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昀轩,李 宁,魏 凯
(1.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院,山东 泰安 271018)
传染病往往具有易传播、难防治、危害严重的特点。笔者根据近两年的调查和相关文献报道,我国当前羊产业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有口蹄疫(FMD)、小反刍兽疫(PRR)、魏氏梭菌病、羊痘(GTP)、羊寄生虫病、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羊副流感(CPI)等。羊群感染后易出现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的情况,往往造成更加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就羊产业中这几种常见的传染病作以综述,旨在了解其流行病学以及发病原因,实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以降低这些疾病对养羊业造成的危害。
FMD是一种由 FMDV引起的一种偶蹄兽急性、热性、高度接触型传染病,可以感染累及多达 70种有蹄类哺乳动物。在我国口蹄疫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是危害畜牧养殖业的重要疫病之一。
FMDV属于小 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该病毒有 7个血清型,各型之间无交叉保护反应。FMDV是一种小型、非包膜、阳性单链RNA病毒,它具有高度传染性,并通过易感动物迅速传播。该病在无 FMD区域的散发难以控制。口蹄疫病毒7种不同的血清型包括O,A,C和Asia-1以及由于病毒的高突变率而存在的多种亚型[1]。持续的抗原漂移表明在一种特定血清型以及各种亚型缺乏相应的交叉保护机制。
FMD发病快、潜伏期短,流行周期长,且不易防控。患病动物体温升高,食欲减退,还会引起口腔、鼻孔、乳房和趾间间隙的发热和水疱样病变。会导致患病羊过度流涎和跛行。在绵羊和山羊中,体征通常不太明显或较轻,导致难以诊断疾病。易感动物的发病率接近 100%,感染幼畜后致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并且由于临床症状开始后 2个月内母羊产奶量的急剧降低,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FMDV主要感染羊的呼吸道与消化道,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由于病毒的适宜生长温度、活性等问题,在规模化养殖场中口蹄疫更易春冬两季暴发。在实际的生产操作中,由于饲养人员的管理不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三种方式在养殖场中的传播。近两年,由于FMD疫苗的普及使用,全国范围内没有大规模的流行暴发,但是在宁夏,山东等地 FMD疫情仍然存在,其综合防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PPR是由属于副粘病毒科的麻疹病毒引起的,俗称“羊瘟”。该病致病率与死亡率高,是养殖业重点防控的疫病之一。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也是我国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
PPRV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第 4位成员。病毒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结构,包含在脂质囊膜中,囊膜上有 2 种糖蛋白纤突。PPRV只有 1种血清型,从遗传进化角度可将其分为 4个谱系(即谱系Ⅰ,Ⅱ,Ⅲ,Ⅳ)。该病毒基因组大小约 16kb,编码 6 种结构蛋白(M、P、L、H、F、P蛋白)和 2 种非结构蛋白(C、V蛋白)[2]
PPRV可导致淋巴器官(脾脏、胸腺、肺淋巴结)广泛性坏死,从而导致循环外周血白细胞减少25 % 以上。患病羊体温升高,3~5 d后观察到黏膜充血,口鼻处有卡他性或者糜烂性坏死,流粘性鼻液,厌食和腹泻,有的还会并发支气管肺炎。某些易感动物会在感染 PPRV后在一周发生急性肺淤血和肺水肿导致死亡。孕期母羊会发生流产,影响羊群的生产性能[3]。
该病侵害羊只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难衰竭而死,经水平传播与垂直传播感染羊群。据报道,2007年在中国西藏西南部发生了 PPR疫情,很快通过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消除了该疫情。2013年,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发生了一次小反刍动物疫病疫情,该病随着山羊和绵羊的移动迅速广泛地蔓延到其他 21个省份[4]。到目前为止,PPRV仍未完全消除,还在继续制约着羊产业体系的发展,疫苗免疫是防控该病的有效手段。
羊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类“猝死病”,即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根据其产生毒素和酶产生的情况不同,将魏氏梭菌分为 A、B、C、D和E 5种菌型。
