开发背后有一套传统地方知识与技术体系,珠江三角洲传统时代的滩涂围垦是基于河口植被生态演替的围垦模式,有着对河口植被生态演替规律的深刻认识。 珠江口三角洲的溺谷湾在浅滩自然发育过程中,当河口湾潮流在沿岸淤积到一定程度之后,沙滩淤泥停积,天然红树林开始形成;天然红树林随着地形的淤高,又有一个向芦苇平原演化的自然过程。20 世纪60 年代初期,曾昭璇等在珠江口地区调查时发现,珠江口典型的红树林海岸滩涂有多种扩展方式。 红树林海滩向海扩展方式也依靠于各种红树生态特征:珠江口的海滩红树林群落中,首先生长白骨壤及桐花树等外缘的先锋性树种;主要红树如秋茄广泛分布于红树林中软泥深厚的海滩中部,内缘淡水多、洪水带来沙质淤积物较多的近高潮线浅滩中,红树群落中多为木榄、海漆等。 红树林海滩淤高过程中,半红树植物如老鼠勒、金蕨、臭茉莉、碱蓬、盐地鼠尾草、结娄草等生长,桐花树、木榄等也可再生。当沉积淤泥加厚使红树林海滩加高到渐近高潮线附近时,由于露出水面时间加长,洪水时淡水淹没时间较多,芦苇、莎草科草本植物繁生,红树林海滩就变为红树林平原,当地又称“蓢林平原”。 红树林平原到达芦苇平原的最后阶段,由于地势渐高,红树苗木生长不利,芦苇群落不断侵入繁生,洪水期沙泥堆积不断加强,地面变高变干,土质变硬变淡不利于红树林根系生长,而芦苇在这种条件下最合宜,以芦苇群落为主的红树林平原表土层结构坚实,质地松软,有利垦殖。②曾昭璇,黄少敏,张杰人:《河口红树林海岸地形演变及其农业评价——以珠江三角洲为例》,1963 年10 月,广州地理研究所藏,57.15574,油印本。

珠江三角洲地方传统经验中,将滩涂围垦至成田的生态演替过程,可以归纳为鱼游、橹逼、鹤立、草蒲、草田、围田六个阶段,分别对应沙田形成地貌发育过程的深水滩、浅水滩、泥滩、草滩五个阶段的不同生态特征,是对珠江口滩涂生态演替过程的地方语言表达,对处在不同演替阶段的河口滩涂的主要生态特征凝练总结。图1 所示为潮间带滩涂向沙田地貌演变的具体过程。其中,橹逼、鱼游、鹤立为自然淤积阶段。 鱼游阶段指滩涂在低潮时鱼类群游觅食,一般水深1.5~2.0 米,水下已形成沙滩或泥滩。由于淤积过程,水层变浅,划舟经过时往往阻碍舟撑,称为橹逼阶段。随着滩涂沉积不断地发展和淤高,地面开始露出低潮线,水面形成潮泥滩,浮游动物很多,鹤类等涉禽大量在此活动觅食,称为鹤立阶段。 鹤立阶段在低潮时,白鹤能立于其上,捕食鱼虾,水深一般为0.2~0.3 米。 滩涂前缘的静水或背风处秋茄、老鼠勒和桐花树等构成红树群落,沿岸白滩亦通过人为抛石,种植水生植物加速泥沙沉积与滩涂的演替,在草田阶段可人为控制滩涂土壤的脱盐与定向发育。海涂土壤进入鹤立时期,最低潮位时水深0.2 米左右,这种没有生长植被的泥滩在低潮时出露,在珠江口一带都称为白滩,白滩时期最低潮位时滩涂地表已露出海面。草蒲阶段指在低潮时,白滩已经露出水面,茳芏或芦苇草滩群落成片,土壤在生物作用下迅速演化,形成了海滨盐沼。③董兆英:《珠江口滩涂围垦工程经验》,《人民珠江》1982 年第6 期。从鱼游到草圃,再开垦成沙田的过程,是生物与人为因素共同参与作用的过程,明代以来通过人工措施使这一过程大大加速。

图1 滩涂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

明代中后期开始,当地人已经掌握了河口海湾滩涂生态的演变规律,通过生物技术措施人为地加速其演替过程,使滩涂加速堆积并改良土壤,使之成为可开垦种稻的沙田,沙田区在开发泥滩初期有将红树植物与和短叶茳芏一起种植的习惯。 在短叶茳芏群落中,局部地方会有红树林的常见树种如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假茉莉(Clerodendron inerme)和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等星散分布其中,①广东省植物研究所编著:《广东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年,第268 页。如小榄李寅健的家谱记载:“家有良田,濒海多浮生,则督群工筑堰堤,种草蓢,辄成沃壤,园林疏竹,恒视溉植。 ”②《泰宁李氏族谱》卷3《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闽粤(侨乡)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20 册,第488—489 页。这里所说的种草蓢即咸水草、芦苇与红树林群落的营造。本地知识分子对这种人工加速滩涂形成的经营进行过细致的描述,龙廷槐描述清中叶时珠江口地区人工造沙田的过程,先是抛石种草:“石基既累,幸不为风浪冲刷,积之数年,或十数年,潦泥淤与基平,则又运石再累,至再至三,如是者又数年、十数年,渐积渐高,于是潮退尽时而坦形可见,乃运高田有草之硬泥,四周筑为大堤,中间间以小堤,纵横棋布,又曰硬泥基。 基既成,又幸不为风浪冲刷,阅数年,潦泥复淤与基平,又再筑,又积之数年、十数年,泥复与基平,则坦形亘然出面矣,名之曰‘水坦’。 水坦泥土如浆,践之灭顶,乃用小艇,载芦荻散栽之(粤人名为蓢),数年后,荻茂根蟠,其土渐实,则去荻而种之以草,四周乃留荻,以御风涛,名曰草坦。 ”③龙廷槐:《敬学轩文集》卷1《与瑚中丞言粤东沙坦屯田利弊书》,《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清人别集丛刊》第12 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抛石堤和种水草可加速滩地淤积,是护滩护堤、改良土质尤其是沙质泥滩土质的有效措施。

