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的时代内涵、价值意蕴和实践创新

2023-03-11 21:51毕军贤白国芳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高质量

毕军贤,白国芳,李 华

(河南城建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3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任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1]。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的持续提升和高质量本科教育的建设,推进一大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对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产教融合作为一个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的整体制度安排,是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内涵式发展、转型发展、协同发展的基本方式[2]。深化产教融合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3]。作为提高应用型人才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支撑,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广泛共识。基于此,本文从办学理念、制度安排和发展战略层面出发,总结产教融合的时代内涵;研究产教融合与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关系,理清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在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深化产教融合的突破点和创新点,对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 产教融合的概念与时代内涵

1.1 产教融合的概念

产教融合是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是早期职业教育所关注的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方式。在“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融合过程中,产教融合理论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指导和推动了教育实践。学术界从理念、机制和方式等角度给出了产教融合概念。从宏观理念角度看,产教融合的基本逻辑是企业和学校需要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力量来实现合作,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4];从制度环境角度看,产教融合的实质是一种关注“应用价值”导向、多主体协同、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知识生产制度安排[5];从主体的行为方式角度看,产教融合是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在社会范围内,充分依托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各要素的优化组合和高度融合,各参与主体相互配合的一种经济教育活动方式[6];从方式、机制和理念的角度看,探究与认识产教融合概念,充分说明了学者们对产教融合实践所面临现实问题的有效回应和深度思考,进一步丰富了产教融合的创新发展空间。

1.2 产教融合教育的历史演变

国内学者从历史的视角,探究影响产教融合的因素与产教融合教育的演变阶段[4,7],对于认识产教融合的内在机理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我国的产教融合教育长期停留在职业教育层面,普通本科产教融合教育相对滞后。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划分为弱化阶段和强化阶段,前者表现为知识本位导向的教育特征,后者表现为创新驱动导向的知识生产特征。

产教融合教育弱化阶段(1998—2010年)。大多数中央行业管理高校划归地方政府管理,行业背景和产业特色逐步转向综合型大学;同时随着“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高校开始强烈追求学科中心、知识本位。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要素扩张、高速增长,产业对于劳动力要素的质量要求相对较低,高等教育人才相对稀缺,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明显。产教融合教育存在着校企合作涉及的实习基地和科研服务较少、社会相关制度环境不够健全、政策集中在职业教育层面、产教融合关系比较松散等问题。

产教融合教育强化阶段(2011年至今)。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发展的主线,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已经成为产业界的重要战略,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和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的生产者和实践者。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到普及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10年的25%增长至2020年的54.6%,高等学校办学资源日趋吃紧,办学形态受到技术变革的深刻影响,人才培养方式与目标受到产业变革的严峻挑战。产教融合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手段,已经成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经验和发展共识。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新形态,在部分应用型高校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产教融合的制度环境逐步健全、升级和深化,确立了“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2010),“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针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了引导性政策,明确转型发展“四个转到上来”的办学思路(2015)。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国务院出台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7),教育部制定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2020)。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2022),产教融合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科教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教融合不仅是教育整体改革的制度安排,也是经济制度、产业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的组成部分。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建立新兴产业链工作推进机制》(2020),专项推进新兴产业与教育链对接工作。政策和措施环环相扣,产教融合持续升级。

国际上,产教融合一直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8],并形成广泛认知。德国长期致力于产教融合实践,“学习工厂”成为产教融合的新载体,形成了“双元制教育”。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加坡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建立健全了相应的法律制度和组织机构,分别形成“美国的生涯教育”“培训包”“合作教育”“培训工厂”等各具特色的产教融合模式[5,9-10]。发达国家产教融合实践积累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三螺旋”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和科技是推动产教融合的基本力量,政府、企业和高校在产教融合共同体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国内外关于产教关系的演进和实践探索表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方式和相应政策制度是影响产教融合的主要因素。产业发展水平及其科技、人才需求程度是产教融合的主要动因,产业发展水平越高,其对创新依赖性越强,产教关系就越密切。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产教融合的关键,制度安排是产教融合的前提条件,健全产教融合相关政策,有利于产教共生关系。教育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相应的制度环境是推进产教关系发展的基本力量,决定了产教关系的紧密程度和结构形态。目前,产教融合作为合作利益共同体,是产教关系演化的一种新形态。我国产教关系正走向深度产教融合新阶段。产教融合从职业教育到普通本科教育、从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到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自觉、从教育层面到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安排,亟待全面的改革实践探索和理论制度创新。

