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王国”的东方饮食风情:来自西方人有关古代中国的饮食见闻

2023-03-11 02:02王岚清
美食 2023年12期
关键词:河神使团威廉

文、摄/王岚清

“中国有两个王国,一在水上,一在陆地;好像有许多威尼斯城。这些船是船主当房屋使用的。他们在船上做饭,生于斯,养于斯,死于斯;穿上有他们的犬、猫,还养猪、鸭、鹅。”这是一位17 世纪入华生活30 多年的欧洲传教士安文思(Gabriel de Magalhaes,1609-1677)在他的名著《中国十二绝》(Doze excellencias da China,又称之为《中国之十二优点》)中留下的名言。他所记录下的“真相”往往被我们中国自己人忽视—中国的的确确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一个国度。古代国人沿着运河生活,吃穿用度都离不开各个水系的支撑。安文思把中国称之为“水上王国”和“陆地王国”,真是精准。

杭州运河古镇塘栖

一、马可·波罗笔下水城杭州的“吃穿用度”

早在13 世纪,意大利商人和旅行家身份的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就曾到过中国。《马可波罗行纪》中对好似威尼斯一般被河水环绕的“水上城市”杭州描写到,这里肉类供应充足,“城内有许多屠宰场,它们的肉供应给富人和大官。至于穷人,则不加选择地吃各种不洁的肉,毫不厌恶。”“城市距海二五里,每天都有大批鱼类运到城中。由于城市的污秽排到湖中,所以湖中亦有很多长得肥美的鱼。几个小时之内,鱼就可以销售一空。因为居民的人数实在太多,而他们每餐都要吃鱼肉。”一幅元代杭州人日常饮食生活的画像,跃然纸上。他也没有遗忘宋代以来杭城已经非常有名的丝织行业,对中华的“华服”自然用心观察,以期来日到华从事丝织贸易。他说道:“由于杭州出产大量的丝绸,加上商人从外省运来的绸缎,所以,当地居民大多数的人,总是浑身绫罗,遍体锦绣。”“她们的绸缎服装和浑身珠宝的昂贵,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二、马嘎尔尼使团有关运河饮食的报道

在描写中国具有“水上王国”特征的安文思之后,1792 年欧洲英国人马嘎尔尼率领使团访华。1793 年,马嘎尔尼使团在热河行宫还觐见了中国的统治者乾隆皇帝。马嘎尔尼使团就是通过京杭大运河南上北下,亲历并见证了北京、天津、江苏等省市运河支点城市沿线的老百姓生活。该使团的随行画家威廉·亚历山大(William Alexander)通过画笔,留下了古代中国运河边中国底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情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捕鱼方式最为神奇有趣。威廉·亚历山大自然也不例外,他也知道他未来潜在的“西方读者们”也会对此深感兴趣。他在1814 年出版的《中国衣冠举止图解》(Picturesqu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ress and Manners of the Chinese)一书中,他就生动地绘画出了运河沿线中国船民“鱼鹰捕鱼”的场景。一艘小船,几只鸬鹚,几个竹筐,就能完成西方人见都没见过的捕鱼劳作,甚是新奇。

不仅如此,马噶尔尼使团笔下的中国不只有觐见过中国皇帝这样“高大上”的重要事件,他们更多的笔触还是描写和记录“水上王国”亿万名老百姓日常的饮食生活情况以及独特的风俗信仰。比如,作为马嘎尔尼副手的使团副使斯当东在他的行程日记中就详细记录了一场念念有词、声势浩大的河神祭祀仪式:

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笔下的《中国运河船民捕鱼图》

使团船只穿过黄河的地方水流很急,为了保证行船的安全,来往船只都在这里祭供河神。使节船长在一群水手包围之中手里拿一个公鸡,走到前甲板把鸡头割下抛到水里,然后用鸡血滴在船的甲板、桅杆、锚和房舱门口并在上面插上几根鸡毛。船头甲板上摆上几碗肉类菜肴,摆成单行,前面又摆上酒、茶、油、盐各一杯。船长跪下来磕了三个头,两手高举,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祷告神灵。水手们同时大声敲锣、放鞭炮、烧纸、烧香。船长在船头奠酒依次把酒、茶、油、盐等一一抛到河里。仪礼完毕之后,水手们围坐在甲板上,把祭神的肉食大家痛快吃一顿。等到船只平安渡过对岸,船长还要出来在原处磕三个头答谢河神。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1963 年,第432 页)

作为祭祀神馔的各种肉菜以及珍贵的酒、茶、油、盐,统统被搬上祭桌,满怀诚心和敬意将这些人间食品献给河神,以保行船平安。这样的河神祭祀仪式,时常发生在运河沿线的民众生活之中。运河沿线中国人祭祀河神的仪式规模或大或小,程序或繁或简,但是却从不缺位。

三、“水上王国”日常生活中发现史诗

河神信仰和祭祀习俗投射的是运河沿线民众日常生活状况以及精神需求。限于马嘎尔尼使团行经路线,随行画家威廉·亚历山大等人日常所见的中国人餐桌更多是运河沿线群众的情况。特殊的信仰活动也好,日常的饮食就餐也罢,都给外来者带来了新奇感与切切实实的体验。相比于皇家重地的见闻,这些使团成员更加关注运河沿线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史诗— 毕竟带回西方的中国人的“异域风情”故事,最好的素材来源就是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见闻。如威廉·亚历山大笔下中国船民和纤夫们的日常饮食状况,就是那么的真实— 他们席地而坐,围着一个临时搭建的小桌子,人人手捧一个饭碗,拿着筷子吃饭。草帽、草鞋、布衣麻裤,腰间还插着时不时可以来一口的烟枪。一幅清朝中后期运河民工日常餐饭生活场景,便是通过这位英国画家的笔头,从东方中国传递到欧洲社会各界。

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与印度河、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与黄河,世界古文明的诞生与千年传承离不开大江大河的孕育。相比这些自然河道,由中国人集聚无数才智与生命修筑的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的人工水利工程,是中国人的经济大动脉,是中国南北文明交融的大动脉。中外饮食文明的交流与传播,同样离不开这条流动的“文脉”。来自“水上王国”民众的衣食住行故事,通过西方人的绘笔或者文学家的“裁剪”,变成了欧洲人东方游记文学著作或者有关中国异域风情的新奇故事,或为欧洲人下午茶时的谈资,又或者成为新的冒险者前往东方探险的精神动力。

告诉我,你吃什么,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食物,也许是中西方文明交流与互鉴最好的媒介。食物,不涉及意识形态,无关乎政治权利,它是人类与族群存活最基本的需要,最频繁展现的生活方式。行走在中国运河之上的西方人,最为关注的就是运河饮食,这是偶然吗?我看不是。人类命运的共同,最大的前提和依据就是人类对于食物的情感认同和生理需要。食物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人类命运共同的底线。

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笔下的《运河纤夫日常饮食场景图》

猜你喜欢
河神使团威廉
破耳兔
无锡“樱花使团”的浪漫外交路
河神与海神
河的第三条岸
河神与头脑黑客
一粒沙子
禄命
威廉·福克纳的《熊》
《阿美士德使团出使中国日志》
1922-1953年间甘肃、青海和新疆的“圣言会”传教使团:书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