种植芦苇截留泥沙是明末珠江河口区人工促淤形成沙田的重要技术之一。 据嘉靖《广东通志》记载:“遵顺德而南至于香山新会,皆濒海,多沙坦,民种芦积土,其成田也,数千百亩可趼而待也。 ”④黄佐:《泰泉集》卷27《农政论》,沈乃文主编:《明别集丛刊》第34 册,合肥:黄山书社,2015 年,第320 页。黄佐还提到明中叶以后至清初香山一带的浅海湾直接承西江水流,清流较盛,多以种植芦苇促淤浅:“夫种芦积泥,所费至尠也。浮生成田,动至阡陌,其利百倍。”⑤邓迁修,黄佐纂:嘉靖《香山县志》卷2《民物志·食货》,《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府部(三四)》,第32 页,屈大均也讲述到香山的农田是由人为种植芦苇加速滩涂的淤积而成:“舟岛日凝,与气俱积,流块所淤,往往沙潬渐高,植芦积土,数千百亩膏腴,可研而待。 ”⑥屈大均著,李默校点:《广东新语》卷2《地语·沙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年,第47—48 页。到清代前期,当地人则多选择种植茳芏来加速滩地的形成,清初香山一带的人们多在滩地种植茳芏,《广东新语》说香山沙田形成过程中要植篑草,这种篑草即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 lam):“每西潦东注,流块下积,则沙坦渐高,以篑草植其上,三年即成子田。 ”⑦屈大均著,李默校点:《广东新语》卷2《地语·沙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年,第666—667 页。“篑”又细分为两种,嘉靖《香山县志》记载:“篑,水草也,种之积泥可以成田,方、圆二种。 ”⑧嘉靖《香山县志》卷之2《民物志》。方、圆描述的水生植物主要利用部位“茎”的形态特点,茳芏有短叶茳芏和茳芏两大类。 茳芏与短叶茳芏最大的不同在于茳芏的茎粗壮,呈锐三棱形,而短叶茳芏的茎稍柔弱,常呈扁圆形,叶鞘一枚极长而顶有一短叶片,①吴德邻主编:《广东植物志》第8 卷,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 年,第327 页。茳芏多为野生种,而短叶茳芏为栽培种。②吴德邻主编:《广州植物志》,第742 页。 颜素珠编著:《中国水生高等植物图说》,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年,第275—276 页。郭璞注《尔雅》时,曾有“芏草生海边,似莞蔺,今南方越人采以为席”。 唐代南方人陆德明在《释文》中记载了芏草:“今南人以此草作席,呼为芏,音芏。”③郝懿行著:《尔雅义疏》,《郝懿行集》第 4 册,济南:齐鲁书社,2010 年,第 3538 页。珠江三角洲沿海滩地一直有种植茳芏促淤的传统,茳芏也可用于编织草席、草帽和提篮等,茎和叶为优良的造纸原料。④吴德邻主编:《广东植物志》第8 卷,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 年,第327 页。

清代中后期以来,为加速滩涂改造成沙田,珠江三角洲地区多选择咸水草即短叶茳芏(Cyperus.malaccensis. var. brevifolius)来改良滩涂土壤,加速沙田土壤的形成。当地人选择在泥滩阶段种植短叶茳芏。 短叶茳芏生长迅速,繁殖很快。 相比之下,芦苇的根茎分布在深土层中,根茎节长,分蘖节疏散,对于阻隔淤泥作用较短叶茳芏(Cyperus.malaccensis. var. brevifolius)为差,⑤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珠江三角洲沙围田土壤形成过程及其肥力演变》,广州地理研究所,1960 年,编印本。通过种植短叶茳芏可以更快促进泥滩的发育。 短叶茳芏茎较茳芏细小,呈锐三棱形,稍柔弱,常呈扁圆形,叶鞘一枚极长而顶有一短叶片。⑥颜素珠编著:《中国水生高等植物图说》,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年,第275—276 页。短叶茳芏是茳芏的变种。 陈元松等的研究表明,茳芏和短叶茳芏都适宜种植在盐度小于10‰的滩涂,但短叶茳芏适宜萌芽的盐度为5‰,茳芏适宜萌芽的盐度为10 ‰,⑦陈元松:《盐度胁迫对茳芏、短叶茳芏萌芽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11 年第17 期。短叶茳芏地下走茎发达,无性繁殖力强,用途比茳芏广,短叶茳芏还可供制作草席、牲畜饲料、燃料和编织、捆扎。 根据珠江水利局的试验资料,种咸水草后,每年滩面淤积速度可比白坦阶段增加0.05~0.07 米。种草时的滩面高程以-0.6~-0.8 米,即低潮时大部分滩面出露时为好。种植时要按地形情况分片集中种植,种的时候株距不宜过疏,片距不能太大,以提高成活率,使草根能迅速发育,交织一起,增强抵御风浪的能力。⑧董兆英:《珠江口滩涂围垦工程经验》,《人民珠江》1982 年第6 期。民国时期中山县黄角的咸水田中也栽植短叶茳芏,称咸水草,多销往日本及台湾等地,咸水草栽培管理极为粗放,于年冬植苗,经年余成长,五、九两月即行割刈,晒干后以待出售,产量大约每亩每年在十五担至二十余担之间。 咸水草连续生长数年后改种水稻,种水稻时将土裂开,颠倒放其位置,既将咸质覆于下层,又增加有机质,因而水稻产量倍增。⑨国立中山大学广东土壤调查所编:《中山县土壤调查报告书》,1933 年11 月,第50—51 页。短叶茳芏又称“咸水草”,地下茎分布在土壤表层或地表,根茎节短,每个根茎节分蘖丛生,植株密集,根系稠密而呈圆锥形分布,不仅有利于阻留悬浮物质的沉积,还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 珠江口地区当海滩淤积在-0.2 米以上时种植咸水草和改良土壤,使海滩淤积速度可比潮积土(白滩)快1~2 倍。 万顷沙的农民在滩涂的鹤立阶段就开始种咸水草。⑩连兆煌:《珠江三角洲万顷沙的土壤》,华南农业大学农史室藏,油印本,1954 年。一般种过咸水草的土壤加速了海滨盐土中的草甸化过程,由于地势淤高,潮水影响减弱,潜水面下降,开始出现脱盐和脱沼泽化过程。 一些情况下可使海滨盐土发育过程跳过红树林阶段,直接由潮积土转化为海滨草甸沼泽化重盐土,这在珠江三角洲河口地区为常见现象。[11]唐永鑾,曾燕祥,麦荣基:《广东海滨盐土的基本特征》,《土壤通报》1965 年第6 期。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历史文献中有许多关于人为加速河口滩涂演替进行沙田开发的记载。 例如民国《番禺县续志》:“下番禺之田濒江海者,或数年,或数十年,辄有浮生”,沙滩浮生的过程是“其初鱼游鹤立,即有富豪承沙报税,察其可植芦荡,便当升科,名曰‘草白坦’,其税只列下则。 迨沙浮水面,渐可植禾,成为坦田,遂升中则。若至沙墄巩固,田可再熟,则当升上则税矣。”[12]番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持整理:《番禺县续志(民国版)》点注本,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270 页。河口滩涂促淤形成沙田的过程中有一套传统的地方知识与技术体系,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是人工加速滩地演替的最直接的手段。 《广东新语》总结沙田开发时种草促淤的重要性:“其田在海濒,弥望斥卤,自一沙至于八沙,外沙岁有赢壤,三岁种草,四岁种禾,子田之利,常浮于其母,有肥毋硗,秋粮亦薄,此则水田之美者。 ”①屈大均著,李默校点:《广东新语》卷14《食语·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年,第335 页。珠江口浅海湾内由于淤泥不断沉积而把天然红树林埋于下层,深的1 米以下,浅的30 厘米左右,这一类耕作土壤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咸酸田”,红树林残体在长期被淤泥埋藏过程中,进行缓慢的嫌气分解,形成黑色的腐植坭层,当地称之为“木屎层”,富含单宁和还原性硫化物等,如20 世纪60 年代初期番禺县石楼公社胜洲大队的一处咸酸田剖面,100 厘米以下就发现黑色木屎层,有硫化物气味。②广东省土壤普查鉴定,土地利用规划委员会编印:《广东农业土壤志》,1962 年10 月,第114—116 页。20 世纪60 年代初期李春初等在西江河口区红树林调查中发现,红树林生长的地区一般都适于茳芏的生长,改种茳芏即咸水草促进淤泥沉积,是取代红树林加速滩地淤高和克服土壤反酸的有效办法。 珠江口地区经验是每三尺间种一颗茳芏,一年全部发展成为草地,土壤也富含有机质,5 年内就可围垦。③李春初,曾远图,全胜:《西江三角洲的红树林海岸》,1965 年,油印本,广州地理研究所藏,57.15574.据罗章仁等在磨刀门的实测考察,当海滩滩面高程达到-0.6 米左右有跳鱼活动时种草效果好,种草可使滩地淤高速度增大1 倍以上。④罗章仁,杨干然:《关于磨刀门海滩围垦的意见》,1973 年,编印本。

