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 康传勇 李传军 王亭
齐鲁大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起源地。阴阳五行之学、黄老之学、神仙方士之学等中医药的萌芽诞生在齐鲁大地上。四诊法、针刺疗法、汤剂、切脉诊病方法、儿科辨证施治、医疗诊籍等也起源于齐鲁大地。齐鲁大地诞生了儒医文化,同时也是扁鹊故里、针砭发源地,形成了独特的齐鲁中医药文化,在祖国传统医药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梳理《山东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山东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可以看到,山东省充分认识到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中医药文化的重点工作放在齐鲁中医药文化的资源挖掘与品牌建设上面,着力擦亮“儒医文化、扁鹊故里、针砭发源地”三张名片。在探讨齐鲁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内涵的同时,深入挖掘山东各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老商号等中医药文化资源,加强地域中医药文化内涵研究。
本文以胶东地区中医药文化为研究对象,聚焦胶东地域历史和文化脉络对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开展齐鲁中医药文化的胶东地域特色研究,同时深入挖掘胶东中医药文化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从而扩展齐鲁中医药文化的理论体系,提升齐鲁中医药资源挖掘的深度和广度。
1 胶东的地理范畴
胶东,《辞海》的解释是“山东省胶莱(河)谷地以东,东、南、北三面环海的半岛地区。”根据山东省2020年出台的《胶东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其对胶东半岛的界定是:“规划范围包括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五市全域,陆域面积5.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3万平方公里。”这是行政意义上的胶东,而文化意义上的胶东,通常是指青岛、烟台、威海三市,这三个地级市以胶辽官话为母语,文化习俗也趋于一致。基于本文研究的是地域文化,因此,本文研究的“胶东”指的就是现今山东省烟台市、威海市和青岛市的辖区。
2 胶东地域中医药文化的特色
齐鲁文化的主体为齐文化和鲁文化。齐文化和鲁文化兴起时,胶东地区就出现了莱夷文化。随后,齐鲁文化又将莱夷文化充分容纳吸收进来。在齐鲁文化和中医药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齐鲁中医药文化,就被赋予了胶东地域色彩。而胶东文化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又使得胶东地区中医药文化呈现出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质。
2.1 胶东中医药深受海洋文明的影响
胶东人民靠海而生。从有人类活动开始,胶东就与海洋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胶东的海洋文明崛起。此后,胶东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明。胶东中医药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基于胶东文化的土壤,早期的起源和发展更是受到莱夷文化的影响。而莱夷文化中,海洋文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胶东中医药也深受海洋文明的影响。即使胶东地区归齐后,仍然出现了“保留的夷人文化因素远远多于鲁北和其他地区”的现象[1]。与鲁西、鲁中地区的内陆性中医药文化相比,胶东中医药文化的海洋文明特性明显。
在长期与海洋斗争的过程中,胶东人民逐渐认识到海洋药材在治病救人方面的应用价值。在胶东地区,海洋药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海龙、海马、海螵蛸、海参、牡蛎、石决明、蛤壳、海藻、昆布、鱼脑石等。这些海洋药材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医药资源,还因为品质优良、数量众多,为内陆地区提供了药材,并一度成为皇家贡品。《掖县全志》记载唐朝时期,掖县(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曾向朝廷进贡四大贡品之一即为中药材牡蛎。
2021年,烟台市发布的“十大道地药材”及“十大海洋中药”,包括陆产药材和海洋药材各十种。同年,济南市评选出的“十大道地药材”和“十大特色药材”则全为陆产药材。可见,胶东地区的海洋药材优势明显,这是鲁中、鲁西北地区所不具备的。
2.2 胶东中医药注重针灸推拿流派的创新和传承
在比较山东省不同区域的中医药流派时,我们发现胶东地区的针灸推拿流派最为丰富、特色最为明显。在2020年和2022年发布的34个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中,有针灸推拿流派7个,其中胶东地区就有5个。这说明,胶东中医药发展过程中,注重针灸推拿流派的创新和传承,尤其是在儿科的应用。
胶东针灸推拿流派多崛起于明清時期及近代。比较早的是崂山点穴流派。该流派疗法是由崂山武功点穴术演化而来,是武功点穴术与中医经络穴位理论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点穴健身治病术。这种点穴的方法在明代盛行于世,并在青岛市崂山山脉周围地区蔓延,遂成一脉,历经六百多年流传至今。
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是基于胶东柳氏医派的中医理论和学术体系,以《小儿推拿广意》悠久传承历史和丰富的临证为基础,而于近代崛起的中医小儿推拿流派[2]。青岛三字经推拿流派则可追溯至1877年徐谦光著成《推拿三字经》,李德修在继承基础上,结合实践创新发展而成小儿推拿疗法。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等则是形成于近代[3]。
2.3 胶东中医药注重不同医药养生文化的融合
胶东归齐后,胶东地区与腹地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此过程中,胶东地区出现了仙道养生文化,引入了儒家文化等。胶东文化开放、包容的传统,使得胶东中医药在继承区域医药学的同时,又兼容并蓄,融合了不同的医药养生文化。
