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永辉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练习课,《课堂作业本》上有如下图的一道习题:
上面这道习题同样出现在教材中,但位置比《课堂作业本》要靠后,是在单元练习中(如下图)。
不难发现,这两题虽然出现的位置不一样,但习题都是标了“*”的,表示有难度。我不禁犹豫,有难度的习题,是不是让学生对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再练习熟之后做会好一些呢?即,这一次《课堂作业本》上的这道习题先不做了。但仔细一想,既来之,则安之。
在作出决定之后,我继续思考:在学生眼里,看到前面加“*”的习题就意味着是比较难的,因此会让一些数学学习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
有了上述想法,就有了这道习题的大致教学策略。
●第一步:呈现算式,初次计算。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这几个算式很顺利地得到了结果。没等反馈,学生已经在兴奋地交流“分子都是1”了。看着兴致勃勃的他们,我顺水推舟:“好像很多同学发现了什么,要不要和你的同桌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的发现?”
●第二步:观察算式,总结发现。
一阵喧哗过后,开始全班交流。
聪明的小暄首先发言:我发现这几个算式的结果的分子都是1,分母是前面两个数的乘积。
小玥:我发现这几个算式也是有规律的,分子都是1,分母之间相差1。
小彤:我发现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差1 且分子都是1 的分数减法中,得数是几分之一。
师:你们听得懂他们的意思吗?
小仟:得数的分母是前两个分母的乘积,分子是1。刚才我另外举了几个例子,也是符合的,说明这个规律是对的。
师:他的思维非常缜密。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了规律之后,还进行了验证,特别棒!
小嘉:在两个分数的减法算式中,分母相差1,分子是1,那么得数的分母是前面两个分母的乘积,分子还是1。
师:我也听明白了,就是减数和被减数的分母是相邻的两个数,分子是1,算这两个分数的差是有窍门的。
学生纷纷点头。通过极少数的例子就下结论,这不符合归纳法的意义,也不符合数学学科严谨的思维方式。于是我继续引导。
师:通过四道算式你们就发现了有窍门,太了不起了!(我特意在数量“四道”上加重了语气)那么这四道算式可以代表哪些算式呢?这个窍门如果要称为“规律”的话,应该怎么办?
生:再举几个例子看看。
师:那就再试试吧!
学生各自举例、互相交流后,相信他们对这个规律的感受比前面更深了,因为概括得比刚才更准确了:两个分数相减,如果分子都是1,分母相差1,那么差的分子是1,分母是两个分数的积。
●第三步:表达规律,再次计算。
按照习题要求,到这里就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的计算了。但是我想,学生现在已经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规律,如果能把规律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出来,理解一定更加深刻。当然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课堂需要给学生一些挑战。因此,让学生试一试吧!
师:看样子都理解了,但说起来有点麻烦,你能把刚才发现的规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达出来吗?
只见他们有的兴高采烈、有的眉头紧锁、有的沉默不语。显然语言表达和代数式表达是有距离的,即使上学期学过用字母表示数,但用字母来表达分数减法算式,感觉还是有点难度的。
一阵忙碌之后,我开始庆幸自己刚才的选择。因为,当看着学生丰富的作品,听着他们清晰的讲解,我知道,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正补充着分母不能为0 的表示方法时,一个细小的声音打断了我:“那么这个规律可以用来干嘛呢?”
声音不大,但我们都听到了。“要我做”和“我要做”的区别毋庸多言,怎样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此时这个学生的问题给了最好的解释。这个问题正当时!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看着她问:“你刚才问了一个什么问题?”我请刚才小声问问题的学生大声地当着全班的面再问一遍。
“还有谁和她一样有这个疑问吗?”我看着所有学生说。很多小手毫不犹豫地举起。
事实证明,那些林立的小手,不就是想要用规律进行计算吗?这不就是这道习题的第二小题吗?本来是一个“要我做”的外在要求,现在变成了“我要做”的内在需求,水到渠成。
当然,真正清晰地完成第二小题的计算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对于运用规律的渴望,重要的是学生能从中进一步体验到学习的价值。
在学生独立尝试、全班交流之后,很多学生有了清晰的计算过程。
在小学数学习题教学中,一般情况下我都会将习题整体出示给学生。但是,当习题有一定难度(比如有“*”的题),或习题的问题不止一个时,整体出示会让一些学生出现畏难情绪。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我们能将习题进行分解,分步呈现给学生,或许更利于学生的学习。
当然,教学不能一味地为学生降低难度。我们要做的,是在适当降低外在难度(比如“*”带来的畏难情绪)的同时,增加内涵上的挑战(比如用数学的方式表达规律),真正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从内涵上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