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强秦,荆轲镇定自若,从容不迫。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为了国家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原文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②。高渐离击筑③,荆轲和而歌,为变徵④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⑤,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⑥。
(选自汉代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注释
①白衣冠:穿白衣,戴白帽,这里表示死别。②取道:上路。③筑:中国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④变徵:古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五声。变徵的音乐多悲壮苍凉。⑤瞋目:瞪大眼睛。⑥顾:回头看。
译文
太子和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在易水边,祭过路神,准备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背景介绍
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秦已灭韩破赵,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為了与秦国交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王对太子丹很不友好,太子丹想方设法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之前被秦国侮辱之仇,太子丹便派荆轲为刺客去刺杀秦王。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着燕国督亢地图和樊於期的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赢政。临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节拍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场面十分悲壮。
我知意
1.“荆轲和而歌”和“又前而歌曰”两句中“歌”的意思都是__________。
2.文中荆轲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__________ ”,大家听了都瞪大眼睛,头发__________ 。
读读记记下面这首和易水送别有关的诗吧。
于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