除咸水草外,人们在珠江口滨海滩涂的开发过程中,还通过种植其他多种植物加速土壤的发育。一般滩面较低的地方主要种三合草,坦面较高的多种元草。滨海沙田区老农传统经验认为大尾草的品种比较好。 栽种时株行距0.5 米左右,水草栽培后,草根互相交织,固结土层。 在沙滩淤高期间,因有些滩面高低不平,可采取低处密植,高处疏植的方式,调整滩面的高程。 种植水草的时间一般在农历3~4 月或8~10 月之间,此时气温较高,洪水、台风和咸害较轻,水草成活率高又易于生长,种下一年后就可覆盖滩地。 种草的同时人工开挖潮沟,即结合开沟以便潮水进出,以利于泥沙均匀沉积。 在受风浪的地段,例如灯笼沙地区,在0.3~0.6 米,宽3~6 米的土堤上栽种宽达2.5~3 米的白骨蓢,这样对滩面水草的生长更有保证,更有利于促淤。⑤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农业志》编写组:《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初稿)二珠江三角洲堤围和围垦发展史》,1976 年,编印本,第 123 页。滨海口门附近风浪大,水势猛,沙田围垦前还需对堤围采取抛石措施,抵抗涨潮和洪水对围堤的冲刷。 为了节省石方,有些地区在堤外抛石3 米至4 米宽作为外侧,内侧种红树植物及水草,或只在原堤基两旁抛石,中间种植红树植物和水草;对于风浪不大,成滩时间较长,滩面高、土层较紧实的沙坦,就不用抛石,直接在沙滩周围种植红树植物或水草,甚至直接拍围。 例如中山小淋和灯笼沙两地,在拍围之前,沿规划基底种植红树植物“红骨蓢”,宽约0.5~0.8 米之间,成一蓢带,这种防护林带和石基一样,具有稳固基底土层及促进坦面淤高的作用。⑥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农业志》编写组:《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初稿)二珠江三角洲堤围和围垦发展史》,1976 年,编印本,第 122 页。传统时代沙田在筑围堤时,多在堤基沙槽上压放竹条。用竹做基底,有减少堤基下沉,节省土方的作用。 传统时代,一些地区在拍新围、筑围堤后,即在基围上种竹,为以后再拍新围作好准备。例如,万顷沙地区20 世纪60 年代以前有在基围内坡种竹的习惯。栽种一种名为“大头典竹”的竹种,具有早生、快发的特点,一般种植6~7 年后,一株竹有百多条,种一围竹足够两围压底之用。 在小林、灯笼沙等淤积较快的地区,筑围堤时除在靠海的当风一面基段砌石外,其他部分的基底一般只将红树林带压下作为围堤的基础。⑦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农业志》编写组:《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初稿)二珠江三角洲堤围和围垦发展史》,1976 年,编印本,第 127—129 页。

滩涂被围垦后,土壤在自然发育过程中盐分不断降低,所生长的不同植物群落也随之更替。 沙田区的民众经过长期观察,根据不同植物群落作为土地利用的指示植物来断定适宜水稻栽培时间。海涂拍围后首先生长的是耐咸性最强的红树林、秋茄等植物群落,随着滩涂淤高,土壤盐分降低,便出现芦苇、老鼠簕等群落,以后又由稗草为主的禾本科植物群落代替,到这时,当地人才认为可以栽培水稻。①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农业志》编写组:《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初稿)·珠江三角洲堤围和围垦发展史》,1976 年,编印本,第129 页。此时,还需要先通过种植其他作物改良土壤。例如20 世纪50 年代初期,万顷沙地区围垦后先种三年至五年莲藕或菱角后种水稻,以轮作方式改良土壤,调查中万顷沙的沙田仍保持这种耕作制度,“新成之围田初期多种莲藕,使土壤不致太湿而便于翻土。 ”②连兆煌:《珠江三角洲万顷沙的土壤》,华南农业大学农史室藏,油印本,1954 年。