1.3 产教融合的时代内涵

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时期,产教融合必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产教融合的时代内涵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共同体、多层面的目标诉求、合作式的价值创造、高质量的协同创新和系统化的制度安排等五个方面。

第一,多元化的共同体。企业和高校之间各有自身目标诉求、资源优势、社会责任和运行规律。产教融合作为一种开放办学的组织,通常表现为合约项目、联盟组织、产业学院等多种形态。它是跨越教育界和产业界的不同性质主体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共同实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目标。这个“有机整体”不是单一的决策主体,而是多个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的主体的共同体集合。开放性、松散性、社会弥散性和跨界性是产教融合共同体最典型的组织特征。高校应该在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发挥能动性作用。

第二,多层面的目标诉求。产教融合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又划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国家的产业结构需求与高等教育的供给结构深度融合,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中观层面,行业的转型升级需求与高校的转型发展深度融合,建立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高质量学科专业体系;微观层面,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与高校的课程质量提高深度融合,开发应用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育面向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第三,合作式的价值创造。各方的资源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需求和利益不具有竞争性。企业拥有生产场地、先进工艺标准和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需求是方案设计、品牌效应和潜在人才等;学校拥有人才资源、创新要素,需求集中在先进的生产性知识、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毕业生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等;学生的需求主要是先进的知识和职业能力、就业机会等。产教融合是一个合作式的社会化知识生产过程,充分挖掘各方价值诉求,将企业与高校各自拥有的教育资源、生产资源真正转化成产教要素和有价值的生产性知识。价值创造与利益共享是产教融合的根本落脚点。

第四,高质量的协同创新。“产”与“教”关系中,协同创新是产教融合的持久动因。同时,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也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路径。在创新驱动战略下,企业借助于科技创新资源、高质量人才资源,才能创造更高的市场价值。高校借助于科技创新服务,才能构建面向产业高质量的学科专业体系、课程体系,形成特色优势。协同创新是产教融合主体最大的福利,也是持续深化的动力之源。

第五,系统化的制度安排。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和成功国家的共同规律。产教融合共担育人使命,应该是教育界、经济界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行动。这种共同责任和行动,除了产教融合文化传统外,必须建立系统化的制度安排。通过国家层面的政策与制度的建立,明确相关主体的社会责任与法律责任,激励社会主体的积极性。通过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章程、运行、考核、分配制度,形成健康运行的长效机制。系统化的制度安排是产教融合的根本保障。

2 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价值意蕴

2.1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

“产、学、研、转、创、用”一体化,是助力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知识重构、学科交叉、专业融合、思维革命、跨界融通、范式转化的实践路径,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时代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诉求,化解普及化办学质量与成本的矛盾,是破解时代难题的有效实践。

“满足社会需求,回应现实问题”是产教融合的动力和责任。需求导向就是产教融合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和基本遵循。满足利益相关方(高校、企业、学生、行业和政府等)的内在需求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前提。高等教育应秉持社会需求导向的理念,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服务。让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战略”的需要,更加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望,更加符合低成本、有质量、普及化的时代要求。

2.2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生期盼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满足“人民上好大学”愿望的具体实践。应用型本科高校承担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边际增量,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办人民满意大学的重点和难点。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符合普及化高等教育受众的需要,符合社会生产的需要[11]。应用型人才不是指某些特定的专业,也不是降低学术水平和培养质量,而是需求驱动、面向实际问题的人才[12]。