在胶东地区的道教全真教,强调清心寡欲,通过精神与形体的锻炼达到强健体魄、祛病延年的目的,并在修炼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医药养生的知识[4]。全真道士在与当地群众交往过程中,不断将锻炼修养的常识推广至民间,深刻影响着胶东地区民众的生活方式,促进了道教养生文化与当地中医药文化的融合。
漫长的封建社会以儒家的礼制为社会主导思想。在儒家文化与胶东文化碰撞融合的过程中,“仁”“中和”等一系列在儒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概念,与中医药文化的内涵要义不谋而合,内化为胶东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3 胶东地区中医药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
早在旧石器时代,胶东地区就有人类活动。漫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药资源。胶东中医药文化资源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无形载体资源,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流派传承等;二是有形载体资源,如道地药材、名医名企、名店名堂等。
3.1 胶东地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3年8月,胶东地区共有传统医药类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项,其中烟台市4项,青岛市4项,威海市2项,涵盖推拿类1项、医药传统制剂方法2项、中医正骨疗法1项、中医针疗法6项。烟台市、威海市、青岛市共有传统医药类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9项,其中烟台市10项,威海市8项,青岛市11项。
3.2 胶东地区中医药流派传承
山东有两家国家级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分别是齐鲁伤寒学术流派传承、齐鲁内科时病流派传承。在传承这两个中医学术流派的同时,胶东地区又出现了区域性的医学流派,有些流派立足胶东,影响山东,辐射全国。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在2020年、2022年共认定了34个齐鲁医学流派,其中胶东地区流传的有5个。此外,还有部分齐鲁中医流派的创始人为胶东人。主要有:胶东柳氏医学流派、胶州中医“三子流派”、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张汉臣小儿推拿流派。
3.3 胶东地区道地药材和特色药材
2021年底,山东评选并形成了山东省道地药材、特色药材名录,同时发布了“鲁十味”名单。其中,有很多药材的主产地或特色产区就在胶东地区。
3.3.1 胶东地区出产的“鲁十味”药材
“鲁十味”包括金银花、西洋参、阿胶、全蝎、丹参、蟾酥、黄芩、瓜蒌、山楂、北沙参。其中,北沙参的传统道地产区即为烟台市莱阳市高格庄镇胡城村,因此又被称为“莱胡参”。威海市文登区西洋参种植面积已达5.5万亩,总体规模占全国7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西洋参主产区。威海市其余县区市和烟台市的莱阳市、青岛市等均有西洋参的种植,是胶东地区主要种植的药材品种。金银花的道地产区在鲁南地区,但是在胶东地区也有种植,如烟台市莱州市城港路街道朱家村及周边的村庄共种植金银花两千多亩,还注册商标“东莱三凤”。
3.3.2 胶东地区的道地药材
2021年发布的《山东省道地药材名录》中,共收录药材80种。其中,胶东地区有出产的至少有46种,尤其是海洋药材,胶东地区更是主产区,如山楂、牛黄、丹参、玉竹、石决明、石膏、北沙参、郁李仁、昆布、徐长卿、益母草、海马、海参、海螵蛸、海藻、黄精、滑石等。
3.3.3 胶东地区的特色药材
2021年发布的《山东省特色药材名录》中有15种药材。其中,胶东地區有出产的有山药、太子参、艾叶、生姜、白首乌、西洋参、芦根、银杏叶等。
3.4 胶东地区中医药名老商号
根据齐鲁中医药老商号地图(1.0版)的数据,截至2023年8月,胶东地区一共有中医药老商号13家。其中,中华老字号3家,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分别为:烟台生生堂药房有限公司,成立于1863年,注册商标为“生生堂”;烟台中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31年,注册商标为“中亚”;青岛国风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成立于1931年,注册商标为“宏仁堂”。
胶东地区有山东老商号10家。其中,成立时间最早的是位于青岛市胶州市的店子骨科,成立于1624年。成立于19世纪的有叶氏针灸、于氏溪泉堂中医、致之堂、燕喜堂等四家山东老商号。德昌裕、邹氏疱疹、李德修、青岛翟氏厚道堂大药房有限公司、莱西涵溪中医诊所等5家山东老商号成立于20世纪初期。
4 结语
胶东地区中医药文化与胶东地域文化、中医药文化、齐鲁文化紧密联系,共同发展,底蕴深厚。本文在理论研究和资源挖掘方面对胶东地域中医药文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探讨多种文明与胶东地区中医药文化的融合,挖掘出胶东地域中医药文化的三个特色,同时对胶东地区的中医药流派传承、传统医药非遗项目、道地药材与特色药材、名老中医药商号等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可以看出,胶东地域中医药文化在齐鲁中医药文化中具有独特地位,凸出齐鲁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胶东地域特色,为区域中医药文化特色发展、齐鲁中医药文化体系的差异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引用
[1] 姜燕.基于夷人文化基因的胶东地域民族性格形成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1):127-130.
[2] 王永前,柳小岸.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史略[J].中国民间疗法,2022,30(6):19-22.
[3] 李静.当代齐鲁小儿推拿学术流派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4] 强志伟.清代胶东全真道研究[D].烟台:烟台大学,2021.
本文系齐鲁中医药文化研究项目“齐鲁中医药文化的胶东地域特色研究与地方资源挖掘”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高山(1986—),女,山东高密人,硕士,讲师,就职于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