二、利用河口潮汐灌排的沙田水利特点

珠江三角洲的潮水是河口冲淡水受海潮的顶托,每日随着海潮的涨落往返徘徊于珠江口的淡潮。沙田区利用潮水灌溉,在海潮涨潮时,潮波经珠江口溯江而上,迫使珠江下游的河水向上游倒涌成为淡潮区。 三角洲河口的淡潮使濒海的沙田在晚造得到大量淡水的灌溉,得到丰收,如遇旱年,珠江口一带沙田的晚造亦受咸潮的威胁。 本地区根据潮水排灌条件差异将沙田分成高、中、低几类,③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勘测设计院:《珠江三角洲沙田水利情况的调查资料》,1963 年4 月,广州地理研究所图书馆藏,65.4674。20 世纪50 年代水利部门的调查中,即根据不同的潮水排灌条件将沙田分为高沙田、中沙田、低沙田三类。 其中,高沙田地势高,旧历每月初三、十八大潮才能上田,潮灌的保证程度低,旱患威胁大,但潮排条件好,土壤比中、低沙田瘦瘠,地下水离地面0.66 米,耕作方面可进行水旱轮栽;低沙田地势较低,涨潮时每天都可以引潮水上田,灌溉极易,但排水期潮谷水位也常高于田面,利用潮谷排水的机会不多,渍水威胁较大,这类田土壤极为肥沃,结构糊烂,地下水位离地约0.33 米;中沙田介于高沙田、低沙田之间,地势高低适中,既可以在涨潮时灌溉,又可以在退潮时排水,潮水排灌最方便。④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勘测设计院:《珠江三角洲沙田水利情况的调查资料》,1963 年4 月,广州地理研究所图书馆藏,65.4674。

从滩涂围垦而成的沙田仍利用潮汐水文环境进行大排大灌,当潮水涨至田面以上高程时,便可由涵窦引潮入田灌溉;当潮水退至田面高程时便可关闭涵窦,每天潮灌的时间视潮期与田面高程的不同而异,如《岭南杂事诗钞》中所言:“粤东濒田之区可以塞潮种植者,经营图度,覆土筑堤,以障潮汐,留水门以通消纳,谓之潮田。 ”⑤雷梦水主编:《中华竹枝词(四)》,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 年,第2812 页。大排大灌的主要特点是,利用一天二次的涨潮期和退潮期的便利条件,每天灌水一次,又排水一次。 灌时一般水层深达5 至6 寸,或更多,排时彻底排干,田面不留水层。 因沙田区田块较大,沙田区一丘稻田叫“一间田”,面积少则70 至80 亩,多至一百亩,田面不平整,往往同一间田内高低相差达5 至6 寸,甚至更多。 大排大灌适应对高低相差大稻田的排灌,深灌时高处稻苗也有点水层,不致缺水,排干时低处稻苗则能暴露空中不致浸坏,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办公厅编:《国营农场工作经验选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65 年,第29 页。同时还可达到正确调节田间小气候、增加土壤通气性能的作用。⑦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农田灌溉研究站:《珠江三角洲中珠联围水利情况调查报告》,1962 年1 月,广州地理研究所图书馆藏,65.4674。沙田区利用大排大灌调整田间小气候环境,如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利用上午一段时间,让水给太阳照晒,提高温度,在临近中午时将水灌入田中,到傍晚或翌日清晨将水排出,温度过高时,在日出以前将较清凉的水灌入田中,到了下午或傍晚又将田里的热水排出来。通过排灌调节田水温度,使其适于水稻生长的要求。沙田区同时可利用潮汐灌溉水中的浮游细坭的沉积以增加天然肥料的来源。 每天排灌既能满足水稻对水分的要求,又能供应土壤空气,利于冲积土壤中的肥料的分解和稻根生长。 插秧初期的深灌水,还有护秧和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办公厅编:《国营农场工作经验选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65 年,第29 页。

沙田区利用潮排潮灌的渠系布置以适应潮汐和以排为主的要求来设计。例如20 世纪50 年代白蕉一带低沙田区以方形渠系为主,灌水时由渠的两侧浸入田面,流速不能过大,否则水稻会倾倒。 沙田内河系交错,水流相互顶托,流向复杂。梪河是直接与水梪衔接的渠道,在一间田中断面最大,是该间田的排灌骨干与围内水量调度的重要渠道、围内及该间田水上交通的骨干。水流过梪后,其灌水量很大,主流顺着进梪方向向前冲击,从灌水的角度要求有一条断面较大的渠道与水梪直接衔接,从排水角度同样要求水流顺畅,主流集中,排水水面积降至最小。 在大排大灌的围设置梪河很有必要,梪河的位置布置在一间田的中央并与该间田的长边平行。 1956 年以后,白蕉公社沙田区实行渠系的整改时,加深梪河,就在围中间设一条较宽深的渠道,称为中心河,中心河沟通全围水系,构成田间水网系统,调节围内水量及水位,调剂用水,是围内交通的骨干,也是直接灌水的引渠和输水渠。①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珠江三角洲沙田水利工作组:《白蕉公社低沙田围内排灌系统的现状及整改意见》,1961 年7 月,广州地理研究所图书馆藏,65.4674。

图2 沙田排灌系统示意图②图片改绘自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珠江三角洲沙田水利工作组:《白蕉公社低沙田围内排灌系统的现状及整改意见》,1961 年7 月,广州地理研究所图书馆藏,65.4674。

沙田排灌系统在不同程度上都可以利用潮汐退涨水位的变化实行自流灌溉与排水。 20 世纪60 年代初期,广东省水利部门认为沙田灌排主要标准应为枯水期(3、4 月水稻用水时)即旧历初三、十八的大潮峰水位高出田面,使每个月最少有两天河水能上田灌溉,3、4 月潮水位0.8 米至1.0米,因此沙田的耕地高程应该在该水位以下;潮区洪水对潮位的影响微弱,潮水位年内变化不大,排水期一般年份的潮谷水位应低于枯水期的潮峰水位。③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勘测设计院:《珠江三角洲沙田水利情况的调查资料》,1963 年4 月,广州地理研究所图书馆藏,65.4674。20 世纪60 年代初期广东省水利部门调查总结,沙田潮排潮灌有调节田间小气候及水温、取得淤肥抬高田面、少生杂草减少中耕劳力、减少病虫害、水稻生育较正与谷粒结实、居民食用活水等六个好处。④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勘测设计院:《广东省白藤水利工程规划会汇报资料(规划中间阶段)》,1963 年4 月,广州地理研究所藏,65.4674。