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主要集中在社会、雇主和学习者三个层面。于社会而言,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毕业生的家国情怀、公民意识。这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培养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品格和综合素质。于雇主而言,培养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能力,让学生适应某种职业岗位的要求,也可以培育学生可转移的关键能力,满足各种岗位的要求,毕业生通过接受教育顺利就业,通过工作为社会创造价值。于学习者而言,让教育学有所用、物有所值。应用型本科教育资源转化为毕业生的重要人力资本,让他们真正走向家庭的“城一代”“学一代”,实现由社会弱势群体向非弱势群体的迁移,促进家庭的经济阶层流动,阻断贫穷的代际传递。在精神上个体成长成熟,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认知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者不断开发潜力,乃至创新创造的智慧和本领。在困惑与矛盾的世界中,知行知止,充实而幸福的生活。因此,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是民生对高等教育的期盼。

2.3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关键的三要素是教育、科技和人才,其中科技和人才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最核心要素[8]。应用型高校是科技和人才要素的重要供给者。高等教育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强国战略能力。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技术正呈现出集群性突破,并对教育活动产生深刻影响。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变得难以预测。人才培养要实现由面向“已知的社会”向“未知的社会”转变,人才质量要实现从满足某种“质的规定性”到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转变[7]。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导向,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活动。应用型高校以应用性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为载体,将创新思维和知识转化为潜在的需求,创造市场价值。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从而引起产业组织形态变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2.4 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客观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教育资源和办学资金一直是困扰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难题。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办学资源和优质师资的洼地。对于研究型高校而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资源投入捉襟见肘。新增高校数量和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压力持续加重。对于经济欠发达区域而言,高校的财政压力更为突出。比如,2019年河南省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6%。应用型本科高校更是财政拨款支持和教育资源的劣势群体。2020年河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核心指标都明显落后于“双一流”“特色骨干”高校,其中“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和“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的省内应用型本科高校平均值仅为“特色骨干”高校平均值的1/3左右。在师资结构方面,2018—2019学年河南省本科高校高级职称指标占比比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均值低了约11%,而省内应用型本科这一指标值分别比“双一流”和“特色骨干”高校平均值低了17.32%和5.32%。同期河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指标占比比全省低了约9%。“十四五”期间,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60%,高等教育在学规模仍需要保持一定幅度的扩张,这必然会对公共预算支出造成更大压力,也对教育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所面临的基本现实和最大特征。因此,建设低成本、高质量的应用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客观要求。

3 产教融合教育的实践创新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应该在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选准突破点和创新点,将深化产教融合转化成高校发展的战略自觉、高校组织的持久行动和高校教师的工作职责。

3.1 战略协同,四链融合,在思想上的创新

提高对产教融合的认识,就应该从高校战略、组织创新和运行原理的层面审视产教融合的本质和意义。首先,深化产教融合是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的重要战略。从国外实践看,产教融合已成为以需求为导向、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国内,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战略共识。当前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依然严重。高水平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高效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高质量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已经成为不同层面产教融合的强大诉求。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其次,深化产教融合是教育与产业对接的教育组织创新。产教融合发生了由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到科技服务、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多目标产出,校企关系由松散的高校单向型到紧密的校企合作型等转变。目前专业集群、协同创新平台和产业学院等新型教育组织形态,作为产教融合的主要载体,促进教育和产业的联动发展。传统的、封闭的教育组织形态正在面临着知识供给的社会化、个性化等挑战,新型教育组织形态的结构类型、构成要素以及运行模式的遴选与建设,愈发受到重视。最后,深化产教融合是构建创新链、价值链上的利益共同体。产教融合坚持服务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构建适应于产业体系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适应于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满足市场需求的技术方案。以不同社会主体的需求为出发点,满足市场对人才和知识的高质量需求为落脚点,创造价值、共享利益是市场运行的基本法则,也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原理。深化产教融合,既要为利益共同体创造更多价值,又要在共同体内部分配好利益。

