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高波 盛云燕 李春霞 魏金鹏 苏春杰 任春元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9
园艺专业是一门研究园艺作物的科学,兼备基础性学科和研究性学科的特点,以农业相关的生物学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园艺作物的遗传特性和生长规律,其相关课程涉及多门实验性的专业基础课及研究性的专业课程。园艺学科所培养的专业型人才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特长和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在蔬果花卉种植、设施栽培、园艺作物分子设计改良等方面开展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等相关工作,是园艺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传统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应用知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维和协同合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1]。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环境,学生们还应提高口头和书面交流的技能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目前,大多数普通高校的学生培养计划中均提到了这些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缺少有效的方式去付诸实践[2]。因此,很难培养出知识渊博、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善于沟通,且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园艺专业人才。虽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奠定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3],所以我们并不是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与其结合,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基于普通高校园艺学科教学改革的经验,在探索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即PBL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PBL教学模式是以具体的形式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注重学生推理分析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4]。笔者顺应园艺专业教育改革的趋势,根据园艺学科的专业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程和知识点为导向的”教育思维,结合园艺产业对园艺人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构建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园艺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并结合近两年的教学应用,对教学改革过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园艺学科于2006年开始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010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现为校级重点培育学科。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培养水平,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学科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的探索。
首先,为了进一步提升园艺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园艺学科成立了教学改革实施小组。教学改革实施小组的成员均由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他们致力于教学改革创新,并得到了学科团队和学院大力支持,重点发挥监督指导作用:一是为新建课程提供咨询服务,并监督指导此类课程的建设进程;二是负责与其他学术团队的沟通协作工作,吸取先进经验,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三是协助新建课程团队完善教学相关的文书资料,并及时向学院和学科传达新建课程的建设情况。教学改革实施小组能够及时地与有关人员进行沟通,借助学科的支持,使教学改革得以顺利、有序地进行。
其次,引入PBL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学科选派教师代表参加专业机构组织的PBL模式的案例学习班,进行了基于问题导向的学习模式培训,学成后对其他成员进行内部培训。这种模式的优势已经被大多数教师认可,越来越多的教学课程团队也逐步采用PBL教学模式,在大家的参与下,学院内部已经形成了一个PBL教研网络,通过定期的交流研讨,使教学方式不断完善,也促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最终形成具有本学科特色的PBL教学模式。
但在园艺学科教学改革的初期,我们也经历了经验不足的情况。为了充分掌握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在改革实践的第一个学期结束后,对参与实践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反馈的结果大多是积极的。这说明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对新的教学模式都是认可的,这也让大家更加坚定了改革的信心。
PBL教学模式通常是通过具有现实背景的案例来呈现问题,引导学生,启发思维,进而提高学习效果。笔者及所在学院在园艺专业与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PBL教学模式的实践。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为在授课过程中由教师决定向学生传授什么样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可能并不符合学生当时的实际需要,学生则不会专注于这些知识的学习,自然不能较好地吸收这些知识。课堂上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也很少提供给学生寻找、组织和分析信息的机会。例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计划往往只是教师来决定的,并没有征求学生的意见和需求,也没有专门为学生列出计划,用以总结、评估、整合和应用他们所学到的专业知识。
针对目前园艺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目标导向的培养理念,笔者通过调研园艺相关单位,重新梳理了园艺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要具有深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创新思维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具有国际视野、全球化意识,具备批判性和反思能力。基于目标导向的教育理念,构建以“夯实理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理论课程体系,引入PBL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培养发展应用型人才,合理安排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内容。