为达到自流灌溉目的,滩涂围垦时必须选择淤积到适当高度的海坦进行围垦。 围垦的方法是修筑土堤,遇较大的河沟则建闸衔接土堤,围内的田面高程一般在0.2~0.8 公尺(珠江零点)之间,潮水位在普通潮峰水位以下,一般潮谷水位以上,因为这种田面高度对于利用潮峰灌溉和潮谷排水均甚适宜。 灌溉水源的潮位变化大都在-1.0~1.5 公尺之间,每年3、4 月春耕需水时间,潮水的变化则在-1.0~1.0 公尺之间,没有很高的水头,可以作为自流灌溉,同时还有时间上的限制。由于潮水涨退有时间性,为满足灌溉需要,必须尽量利用潮峰多放水入围。 同时,为了避免引水上田及水入闸后经过太长的河沟,使水头损失太大,致不能自流上田漫灌,于是采用多处分散进水的办法,本地民众的经验是“逢涌筑闸”“高田阔闸、低田窄闸”。 窄闸是指利用闸控制潮水涨退通过,窄闸孔的流速大。⑤麦蕴瑜:《珠江三角洲引潮灌溉与排水的措施》,灌溉系统新建改建科学技术交流会议大会秘书处:《灌溉系统新建改建科学技术交流会议报告及论文集(I)》,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1957 年,第 184—201 页。为达到沙田排灌系统勤灌引淡洗咸,快速降低土壤盐分的作用,梁光商20 世纪30 年代的调查中发现,万顷沙沙田每一个小围都设闸:“每一小围内,约有平畴之稻田一顷(实则约八十亩),概无基,只有深阔各五尺之排水沟,依沟以为经界。 每一围或数围,于接港汊处,设一水闸,潮水涨时则灌水,水足则闭闸,退时复开闸而排之,若水过咸则闭闸以拒之。 ”①梁光商:《东莞沙田农业考察报告》,载于倪根金,陈志国主编:《民国农业调查报告辑刊(第一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8 年,第 469 页。

沙田围内按河沟划分灌区,沿河沟两岸仍需筑小堤,小堤上每隔约300~500 公尺置放一木制小涵洞,称为“木梪”。 灌区的划分一般是60~80 市亩一单元,由一木梪控制排灌。 潮水由基围的水闸灌入河沟内,再经木梪流入灌区。灌区内环身掘沟,中心开沟与木梪相通。当水由木梪灌入后,即循中心沟向两旁漫灌。潮退时水仍循中心沟及环身沟经木梪排出。平时潮涨让潮水进梪,潮退时亦不予拦截,使潮水自由流出。 需水季节则潮涨时开梪进水,潮退时关梪蓄水。 这样不但可以得潮水灌溉之利,而且可使潮水带来的悬移质加速沉淀,收淤肥之效。 在春耕、播种、插秧及秋天水稻吐穗扬花时期,单纯靠潮水的自来自去不能满足沙田蓄水灌溉需求,农民此时要在潮涨到峰顶时拦蓄潮水灌溉。 这一带的水闸,民众习用外向双掩闸门,这种闸门不用设置启闭机械,利用水流进出水闸时的压力启闭,人力管理也较少。 为了满足蓄水的要求,20 世纪50 年代曾一度推广使用叠梁闸板,但每闸孔要二、三十块,启闭废时间,不能于潮峰时候很快地关闸,使潮水向外流失,农民不甚欢迎,后调查发现,当地传统使用的前后两道双掩闸门,闸门利用水压力的推动启闭,前闸门向外掩,用以防洪排水,后闸门向内掩,用以蓄水灌溉。 在汛期用铁链将后闸门系紧在闸台上,洪水来时关闭前门,洪水退落时,渍水推开前门排水。 春耕及秋旱时,用铁链把前门系紧,让潮水进闸。 当潮水到达峰顶而要退落时,潮水压力推动后门关闭,拦蓄潮水备用。20 世纪50 年代初期,在沙田区又复普遍推广这种闸门,农民颇感满意。②麦蕴瑜:《珠江三角洲引潮灌溉与排水的措施》,灌溉系统新建改建科学技术交流会议大会秘书处:《灌溉系统新建改建科学技术交流会议报告及论文集(Ⅰ)》,北京:水利出版社,1957 年,第184—201 页。

沙田区田间灌排主要以明、暗梪结合控制来进行。 如位于磨刀门与泥湾门间低沙田地区的白蕉公社,由120 多个大小围田与部分山地、民田等组成。 各围皆略呈方形,由于修堤取土和便于引潮灌溉,围与围之间富有宽阔而纵横交错的围外河涌,围内田面高差约15~30 厘米,土壤含有机质丰富,颇为肥沃。 围内排灌系统的组成包括基堤、水梪、梪河、中心河、堤边河、河仔、间基、间闸等。其中围的四周筑堤基,堤基把围内外水流分开,以控制围内的水位与田间水层,堤基也是围内陆上的交通道路和居民点所在地,堤基顶宽一般约1.2~1.5 米,高度因各围位置不同、防洪要求不同而不同;水梪是围内灌排的过水设备,设于堤基边,按水流型式向分为明梪(属平流)、暗梪(涵管出流),都是小型的过水设备。 明梪一般由土、石材料建成,暗梪是木料做成,装有拍门,能自动排水。明梪一般宽1.2~1.3 米,梪底低于田面0.8~1.2 米,暗梪一般为40~80 厘米,顶面与田面平。 根据传统经验两个水梪控制的田亩数一般明梪控制100~150 亩,暗梪40~60 亩。1949 年以前,长期使用的是木暗梪。 根据传统经验,暗梪施工技术简单,木料一般为水松木,每个单梪的用量为两侧用二块宽0.5 米,厚0.07 米,长10 米的木料,梪底及梪顶木料由小块拼接成,共需100 块,每块长0.9 米,宽0.2 米,厚0.04 米。 因木料长期处于干湿状态,易腐烂,必须年年检修一次以上,木暗梪使用年限一般为30 年,如经常检修,保护好,可增长至40 年,暗梪可自动排水,适应低沙田区的水利要求。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珠江三角洲沙田水利工作组:《白蕉公社低沙田围内排灌系统的现状及整改意见》,1961 年7 月,广州地理研究所图书馆藏,65.4674。