魏氏梭菌基因组大小范围在 3.0~4.1 MB左右,基因组中 GC较低,已经检测出有大小在2 500~3 600 bp的基因片段存在于各个菌型的基因组中[5]。在魏氏梭菌基因组中只发现了少数的毒力基因,已知魏氏梭菌菌株携带质粒,该质粒通常编码毒素基因和一些抗性基因。已经发现存在于质粒上与疾病相关的毒素基因有 CPE、ε-毒素、ι-毒素等。通过分析质粒编码的毒力基因可以补充并完善魏氏梭菌基因组图谱,并发现新的潜在的毒素或毒力基因[6]
患病羊通常突然倒地,并出现全身肌肉震颤、痉挛,头颈不断抽搐,流涎磨牙,眼球无规则转动,四肢无意识划动。病情较缓的病羊会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的还伴有一定的神经症状[7]。这几种疾病发病急,呈地方流行性,没有明显的征兆,通常会因为救治不及时而造成动物的大量死亡,并且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出现了许多强耐药性菌株,对羊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魏氏梭菌会侵害宿主消化道,其中 6~18周龄羊易感。一般在初春和秋冬季节,天气寒冷时更易发病。该病通常为散发且呈地方流行性,但一般突然出现发病,病程持续时间较短,快速发生死亡,羔羊患病后的死亡率能够达到 95 %~100 %。该病目前在山东、青海、宁夏等地流行,特别是部分管理措施不到位、卫生条件差的小型养殖场,羊群因食用污染的饲料或者饮水,从而导致魏氏梭菌病的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精细化管理、消毒和疫苗免疫是防控该病的关键。
GTP同样被OIE列为 A类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该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型传染病,山羊和绵羊是易感动物,且易于其他病原出现混合感染的情况,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给山羊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GTPV是一种具有大型包膜的双链 DNA病毒,基因组大约为 150 kbp,高度保守,种间核苷酸同源性至少为 96 %,种内序列同源性大于99 %[8]。GTPV对乙醚十分敏感,且与其他病毒相比,GTPV不易发生突变。
患病羊出现全身性临床症状,例如体温升高、发热、精神不振、腹泻、消瘦和咳嗽。此外,可观察到鼻炎、结膜炎和过度流涎。皮肤上出现特征性病变、丘疹和结节,有时仅限于稀疏毛发区的少数病变会以广泛形式发生,影响超过50 % 的皮肤表面[9]。
GTPV感染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很大。一般当地动物对痘病毒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自然免疫力,并且在自然情况下可以观察到低发病率(<10 %),痘病毒易感动物为山羊和绵羊。但是,GTPV针对幼畜来说发病率可高达 100 %,幼畜感染后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致死率也将近100%[10]。GTPV的传播主要通过气溶胶和直接接触。此外,还可以通过受污染物体、饲料、羊毛以及擦伤和伤口污染的间接传播[11]。由于 GTPV对寒冷与干燥环境抵抗力强,对炎热环境抵抗力较差,所以多发生在在冬末与早春季节。近年来,在我国黑龙江、青海、新疆、四川、甘肃等省市均有发病。
羊群感染寄生虫病是困扰国内外羊产业体系发展的又一大难题,近几年,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高耐药性寄生虫的出现影响了该病的治疗效果。
在我国,有关羊寄生虫的报道几乎遍及所有养羊大省。我国绵羊的球虫感染率高达 58%以上,山羊达72 %;我国局部地区羊血吸虫感染率高达27 %;北方地区棘球蚴病流行范围广,特别是在山东、青海等地。蔡金山等对青海等地区羊寄生虫调查发现蒙古马歇尔线虫感染率高达95 %[12];另外,还有关于羊泰勒虫、鞭毛虫感染的报道。这些寄生虫病不但影响了羊产业的经济效益,极大地影响羊产品的质量安全,特别是一些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13]。
目前羊寄生虫病的预防主要采取化学药物驱虫、切断传播媒介等措施;治疗主要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营养治疗为辅。但常常存在消毒不彻底、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消毒和治疗成本制约等问题与寄生虫的反复发作有直接关系[14]。传统的中草药产生的应激性小,药物残留较少,抗药性不强,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目前使用的驱虫药主要有南瓜子、石榴皮、摈榔等,将这几味中草药根据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入饲料中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烂肺病”。该病以体温升高、咳嗽以及肺部发生浆液性、纤维蛋白性炎症为特征[15],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且不易治愈。
