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利
全媒体时代,随着媒体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将党建宣传工作更好地与党的建设实际相结合,创新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不断提升党建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党建节目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创新,如节目形式多样、表现手法丰富等。
党建节目作为宣传党的理论、思想、政策、精神与道德观念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党的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传统电视党建节目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一定短板,难以满足受众需求。近年来,各大卫视纷纷推出党建节目,以期提升竞争力。这些党建节目将党的理论政策、精神故事与电视技术、新闻报道相结合,运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生活化的场景再现、多元化的叙事视角及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传播党的思想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这也意味着传统媒体的受众将越来越少。但是对于党建宣传类节目来说,不管是传播渠道还是传播形式都可以不断地创新。在过去传统媒体宣传时期,受众所能接触到的渠道仅限于报纸、电视等,而在全媒体时代下,这些媒介渠道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拓展,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兴传播平台。党建类节目要在这一过程中做好传播工作,就必须了解受众的需求,同时也要了解党员在观看节目时的心理活动以及对节目的满意度等。只有通过这些渠道对党建类节目进行宣传推广,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媒体时代,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相关信息。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媒体也需要与时俱进,改变自身的发展策略,积极利用新媒体来宣传和推广党建类节目。如今各大网络媒体都建立起了自己的信息传播渠道,如视频网站、新闻门户网站、手机报等,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抖音短视频平台。观众在这一平台上不仅能看到很多新鲜有趣的内容视频,还能看到各种党建类节目。党建类视频之所以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它能够很好地满足党员群众对于党建宣传节目了解和观看两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内容。
就目前来看,一些电视党建节目仍然是对传统党建活动的简单照搬,虽然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但是缺乏深度和广度。大多数电视党建节目以宣讲为主要形式,内容多为历史文化知识、政策方针等,缺乏时代感,也缺乏与观众的互动和交流,无法满足新时期人们对党建知识的需求。在技术手段上,虽然很多电视党建节目都使用了高清技术、4K 技术等新的录制技术手段,但由于这些新技术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投入较大,很多电视台无力承担,不能很好地提升党建节目的效果。
当前,电视党建节目的制作过程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缺乏专业人才。我国当前很多电视台工作人员是从地方抽调或是社会招聘而来,大部分是非编人员,缺乏专业系统的学习培训,专业技能相对较低。二是缺乏后期制作技术人员。电视节目制作需要的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较高,但又很难从市场上请到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后期制作,导致电视党建节目后期制作存在着一定缺陷。三是部分地方电视台缺乏内容监管和审查制度。由于电视党建节目的创作过程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漏洞,部分地方电视台在进行电视党建节目内容审查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节目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
一些电视党建节目创作团队在创作时对新媒体运用得不充分,没有很好地将新媒体与电视党建节目相结合,导致节目单调枯燥,缺乏吸引力。而在进行电视党建节目传播时,部分创作团队也没有很好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导致电视党建节目的传播效果较差,无法得到更多受众的关注和支持。此外,一部分电视党建节目在传播时没有充分与新媒体相结合,导致其无法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发挥电视党建节目本身所具有的宣传作用,无法有效提高宣传力度。
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形态、内容与传播方式,还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优势进行了有效融合。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党建节目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何将党建节目做大做强,成为业界需要研究的课题。
党建节目是一种以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建设方针为核心内容的电视栏目。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了大量优秀的党建节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虽然党建节目在创作与传播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党建节目的功能,使其成为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党建节目是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建设方针的电视栏目,它应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贯彻落实好中央精神,服务于国家和人民。因此,党建节目的创作和传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围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行,同时,要明确党建节目的定位,坚持宣传党的建设内容,这是创作党建节目的根本目的。
党建节目具有宣传教育党员、鼓舞人心和鼓舞士气的作用,但不能将其作为一种单纯的宣传政治观念和宣传教育党员的载体。这就要求党建节目必须把握好“时”与“度”,明确党建节目的“时”是指时间节点,“度”是指宣传教育党员时对时间节点的把握程度。比如,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所记录的时间段为2021年2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这期间有两个重要的节点: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二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把握这些节点进行节目创作和传播,能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而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作出应有贡献。①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内容形式已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需要进行创新。在内容方面,可以将党建节目与其他类型的节目进行融合,提高节目的影响力。例如,《辉煌中国》将历史、人物、事件相结合,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使人们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时代楷模》将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通过视频资料呈现在观众面前。除了人物外,节目还通过大量的历史事件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②从整体来看,这两个节目都比较成功。