三、生物多样利用与适应水情的耕作制度

沙田堤围建成后,农田与堤基防护栽培的作物也具有多样性。 据邬庆时总结:“沙田因在海边,不患旱而患风。 风至伤禾,瞬卸成灾,最为可畏。 其次忌水,咸流猝至,或潦水积滞不通,亦伤禾稼。防此两患,为业主者乃各就地势或地权而筑围。 围基高丈余,阔数丈,子潮落后,深挖河中之泥而为主。 一面阻水之入围,一面利水之出诲,至相得也。 基上种蕉、间以番石榴及荔枝。 荔枝根能护泥,树能阻风,果又最佳。但种之多年,乃有收益。番石榴比荔枝略差,而成长较速,不过两年,便绿叶成荫子满枝矣。蕉则更快,数月之间,便收大效,为围基必种之树。近年亦有种蔗者。蔗可榨糖,其利尤大,而成本此较重,种之两年,便须改换,与蕉相同。 两者相间种植,最为适当。 佃人结茅为寮,居住其间。出作入息,渐成村落。较低之处、必留梪口。围内需水灌溉,则按时开梪以进潮水。水既足用,则闭而留之。 水若有余,又开而泄之,围基筑成,则不复患旱,不复患水,亦不复患风,……沙田除种禾,种草、种蕉、种蔗、种番石榴、种荔枝外,在百年前,每于围基种水松。 水松之根,吸水份,种以护基,实为最宜。 但无果实,树荫不茂,成长亦慢,近人多不种之。 现存者多百年前物,最近亦已数十年,而其枝干,不及一二年之番石榴。只有斩伐,而无新种,想不多时,将不复见。又有种?者,亦无果实,惟树茂而根深,宜于阻风以护基。 当风之处,现仍种之。 或于基外种蓼,亦以其能阻风,阻水以护基,虽无果实,犹取而种之。 ”①邬庆时:《广东沙田之一面》,《广东文史资料》第5 辑,1962 年编印本,第72—89 页。为了保护新筑围基,还有在堤外种植水松抵抗风浪的,也有在围基内坡种植大蕉和耐咸、抗风能力较强的香蕉、蔬菜等作物。②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农业志》编写组:《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初稿)·珠江三角洲堤围和围垦发展史》,1976 年,编印本,第 130 页。如万顷沙沙田的围堤上,除十一涌种少数竹树外,概种大蕉,间有少数香蕉,因受海风侵袭关系,香蕉树干较弱,须用木棍支撑,不合经济,且成熟期恰逢风季,易遭风害,而大蕉则可在风季前收获完毕,故以大蕉出产为大宗。 农舍附近又有少量蔬菜,自给自食。 此外,又有木瓜、荔枝、番石榴等。③连兆煌:《广东珠江三角洲万顷沙的土壤》,华南农业大学藏,油印本,1954 年。

人们充分利用河口滩涂区潮汐环境中生物多样性特点,根据稻田内不同的指示动植物来分辨沙田水利条件的好坏及土壤母质状况。 据番禺县人民公社梁祥的考察,各田类的指示植物是:咸矾田有白江车草、迫拍草;低围田有茜草、少数的浮莲子、假芽菇草;中围田和高围田有水郎、三夹草,有针草;积水田有鸡栏草。④农业部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编:《全国土壤普查鉴定深耕改良土壤学术会议文件选辑》上辑《土壤普查鉴定与土壤分类制图问题》,北京:农业出版社,1959 年。传统时代沙田地区实行免耕,并利用休耕与轮作保持土壤肥力。屈大均提到当时沙田管理中耕作三年之后休耕三年:“故佃人每耕之三年,必荒之三年,不肯为田主长耕。如数纳谷,此有沙田者之苦也。 沙田既多荒弃,于是赔秘虚粮,为累未已,而阴以其田贱赁于沙头。有司捕问,则里长以沙头告,沙头乃上限状于有司,请输粮而后获。 沙头者何? 总佃也。 盖从田主揽出沙田,而分赁与诸佃者也。 其以沙田为其货,五分揽出,则取十分于诸佃,不俟力耕,而已收其利数倍矣。此非海滨巨滑不能胜任。当盛平时,边海人以沙田而富,故买沙田者争取沙裙,以沙裙易生浮沙,有以百亩而生至数百亩者。 今则以沙田为累,半委之于莫可如何者矣。 ”⑤屈大均著,李默校点:《广东新语》卷2,地语,沙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年,第666—667 页。

滨海沙田种植水稻的同时也收获多样的生物资源。 沙田区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在新生的沙坦外水族种类更多,耕作沙田的农民不单为获稻,也获取多样化的湿生动植物资源。 据《广东新语》记载:“广州边海诸县,皆有沙田。顺德、新会、香山尤多。农以二月下旬,偕出沙田上结墩,墩各有墙栅二重以为固,其田高者牛犁,低者以人秧莳,至五月而毕,名曰‘田了’,始相率还家。 其傭自二月至五月谓之一春,每一人一春,主者以谷偿其值。 七八月时耕者复往沙田塞水,或塞篊箔,猎其鱼、虾、蟮、蛤、螺、之暑以归,盖有不可胜食者矣。 ”⑥屈大均著,李默校点:《广东新语》卷2,地语,沙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年,第666—667 页。沙田中盛产禾虫,民众大量捕捞作为食物,“田禾将熟,每值潮落,辄有禾虫,从禾根涌出,五色班烂,浮游水面,随流出梪。一去无踪。知者于梪口设布袋截取。 煮而食之,其味鲜美,绝可口。 嗜之者众,亦可获利。 ”⑦邬庆时:《广东沙田之一面》,《广东文史资料》第5 辑,1962 年,编印本,第72—89 页。清初迁海之后,广州府沿海地区的沙田区地少人稀,当时出现了大量的抛荒田,这些沙田主要用于潮间带的水产养殖,“癸巳迁海以来,沙田半荒,主者贱其值以与佃人,佃人耕至三年,田熟矣,又复荒之,而别佃他田以耕。 盖以田荒至三年,其草大长,佃人刈草以售,每一日之功,可充十日之食。 又有鱼、虾、蟮、蛤、螺、之属,生育其中,潮长辄塞篊箔取之,其利甚饶。 草之未尽刈者,则燔以粪田,田得火气益长苗。 而田荒之至三年,又复肥沃。 ”①屈大均著,李默校点:《广东新语》卷2《地语·沙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年,第666—667 页。清初屈大均耕作番禺茭塘的37 亩沙田,还利用西江淡水排灌来减少蟛蜞灾害,“二三田父笑谓余曰,今岁雨水多,咸气轻微,牂牁之水大至,其泥淤肥而毛蟛蜞不作,苗皆易滋莳,一二日已青青,三四日而弟齐其兄,以不费我耘耔,当秋分前数日,即可接早禾而获之。 不至如白露、霜降诸种之迟迟。 吾等自耕此外沙十数年来,未尝有大禾之美如斯。 ”②屈大均:《翁山文外》卷11《杂著·耕辭》,北京:文物出版社,嘉业堂丛书刻本,1982 年。

