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延安二号”

2023-03-10 09:02李琪
军工文化 2023年12期
关键词:宝剑锋张老师共振

李琪

“延安二号”是我国第一架自行研制并初步试飞成功的轻型直升机。1965 年,应总参作战部的要求,该机先在西北工业大学进行研制,而后迁移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继续进行研制工作,其间一直参与“延安二号”研制工作的还有湘江机器厂。该机体积小,操纵简便可靠, 振动较小,舱内噪音低,飞行稳定性和操纵性好。在60 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用自己的发展轨迹、发展历程和发展成果,书写了我国直升机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

藉此次筹备“直升机专刊”良机,记者有幸采访到参与“延安二号”直升机研制工作的张呈林教授,下面就是记者听到的张老师与“延安二号”之间的一些小故事。这些故事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都确确实实是平凡中见真情、见精神的真实写照。

“宝剑锋从磨砺出”

古诗有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只有经过艰苦的学习和严格的训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才能担当起飞机设计师的重任。自1960 年开始,张呈林老师在西北工业大学的直升机专业进行了五年系统扎实的学习,正是有着这样坚实的学习基础, 在西工大应总参作战部要求开始“延安二号”直升机的研究工作时,他才有机会和其他老师、已毕业未毕业的学生一起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

十年来,张老师参与到“延安二号”直升机研制的传动系统设计工作,作出了属于他的贡献,这段非凡的岁月对他来说亦是终生难忘的经历。在这里,他不仅大大豐富了直升机设计、制造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而且还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特别是通过学习和锻炼,张老师深刻地体会到“宝剑锋从磨砺出”这句名言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正是在“延安二号”直升机研制工作中磨砺出的刻苦学习、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才使得他从不畏惧将来直升机研究工作中的任何困难。

“千磨万击还坚劲”

在“延安二号”直升机的研制过程中,由于直升机的设计复杂,技术要求高,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参与直升机研制工作的同志们都是抱着坚定的信念克服各种困难,坚守一线岗位。

20 世纪七十年代,社会动荡。当时学校所有的老师除了日常的研究工作,还要负责给学生上课。如此一来, 给直升机的研究工作增添了负担。但大家都没有怨言, 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利用课余和晚上的时间抓紧开展“延安二号”的研制工作。有时候查找资料、画设计图, 在研究室一待就是一晚上。张呈林老师笑着说:“当时大家都很简单,没有其他什么要求,就是为了把直升机搞上去……”多么朴实又纯粹的愿望,让许多参与其中的研究人员共同度过了艰难、困苦却又无比美好的时光。

直升机研究制造出来以后,研制工作并不算完成, 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试验验证。在进行各项试验时,基本都是设计人员自己在地面进行测试。其中,地面共振是长期困扰直升机设计的一大难题,为了避免地面共振, 就要对直升机进行反复测试。

据张老师回忆,在一次地面试验时,直升机发生了地面共振,由于事先没有预想到振动如此强烈,也没有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直升机在共振情况下机身发生剧烈晃动,失去控制,造成了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

由于当时人们对地面共振的认识不足,没能采取有效措施,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一个年轻的技术骨干因此丧生,所有的研制人员都非常难受。但时间紧迫,大家不得不从悲痛的情绪中走出来,下定决心一定要克服技术难题,开始夜以继日地进行分析计算和试验。当时没有电子计算机,一切都是靠手摇计算机和计算尺来人工计算。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攻克了地面共振这一难题。

面对一时的困境和突如其来的意外,包括张老师在内的所有“延安二号”的设计人员们没有气馁、没有沮丧, 他们总是满怀斗志、越挫越勇。“延安二号”不单单是金属建造起来的飞行机器,更是凝结了无数拥有学术理想、报国之志的年轻人的血汗与泪水。

“长风破浪会有时”

作为一名航空人,张老师常常对自己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延安二号”直升机, 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直升机, 也是我国第一架轻型直升机,它的诞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我国直升机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我国直升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延安二号”研制成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中国直升机技术要不断与世界水平看齐。中国的直升机设计者和制造者不断开阔国际视野,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开始寻求更好的制造材料和更优的制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研制出了新的复合材料,并成功将其应用于“延安二号”,这种新材料打造的桨叶使用寿命长还耐疲劳,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大步。

今时今日,中国的直升机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南航作为国内唯一开设直升机专业的高校,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张呈林老师希望社会各界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直升机研究及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学校要积极为航空工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同时,希望广大客户和用户能积极关注中国的直升机产品,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不断改进,使“延安二号”成为品牌和精神象征,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直升机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谆谆细语,娓娓道来,谦虚、沉淀、热爱……一位老人的访谈涌现了三代人的坚守。谈话中诸多关键词,启发我们深入思考直升机研究者们如何肩负起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更激励我们以前辈们的优秀精神品质为指引,鼓起航空报国、直升机报国的志气和勇气,在建设世界一流直升机的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实现新发展!

猜你喜欢
宝剑锋张老师共振
A Letter to Wang Han
宝剑锋从磨砺出 CIC音响耀世来袭
张老师喝茶
安然 与时代同频共振
选硬人打硬仗——紫阳县党建与脱贫同频共振
CTA 中纺院+ 化纤联盟 强强联合 科技共振
My Father
改革是决心和动力的共振