基于目标导向的教育理念,根据园艺相关行业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及综合能力的需求,引入PBL教学模式,结合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设计核心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与兴趣。以培养目标达成为核心、以问题设计和解决为抓手。以“特种蔬菜”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特种蔬菜生产中经常出现的蔬菜生理性障碍等案例,设计参与度高、真实性强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对专业课程的兴趣。从问题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与解读、问题解决的栽培管理等技术方案等方面,借助课内讲授、课外引导的共同作用,促进学生自主自发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园艺专业知识获取与分析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提升等方面有所提升。
此外,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引入与应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也已经成为各高校课堂的主要形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可充分挖掘线上相关的教学案例资源,使理论课堂更为生动有趣,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虚实结合,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PBL模式虽然可以应用于人数较多的大班,但PBL模式的效果受参与程度的影响,人数众多的班级可能存在部分学生参与不积极的现象。因此,针对于大班教学,教师可通过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提升学生参与度,以实现PBL教学模式的预期效果[5]。在PBL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并不是PBL模式下的主导者,而是充当督促者,并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表现向学生提供反馈[6]。在“特种蔬菜”的实际案例学习中,学生首先要明确他们需要理解或解决的学习问题,而这些问题应是在课堂学习之前就已经研究确定的,如在生产叶球类特菜的过程中出现的裂球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裂球问题如何才能避免?如果出现了先期抽薹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个小组在课前利用业余时间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在下一次课堂上报告他们的研究结果,并进行讨论。PBL教学模式锻炼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沟通交流的技能,通过PBL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的思维,分析、评估和综合各类信息能力,并在小组研究讨论中得出建设性的结论。总体来讲,在PBL学习模式中,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主动性更强,其对自己的学习承担着更大的责任,这也正是吸引学生的地方[7]。
PBL教学模式同其他教学模式一样,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和经验,想要在PBL教学模式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较强能力的教师和有效的案例。园艺学科团队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通过教师间的交流协作,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且现在的培训研讨也采用了PBL教学模式,并将课堂上遇到的问题作为实际案例进行研究,这有助于进一步展示和理解PBL教学模式的核心概念。
教学模式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成功地改善了园艺学科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并提高了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能力。同时,改革的开展也离不开学科和学院的支持,因为转变的过程必须要兼顾学院的整体发展规划,需要多部门、多体系共同协作。
PBL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具有较大的优势,但也存在某些弊端,比如,在改革初期,需要投入人力去建设适宜的案例库,还要有持续的培训和人员配置。但其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准备好教学案例,通常可以反复使用,教师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PBL教学模式也是劳动密集型的,他们需要在课程之外花费时间来进行研究和准备报告,因此在起初课程的设置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课程时间,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PBL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中,往往还会遇到一些问题,最常见的是:学生不遵守基本的原则,逃避参加研讨和交流;教师仍在充当重要信息的来源;小组没有及时记录分析结论;以及课程结束后没有及时反馈教学效果[8]。
由传统教学模式向PBL教学模式的过渡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经验积累性的过程,它包括对PBL教学模式的学习和领会、制定有效的案例,初步尝试、评估教学效果并加以改进、总结,积累经验并推广应用。在这一过程中,持续有效地评估教学效果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方法改进是尤为重要的,不能仅通过一两次的评估就认为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因为往往在回顾总结的时候会发现,很多细节本可以做得更好。此外,由于各学校的教学环境不同,所以在改革初期大规模的开展PBL教学模式是有一定风险性,建议PBL教学模式可以先在小团体中开展,然后在取得预期效果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扩大使用规模。
PBL教学模式通常更适合于一个新建学科领域的学习,因为它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的专业术语,并在实际应用的背景下思考问题,不会受到以往的固有经验和学习策略的限制。有证据表明,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课程的科学理解和基础知识的吸收[9-10]。我们也在教学活动中看到了同样的结果,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学生们在经历了PBL教学模式的锻炼之后,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然而,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虽然优势明显,但仍不能完全替代授课等传统模式,尤其是在基础理论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教授基本的概念,才能让学生快速进入角色,并准确定位研究方向。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将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模式进行合理配置。
总之,PBL教学模式是一种积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可用于许多其他学科领域的教学,它同样适用于园艺学科的教学。从传统模式向PBL教学模式的过渡对学生和教师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PBL教学模式将产生更多积极的效应。因此,可以考虑将这种教学方法固化到园艺学科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案中,已达到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