早期沙田的传统耕作以一种免耕的生态方法进行,不进行深耕除草工作。 《广东新语》记载有:“其地边于海洋者,田无淳鹵,潮汐之膏,鱼蛤之肥,打秧而不薅草,大禾尤易生育。 ”③屈大均著,李默校点:《广东新语》卷14《食语·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年,第335 页。传统时代沙田经营中对潮间带水文环境中旺发的水生动植物资源的防治措施中,最典型的是每年都饲养大批鸭群为水稻生产服务。 鸭群在浅水稻田中,极喜寻觅和啄食水生动物,能除去相当一部分稻田中的幼龄杂草;鸭群还喜欢啄食许多种水稻害虫,如蟛蜞、稻飞虱、粘虫等,特别是在稻飞虱发生期间,放鸭进田,能基本上消灭其为害;鸭群且成群行走,踏起很多泥浆,对水稻起了中耕松土的作用,同时鸭粪可以肥田。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办公厅编:《国营农场工作经验选编》,北京:农业出版社,1965 年,第29 页。20 世纪60 年代初期的珠江农场沙田仍保留养鸭,该场一年饲养四批鸭。有二批是专为早、晚两造水稻中耕服务的,叫做中耕鸭。 投放小鸭的时间,一为早造插秧前二十至三十天,约在三月下半月;一为晚造插秧前二十至三十天,约在七月下半月。 当小鸭重达五两至一斤的时候,是中耕开始的最好时期。 过小起不到中耕除草的作用;过大会把稻苗踏坏。 另外二批是专为吃食早、晚两造水稻收获时遗落田间的谷粒而饲养的,叫做食埠鸭。 也可以说中耕鸭为水稻生产服务,水稻生长又为食埠鸭提供廉价的饲料服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办公厅编:《国营农场工作经验选编》,北京:农业出版社,1965 年,第31 页。民国时期梁光商考察的东莞明伦堂万顷沙地区沙田即是典型免耕:“早造插秧,行距甚阔,普通为16×8 寸,插后不施肥,亦不中耕除草。 ”⑥梁光商:《东莞沙田农业考察报告》,载于倪根金,陈志国主编:《民国农业调查报告辑刊》第1 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8 年,第 469 页。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 世纪50 年代初期,当时万顷沙沙田插秧后二十天的水梆田,田间已长出很多的水生杂草,这些杂草与水稻竞争养分,影响水稻生长,但农民对中耕除草工作不重视,大行在插秧后一二星期间用推踏(中耕器)中耕一次,亦有在挣稿时重行进行中耕一次的,也有用小鸭(孵出后30~40 天小鸭最好)代行中耕,这是一种节省劳动力的有效方法,也有的农民不进行中耕。⑦连兆煌:《广东珠江三角洲万顷沙的土壤》,华南农业大学藏,油印本,1954 年。

沙田区普遍利用河流环境养鸭、养鹅进行除草,这一传统自明代形成后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期延续,如民国时期邬庆时对沙田区养鸭场景的描述:“每排视其面积,养鸭千数百头不等,一人或二三人手持长竹竿,竿端扎葵叶少许,清晨赶鸭上围基或梪口,纵鸭搜捕蟛蜞或鱼、虾、螺、蚬与及虫类以为食。 暮则赶回鸭排。 迨收获后,田中多遗穗,则赶鸭落田,取所遗谷粒食之。 鸭至是成长极速,而且肥硕,即可上市,获利不赀。惟利之所在,人所共趋,不有约束,纷争立起。乃设沙夫以管理之。按鸭收费、名曰鸭阜。……尚有养鹅,取鱼虾蚝壳等。”⑧邬庆时:《广东沙田之一面》,《广东文史资料》第5 辑,1962 年,编印本,第72—89 页。据廖远祺等的调查,20 世纪80 年代珠江三角洲沙田区还有20 万公顷的土地仍有趁潮大排大灌的习惯,不仅利用水流带进淤泥,增加土壤肥力,一排一灌又可更新土壤中空气和冲洗有害物质,改善田间小气候,防虫防草,但20 世纪80 年以后的围垦因传统大排大灌围垦高程、围垦面积、围垦速度受到限制,新垦滩涂不再使用这个模式。⑨廖远祺等:《珠江口滩涂发育和围垦利用》,《人民珠江》1983 年第2 期,第9—16 页。

潮区河涌淤泥是沙田最重要的肥源。 沙田区没有施肥的习惯,民国时期丁颖等发现,沙田稻作概不施肥,然连作多年,其每亩平均谷产量仍有四百余市斤。 他们通过调查发现:“其肥养分之给源,第一当为较淡期间之潮水灌溉,第二为围内沟泥之利用,第三为早造藁秆之施用,第四则为耕家大规模养鸭,亦有若干关系存焉。至施用肥料,除秧田外,殊罕见也。”①丁颖,林伯壎:《咸性沙田水稻土施肥之研究》,《中华农学会报》1936 年第155 期,39—50 页。沙田区特别是低沙田区农民都有挖河泥积肥的习惯,每年冬春季节,农民利用小艇挖河涌淤泥铺高田面,既解决了肥料问题,又利于潮水排灌。 民众的习惯入泥时间是在冬春季节且无咸潮的时候,每次入泥厚度2~3 厘米,同一块田隔年轮一次。沙田入泥的同时,挖深了河涌,改善了沙田的排灌条件。入泥可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质地,增进深软性,因而获得增产。民众反映,一次入泥2~3 厘米,两年内共增产200斤/亩,有“粪壅生一造,泥壅生两年”的说法。②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勘测设计院:《珠江三角洲沙田水利情况的调查资料》,1963 年4 月,广州地理研究所图书馆藏,65.4674。沙田区的水稻收获之后,早稻秸秆一般直接回田,晚稻秸秆则焚烧在田间做肥料,这一传统在明末清初时已形成,见于《广东新语》中记载:“田苦太肥,稈壮盛而谷稀不实者,常十而三四,白秕盈穧,不能一一粒米也。 余秆多根株于田,乘北风大作,海水益咸,焚之,以其灰滤而成盐,其白如雪。 秋末冬初,弥望波潮之际,有烟四起,蒙如也。 ”③屈大均著,李默校点:《广东新语》卷14《食语·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年,第358—359 页。