该病在寒冷的冬季和早春枯草季节多发,由于气候寒冷潮湿、长途运输、环境改变等原因导致羊群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支原体入侵宿主所致。另外养殖户防疫意识差,饲养管理不到位,疫苗预防效果不佳等原因是造成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原因。
患病羊体温升高,水样腹泻,稀泻;流浆液性鼻液;精神萎靡、不食、卧地不起、消瘦、伸脖、间有咳嗽、叫声无力、眼角有黏性分泌物、口腔个别有溃疡。严重的出现喘气、眼脸肿胀。根据这些特征可做初步临床诊断,进一步检测应采用实验室检测方法。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没有明显的规律和时效性,但是由于冬春季节应激因素较多,并且伴随着大量羔羊出生,羔羊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不足,受到应激后,身体抵抗力进一步下降,肺炎支原体的在羊群中传播蔓延就变得更加容易,尤其对 3周岁以下的羊有很强的易感性,其致病率与死亡率高。支原体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某些吸血昆虫的叮咬也会起到一定的传播作用[16]。患病羊和健康羊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疾病,污染周围环境后还会实现间接感染。气候环境不适宜,饲养管理卫生条件差,养殖密度过高等问题均可造成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暴发流行,在养殖过程中应当引起重视。
CPI是由羊CPIV3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呼吸道系统症状为主的病毒病,因其常与病原混合感染,又称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CPIV3属于副粘病毒科呼吸道病毒属的一员,是有囊膜的单股复链RNA。该病毒的形态多样,其直径在 200 nm左右,病毒表面有各种形状的突起。CPIV3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耐低温却对高温环境几乎没有抵抗力,有研究发现,该病毒在 37 ℃ 下 24 h后感染力丧失,但是可以在-70℃的环境下存活数月[17]。这种特性可能为CPI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CPIV3感染机体后有 2~3 d的潜伏期,主要侵害羊只的呼吸系统。患病羊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者废绝、体温升高、口鼻处有白色泡沫、流涎。肺部听诊有啰音。
作为在 2012年新鉴定的一种副粘病毒,它目前在我国羊群中有较高的病毒感染率,CPIV3主要是通过水平传播,即病羊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病羊污染的饲料垫料等都可以将病毒羊群种传播。该病毒单一感染宿主后,并没有明显体征,偶尔会出现微弱的呼吸道症状[18]。CPI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情况下,CPIV3易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会使病情急剧恶化。所以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尽量减少外来羊只的引入,做好全面的消毒卫生工作,发现患病羊应及时隔离,治疗时要使用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
从全国范围内看,规模化养殖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集约化养殖模式为传染病的传播创造了环境条件。饲养管理水平低,生物安全意识缺乏,疫苗成本高等问题导致各种传染病频发。笔者近两年对山东省养羊场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尽管目前本省养羊业常规传染病发病情况比较平稳,没有发生大规模疫情,但是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炭疽病等人畜共患病依然存在,对这些疾病的净化应当高度重视。另外,笔者了解到当前本省养羊业仍然以家庭农场式养殖模式为主,多数所谓的规模化养殖场的养殖条件仍然较差,养殖户虽然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意识,但是执行力较差,很多生物安全设施形同摆设,饲养管理和消毒制度不规范,例如有的养殖场场区结构布局不合理,没有区分净道污道,消毒池和消毒工具形同摆设,疫苗免疫程序执行较随意,缺乏科学的抗体监测,缺少专业的驻场兽医人员,很多工作以经验为主导,这些因素都是造成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养羊业的发展,落后的生产方式会逐步被替代,养殖环境、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等必将朝着更加专业和科学的方向去提升。同时,在政府和养殖人员共同努力下不断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切实降低疾病因素对动物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从而促进我国养羊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