此外,全媒体时代的党建节目也应该将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增强观众对节目的认同感,提高节目影响力。在这方面,《时代楷模》最具代表性。《时代楷模》将典型人物置于大环境中,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观众通过这些典型人物及其事迹,对这些优秀党员、干部的事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与普通电视栏目不同,党建节目不能一味追求形式创新,而是要体现出党和国家所倡导和践行的核心理念。比如,《时代楷模》就将普通人物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节目通过采访代表人物,展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品质,以及他们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例如,在采访余留芬时,她曾说,“我一直把党当母亲一样看待”,这种态度赢得了观众对其无私精神和高尚品格的赞扬。③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更好地发挥党建节目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定盘星”作用。首先,媒体人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学习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自身本领,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其次,要处理好党建节目与市场的关系。当前,电视节目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仍然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以,要不断创新节目形态,增强节目吸引力,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和观众忠诚度。④再次,要探索一种更科学、有效的节目制作流程。全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媒体生产内容的模式和传播方式。要制作出更好的、符合时代精神和群众口味的内容来满足不同年龄段用户的需求,就要深入研究用户喜好和接受习惯等要素。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使传统电视媒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节目制作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理念和知识结构。一方面,要加快自身知识更新速度,不断提升自己对新事物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强对新事物的敏锐性、前瞻性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全媒体已成为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曾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这就要求党建节目制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全媒体时代对党建节目提出的新要求;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和创新意识;必须具备全媒体思维,掌握全媒体技术;必须形成全媒体工作格局,进而促进党建节目发展和创新,不断提升党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水平。
全媒体时代,媒体的融合发展为党建节目的生产与传播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传统媒体要“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加强党建节目的队伍建设,能为传统媒体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第一,要不断完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在节目创作方面,要重视对专业化人才的培养。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许多人成为“新媒体人”“自媒体人”,他们拥有比部分专业记者更强的策划能力、文字写作能力、拍摄剪辑能力等。党建节目要注重对年轻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比如,《辉煌中国》第一季总导演王树增曾表示:“我们的记者应该有这样的自觉意识,要让他们先去干写稿子、编辑稿子这个活,然后再来干这个现场直播、主持和策划的活。”全媒体时代需要更多“新媒体人”“自媒体人”,他们往往具备较强的互联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熟悉新兴媒体环境下新技术的应用及传播规律。
第二,要加强对党建节目主持人的培训。全媒体时代,党建节目主持人是党和国家政策、主张和路线的重要传播者。因此,要不断提高党建节目主持人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要培养政治素质过硬、思想品德高尚、业务水平高超、具有较强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要不断提升党建节目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全媒体时代,要做好党建节目的工作,需要全面加强对融媒体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要学会运用全媒体思维和新的技术手段来制作出优质的融媒体产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⑤
党建节目在全媒体时代的创新与发展,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项需要持续关注、不断创新的任务。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宽广的视野、更前瞻的眼光和更扎实的作风,研究党建节目创作与传播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党建节目创作与传播方法策略,坚持守正创新、保持宣传品格,增强党建节目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要通过加强党建节目创作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党建节目创作与传播人才队伍素质,完善党建节目创新与传播机制等方面,推动全媒体时代党建节目创作与传播方法策略的创新。
注释:
①④李洪兴,赵芊.论全媒体时代党建节目的创作与传播[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11):6-8.
②向南.党建类节目创作要点及传播路径[J].中国报业,2019(15):104-105.
③林艺贤.新时期党建电视节目的科学策划与传播分析[J].新闻传播,2021(21):56-57.
⑤周密.党建节目守正创新的理念升维[J].东南传播,2022(1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