挣藁耕作制是沙田地区长期适应珠江三角洲潮汐排灌的传统耕作习惯,适应于沙田地区的劳力、水利条件,耕作比较粗放,靠大排大灌来增加土壤肥分,早造日灌夜排,晚造日排夜灌,灌水深度一般达4~6 寸。 挣藁早造插秧14 天后,正是分蘖初期,不灌不排,田面保持湿润5 天左右,插秧20 天后,保持大排大灌,最大灌水深可达7 寸,直到扬花吐穗时,灌水3~4 寸,黄熟时若干晒田,早造做到经常换水,早造收割后,晚造尚留田中,大暑至立秋期间应进行晒田,这次晒田是挣藁晚造田间管理的关键,对产量影响最大。 晒田因地势土质有所不同,一般晒田15 天左右,晒至田土龟裂。 晒田阶段结束后,保持夜灌日排,直至黄熟期落干。 晚造夜灌,其主要原因是秋分以后,夜潮大于日潮,同时晚造期气温高,土温也高,夜灌凉水以降温。④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农田灌溉研究站:《珠江三角洲中珠联围水利情况调查报告》,1962 年1 月,广州地理研究所图书馆藏,65.4674。据民国时期丁颖在万顷沙的调查,挣藁即为适应珠江河口潮汐水情环境的耕作制度:“普通一般耕农咸谓早春屡因淡水迟来,至早造未能依时移植及生育成熟;同时因土壤性咸,栽培品种严受限制,早熟适种不易获得,亦至熟期过迟,因而晚造之适期移植受其影响,遂成为现行之晚造挣植法。 加以夏秋多雨,田水过深,排泄不便,移植困难,植后秧苗幼弱,亦因浸水而易生障碍;至秋冬则咸潮间或早来,晚造迟植之发育旺盛组织弱者,最易受害,故有提早挣植之必要。 ”⑤丁颖、窦瑚清:《咸性沙田水稻耕作法之研究》,《中华农学会报》1936 年第153 期,第46 页。万顷沙沙田区地广人稀,劳力缺乏,解放前水稻田的整理工作很简单,种植方法采用挣稿制。 挣稿插秧方式为种大行,行据18~20 寸,株距10~12 寸,早造插秧10~15 天内即在行间插晚造,因早晚造插秧时间相差约十余天,所以早造插秧时间受晚造影响,产量很低,晚造生长期较长,产量较早造高,每亩约可收300~400 斤左右。⑥连兆煌:《广东珠江三角洲万顷沙的土壤》,华南农业大学藏,油印本,1954 年。1949 年以前的白蕉公社耕作制度全部采用挣藁,中耕少,不施肥料,用水制度全部采用大排大灌。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珠江三角洲沙田水利工作组:《白蕉公社低沙田围内排灌系统的现状及整改意见》,1961 年7 月,广州地理研究所图书馆藏,65.4674。

为适应珠江口潮汐水文影响下的沙田生境特点,水稻以选择早熟避风或抗风力强和耐咸品种为主。 如早造品种多系新兴白,此类品种的特点是早熟耐咸,可在飓风到来以前收割,不致遭受风害,所以沙田区的新兴白种植面积在90%以上,晚造品种有白壳金风、黄壳金风种和大花壳金风三种。 白壳金风和黄壳金风种植在沙田区沙头中土壤含盐分较低的地区,大花壳金风耐咸力强,分布在沙田区沙尾含盐份较多的地区。 咸汶也是适应珠江三角洲沙田的一类耐盐品种。 每当春旱或秋后江河枯水期间,沙田常有咸潮入侵,使灌水盐份增高,一般品种因耐盐力弱都不能栽培,咸汶适应性强,这种适应性由其光温反应特性和生理上的耐盐性共同构成,咸汶同时感光性强,作单季稻栽培,要到9 月底到10 月初才出穗,因此,当年五六月汛期来临,水层变深,但植株正处在营养生长阶段,耐浸力强,只要不没顶就能继续生长,至秋后水情平稳时出穗,此时虽咸潮上涌,灌水盐分增多,但由于咸汶耐盐性强,仍能正常出穗成熟。①梁光商:《水稻生态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年,第78 页。

四、小 结

沙田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口门区下部近海地带,由滩涂围垦而成,传统时代为适应潮汐河口特殊的水文环境条件,形成了一套具有地区特色的生态农业与水利技术,沙田农业系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文化遗产,其适应潮汐水情的灌排技术也具有水利遗产价值。 传统时代当地人根据珠江口滨海滩涂的自然演替规律,对其所处发育阶段加以较好地利用,本地区对珠江口岸段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其划分为“橹逼,鱼游、鹤立、草坦”四个阶段,并按不同阶段采取不同利用方式,建立起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农业区。 传统时代主要在珠江河口和内湾主要利用芦苇、茳芏等水生植物促淤,利用短叶茳芏改良海滨盐土。 滨海地区当地居民也通过种植水草与红树林,加速滩涂的演替,将滩涂改造成稻田。 1949 年以后,广东省水利部门在沙田区进行了一系列农田水利建设,提高了防潮防咸能力,改善了排灌条件,1980 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仍有沙田270 万亩,提供商品粮15 亿斤。②国家农业区划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组:《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战略研究》,1982 年10 月编印本。传统时代如何运用滩涂的自然生态演替过程进行开发的经验,利用河口水情灌溉的传统水利技术,仍可以为今天珠江三角洲河口湾地区生态修复及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沙田珠江三角洲滩涂
明清珠江三角洲基塘区的田场与经营者
中国发起外来滩涂草治理战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政策迭代研究
霞浦滩涂
从盐田到沙田
墨韵书香
沙田镇:“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地
珠江三角洲口袋公园设计探究
海边滩涂软淤地基挡潮闸基础设计
《珠江三角洲》一课教学的粗浅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