3.2 整合资源,健全体系,在组织上的创新

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态或者利益共同体,承载着组织资源、技术、信息和运行规则。教育组织形态的创新与构建是产教融合的关键突破点之一。其中组织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目标、结构类型、运行机制。一是将企业、高校、学生、政府等利益相关方的需求融合成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共同目标。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资金、资源、技术和生产情景的需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科技服务、技术创新活动和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学生对新技术和高质量就业机会的需求等,都是各方主体参与共同体的原始动机。新型教育组织的目标,应该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满足各方需求为主线,突出技术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重点。二是选准有需求的产业,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为了规避“校热企冷”的尴尬局面,重点遴选合作动机强烈的产业或企业作为伙伴。选择合作企业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需求旺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行机制灵活且独立的市场主体、合作产出有利于形成优质的教育资源、前期具有良好的信任基础等。在选择企业或产业基础上,确立校企“1+N”或者“1+1”的合作模式,构架治理体系,设计组织结构。三是健全体制机制,保证有序运行。产教融合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企业参与度,构建人才培养的利益共同体。调动企业积极性,需要建立一套有效运行的制度集合。健全体制机制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抓手。

3.3 教师主体,多元互动,在行动上的创新

产教融合作为组织战略、制度变革和创新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各式各样的形式上,必须见诸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产教融合组织的各种委托代理关系中,教师是终端代理人和任务执行者。深化产教融合,需要重塑教师的岗位角色,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一是认识和重塑教师在产教融合的多种角色。产教融合作为社会化知识生产的复杂系统,集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目标,承载着专业升级、课程开发和技术服务等任务,履行着组织协调、技术研发、教育教学等职能。在产教融合的复杂系统中,教师是合作需求的发现者、产出绩效的生产者、质量标准的量测者、课程体系重构与开发的实施者、专业改造升级的推动者、技术创新的协同者、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者。认识和重塑教师的组织角色,挖掘并丰富教师在产教融合中的职责和价值。二是树立应用性研究导向,提升教师应用性研究能力[13]。高校克服传统的、单一的“高深学问”的知识价值取向,倡导“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注重应用性研究能力提升和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的协同创新,瞄准现实问题做科研,建立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高校、教师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三是建立教师参与产教融合评价和激励机制。将深化产教融合与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总体方案》精神结合起来,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改进教师科研评价。把参与产教融合的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社会实践、组织协调等计入教师工作量,与教师薪资考核挂钩。建立教师在产教融合中的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的评价制度,并将其与教师职称晋升相结合。

4 结语

深化产教融合要积极应对学生就业的民生期盼、产业发展的创新诉求和普及化所带来教育质量与成本难题,关注毕业生就业质量,聚焦产业技术创新难题,协调社会教育资源。亟需构建由教育界、产业界、政府、行业组织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氛围、建立健全深化产教融合的法律政策平台、构建合作主体之间有效的合作机制。在社会层面,营造产教融合文化氛围,让育人使命成为学校、家庭、企业乃至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在政府层面,政府通过政策和制度的建立健全,逐步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社会责任转化非教育主体的法律责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学校层面,产教融合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新内涵,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要。产教融合是产业发展方式、教育发展水平和相关制度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深化产教融合必然是在非理想条件下的体制机制改革探索,要求学校在产教融合实践方面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不能等,也等不来。

深化产教融合必须在思想上有所突破,高度重视产教融合作为发展战略的全局性和迫切性,充分认识产教融合组织形态创新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将产教融合转化为高校的战略自觉和行动意志。深化产教融合必须在组织上有所突破,融合并确立服务需求的共同目标,构建有效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将产教融合转化为高校的共同意志和持久行动。深化产教融合必须在行动上有所突破,重塑教师角色,提升应用性研究能力,加强产教融合育人实绩考核评价,将产教融合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主体上。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